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81岁刘兰芳近况曝光,住北京破旧楼房商演不敢停

81岁刘兰芳近况曝光,住北京破旧楼房商演不敢停

文章来源: 代军哥哥 于 2025-09-15 09:41:4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北京东城一栋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里,端午节悬挂的艾草早已干枯却仍在门口摇曳,狭窄楼道的墙皮像秋叶般剥落,露出斑驳的水泥层。81 岁的刘兰芳就住在这样的老房子里,客厅中央那张直径 60 厘米的绿色塑料小圆桌,既是她吃饭的餐桌,也是写稿到凌晨的工作台,桌腿缠着透明胶带加固的痕迹,诉说着主人的节俭与坚持。这位曾让《岳飞传》响彻神州大地的评书大师,如今的生活状态与大众想象中的 "艺术名家" 相去甚远,却在平凡日常中透着别样的人生重量。

老房里的坚守:节俭背后的生活本真

推开刘兰芳家的门,上世纪末风格的装修扑面而来:泛黄的墙面、磨损的实木地板、带着锈迹的铸铁暖气片,以及墙角那台外壳发黄的挂式空调。"能省一点是一点,日子总归要仔细过",她笑着解释自己攒废品卖钱的习惯,门口架子上的纸箱里整齐堆放着蔬菜和可回收物。这套 100 平米的三室两厅住房,虽无奢华装饰,却因电视柜上家人的合影而暖意融融,照片里 55 岁的小儿子王玉笑容灿烂,那是刘兰芳心中永远的痛。

生活的简朴并未消磨她的精神气。采访中她红唇红甲,腰杆笔挺,谈起评书时声音依旧掷地有声。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传统艺术大师竟是网络小说爱好者,每天坚持给喜欢的作者打赏 50 元,自称 "金主"。"现在的穿越小说很有想象力,跟当年的仙侠故事一样值得琢磨",她的与时俱进与老房的古朴形成有趣对比,展现着传统艺术家对时代的包容接纳。



商演不停歇:家庭重担与艺术使命

刘兰芳的工作日记本上,行程安排密密麻麻:"24 日重庆讲学,下午飞济南;26 日潍坊演出..."2025 年上半年,她的足迹遍布河北、河南、重庆、山东等地,仅 3 月份就排满了专场演出。81 岁高龄仍全国奔波,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家庭重担 ——2023 年 11 月,小儿子王玉因胃癌去世,55 岁的生命永远停在了与病魔抗争的第四年。而 60 岁的大儿子王岩收入微薄,仅能维持自家生计,时常需要母亲补贴,85 岁的老伴王印权身体渐衰,医药费开支不菲。

"我不敢倒啊,倒了这个家就塌了",刘兰芳的话令人心酸。尽管退休金每月有一万多元,但面对家庭开支仍显拮据。更令人敬佩的是,小儿子去世当天她正在沈阳演出,强忍悲痛完成了整场表演,五天后又准时出现在舞台上。这种 "戏比天大" 的职业精神,让她在承受丧子之痛时仍未辜负观众。

商演对她而言不仅是生计所需,更是艺术生命的延续。作为北京评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门下已有 68 名弟子,仍坚持新节目要背 100 遍才上台。在飞机上研究地方文化、在公园晨练时背诵台词、趴在小圆桌上修改《斗罗大陆》评书稿,她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融合,在喜马拉雅平台收获 200 多万粉丝,让《岳飞传》在新媒体时代焕发新生。

岁月的勋章:从《岳飞传》到不老传奇

15 岁踏入曲艺界的刘兰芳,从未想过《岳飞传》会成为影响几代人的经典。当年她与丈夫王印权在几平米的房子里熬夜创作,60 多万字的书稿成就了 "全国收音机卖断货" 的奇迹,而她仅获得 240 元报酬且未获版权。"不后悔,能让更多人听评书就值了",这份豁达与如今老房里的坚守一脉相承。

2025 年胡集书会上,零下八度的严寒中,她一袭长袍登台表演《呼延庆打擂》,抬腿、金鸡独立的动作依然利落,台下观众集体起立致敬。这让人想起她的话:"几十年的苦功来之不易,我舍不得扔了这份艺术"。从早年一年演出上千场养活剧团员工,到如今 81 岁仍为非遗传承奔走,她的生命早已与评书融为一体。

楼道里的蛛网与舞台上的聚光灯,老旧的暖气片与直播间的新粉丝,干枯的艾草与不朽的《岳飞传》,在刘兰芳身上形成奇妙的和谐。这位老艺术家或许没有豪宅豪车,但她用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既撑起了一个家庭的天空,也托举着传统艺术的薪火。正如她放在桌角的醒木,只要还能拍响,故事就永远不会落幕。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1.5万亿美元,美国“打水漂”了
李连杰回春之谜?他惊爆富豪从婴儿提取干细胞 曝售价
亚马逊大裁1.4万人!工程师收通知 忍不住崩溃痛哭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失联超3周 父母已赴美 9月起未到校上课




