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广告文案引发争议,瑞幸咖啡争议营销成常态?

广告文案引发争议,瑞幸咖啡争议营销成常态?

文章来源: 新黄河 于 2025-09-24 22:35:5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9月24日上午,广告中的一个“她”字,让瑞幸咖啡再次站上舆论风口浪尖。当网友为文案中的性别表达激烈争论时,鲜有人注意到,这家咖啡巨头近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近124亿元,同比增长47.1%。

广告文案引发争议,瑞幸咖啡争议营销成常态?

“她乖乖结果”文案翻车,网友不满物化女性

近日,瑞幸咖啡推出的苹果拿铁广告文案在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这则名为“瑞幸原产地季”的文案中,用“她”指代苹果,并写道:“世界上有超过7500种苹果,可她好像还是所有水果中,最没有性格的那一个……一年又一年,她乖乖结果。”

文案一经发布,立即在微博等平台引发激烈讨论。有网友直指问题核心:“‘她’+‘乖乖’的组合,无形中贴了‘柔弱顺从’的标签,和现在大家认同的独立女性价值观完全相悖。”

还有网友进行了“替换测试”:将文案中的“苹果”替换为“女性”后——“世界上有83亿人,可她是最没性格的一个……要靠近,要尝试,要开口”——暴露出文案的冒犯性。

“太物化了,‘乖乖结果’,简直可怕。”一位网友在评论区表示。还有人认为:“好好说苹果拿铁的清甜和拿铁的醇厚不好吗?非要用‘她’指代产品,还加‘乖乖结果’——这表述真的没必要啊!”

但争议声中也有不同观点。支持者认为这是常见的拟人化修辞手法:“美好的事物不都常用‘她’来拟人化形容吗?”

“联想过度..……”有网友直言:“我代入的只是苹果……因为用了女‘她’,就代入女性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围绕该文案的创作构思、外界关于“黑红营销”的猜测,以及品牌未来的沟通策略等问题,新黄河记者向瑞幸咖啡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争议背后:营收近124亿元,同店销售强势复苏

当消费者为一个代词争论不休时,瑞幸咖啡的投资者可能更关心另一组数字。

7月30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瑞幸咖啡净营业收入达到123.6亿元,同比暴增47.1%。这一增长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同店销售额的强势复苏引发关注。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从一季度的8.1%加速至13.4%,彻底扭转了2024年同期-20.9%的颓势。这一数据直接反映了瑞幸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优势正在重新显现。

门店扩张同样惊人。第二季度瑞幸净新开门店2109家,门店总数飙升至26206家,相当于每天新开约23家店。截至6月30日,瑞幸已拥有16968家自营门店和9238家合作门店。

财务数据呈现了瑞幸咖啡盈利结构的深层优化。GAAP营业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61.8%;营业利润率从12.5%提升至13.8%。非GAAP营业利润更是达到18.5亿元,利润率扩大至15.0%。

用户规模也创下新高。月均交易客户数达到创纪录的9170万,同比增长31.6%。这意味着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超过6个人在瑞幸消费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瑞幸咖啡营业费用增长45%至106.6亿元,但其占净营业收入的比例从87.5%下降至86.2%。材料成本占比的下降,显示出供应链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成效。

有业内人士认为,瑞幸此次文案争议或许并非偶然。“瑞幸的利润来源压根不是单纯依靠卖咖啡,股东关心的是股市数据而不是消费者喜不喜欢。况且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还是喜欢的,毕竟它便宜。”

从数字看,瑞幸的营销投入相对克制。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仅为5.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5.1%下降至4.8%。但一则争议文案获得了远超投入的社会关注度。

“这波能把平平无奇的文案炒上热搜,引发讨论度,从营销角度看,团队又赢了。”一位网友的评论或许道出了其中玄机。

财报还透露了瑞幸国际化布局的最新进展。第二季度新开海外门店24家,包括新加坡6家、马来西亚16家、美国2家。虽然数量不多,但显示出审慎的全球化策略。

截至6月30日,瑞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计81.7亿元,较年初增长37.7%。充裕的现金流为持续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专注于执行规模驱动的策略,在第二季度加速了收入增长并提高了营业利润率。”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争议营销成常态,品牌风险悄然累积

