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提出“美台芯片制造五五分”构想,台湾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回应,台美谈判并未讨论此事,台湾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台湾国安会谘询委员徐斯俭在华沙安全论坛期间接受DW专访,他强调协助美国取得AI优势地位符合台湾利益。
9月下旬,一批台湾代表团赴波兰参与“华沙安全论坛”,林佳龙成为史上第一位在该论坛演说的台湾外长。台湾国安会谘询委员徐斯俭也是访团成员之一,他接受DW国际新闻总编Richard
Walker专访,谈台湾跟欧洲应如何合作,也回应了近期涉及台海两岸与台美关系的重大时事议题。
以下为经过编辑、节录的专访文字翻译。
DW:首先,我们来谈谈波兰、爱沙尼亚等国最近遇到的俄罗斯(飞机、无人机)侵入。你怎么分析俄方这么做的目的?
徐斯俭:我不是俄欧关系的专家,但如果这变成一种模式,那就跟中国对我们所做的事情非常类似。这会是长期的某种灰色地带骚扰,但比我们所面对的更严重,因为这些入侵的无人机进入了其他国家的领空,而中国无人机没有进入我们的领空。所以这比较严重。
DW:有什么区别呢?请向我们的阅听众解释为什么俄罗斯的做法更严重。
徐斯俭:更严重的部分是俄罗斯飞机、无人系统、无人机进入了其他国家的领空。我们现在说的是领土范圍。
中国军机没有进入我们的24里(邻接区)、12里(领海)范圍,而是在那个范圍之外,这仍然非常危险,但至少没有进入我们的领土范圍内。他们进来之前,就已经会成为我们雷达和飞弹的目标。实际上,这是非常危险的。我认为如果(中国)战机要进入我们的领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大概几分钟,就可以到达我们的首都和其他大城市,如果不先去应付他们(入侵的战机),那就太晚了。
但现在俄罗斯的无人机已经进入了其他国家的领土,你不知道这些无人机是否具有通讯能力。靠广播警告是没有用的,因为也没有人在那里,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DW:根据你们的了解,中方多年来(对台)侵扰数千次。你从中推断出什么资讯?你判断俄方的动机会是什么?
徐斯俭:如果这是某种灰色地带作战,那么就有多重动机。首先是消耗,让你疲于奔命,试探你的弱点在哪里,试探你要花多久时间反应。如果还有资讯操纵,也会制造出政府无力处理问题的样子,然后这件事就变成国内问题,让政府信誉下降。
DW: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了,对吧?对此也有很多公共讨论。
徐斯俭:我认为俄罗斯正在从中国身上学习。根据我们的经验,他们称之为“新常态”。在这之前,他们什么都不会做,但突然之间就开始这样做,然后成为一种“新常态”。他们也会持续这样做,灰色地带骚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注意的是,也许有些人会想:哦,这只是骚扰,也不会怎样。但不是这样的,他们正在熟悉空中、地面和海洋,未来他们就会在这些地方发动战事。他们在让自己熟悉这里,管控这里的环境。他们一直入侵,人们有时会感到麻木。但我们并不麻木,而是非常谨慎。如果你麻木了,那么突然之间,他们可能把演习变成一场闪电攻势。这就是另一个目的,这中间存在一种连续性,从灰色地带到真正的入侵,可以一夕风云变色。
DW:欧洲国家也在讨论怎么因应。从台湾这么多年的经验和知识出发,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徐斯俭:你必须从最一开始就保持坚定。你必须保持坚定,你要让他们知道你的立场,然后你再去执行。你必须建立威信,一开始就要这么做。
DW:你在这次论坛上的一场演讲有说过,这些(潜在)战区,包含东欧、台湾海峡、东亚,这些战区都有直接相关。请多说明一点。
徐斯俭:首先,中俄已经在互相帮助了,俄罗斯帮中国,中国帮俄罗斯。中国一直在帮助俄罗斯建设本土国防产业,向他们提供工具机、芯片,还有其他制造能力。我们没有直接证据,但我们怀疑中国也在战场上测试一些系统。
同样的,俄罗斯也帮了中国很多。好几年来,他们用轰炸机、护卫舰,甚至海岸警卫队,在东北亚和台湾附近一起巡逻,有时甚至一直到北极圈。这是一个方面,也就是他们一直在合作。也有报道指出俄罗斯最近在帮助中国加强训练空降营,提供飞机、车辆和其他设备。这当然是为了未来入侵台湾。他们一直在互相帮助。
此外,我们始终应该假设……不,不是假设,实际上他们在战略上需要彼此。中国公开说过,(中国外长)王毅公开说过,他们不想让俄罗斯被打败。因为一旦俄罗斯战败,中国就只剩自己了,要面对整个西方世界的对付。
首先,中国不希望如此。其次,当中俄彼此合作时,他们就能吓阻整个世界,这是他们能做到的。第三,当他们在两个战区合作时,就会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欧洲忙于应付俄罗斯,没有太多时间关心亚太第一岛链发生什么事。也有些人警告我们不要帮助乌克兰,应该关注自身事务。所以,他们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孤立了我们,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未来,上天保佑不要,但如果中国真的想入侵台湾,真的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我认为俄罗斯也会同时让欧洲非常忙碌。
DW:你在这里一直向欧洲人表达:请支持我们,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尤其是军队、专家和政府等等。告诉我们,你想从欧洲得到什么?
