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广告中的一个“她”字,让瑞幸咖啡再次站上舆论风口浪尖。当网友为文案中的性别表达激烈争论时,鲜有人注意到,这家咖啡巨头近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近124亿元,同比增长47.1%。
“她乖乖结果”文案翻车,网友不满物化女性
近日,瑞幸咖啡推出的苹果拿铁广告文案在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这则名为“瑞幸原产地季”的文案中,用“她”指代苹果,并写道:“世界上有超过7500种苹果,可她好像还是所有水果中,最没有性格的那一个……一年又一年,她乖乖结果。”
文案一经发布,立即在微博等平台引发激烈讨论。有网友直指问题核心:“‘她’+‘乖乖’的组合,无形中贴了‘柔弱顺从’的标签,和现在大家认同的独立女性价值观完全相悖。”
还有网友进行了“替换测试”:将文案中的“苹果”替换为“女性”后——“世界上有83亿人,可她是最没性格的一个……要靠近,要尝试,要开口”——暴露出文案的冒犯性。
“太物化了,‘乖乖结果’,简直可怕。”一位网友在评论区表示。还有人认为:“好好说苹果拿铁的清甜和拿铁的醇厚不好吗?非要用‘她’指代产品,还加‘乖乖结果’——这表述真的没必要啊!”
但争议声中也有不同观点。支持者认为这是常见的拟人化修辞手法:“美好的事物不都常用‘她’来拟人化形容吗?”
“联想过度..……”有网友直言:“我代入的只是苹果……因为用了女‘她’,就代入女性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围绕该文案的创作构思、外界关于“黑红营销”的猜测,以及品牌未来的沟通策略等问题,新黄河记者向瑞幸咖啡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争议背后:营收近124亿元,同店销售强势复苏
当消费者为一个代词争论不休时,瑞幸咖啡的投资者可能更关心另一组数字。
7月30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瑞幸咖啡净营业收入达到123.6亿元,同比暴增47.1%。这一增长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同店销售额的强势复苏引发关注。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从一季度的8.1%加速至13.4%,彻底扭转了2024年同期-20.9%的颓势。这一数据直接反映了瑞幸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优势正在重新显现。
门店扩张同样惊人。第二季度瑞幸净新开门店2109家,门店总数飙升至26206家,相当于每天新开约23家店。截至6月30日,瑞幸已拥有16968家自营门店和9238家合作门店。
财务数据呈现了瑞幸咖啡盈利结构的深层优化。GAAP营业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61.8%;营业利润率从12.5%提升至13.8%。非GAAP营业利润更是达到18.5亿元,利润率扩大至15.0%。
用户规模也创下新高。月均交易客户数达到创纪录的9170万,同比增长31.6%。这意味着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超过6个人在瑞幸消费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瑞幸咖啡营业费用增长45%至106.6亿元,但其占净营业收入的比例从87.5%下降至86.2%。材料成本占比的下降,显示出供应链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成效。
有业内人士认为,瑞幸此次文案争议或许并非偶然。“瑞幸的利润来源压根不是单纯依靠卖咖啡,股东关心的是股市数据而不是消费者喜不喜欢。况且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还是喜欢的,毕竟它便宜。”
从数字看,瑞幸的营销投入相对克制。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仅为5.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5.1%下降至4.8%。但一则争议文案获得了远超投入的社会关注度。
“这波能把平平无奇的文案炒上热搜,引发讨论度,从营销角度看,团队又赢了。”一位网友的评论或许道出了其中玄机。
财报还透露了瑞幸国际化布局的最新进展。第二季度新开海外门店24家,包括新加坡6家、马来西亚16家、美国2家。虽然数量不多,但显示出审慎的全球化策略。
截至6月30日,瑞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计81.7亿元,较年初增长37.7%。充裕的现金流为持续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专注于执行规模驱动的策略,在第二季度加速了收入增长并提高了营业利润率。”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争议营销成常态,品牌风险悄然累积
事实上,苹果拿铁文案争议并非瑞幸咖啡的首次“翻车”。梳理近两年的营销事件可以发现,这家咖啡巨头似乎已将争议话题当作流量密码。
今年3月份的限定杯活动因宣传与实际不符引发消费者不满;1月草莓果茶“一杯20颗草莓”的宣传被指误导消费者;2024年8月,瑞幸与《黑神话:悟空》联名营销被指忽视女性群体,首席增长官“比10个父亲节都靠谱”的言论进一步加剧了性别争议。
从这些争议可以看出,瑞幸的营销风险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社会价值观的敏感性,尤其是性别议题上的屡次“踩雷”;宣传真实性问题,产品成分、活动细则等方面出现“货不对板”的指责。
业内人士分析,瑞幸通过制造话题获得流量的策略虽然短期有效,但长期来看可能面临品牌形象受损的风险。“频繁的争议可能会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疲劳感,甚至反感情绪。”一位营销专家表示。
从苹果拿铁文案争议到业绩狂飙,瑞幸咖啡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争议中获得关注,在关注中实现增长。数据显示,这种策略至少在短期内是成功的。
但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仍需观察。在咖啡这个高频消费的赛道上,产品品质、价格竞争力和服务体验才是决定消费者长期选择的关键因素。
正如网友所说,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一个“她”字而争论,但最终买单的理由,还是那杯咖啡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