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山东魏桥结束26年孤网供电,电价曾比国家电网便宜1/3

山东魏桥结束26年孤网供电,电价曾比国家电网便宜1/3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 于 2025-10-17 19:36: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山东最大民营企业、电解铝及纺织巨头魏桥创业集团,是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十分特殊的存在。由其创建的“魏桥模式”通过自备电厂、自建电网,平均电价水平比国家电网低1/3,降低企业自身用电成本的同时兼顾周边企业和居民用电用热需求,但也因此引发关于自备电厂合法性及供电体系的大辩论。

澎湃新闻10月17日了解到,在长达26年的孤网运行之后,魏桥集团已接入国家电网,两者的关系在经历多年积怨和对峙之后,迎来破冰。

据国网山东电力公司披露,10月15日,国网山东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林一凡会见魏桥集团董事长张波一行。双方表示,此次会见恰逢双方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重要节点。林一凡表示,电网公司认真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魏桥集团孤网接入公网要求,“超常规建成魏桥部分负荷、机组接网工程,结束了魏桥孤网运行历史,助力魏桥降低煤炭消耗总量、更大力度消纳全省绿电。”7月9日,魏桥3台66万千瓦机组正式并网,8月4日实现100万千瓦负荷接入公网购电。

除了“山东首富”、“亚洲棉王”、“铝业大亨”等头衔之外,已故的魏桥集团创始人张士平曾被外界称为“唯一敢与国家电网叫板的人”。但据澎湃新闻观察,魏桥模式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历史与体制背景,是电网企业、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特殊历史时期相互平衡、妥协的产物。时至今日,无论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火电能效及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还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看,自备电厂已经失去肆意生长的土壤。

魏桥自备电厂:始于无奈的历史产物

魏桥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邹平县魏桥棉纺织厂,由邹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出资设立。发展至今,其已成为拥有国内外18个生产基地、10万名员工、2800亿元总资产,集纺织、印染、服装、家纺、热电等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2012年以来,魏桥集团连续13年入选世界500强,2024年位列第175位——这一排名超过了招商银行、浙江吉利集团和台积电。

在企业壮大过程中,由于电、汽能源全部自给,与当地工业电价相比,自发电成本优势明显,创造了可观利润。更重要的是,依托自备电厂的低成本优势,魏桥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热电业务也逐渐成为其利润的重要来源。

2016年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的一篇跟踪评级报告曾令公众得以一窥自备电厂的巨大优势。

报告披露,魏桥集团2013年-2015年自发电成本分别为0.29元/千瓦时、0.21元/千瓦时、0.18元/千瓦时,2016年1-3月,自发电成本仅为0.17元/千瓦时。除了给自身的纺织、铝业企业供电外(自用比例在34.76%左右),魏桥热电厂生产的剩余电力还用于外销,经当地政府准许,应用自有管线销售给非合并范围内的关联企业、周边村镇和企业,其电价比国家电网低三成以上。

燃煤自备电厂的身份常面临“合法性”的质疑。但回顾当年,魏桥集团的自建电网、自行供电,其实是无奈之举。

上世纪90年代,全国性电力紧缺,随意拉闸限电现象严重影响了纺织企业的生产秩序,并使生产成本大幅攀升。据《英才》杂志报道,在自建电厂之前,魏桥系一直以烧锅炉的形式生产纺织所需的蒸汽,经济性差且不环保。热电联产的好处在于,在生产电力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纺织工艺中所必须用的蒸汽。

1999年9月28日,魏桥第一热电厂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7.8万千瓦。但第三天上午,魏桥方面就接到淄博电网通知,要求其必须从大电网中解列(指电力系统受到干扰,其稳定性遭到破坏,发电机和电力系统其他部分之间、系统的一部分和系统其他部分之间失去同步并无法恢复同步时,将它们之间的电联系切断,分解成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部分,以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严重后果。)考虑到孤网运行的风险,魏桥方面一时不敢答应解列。但淄博电网同时对邹平县政府提出了警告。

