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交通肇事致死后找人“顶包” 男子赔54万元仍被判刑

交通肇事致死后找人“顶包” 男子赔54万元仍被判刑

文章来源: 极目新闻 于 2025-10-08 08:46: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造成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后,试图用“替身”掩盖逃逸事实。10月8日,从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日前审理了两起“顶包案”,让“为朋友两肋插刀”变成了“为顶包自陷囹圄”,给心存侥幸者敲响警钟。

2024年10月的一天晚上,丁某驾驶车辆行驶时,不慎与行人杨某发生碰撞,造成杨某当场死亡。事发后,丁某没有停车报警,反而驾车逃离现场。

为了逃避追责,他找到丁某甲,指使对方驾驶肇事车辆返回事故现场,冒充肇事者处理后续事宜。

然而,公安机关在调查中发现诸多疑点:丁某甲对事故细节的描述前后矛盾,现场痕迹也与他的供述不符。经过进一步侦查,真相很快浮出水面——真正的肇事者是丁某,丁某甲只是“顶包者”。

案发后,丁某主动投案,并与杨某家属达成赔偿协议,一次性赔偿54.5万元,取得了杨某家属的谅解。法院审理认为,丁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且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鉴于其有自首、积极赔偿并获谅解的情节,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丁某甲另案处理,受行政处罚。

“做了件蠢事,帮朋友逃罚,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认错才是成长。”这是另一起“顶包案”当事人卢某的忏悔。

2023年初,卢某的朋友罗某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公安机关当场查获。为帮罗某逃避法律制裁,卢某动了“顶包”的念头。案件侦办期间,他先后三次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提供虚假证明,坚称“案发当晚是自己开的罗某的车,还把罗某送到派出所附近”,试图将酒驾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随着案件调查深入,卢某的谎言逐渐暴露。2024年11月14日,意识到无法再隐瞒的卢某主动到案,如实供述了自己包庇罗某的事实。

法院审理认为,卢某明知罗某涉嫌醉酒驾驶,仍故意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包庇,其行为已构成包庇罪。考虑到卢某有自首、认罪认罚的情节,法院依法对其从宽处理,最终判处其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被告人罗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两起案件宣判后,承办法官特别提醒,不少人误以为“帮朋友顶包”是“讲义气”,却不知这种行为已触犯法律。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顶包的行为,办案法官进一步解释:交通肇事逃逸本身就是法定加重情节,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即便事后赔偿获谅解,也无法消除逃逸和顶包的违法本质,仍需承担相应刑责。

“包庇行为就像给错误‘盖稻草’,看似暂时掩盖了问题,实则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法律困境。”办案法官强调,遇到朋友涉嫌违法犯罪,正确的做法是劝其主动投案、配合调查,而非帮其逃避,否则“救友”不成反“坑己”,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知名演员肺腺癌去世:曾从天才坠地狱 险被判死刑
失业的中国内娱明星,正批量“下海”…
最新的“后悔药” 微信“撤回”消息有大变化!
最强打工人:老板布置的杂活 被他干成了诺贝尔奖!
纽约亲共侨领王一冰被ICE逮捕 恐面临遣返




24小时讨论排行

伊利诺伊州长真急了:川普就是疯子,有种来抓我!
川普宣布:以色列和哈马斯签署第一阶段和平协议
她朝ICE人员吐口水 芝加哥大学教授面临重罪起诉
默克尔万没想到,如今她会被自己人骂到这个地步
川普得诺贝尔奖机率极低!BBC点出残酷真相
德女市长遭狠刺13刀 凶嫌疑是15岁难民养子
网球热三年后,一个北京中产妈妈决定放弃
纵火毁城!加州世纪山火幕后元凶竟是Uber司机
“烟草局退休一万九”是因为利润多贡献大吗?
美外交官恋上中共党员女儿!违反"禁爱令"被美政府开除
禁止悲观,不许"躺平":中国打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账号
教川普加密币还合办公司 小儿子拜伦身价估$1.5亿
FBI前局长出庭否认虚假陈述 指特朗普报复性起诉
加州华女名医投毒案反转!杀蚂蚁非丈夫?检撤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斯洛:崇拜李白 让全家改用筷子
克鲁格曼:金价飙升是否在向我们传递重要信号?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交通肇事致死后找人“顶包” 男子赔54万元仍被判刑

极目新闻 2025-10-08 08:46:36

造成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后,试图用“替身”掩盖逃逸事实。10月8日,从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日前审理了两起“顶包案”,让“为朋友两肋插刀”变成了“为顶包自陷囹圄”,给心存侥幸者敲响警钟。

2024年10月的一天晚上,丁某驾驶车辆行驶时,不慎与行人杨某发生碰撞,造成杨某当场死亡。事发后,丁某没有停车报警,反而驾车逃离现场。

为了逃避追责,他找到丁某甲,指使对方驾驶肇事车辆返回事故现场,冒充肇事者处理后续事宜。

然而,公安机关在调查中发现诸多疑点:丁某甲对事故细节的描述前后矛盾,现场痕迹也与他的供述不符。经过进一步侦查,真相很快浮出水面——真正的肇事者是丁某,丁某甲只是“顶包者”。

案发后,丁某主动投案,并与杨某家属达成赔偿协议,一次性赔偿54.5万元,取得了杨某家属的谅解。法院审理认为,丁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且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鉴于其有自首、积极赔偿并获谅解的情节,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丁某甲另案处理,受行政处罚。

“做了件蠢事,帮朋友逃罚,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认错才是成长。”这是另一起“顶包案”当事人卢某的忏悔。

2023年初,卢某的朋友罗某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公安机关当场查获。为帮罗某逃避法律制裁,卢某动了“顶包”的念头。案件侦办期间,他先后三次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提供虚假证明,坚称“案发当晚是自己开的罗某的车,还把罗某送到派出所附近”,试图将酒驾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随着案件调查深入,卢某的谎言逐渐暴露。2024年11月14日,意识到无法再隐瞒的卢某主动到案,如实供述了自己包庇罗某的事实。

法院审理认为,卢某明知罗某涉嫌醉酒驾驶,仍故意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包庇,其行为已构成包庇罪。考虑到卢某有自首、认罪认罚的情节,法院依法对其从宽处理,最终判处其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被告人罗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两起案件宣判后,承办法官特别提醒,不少人误以为“帮朋友顶包”是“讲义气”,却不知这种行为已触犯法律。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顶包的行为,办案法官进一步解释:交通肇事逃逸本身就是法定加重情节,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即便事后赔偿获谅解,也无法消除逃逸和顶包的违法本质,仍需承担相应刑责。

“包庇行为就像给错误‘盖稻草’,看似暂时掩盖了问题,实则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法律困境。”办案法官强调,遇到朋友涉嫌违法犯罪,正确的做法是劝其主动投案、配合调查,而非帮其逃避,否则“救友”不成反“坑己”,最终只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