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她一出道就爆红,好莱坞明星们气炸了

她一出道就爆红,好莱坞明星们气炸了

文章来源: 南风窗 于 2025-10-14 20:32: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她一出道就爆红,好莱坞明星们气炸了

唯物的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观察

蒂利·诺伍德(Tilly Norwood)成了好莱坞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但她不是真人,是人工智能创造的形象,人设是“演员”。

一头棕色波浪卷发的蒂利看起来可爱俏皮,所有吸引人的元素都恰到好处——既没有聪明到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傻子,也没有身材好到令人想入非非。她的主页上有“没钱的大学女生”“泪流满面的红毯采访”等小短片,和短视频应用里的其他“网红”女孩没什么不同。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诺伍德

Instagram上的60000多个粉丝证明,只要长相甜美,是真是假无所谓。

然而网红要“出道”,可就动了真人演员的蛋糕。

9月底苏黎世电影节,蒂利即将“正式出道”,她的创造者艾琳·范德维尔登说正与好莱坞经纪公司接洽。舆论立刻炸了锅,多位好莱坞一线演员跑到蒂利的帖子下,轻则冷嘲热讽,重则破口大骂。

好莱坞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2023年好莱坞大罢工,核心议题就是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今年,电影公司迪士尼、环球和华纳兄弟纷纷起诉人工智能图像公司Midjourney侵犯版权。



好莱坞罢工期间,美国演员工会抵制AI

近日,OpenAI推出Sora 2视频生成工具,文字直接生成高质量视频,人送外号“AI版抖音”。也是被好莱坞搞怕了,OpenAI火速宣布Sora会主动屏蔽在世艺术家、允许公众人物选择阻止自身形象被AI模仿。

短短几天之内,蒂利·诺伍德从一个“人畜无害”的AI女孩,变成了一位关于艺术与模仿、真实与虚拟、劳动与自动化的争议性“话题人物”,电影界乃至普通人对她的反应,本身就构成了一段极具张力的“电影故事”。

01

从“小透明”到“大明星”

一开始,蒂利·诺伍德勤勤恳恳地在Instagram发帖,还是个“小透明”。

今年二月以来,蒂利频繁更新,作为前途光明的“年轻演员”,她不断分享试镜和银幕测试的动态。

其中一条帖子里,她大胆地“推销自己”:“20秒里,我打怪兽、从大爆炸里逃生、卖汽车,差点拿了奥斯卡。这就是日常工作……毫不夸张!找一个能做到这一切的女演员吧。”这条帖子还配上了话题#AIActress,不忘提醒大家她是个“AI女演员”。

这些帖子本来没泛起什么水花。直到9月底,她的创造者艾琳·范德维尔登参加苏黎世电影节,说有经纪公司要跟蒂利签约,并暗示这将给电影界带来一场“AI革命”,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艾琳·范德维尔登

蒂利的账号下多了好几千条愤怒评论,不少来自好莱坞一线演员。《权力的游戏》演员苏菲·特纳评论“哇……不用你,可谢谢了。”参演《无耻之徒》《美国恐怖故事》的卡梅隆·考珀斯维特说“这令人毛骨悚然,我希望它彻底失败”。出演过《哈利·波特》《银河护卫队》的拉尔夫·伊内森直接爆粗:“滚开。”

更肯花力气的是曾获得三项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女配角提名的电视演员贝蒂·吉尔平,给《好莱坞报道》写了好几千字的公开信,颇为“倚老卖老”地以快40岁的资深女演员身份嘲讽蒂利“不是人”,文末不怀好意地让蒂利“回家”。

好莱坞的AI焦虑可能不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但好莱坞人士确实是最会使用自己的影响力的。2023年,也就是ChatGPT诞生的第二年,好莱坞就爆发了编剧演员大罢工,拉拉扯扯一番,最后的协议规定,大型电影制片厂和流媒体要加入AI限制条款。

这些大媒体集团也没闲着。今年6月,迪士尼和环球起诉了Midjourney。9月,华纳兄弟也对Midjourney发起诉讼。Midjourney是著名的文字生成图片AI应用,2022年起以“降噪模式”声名鹊起,但也因生成大量特定角色图像而深陷版权官司。