“县长亲自找到我,说淄博电网警告了,如果魏桥的自备电厂不解列,将对整个邹平县的用电安全产生威胁。”张士平曾对媒体回忆称,县长登门令其想法突变,他告诉县长,一定会争口气,要变压力为动力,同意解列,“我当时想,淄博电网叫我下网,他以后就管不着我了,我的发电量肯定还要扩大,以后他求我上网,我也不上了。”此后的故事广为流传,魏桥集团的自备电厂不但为本集团旗下企业供电,还通过自建电网向当地其它企业供电。这一模式下,魏桥的纺织和铝业业务快速扩张。

山东魏桥结束26年孤网供电,电价曾比国家电网便宜1/3

魏桥集团创始人张士平

实打实的价格优势吸引了魏桥镇周边其它城镇的民营企业到魏桥集团来买电。“我不是吹牛,我们从来没有出过停电事故。” 张士平曾对外表示。

有电解铝业内人士曾对澎湃新闻分析称,“魏桥、宏桥(指魏桥的电解铝板块上市公司中国宏桥)的优势,就在电力。电解铝不是什么高科技行业,就是看谁成本低。”其介绍,电解铝成本主要分三块,电力成本占到40%到50%;氧化铝、阳极材料等,大概是30%;人工加财务,大概5%到10%左右。“真正拉开差距的,就是电力成本。1度电,如果相差0.1元,反映到电解铝的成本,就是每吨1500元-2000元。”

该人士还表示,“一般从电网购电,大电用户每度电成本大概0.35元,正规的自备电厂,即交各种附加、基金的,大致可以降低到0.25元/度。魏桥自备电厂、又自建电网,还各种热电联产,同时不用交各种附加、各种基金,不用管各种交叉补贴,估计实际成本可以低到0.2元/度,这就是巨大的优势。反映到产品上,就是利润。”

自备电厂红与黑

“以魏桥电网的效益和价格来看,大系统的效率比小系统还要高,因此(大电网)电价应该更低才对。”有资深电力人士曾对澎湃新闻评述道,魏桥模式是非常鲜活的例子,电力行业大可以将魏桥终端平均用电效率作为参照系,大电网完全有理由超过它。

魏桥模式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其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电价的“真相”。

此前有分析称,在山东,每一度电中含农网还贷资金2分钱、三峡工程建设基金0.7分钱、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1分钱、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0.88分钱、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0.1分至0.4分钱等一系列费用,而用自备电厂发电的魏桥集团无须承担这些。加上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等,才有了魏桥集团的电价比国家电网低1/3的现实。

但魏桥模式自诞生之日起便充满争议。支持者认为其代表了电力市场化的方向,反对者则指责称,魏桥模式“不合法、不安全、不环保”,没有承担社会责任、是“违法供电”。

曾几何时,各地民企和媒体蜂拥至山东邹平,欲效仿魏桥模式。比如2011年底,新疆相关部门官员到魏桥镇调研,希望在新疆复制魏桥模式。



图片拍摄于2012年5月24日,魏桥集团旗下热电厂

较为普遍的业内观点是,魏桥模式仅是局部个例。充足的资金和稳定的用电量、能拿到相应的项目、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几项因素缺一不可。长期缺电逐渐消失后,自备电厂常因“未公平承担社会责任”、“管理混乱”、“加剧环境污染”而遭到诟病,游离于合法与违规的边界之间。

据当地媒体报道,历史上魏桥集团曾与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公司产生过多次激烈冲突。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武斗发生在2009年,地点在山东省惠民县李庄,冲突的焦点就在于魏桥集团欲将自己的电输往惠民县。2012年中国家电网与魏桥集团达成协议,魏桥的余电在满足厂区周边商户用电后重新并入山东电网,实现互利共赢。

燃煤自备电厂的治理敏感而复杂。2016年开始,史上最严自备电厂整治风暴席卷而来,自备电厂迎来强监管时代。

作为落实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之一,2015年11月公布的《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企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应承担并足额缴纳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依法合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政策性交叉补贴,各级地方政府均不得随意减免或选择性征收。

国家发改委在解读上述文件时表示,燃煤自备电厂由于专业化运行管理水平不高,监管难度大等原因,普遍存在能耗水平高、环保排放不达标、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及运行专项督查的通知》,并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赴新疆、山东、内蒙古、江苏、广西、甘肃等地开展了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及运行专项督查。督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燃煤自备电厂的基本情况、燃煤自备电厂承担社会责任情况及燃煤自备电厂的达标排放情况。

