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工务段做房屋改造完工后,却因工程量核算问题,湖北襄阳的杨先生等十余名建筑工人称工钱被一拖三年,“他们换了领导,工程量核算时扣了我们很多工程量。”
杨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他是襄阳人,在当地带着一批工人在工地谋生。2022年,他们十余名工人在武汉铁路局襄阳工务段王树岗工区做了几个月房屋改造,“是另一个老板包的活,我带着人给这个老板干活。”
杨先生介绍,按照当时的协议约定,工程在四个月内完工,当年年底前结清各种款项。然而,就在他们按照合同约定干完活该验收的时候,建设单位负责该项目的负责人换人了,“从那时开始,新来的负责人在工程量核算方面与施工方产生了分歧。”杨先生说,这位新领导对看不到的施工项目工程量不予承认,比如埋入地下和墙中的电线和水管等均被其克扣了部分工程量,由于项目众多,所以核算下来,对方本应支付的总工程金额为400多万,却最终被扣掉四五十万,总包仅拿到了300多万。在支付了其他款项后,杨先生等十余名工人的100多万人工工资未能完全兑付。
“我们只拿到了一部分,剩下79万一直没拿到。”杨先生说,有关工程量问题,几年来双方始终达不成一致,而在甲方的额外维修要求下,他们还自掏腰包为该项目又进行了诸多的维修项目,“实际上约定的保修一年,我们为了能拿到钱,又额外承担了大量的维保工作,去年过年就说今年开春给钱一直拖到现在都没给。”
“他说的是事实,对方核算的工程量跟我们实际做的出入太大。”工程总包李先生向记者表示,当时甲方要求的工期比较紧,要求在三四个月内做好,以便铁路工人入住,结果按照图纸施工完工后,对方在验收时每一项都要扣一点,几百项加起来就扣掉了近50万元,而整个工程的费用巨大,多半都是现金结算,所以尽管甲方结算了300多万,但各种费用成本结算完,只好先让相熟的工人稍等一等,“确实还差他们70多万没有支付。”
施工方及工人所说是否属实?9月30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多次联系甲方现任负责人刘主任无果后,采访到了另一位负责人。
“算法不一样,施工方和我们甲方的核算有出入,现在正在核算。”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双方算法不一样,所以导致了部分出入,目前系有争议的尾工款未支付,目前正与施工队的负责人当面核算,待双方确认,就会结算支付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