徐斯俭:首先,我们不只是希望欧洲能够帮助我们,还希望欧洲藉由帮助我们,也能帮助自身,这是互惠互利的。正如我提到的,中国和俄罗斯一直在合作,所以如果我们跟欧洲不互相帮助,就会落入他们的陷阱,彼此孤立。这正是他们想要的,对吧?分而治之。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帮助自己,不要再拖延。
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互相帮助。首先,在国际叙事方面,中国一直在扭曲、错误诠释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为的是他们自身利益。每当我们发现他们用自己的叙事扰乱国际秩序、或破坏国际和平时,我们希望欧洲的伙伴能够站出来反驳。举例来说,他们所有的胁迫、侵略和军事演习恫吓,不仅是针对台湾,也针对整个第一岛链,这都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不使用武力的原则。德国外长一再说过这一点,在王毅面前也这样说,对此我们表示感谢,也希望这样的叙事能够被放大和重述。这是可以办到的最简单的事。
除此之外,我认为在战略上相互理解很重要。我们并不是指望欧洲国家来打我们的战争,我们会自我防卫。但我们可以透过很多方式彼此支持,建立能力。
不仅是欧洲国家在帮助我们。我们台湾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微电子制造能力,最好的,不仅是最好,而且还最可靠,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供应链里,没有中国部件。举例来说,台湾也投资无人系统、无人机、水下无人系统。我们可以成为彼此的供应链,这是我们互相帮助、发展自身能力的方式。我们一起来投资现在拥有的和平,并阻止下一场战争发生。
娱乐中的台海战争:从影视到游戏,台湾是否越加担忧?
DW:台湾也在向波兰出口大量无人机。
徐斯俭:是,波兰是我们无人机最大的出口对象。
DW:这是你们想要发展的业务吗?
徐斯俭:是的。不仅是出口,而且正如我所说,我们要成为彼此的供应链,应该共同生产,探索合资企业的可能性。北约国家都将要提高国防预算,这里的市场很大。每个国家都需要发展自身的本土国防工业,也都面臨规模的问题,对吧?那我们就来合作,扩大规模吧。
DW:但具体说到欧盟,要让欧洲国家同意向台湾提供武器,这几乎没有……不是完全没有,但很少。你有多大的期待?理想上,你会希望向德国要求获得什么样的防御?
徐斯俭:我不谈个别国家,但整体来说,欧洲国家的产品都非常好,各种产品都有非常好的质量。只要是能帮助我们自我防卫的防御装备,我们都欢迎,尤其是不对称战力,类似于刺针飞弹(Stinger)之类的东西。
DW:欧洲国家担心,或者说传统上不想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的反应。你对此有什么论述?欧洲为什么要冒著中国会有反应的风险,只为帮助台湾?
徐斯俭:不投资在他们当前拥有的和平、不投资在阻止下一场战争发生、不帮助台湾自卫,对他们来说实际上是冒更大的风险。这和他们帮助乌克兰,是完全一样的。不要等到下一场战争真正发生才要这样做,那为时已晚,而且会花更多钱。现在就这样做才是明智的:投资和平,投资于吓阻下一场战争发生。
DW:回到跟美国的关系。最近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说美国想提高本土芯片产能,生产其国内先进芯片的50%,并希望台湾协助。你能否证实这些对话的存在?