上述开展专项督查的省份中,许多属于自备电厂在发电装机总量中所占比例较高。比如,截至2016年底,新疆自备电厂装机容量已居全国第一,发电量占新疆电网用电量6成以上。截至2015年底,山东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9779万千瓦,其中自备电厂装机3043万千瓦,自备电厂装机容量占比为31.12%,自备机组全年发电量达1699.8亿千瓦时。

2018年,“史上最严燃煤自备电厂整治方案”征求意见。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国家发改委彼时收到了魏桥及另一民营铝电龙头信发集团对于征求意见稿的反馈——“魏桥集团16万人、信发集团8万人下岗给你们看”。

政府性基金补缴问题是各方拉锯的焦点。彼时有业内人士分析,很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基本不缴纳政府性基金,这是造成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尽管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多次发文要求自备电厂严格按照规定上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但实际缴纳情况不容乐观。

2018年5月公布的《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显示,环保督察发现,2013年以来,魏桥集团违规建设45台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689.5万千瓦,滨州市始终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根据相关整改措施清单,魏桥集团45台违规建设的机组中,33台允许取得环评备案手续后继续运行,另外12台机组中,4台停建、8台停运。

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省级电力管理部门统筹梳理并认定本地区涉网用户范围,重点覆盖大负荷用户、电能质量敏感型用户、源荷混合型用户、负荷聚合类用户及自备电厂等类型。对于自备电厂,必须纳入统一调度管理,严格落实涉网试验、保护定值校验等规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王毅见黑石集团董座:中美 “脱钩断链”不是理性选择
举报“妻子出轨”当事人:黄某被解除公派留学协议
大陆再有主教获中梵双认可 上海新辅理主教获祝圣
150亿美元比特币骗局震动全球,幕后“大佬”竟是...




24小时讨论排行

翁帆的出路:当“杨振宁夫人”人生开启新章
中科院院士回忆杨振宁最后时刻:上午10点半还挺好
青年共和党领袖丑恶群聊曝光 万斯:他们还是孩子
美媒问是谁选了在布达佩斯美俄会晤 白宫:你妈妈
中学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开庭,提及死刑时下跪道歉
美国闭门,中国开门:全球人才争夺战打响
黄仁勋:英伟达高端AI芯片在中国市场份额直接清零
荷兰“接管”安世内幕曝光:已谋划数年之久!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员工被停薪、系统权限全面中断
杨振宁退休26年石溪大学为他保留办公室 中国留学献花
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重大事故:美国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服务中断
科学巨擘的世纪回望,一文解读杨振宁的百年人生密码
“AI教母”李飞飞的全新模型问世!一张AI芯片=无限
集体拒签“最后通牒”,大批媒体撤离五角大楼
探访合肥三河镇杨振宁旧居 市民驱车赶来献花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山东魏桥结束26年孤网供电,电价曾比国家电网便宜1/3

澎湃新闻 2025-10-17 19:36:19

山东最大民营企业、电解铝及纺织巨头魏桥创业集团,是中国电力发展史上十分特殊的存在。由其创建的“魏桥模式”通过自备电厂、自建电网,平均电价水平比国家电网低1/3,降低企业自身用电成本的同时兼顾周边企业和居民用电用热需求,但也因此引发关于自备电厂合法性及供电体系的大辩论。

澎湃新闻10月17日了解到,在长达26年的孤网运行之后,魏桥集团已接入国家电网,两者的关系在经历多年积怨和对峙之后,迎来破冰。

据国网山东电力公司披露,10月15日,国网山东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林一凡会见魏桥集团董事长张波一行。双方表示,此次会见恰逢双方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重要节点。林一凡表示,电网公司认真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魏桥集团孤网接入公网要求,“超常规建成魏桥部分负荷、机组接网工程,结束了魏桥孤网运行历史,助力魏桥降低煤炭消耗总量、更大力度消纳全省绿电。”7月9日,魏桥3台66万千瓦机组正式并网,8月4日实现100万千瓦负荷接入公网购电。

除了“山东首富”、“亚洲棉王”、“铝业大亨”等头衔之外,已故的魏桥集团创始人张士平曾被外界称为“唯一敢与国家电网叫板的人”。但据澎湃新闻观察,魏桥模式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历史与体制背景,是电网企业、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特殊历史时期相互平衡、妥协的产物。时至今日,无论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火电能效及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还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看,自备电厂已经失去肆意生长的土壤。

