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土开采与提炼过程相当困难、成本高且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成为战略性资源。图为美国加州莫利矿业开采稀土金属。
中国宣布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限制,让全球供应链再掀震荡。美国总统川普随即警告,若北京持续将稀土当成贸易筹码,将考虑采取反制,甚至可能取消原定在亚太经合会(APEC)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这场「稀土风暴」不仅是一场贸易冲突,更牵动全球高科技、军工及新能源产业的神经。
中国强化出口禁令 新增5项稀土元素与技术管制
中国自4月起,已对钐、钆、铽、镝、镏、钪、钇等7种中重稀土及永磁材料进行出口管制。最新一波措施再扩大范围,新增铕(europium)、钬(holmium)、铒(erbium)、铥(thulium)、镱(ytterbium)等5种稀土金属与相关产品,使受限品项达到12种,同时要求稀土制造技术出口也需申请许可。
此外,北京还扩大限制稀土最终用途,涵盖14奈米及以下逻辑晶片、256层以上储存晶片的研发与生产设备,甚至包括具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慧技术。这被外界视为中国在贸易谈判中「以稀土为武器」的明确信号。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冲击全球供应链,图为中国连云港,工人正运输含有稀土元素的土壤准备出口。
稀土不稀有 但掌握者稀少
所谓稀土,其实是指包含钇(yttrium)、钪(scandium)及镧系元素(lanthanides)在内的17种金属元素。虽然「稀土」之名让人以为稀少,但它们在地球地壳中的含量并不低,甚至比黄金还多,只是开采与提炼过程相当困难、成本高且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成为战略性资源。
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资料,全球61%的稀土矿产量来自中国,而中国更垄断全球92%的稀土加工市场。由于分离技术复杂且昂贵,即使美国拥有部分矿藏,仍需送往中国进行提炼。
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专家巴斯卡兰(Gracelin Baskaran)指出,「中国展现出愿意将美国对其稀土依赖『武器化』的意图。」
稀土无所不在 从电动车到飞弹都离不开
稀土金属广泛应用于日常科技与高端产业中,包括智慧型手机、笔电、喇叭、LED灯、平面电视与风力发电机;更是电动车电池、核磁共振(MRI)扫描仪及癌症放射治疗的重要材料。
军事与航太领域同样离不开稀土。美军的F-35隐形战机、潜舰、雷射系统、卫星与战斧巡弋飞弹(Tomahawk missiles)皆仰赖稀土制造,显示它已是国家安全命脉的一环。
全球陷入依赖 美国难摆脱「稀土枷锁」
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报告指出,美国2020年至2023年间进口的稀土化合物与金属中,有七成来自中国。目前美国仅有一座稀土矿场仍在运作,位于加州,但缺乏完整分离与加工能力。
川普(Donald Trump)多次抨击中国违反贸易协议,指控北京垄断战略资源,近日更再度发文表示,「对于每一种他们能垄断的元素,我们都有两种能取代它。」
全球寻找替代方案 但短期内难逃中国掌控
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已成全球共识。各国目前正从三方向努力,分别是是开发自有稀土矿藏、推动磁铁与稀土材料回收、研发不依赖稀土的新型马达与替代技术。
但专家坦言,稀土开采与提炼成本高、环境代价大、技术门槛高,其他国家若要建立完整供应链恐需数年。现阶段,只要能把对中国依赖降至六成以下,就算是风险可控的关键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