徐斯俭:我是在新闻上看到的。我并不是关税谈判团队的一员,也没参与232(条款)磋商,所以你知道的其实跟我一样多。
DW:但你在台湾的国安会任职。你认同这件事吗?
徐斯俭:事实是,近年我们对美国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我们对中国的对外投资。现在美国是我们最大的对外投资对象,这个事实发生在特朗普总统重返执政之前。为什么?不是因为特朗普,而是因为我们想要。台湾的企业、产业人士,听的不是政府的话,而是倾听顾客,跟随市场。美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因为现在迈入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经济,对芯片、先进芯片的需求会很巨大,这就是为什么台湾有些企业已经在美国投资。他们不是为美国服务,而是为了自己公司的利益。所以实际上这已经发生了。
我并不百分之百清楚卢特尼克部长所说的“芯片五五分”具体是什么意思,他可能是指他们国内需求的一半。
我的意思是,这当然是我们可以讨论的事,但……该怎么说呢?产业投资不是这么容易就可以达到的,而是需要很多条件,需要形成生态系统和供应链,通常这需要时间。如果他们把这设定为目标,我们可以讨论可行的方法,讨论达成目标的路线图,用更务实的方式来做。因为我们不希望它像是昙花一现,我们不希望如此,而是希望有一种可持续的路线图,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帮助美国建立人工智能的优势地位也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我们可以就此展开务实的谈判。
DW:有人说特朗普很会谈交易,他自己也喜欢形塑这样的形象。你觉得是否有可能达成这样一个协议,让台湾获得一定的好处,例如从美国那里获得较为明确的安全保证?毕竟,一个降低美国对台湾半导体依赖的协议,可能也会削弱“矽盾”,而很多人认为它对保护台湾很重要。
徐斯俭:“矽盾”从来都不是政策,是媒体创造出来的。我的意思是,我们认为台湾和美国在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都具有共同利益。让我重申一遍:帮助美国建立人工智能优势地位,符合我们台湾的利益,我们也参与在这个过程之中。这是两边一起努力在做的,也是我们的共同利益。此外我们也相信,维护台海安全会使我们两国受益,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有非常强烈的共同利益。我们坚信这一点。
DW:美国在台协会(AIT)最近证实他们认为“台湾地位未定”,这个说法让中国不满,台湾的反对党国民党也不满。你有什么看法?台湾政府对美国政府此一说法怎么看?这有帮助吗?
徐斯俭:我当然不能代表美国政府发言,我很难猜测他们的动机。但有一些重要的背景,是我们要记得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近年一直在宣传这种叙事,也就是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旧金山和约》解读为“中国拥有对台湾的主权”,这并不正确,而是完全错误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认同美国在台协会驳斥王毅的说法,美方指出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王毅利用这两份文件来宣称拥有台湾主权,是徒劳无功的。同样的,他们总是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体现“一中原则”,但事实上该决议从未提及台湾。
DW:很多关于台湾未来会怎么样的主张,都涉及两边从历史之中挖掘、形成自己的历史解读。如果我们拉回现在,显然台湾在正视可能有紧急状况,可能发生战争。政府最近也推出了民防手册……
徐斯俭:不好意思,我能不能稍微补充前一个问题?我认为,中国意图用自己的叙事,为国际社会设下新常态,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属于他们的内政,没有外国干涉的余地”。如果说他们要去利用这种叙事,可以说就是要“统一台湾”。这是为了入侵而准备的叙事,我认为这非常、非常危险。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在台协会提出论述反驳他们的论点,是非常有用的,去否定他们为未来入侵正当性而准备的叙事,我认为这非常有意义。
DW:台湾政府正在尝试让社会大众为这样的可能性做好准备,最近也更新了民防手册。这对台湾政府来说有多重要?一方面协助大众做好准备,一方面也藉此向中国发出台湾具有韧性的信号?
徐斯俭:和平要靠实力,我们坚信这一点。实力不仅包括军事力量,还要包含整个社会的韧性。这方面我们正在努力,这就是我们说的“全社会防卫韧性”,它有很多类别,包括各种韧性,电信、能源、各种关键基础设施等等。这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必须给人民信心。建立他们信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透过民防演习等等实作,了解自己能怎么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来保护社会。这是增强韧性最好的方式。当我们的社会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就不会惊慌失措,这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