魏桥自备电厂:始于无奈的历史产物

魏桥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邹平县魏桥棉纺织厂,由邹平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出资设立。发展至今,其已成为拥有国内外18个生产基地、10万名员工、2800亿元总资产,集纺织、印染、服装、家纺、热电等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2012年以来,魏桥集团连续13年入选世界500强,2024年位列第175位——这一排名超过了招商银行、浙江吉利集团和台积电。

在企业壮大过程中,由于电、汽能源全部自给,与当地工业电价相比,自发电成本优势明显,创造了可观利润。更重要的是,依托自备电厂的低成本优势,魏桥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热电业务也逐渐成为其利润的重要来源。

2016年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的一篇跟踪评级报告曾令公众得以一窥自备电厂的巨大优势。

报告披露,魏桥集团2013年-2015年自发电成本分别为0.29元/千瓦时、0.21元/千瓦时、0.18元/千瓦时,2016年1-3月,自发电成本仅为0.17元/千瓦时。除了给自身的纺织、铝业企业供电外(自用比例在34.76%左右),魏桥热电厂生产的剩余电力还用于外销,经当地政府准许,应用自有管线销售给非合并范围内的关联企业、周边村镇和企业,其电价比国家电网低三成以上。

燃煤自备电厂的身份常面临“合法性”的质疑。但回顾当年,魏桥集团的自建电网、自行供电,其实是无奈之举。

上世纪90年代,全国性电力紧缺,随意拉闸限电现象严重影响了纺织企业的生产秩序,并使生产成本大幅攀升。据《英才》杂志报道,在自建电厂之前,魏桥系一直以烧锅炉的形式生产纺织所需的蒸汽,经济性差且不环保。热电联产的好处在于,在生产电力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纺织工艺中所必须用的蒸汽。

1999年9月28日,魏桥第一热电厂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7.8万千瓦。但第三天上午,魏桥方面就接到淄博电网通知,要求其必须从大电网中解列(指电力系统受到干扰,其稳定性遭到破坏,发电机和电力系统其他部分之间、系统的一部分和系统其他部分之间失去同步并无法恢复同步时,将它们之间的电联系切断,分解成相互独立、互不联系的部分,以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严重后果。)考虑到孤网运行的风险,魏桥方面一时不敢答应解列。但淄博电网同时对邹平县政府提出了警告。

“县长亲自找到我,说淄博电网警告了,如果魏桥的自备电厂不解列,将对整个邹平县的用电安全产生威胁。”张士平曾对媒体回忆称,县长登门令其想法突变,他告诉县长,一定会争口气,要变压力为动力,同意解列,“我当时想,淄博电网叫我下网,他以后就管不着我了,我的发电量肯定还要扩大,以后他求我上网,我也不上了。”此后的故事广为流传,魏桥集团的自备电厂不但为本集团旗下企业供电,还通过自建电网向当地其它企业供电。这一模式下,魏桥的纺织和铝业业务快速扩张。

山东魏桥结束26年孤网供电,电价曾比国家电网便宜1/3

魏桥集团创始人张士平

实打实的价格优势吸引了魏桥镇周边其它城镇的民营企业到魏桥集团来买电。“我不是吹牛,我们从来没有出过停电事故。” 张士平曾对外表示。

有电解铝业内人士曾对澎湃新闻分析称,“魏桥、宏桥(指魏桥的电解铝板块上市公司中国宏桥)的优势,就在电力。电解铝不是什么高科技行业,就是看谁成本低。”其介绍,电解铝成本主要分三块,电力成本占到40%到50%;氧化铝、阳极材料等,大概是30%;人工加财务,大概5%到10%左右。“真正拉开差距的,就是电力成本。1度电,如果相差0.1元,反映到电解铝的成本,就是每吨1500元-2000元。”

该人士还表示,“一般从电网购电,大电用户每度电成本大概0.35元,正规的自备电厂,即交各种附加、基金的,大致可以降低到0.25元/度。魏桥自备电厂、又自建电网,还各种热电联产,同时不用交各种附加、各种基金,不用管各种交叉补贴,估计实际成本可以低到0.2元/度,这就是巨大的优势。反映到产品上,就是利润。”