2025年3月,迪士尼、环球起诉Midjourney

近日,OpenAI推出文字生成视频应用Sora 2,首批评测者惊呼“电影人将失业”。Sora 2能实现对物理世界的精确模拟,同步生成音频,角色、物体和背景环境的状态完全一致。虽然现在只能做短视频,但显然做长视频乃至电影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吸取Midjourney的教训,OpenAI火速宣布Sora 2会主动屏蔽在世艺术家、允许公众人物选择阻止自身形象被AI模仿,好规避这些大厂的“版权诉讼”。

其实,诉讼归诉讼,人工智能迟早要颠覆内容创作产业的传统形态。“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一般保护的都是旧东西,绝非新事物。

电影圈里接受现实的人不是没有。知名制片人泰勒·派瑞看到Sora 2的技术演示后,公开宣布暂停耗资8亿美元的制片厂扩建计划。他承认,担心跟不上AI技术的步伐。

02

“讽刺的镜子”

9月底,瑞士苏黎世电影节上,Particle 6公司的创始⼈兼CEO艾琳·范德维尔登参加行业峰会时宣布,自己创造的蒂利·诺伍德正获得多家好莱坞经纪公司的青睐,即将签约。两个月前,Particle 6刚刚推出了蒂利主演的AI喜剧《人工智能专员》。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主演喜剧剧照

可以说,艾琳·范德维尔登推销“新人”蒂利的办法相当老道——先在社交媒体设立个人账户,积极“营业”;然后推出主演短剧,展示演艺水平;接着行业峰会曝光“大新闻”,拉起一波讨论热度。

也难怪,因为艾琳·范德维尔登自己就是个演员。

艾琳·范德维尔登1986年生于荷兰(和倚老卖老批评她的贝蒂·吉尔平一般大),14岁移居英国,硕士时学的是核聚变。作为视频博主,她自导自演,作品都挺成功,还拿过“最佳在线喜剧奖”。2016年,她靠饰演的角色“霍兰德小姐”出圈;同一年,Particle 6成立。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艾琳·范德维尔登主演喜剧《霍兰德小姐》

范德维尔登的作品常有类似的主题:挑战大众的接受程度。在一段“社会实验”视频里,她要求街上的人给她一个吻,许多人答应了。随后,她把口水吐到杯子里,让对方喝下去,对方立刻表示反对。

那之后,范德维尔登就很少自己出镜了,一部分原因是视频太火、评论都是谩骂。

蒂利·诺伍德成了范德维尔登的技术“替身”。据范德维尔登表示,制作流程的各个阶段都深度使⽤AI,⼯具箱内包括了Runway、Sora、11Labs、DeepSeek和ChatGPT等十多种AI工具。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诺伍德

核⼼技术是Particle 6⾃研的“DeepFame”⼈格引擎,它能保证AI⻆⾊在保持品牌安全和创意的同时,⾃主响应,维持性格和设定的相关性。

在欧洲视频创作者中,范德维尔登可能是最关注人工智能的人。今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她透露正在为一家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一款“事实娱乐”节目,用人工智能来谈论人工智能。

范德维尔登的野心绝不止打造一个蒂利·诺伍德。Particle 6将下设名为Xicoia的工作室,这个“AI人才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是“创造、管理和商业化”像蒂利这样的超真实数字明星。

据悉,Xicoia的商业逻辑是创造“活的、可表演的IP”。这些数字明星将拥有完整的背景故事、独特的个性、不断发展的叙事轨迹,还能够与粉丝进⾏互动。

“对我来说,创造蒂利是一种想象力和技术的行为,”范德维尔登在Instagram上写道,以回应这场浩大的批评。“我的大部分作品一直是通过讽刺为社会举起一面镜子,这次也不例外。”

03

拍还是不拍?

经纪公司签下数字人,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为什么蒂利·诺伍德遭到了如此强烈的批评?

她的“前辈”米奎拉(Miquela)诞生于2016年,也是在Instagram起步,没事就发发单曲,擅长营销时尚品牌,Calvin Klein和Prada等时尚品牌都找她代言过。头两年内,米奎拉获得了超100万粉丝。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米奎拉

2020年,洛杉矶的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经纪公司签下米奎拉。米奎拉成了世界上第一位与经纪公司签约的数字人。

米奎拉也被人批评,但原因顶多是在广告里亲吻了美国名模贝拉·哈迪德,这属于“风化问题”,和蒂利遭遇的“劳资问题”相去甚远。而且,米奎拉诞生的年代,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还处于上一阶段,米奎拉的“真实度”有限,导致人们看她也没那么强的不安。

蒂利·诺伍德被好莱坞演员“群起而攻之”,证明她确实有着巨大的威胁性:一个不睡觉、不吃饭、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长得还好看的数字明星,会将一部影片的制作成本压缩到极致,回报却是成倍的。

范德维尔登在采访中说过,Particle 6能将制作成本降低60%到90%——他们可以用7.5万到12.5万美元的成本,制作出看起来像25万美元质感的内容。她说:“当预算在缩⽔,期望却在不断提⾼时,你为什么不使⽤⼀个能让你⽤10%的成本获得10倍产出的⼯具呢?”