事实上,苹果拿铁文案争议并非瑞幸咖啡的首次“翻车”。梳理近两年的营销事件可以发现,这家咖啡巨头似乎已将争议话题当作流量密码。

今年3月份的限定杯活动因宣传与实际不符引发消费者不满;1月草莓果茶“一杯20颗草莓”的宣传被指误导消费者;2024年8月,瑞幸与《黑神话:悟空》联名营销被指忽视女性群体,首席增长官“比10个父亲节都靠谱”的言论进一步加剧了性别争议。

从这些争议可以看出,瑞幸的营销风险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社会价值观的敏感性,尤其是性别议题上的屡次“踩雷”;宣传真实性问题,产品成分、活动细则等方面出现“货不对板”的指责。

业内人士分析,瑞幸通过制造话题获得流量的策略虽然短期有效,但长期来看可能面临品牌形象受损的风险。“频繁的争议可能会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疲劳感,甚至反感情绪。”一位营销专家表示。

从苹果拿铁文案争议到业绩狂飙,瑞幸咖啡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争议中获得关注,在关注中实现增长。数据显示,这种策略至少在短期内是成功的。

但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仍需观察。在咖啡这个高频消费的赛道上,产品品质、价格竞争力和服务体验才是决定消费者长期选择的关键因素。

正如网友所说,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一个“她”字而争论,但最终买单的理由,还是那杯咖啡本身的价值。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邮轮上大批女游客拿胸罩做这事 其他乘客受不了:请停止
放弃WTO特殊待遇,中国:充分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与渐冻症抗争6年 妻子透露蔡磊已完全丧失语言能力
川普与爱泼斯坦牵手跳舞雕塑现身美国家广场 白宫回应
张雪峰账号被禁止关注,包括微博、抖音、小红书等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中学生均分创新低 华人父母震怒:就这教育水平?
川普称止痛药增胎儿自闭症风险,世卫欧盟纷驳斥:无证据
前Meta工程师爆料:17人团队15个H-1B 80%对手没了?
“中国为何偏爱战争?”韩剧台词激怒中国网友
马克龙与特朗普谈加沙冲突:解散哈马斯行不通
川普提名华裔律师任第9巡回法院法官 民主党炸锅
仇中越演越烈?首尔又反中游行 与中国女激烈口角
保守革命:开除教授后,美国大学的新政治生态
他们把“假中餐”卖给美国人,然后买下NBA球队
有人故意?川普夫妇搭联合国扶梯突卡住 白宫控"暗算"
ICE又遇袭!德州办公室3死1伤 子弹刻字曝光
中国6名“特级象棋大师”被判刑 王天一当庭认罪
川普45分钟演说火力全开!脱稿狂酸联合国,5大重点一次看
川普作风巨变,刺痛了克里姆林宫的神经?
密谈后打出一张“川普牌” 泽伦斯基:他能搞定习近平
白宫揭晓“总统星光大道” 川普竟如此嘲讽拜登…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广告文案引发争议,瑞幸咖啡争议营销成常态?

新黄河 2025-09-24 22:35:59

9月24日上午,广告中的一个“她”字,让瑞幸咖啡再次站上舆论风口浪尖。当网友为文案中的性别表达激烈争论时,鲜有人注意到,这家咖啡巨头近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近124亿元,同比增长47.1%。

广告文案引发争议,瑞幸咖啡争议营销成常态?

“她乖乖结果”文案翻车,网友不满物化女性

近日,瑞幸咖啡推出的苹果拿铁广告文案在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这则名为“瑞幸原产地季”的文案中,用“她”指代苹果,并写道:“世界上有超过7500种苹果,可她好像还是所有水果中,最没有性格的那一个……一年又一年,她乖乖结果。”

文案一经发布,立即在微博等平台引发激烈讨论。有网友直指问题核心:“‘她’+‘乖乖’的组合,无形中贴了‘柔弱顺从’的标签,和现在大家认同的独立女性价值观完全相悖。”

还有网友进行了“替换测试”:将文案中的“苹果”替换为“女性”后——“世界上有83亿人,可她是最没性格的一个……要靠近,要尝试,要开口”——暴露出文案的冒犯性。

“太物化了,‘乖乖结果’,简直可怕。”一位网友在评论区表示。还有人认为:“好好说苹果拿铁的清甜和拿铁的醇厚不好吗?非要用‘她’指代产品,还加‘乖乖结果’——这表述真的没必要啊!”