自备电厂红与黑

“以魏桥电网的效益和价格来看,大系统的效率比小系统还要高,因此(大电网)电价应该更低才对。”有资深电力人士曾对澎湃新闻评述道,魏桥模式是非常鲜活的例子,电力行业大可以将魏桥终端平均用电效率作为参照系,大电网完全有理由超过它。

魏桥模式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其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电价的“真相”。

此前有分析称,在山东,每一度电中含农网还贷资金2分钱、三峡工程建设基金0.7分钱、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1分钱、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0.88分钱、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0.1分至0.4分钱等一系列费用,而用自备电厂发电的魏桥集团无须承担这些。加上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等,才有了魏桥集团的电价比国家电网低1/3的现实。

但魏桥模式自诞生之日起便充满争议。支持者认为其代表了电力市场化的方向,反对者则指责称,魏桥模式“不合法、不安全、不环保”,没有承担社会责任、是“违法供电”。

曾几何时,各地民企和媒体蜂拥至山东邹平,欲效仿魏桥模式。比如2011年底,新疆相关部门官员到魏桥镇调研,希望在新疆复制魏桥模式。



图片拍摄于2012年5月24日,魏桥集团旗下热电厂

较为普遍的业内观点是,魏桥模式仅是局部个例。充足的资金和稳定的用电量、能拿到相应的项目、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几项因素缺一不可。长期缺电逐渐消失后,自备电厂常因“未公平承担社会责任”、“管理混乱”、“加剧环境污染”而遭到诟病,游离于合法与违规的边界之间。

据当地媒体报道,历史上魏桥集团曾与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公司产生过多次激烈冲突。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武斗发生在2009年,地点在山东省惠民县李庄,冲突的焦点就在于魏桥集团欲将自己的电输往惠民县。2012年中国家电网与魏桥集团达成协议,魏桥的余电在满足厂区周边商户用电后重新并入山东电网,实现互利共赢。

燃煤自备电厂的治理敏感而复杂。2016年开始,史上最严自备电厂整治风暴席卷而来,自备电厂迎来强监管时代。

作为落实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之一,2015年11月公布的《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企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应承担并足额缴纳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依法合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政策性交叉补贴,各级地方政府均不得随意减免或选择性征收。

国家发改委在解读上述文件时表示,燃煤自备电厂由于专业化运行管理水平不高,监管难度大等原因,普遍存在能耗水平高、环保排放不达标、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及运行专项督查的通知》,并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赴新疆、山东、内蒙古、江苏、广西、甘肃等地开展了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及运行专项督查。督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燃煤自备电厂的基本情况、燃煤自备电厂承担社会责任情况及燃煤自备电厂的达标排放情况。

上述开展专项督查的省份中,许多属于自备电厂在发电装机总量中所占比例较高。比如,截至2016年底,新疆自备电厂装机容量已居全国第一,发电量占新疆电网用电量6成以上。截至2015年底,山东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9779万千瓦,其中自备电厂装机3043万千瓦,自备电厂装机容量占比为31.12%,自备机组全年发电量达1699.8亿千瓦时。

2018年,“史上最严燃煤自备电厂整治方案”征求意见。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国家发改委彼时收到了魏桥及另一民营铝电龙头信发集团对于征求意见稿的反馈——“魏桥集团16万人、信发集团8万人下岗给你们看”。

政府性基金补缴问题是各方拉锯的焦点。彼时有业内人士分析,很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基本不缴纳政府性基金,这是造成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尽管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多次发文要求自备电厂严格按照规定上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但实际缴纳情况不容乐观。

2018年5月公布的《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显示,环保督察发现,2013年以来,魏桥集团违规建设45台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689.5万千瓦,滨州市始终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根据相关整改措施清单,魏桥集团45台违规建设的机组中,33台允许取得环评备案手续后继续运行,另外12台机组中,4台停建、8台停运。

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省级电力管理部门统筹梳理并认定本地区涉网用户范围,重点覆盖大负荷用户、电能质量敏感型用户、源荷混合型用户、负荷聚合类用户及自备电厂等类型。对于自备电厂,必须纳入统一调度管理,严格落实涉网试验、保护定值校验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