Particle 6官网主页

虽然好莱坞工会用诸如“数字人没有生活经验可借鉴、没有情感……让演员失业、贬低人类艺术性”来表示抗议,但这些抗议的原因类似于,流水线造出来棉袄的没有“灵魂”,必须让奶奶手工做两套才暖和,更不能让奶奶闲着。

其实不分中外,很多真人演员演得还不如AI。

关键,动不动就拿艺术的招牌顶在头上也相当夸张,搞得好莱坞是电影艺术的代言人似的,这个症状属于缺什么吆喝什么。再说绝大多数时候,艺术不以大众和市场接受为标准,而好莱坞恰恰把这两者奉为圭臬。

所以,好莱坞真正面对的问题,不是急着抵制这抵制那,而是如果观众爱看AI演员,蒂利·诺伍德的票房比斯嘉丽·约翰逊高,成本不到请斯嘉丽的十分之一,拍还是不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真要来了!美国福利新规:一个月须工作80小时?
738天囚禁生活曝:陪打牌 帮煮饭 遭酷刑 铁链锁地道…
$20亿诈骗案触目惊心!美司法部全球通缉华人陈志
AI造富有多猛?千万豪宅卖爆 连邓紫棋都躺赚10倍
中国学者:若十年内未收回台湾,恐“永远收不回”




24小时讨论排行

反击不买美国大豆 川普:考虑停止购买中国食用油
美财长:李成钢不请自来 他以为自己是战狼…
美司法部没收柬埔寨电诈网络近13万枚比特币150亿
哈马斯在街头公开处决“以色列合作者”
欧盟或效法中国 要求在欧中国企业必须技术转让
两分钟路人生死抢救:起火的车,拉不开的门…
现场:波特兰数百人裸骑单车 抗议川普派兵进驻
老人被联邦执法罚$130 因忘带绿卡 全美移民圈炸锅!
川普政府开铡!6外国人"嘲讽柯克遇刺",国务院撤销签证
胡锡进:特朗普急缺新筹码 竟拿“地沟油”威胁中国
中国官宣不再“大拆大建” 债台高筑 15年基建狂潮终结
纽时观点:全球民粹浪潮的根源?要怪就怪屏幕…
全球护照排名最新报告出炉!美国完全跌出前十
美中贸易形势陡变 虚张声势还是殊死斗争
加沙停火特朗普角色至为关键,但和平协议仍然渺茫
美国:是否加征100%关税 "取决于北京下一步行动"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她一出道就爆红,好莱坞明星们气炸了

南风窗 2025-10-14 20:32:11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她一出道就爆红,好莱坞明星们气炸了

唯物的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观察

蒂利·诺伍德(Tilly Norwood)成了好莱坞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但她不是真人,是人工智能创造的形象,人设是“演员”。

一头棕色波浪卷发的蒂利看起来可爱俏皮,所有吸引人的元素都恰到好处——既没有聪明到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傻子,也没有身材好到令人想入非非。她的主页上有“没钱的大学女生”“泪流满面的红毯采访”等小短片,和短视频应用里的其他“网红”女孩没什么不同。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诺伍德

Instagram上的60000多个粉丝证明,只要长相甜美,是真是假无所谓。

然而网红要“出道”,可就动了真人演员的蛋糕。

9月底苏黎世电影节,蒂利即将“正式出道”,她的创造者艾琳·范德维尔登说正与好莱坞经纪公司接洽。舆论立刻炸了锅,多位好莱坞一线演员跑到蒂利的帖子下,轻则冷嘲热讽,重则破口大骂。

好莱坞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2023年好莱坞大罢工,核心议题就是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今年,电影公司迪士尼、环球和华纳兄弟纷纷起诉人工智能图像公司Midjourney侵犯版权。