但争议声中也有不同观点。支持者认为这是常见的拟人化修辞手法:“美好的事物不都常用‘她’来拟人化形容吗?”

“联想过度..……”有网友直言:“我代入的只是苹果……因为用了女‘她’,就代入女性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围绕该文案的创作构思、外界关于“黑红营销”的猜测,以及品牌未来的沟通策略等问题,新黄河记者向瑞幸咖啡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争议背后:营收近124亿元,同店销售强势复苏

当消费者为一个代词争论不休时,瑞幸咖啡的投资者可能更关心另一组数字。

7月30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瑞幸咖啡净营业收入达到123.6亿元,同比暴增47.1%。这一增长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同店销售额的强势复苏引发关注。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从一季度的8.1%加速至13.4%,彻底扭转了2024年同期-20.9%的颓势。这一数据直接反映了瑞幸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优势正在重新显现。

门店扩张同样惊人。第二季度瑞幸净新开门店2109家,门店总数飙升至26206家,相当于每天新开约23家店。截至6月30日,瑞幸已拥有16968家自营门店和9238家合作门店。

财务数据呈现了瑞幸咖啡盈利结构的深层优化。GAAP营业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61.8%;营业利润率从12.5%提升至13.8%。非GAAP营业利润更是达到18.5亿元,利润率扩大至15.0%。

用户规模也创下新高。月均交易客户数达到创纪录的9170万,同比增长31.6%。这意味着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超过6个人在瑞幸消费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瑞幸咖啡营业费用增长45%至106.6亿元,但其占净营业收入的比例从87.5%下降至86.2%。材料成本占比的下降,显示出供应链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成效。

有业内人士认为,瑞幸此次文案争议或许并非偶然。“瑞幸的利润来源压根不是单纯依靠卖咖啡,股东关心的是股市数据而不是消费者喜不喜欢。况且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还是喜欢的,毕竟它便宜。”

从数字看,瑞幸的营销投入相对克制。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仅为5.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5.1%下降至4.8%。但一则争议文案获得了远超投入的社会关注度。

“这波能把平平无奇的文案炒上热搜,引发讨论度,从营销角度看,团队又赢了。”一位网友的评论或许道出了其中玄机。

财报还透露了瑞幸国际化布局的最新进展。第二季度新开海外门店24家,包括新加坡6家、马来西亚16家、美国2家。虽然数量不多,但显示出审慎的全球化策略。

截至6月30日,瑞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计81.7亿元,较年初增长37.7%。充裕的现金流为持续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专注于执行规模驱动的策略,在第二季度加速了收入增长并提高了营业利润率。”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争议营销成常态,品牌风险悄然累积

事实上,苹果拿铁文案争议并非瑞幸咖啡的首次“翻车”。梳理近两年的营销事件可以发现,这家咖啡巨头似乎已将争议话题当作流量密码。

今年3月份的限定杯活动因宣传与实际不符引发消费者不满;1月草莓果茶“一杯20颗草莓”的宣传被指误导消费者;2024年8月,瑞幸与《黑神话:悟空》联名营销被指忽视女性群体,首席增长官“比10个父亲节都靠谱”的言论进一步加剧了性别争议。

从这些争议可以看出,瑞幸的营销风险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社会价值观的敏感性,尤其是性别议题上的屡次“踩雷”;宣传真实性问题,产品成分、活动细则等方面出现“货不对板”的指责。

业内人士分析,瑞幸通过制造话题获得流量的策略虽然短期有效,但长期来看可能面临品牌形象受损的风险。“频繁的争议可能会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疲劳感,甚至反感情绪。”一位营销专家表示。

从苹果拿铁文案争议到业绩狂飙,瑞幸咖啡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争议中获得关注,在关注中实现增长。数据显示,这种策略至少在短期内是成功的。

但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仍需观察。在咖啡这个高频消费的赛道上,产品品质、价格竞争力和服务体验才是决定消费者长期选择的关键因素。

正如网友所说,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一个“她”字而争论,但最终买单的理由,还是那杯咖啡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