24小时讨论排行

解放军发片:来吧!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时刻准备打胜仗
中国对日本报复行动升级,意图起到震慑作用
日官员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场"不撤涉台发言
华裔80后女竞选洛杉矶市长:免费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贫困
川普后院失火,还有余力外顾吗?
日本外交部官员急赴中国协商 希望“平息事态”
中国房价10月再崩 民众:房子变钱难如登天
粉川普却被逼到关门?华人老字号的“美国梦噩梦”
国会要查!买地紧邻轰炸机基地 华裔夫妇曝光
川普改挺公开“淫魔档案”:失去控制 挡不住党内倒戈潮!
高市早苗为什么在日本会得到这么高的支持率?
态度转弯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特朗普:没有什么好隐瞒
美韩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炼法 中国稀土长城恐破功
零元购冲入加州珠宝店打砸抢 店主毫不犹豫开枪…
日本使馆示警:在华日人注意安全 留意可疑人士靠近
硅谷的堕落:从革命者到逐利忘义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81岁刘兰芳近况曝光,住北京破旧楼房商演不敢停

代军哥哥 2025-09-15 09:41:48

在北京东城一栋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里,端午节悬挂的艾草早已干枯却仍在门口摇曳,狭窄楼道的墙皮像秋叶般剥落,露出斑驳的水泥层。81 岁的刘兰芳就住在这样的老房子里,客厅中央那张直径 60 厘米的绿色塑料小圆桌,既是她吃饭的餐桌,也是写稿到凌晨的工作台,桌腿缠着透明胶带加固的痕迹,诉说着主人的节俭与坚持。这位曾让《岳飞传》响彻神州大地的评书大师,如今的生活状态与大众想象中的 "艺术名家" 相去甚远,却在平凡日常中透着别样的人生重量。

老房里的坚守:节俭背后的生活本真

推开刘兰芳家的门,上世纪末风格的装修扑面而来:泛黄的墙面、磨损的实木地板、带着锈迹的铸铁暖气片,以及墙角那台外壳发黄的挂式空调。"能省一点是一点,日子总归要仔细过",她笑着解释自己攒废品卖钱的习惯,门口架子上的纸箱里整齐堆放着蔬菜和可回收物。这套 100 平米的三室两厅住房,虽无奢华装饰,却因电视柜上家人的合影而暖意融融,照片里 55 岁的小儿子王玉笑容灿烂,那是刘兰芳心中永远的痛。

生活的简朴并未消磨她的精神气。采访中她红唇红甲,腰杆笔挺,谈起评书时声音依旧掷地有声。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传统艺术大师竟是网络小说爱好者,每天坚持给喜欢的作者打赏 50 元,自称 "金主"。"现在的穿越小说很有想象力,跟当年的仙侠故事一样值得琢磨",她的与时俱进与老房的古朴形成有趣对比,展现着传统艺术家对时代的包容接纳。



商演不停歇:家庭重担与艺术使命

刘兰芳的工作日记本上,行程安排密密麻麻:"24 日重庆讲学,下午飞济南;26 日潍坊演出..."2025 年上半年,她的足迹遍布河北、河南、重庆、山东等地,仅 3 月份就排满了专场演出。81 岁高龄仍全国奔波,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家庭重担 ——2023 年 11 月,小儿子王玉因胃癌去世,55 岁的生命永远停在了与病魔抗争的第四年。而 60 岁的大儿子王岩收入微薄,仅能维持自家生计,时常需要母亲补贴,85 岁的老伴王印权身体渐衰,医药费开支不菲。

"我不敢倒啊,倒了这个家就塌了",刘兰芳的话令人心酸。尽管退休金每月有一万多元,但面对家庭开支仍显拮据。更令人敬佩的是,小儿子去世当天她正在沈阳演出,强忍悲痛完成了整场表演,五天后又准时出现在舞台上。这种 "戏比天大" 的职业精神,让她在承受丧子之痛时仍未辜负观众。

商演对她而言不仅是生计所需,更是艺术生命的延续。作为北京评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门下已有 68 名弟子,仍坚持新节目要背 100 遍才上台。在飞机上研究地方文化、在公园晨练时背诵台词、趴在小圆桌上修改《斗罗大陆》评书稿,她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融合,在喜马拉雅平台收获 200 多万粉丝,让《岳飞传》在新媒体时代焕发新生。

岁月的勋章:从《岳飞传》到不老传奇

15 岁踏入曲艺界的刘兰芳,从未想过《岳飞传》会成为影响几代人的经典。当年她与丈夫王印权在几平米的房子里熬夜创作,60 多万字的书稿成就了 "全国收音机卖断货" 的奇迹,而她仅获得 240 元报酬且未获版权。"不后悔,能让更多人听评书就值了",这份豁达与如今老房里的坚守一脉相承。

2025 年胡集书会上,零下八度的严寒中,她一袭长袍登台表演《呼延庆打擂》,抬腿、金鸡独立的动作依然利落,台下观众集体起立致敬。这让人想起她的话:"几十年的苦功来之不易,我舍不得扔了这份艺术"。从早年一年演出上千场养活剧团员工,到如今 81 岁仍为非遗传承奔走,她的生命早已与评书融为一体。

楼道里的蛛网与舞台上的聚光灯,老旧的暖气片与直播间的新粉丝,干枯的艾草与不朽的《岳飞传》,在刘兰芳身上形成奇妙的和谐。这位老艺术家或许没有豪宅豪车,但她用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既撑起了一个家庭的天空,也托举着传统艺术的薪火。正如她放在桌角的醒木,只要还能拍响,故事就永远不会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