好莱坞罢工期间,美国演员工会抵制AI

近日,OpenAI推出Sora 2视频生成工具,文字直接生成高质量视频,人送外号“AI版抖音”。也是被好莱坞搞怕了,OpenAI火速宣布Sora会主动屏蔽在世艺术家、允许公众人物选择阻止自身形象被AI模仿。

短短几天之内,蒂利·诺伍德从一个“人畜无害”的AI女孩,变成了一位关于艺术与模仿、真实与虚拟、劳动与自动化的争议性“话题人物”,电影界乃至普通人对她的反应,本身就构成了一段极具张力的“电影故事”。

01

从“小透明”到“大明星”

一开始,蒂利·诺伍德勤勤恳恳地在Instagram发帖,还是个“小透明”。

今年二月以来,蒂利频繁更新,作为前途光明的“年轻演员”,她不断分享试镜和银幕测试的动态。

其中一条帖子里,她大胆地“推销自己”:“20秒里,我打怪兽、从大爆炸里逃生、卖汽车,差点拿了奥斯卡。这就是日常工作……毫不夸张!找一个能做到这一切的女演员吧。”这条帖子还配上了话题#AIActress,不忘提醒大家她是个“AI女演员”。

这些帖子本来没泛起什么水花。直到9月底,她的创造者艾琳·范德维尔登参加苏黎世电影节,说有经纪公司要跟蒂利签约,并暗示这将给电影界带来一场“AI革命”,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艾琳·范德维尔登

蒂利的账号下多了好几千条愤怒评论,不少来自好莱坞一线演员。《权力的游戏》演员苏菲·特纳评论“哇……不用你,可谢谢了。”参演《无耻之徒》《美国恐怖故事》的卡梅隆·考珀斯维特说“这令人毛骨悚然,我希望它彻底失败”。出演过《哈利·波特》《银河护卫队》的拉尔夫·伊内森直接爆粗:“滚开。”

更肯花力气的是曾获得三项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女配角提名的电视演员贝蒂·吉尔平,给《好莱坞报道》写了好几千字的公开信,颇为“倚老卖老”地以快40岁的资深女演员身份嘲讽蒂利“不是人”,文末不怀好意地让蒂利“回家”。

好莱坞的AI焦虑可能不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但好莱坞人士确实是最会使用自己的影响力的。2023年,也就是ChatGPT诞生的第二年,好莱坞就爆发了编剧演员大罢工,拉拉扯扯一番,最后的协议规定,大型电影制片厂和流媒体要加入AI限制条款。

这些大媒体集团也没闲着。今年6月,迪士尼和环球起诉了Midjourney。9月,华纳兄弟也对Midjourney发起诉讼。Midjourney是著名的文字生成图片AI应用,2022年起以“降噪模式”声名鹊起,但也因生成大量特定角色图像而深陷版权官司。



2025年3月,迪士尼、环球起诉Midjourney

近日,OpenAI推出文字生成视频应用Sora 2,首批评测者惊呼“电影人将失业”。Sora 2能实现对物理世界的精确模拟,同步生成音频,角色、物体和背景环境的状态完全一致。虽然现在只能做短视频,但显然做长视频乃至电影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吸取Midjourney的教训,OpenAI火速宣布Sora 2会主动屏蔽在世艺术家、允许公众人物选择阻止自身形象被AI模仿,好规避这些大厂的“版权诉讼”。

其实,诉讼归诉讼,人工智能迟早要颠覆内容创作产业的传统形态。“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一般保护的都是旧东西,绝非新事物。

电影圈里接受现实的人不是没有。知名制片人泰勒·派瑞看到Sora 2的技术演示后,公开宣布暂停耗资8亿美元的制片厂扩建计划。他承认,担心跟不上AI技术的步伐。

02

“讽刺的镜子”

9月底,瑞士苏黎世电影节上,Particle 6公司的创始⼈兼CEO艾琳·范德维尔登参加行业峰会时宣布,自己创造的蒂利·诺伍德正获得多家好莱坞经纪公司的青睐,即将签约。两个月前,Particle 6刚刚推出了蒂利主演的AI喜剧《人工智能专员》。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主演喜剧剧照

可以说,艾琳·范德维尔登推销“新人”蒂利的办法相当老道——先在社交媒体设立个人账户,积极“营业”;然后推出主演短剧,展示演艺水平;接着行业峰会曝光“大新闻”,拉起一波讨论热度。

也难怪,因为艾琳·范德维尔登自己就是个演员。

艾琳·范德维尔登1986年生于荷兰(和倚老卖老批评她的贝蒂·吉尔平一般大),14岁移居英国,硕士时学的是核聚变。作为视频博主,她自导自演,作品都挺成功,还拿过“最佳在线喜剧奖”。2016年,她靠饰演的角色“霍兰德小姐”出圈;同一年,Particle 6成立。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艾琳·范德维尔登主演喜剧《霍兰德小姐》

范德维尔登的作品常有类似的主题:挑战大众的接受程度。在一段“社会实验”视频里,她要求街上的人给她一个吻,许多人答应了。随后,她把口水吐到杯子里,让对方喝下去,对方立刻表示反对。

那之后,范德维尔登就很少自己出镜了,一部分原因是视频太火、评论都是谩骂。

蒂利·诺伍德成了范德维尔登的技术“替身”。据范德维尔登表示,制作流程的各个阶段都深度使⽤AI,⼯具箱内包括了Runway、Sora、11Labs、DeepSeek和ChatGPT等十多种AI工具。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蒂利·诺伍德

核⼼技术是Particle 6⾃研的“DeepFame”⼈格引擎,它能保证AI⻆⾊在保持品牌安全和创意的同时,⾃主响应,维持性格和设定的相关性。

在欧洲视频创作者中,范德维尔登可能是最关注人工智能的人。今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她透露正在为一家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一款“事实娱乐”节目,用人工智能来谈论人工智能。

范德维尔登的野心绝不止打造一个蒂利·诺伍德。Particle 6将下设名为Xicoia的工作室,这个“AI人才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是“创造、管理和商业化”像蒂利这样的超真实数字明星。

据悉,Xicoia的商业逻辑是创造“活的、可表演的IP”。这些数字明星将拥有完整的背景故事、独特的个性、不断发展的叙事轨迹,还能够与粉丝进⾏互动。

“对我来说,创造蒂利是一种想象力和技术的行为,”范德维尔登在Instagram上写道,以回应这场浩大的批评。“我的大部分作品一直是通过讽刺为社会举起一面镜子,这次也不例外。”

03

拍还是不拍?

经纪公司签下数字人,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为什么蒂利·诺伍德遭到了如此强烈的批评?

她的“前辈”米奎拉(Miquela)诞生于2016年,也是在Instagram起步,没事就发发单曲,擅长营销时尚品牌,Calvin Klein和Prada等时尚品牌都找她代言过。头两年内,米奎拉获得了超100万粉丝。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米奎拉

2020年,洛杉矶的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经纪公司签下米奎拉。米奎拉成了世界上第一位与经纪公司签约的数字人。

米奎拉也被人批评,但原因顶多是在广告里亲吻了美国名模贝拉·哈迪德,这属于“风化问题”,和蒂利遭遇的“劳资问题”相去甚远。而且,米奎拉诞生的年代,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还处于上一阶段,米奎拉的“真实度”有限,导致人们看她也没那么强的不安。

蒂利·诺伍德被好莱坞演员“群起而攻之”,证明她确实有着巨大的威胁性:一个不睡觉、不吃饭、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长得还好看的数字明星,会将一部影片的制作成本压缩到极致,回报却是成倍的。

范德维尔登在采访中说过,Particle 6能将制作成本降低60%到90%——他们可以用7.5万到12.5万美元的成本,制作出看起来像25万美元质感的内容。她说:“当预算在缩⽔,期望却在不断提⾼时,你为什么不使⽤⼀个能让你⽤10%的成本获得10倍产出的⼯具呢?”



Particle 6官网主页

虽然好莱坞工会用诸如“数字人没有生活经验可借鉴、没有情感……让演员失业、贬低人类艺术性”来表示抗议,但这些抗议的原因类似于,流水线造出来棉袄的没有“灵魂”,必须让奶奶手工做两套才暖和,更不能让奶奶闲着。

其实不分中外,很多真人演员演得还不如AI。

关键,动不动就拿艺术的招牌顶在头上也相当夸张,搞得好莱坞是电影艺术的代言人似的,这个症状属于缺什么吆喝什么。再说绝大多数时候,艺术不以大众和市场接受为标准,而好莱坞恰恰把这两者奉为圭臬。

所以,好莱坞真正面对的问题,不是急着抵制这抵制那,而是如果观众爱看AI演员,蒂利·诺伍德的票房比斯嘉丽·约翰逊高,成本不到请斯嘉丽的十分之一,拍还是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