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美国国务院官网发布通知:所有非移民签证(Nonimmigrant Visas,NIV)申请人必须在其国籍所在国或合法居住国的美使领馆进行面谈申请。
旧有的跨国申请(“第三国面签”)已被取消。

这意味着,过去那种在第三国“刷面签”的策略,比如留学生们常去的加拿大或墨西哥,或者其他国家公民选择的邻国,将再难成行。
一位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本来想着趁假期去加拿大把签证续了,现在看来是泡汤了!”
若某国无常规签证服务,则设有指定替代送签地。
例如:俄罗斯是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或波兰华沙;伊朗可至迪拜;委内瑞拉为波哥大等。
这对 NIV 申请人及其雇主意味着什么政策强调,若在他国预约,将更难获签,相关费用不退、不转移。
申请人可能需要接受更严格的面试和/或背景调查,可能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获得签证。
非移民签证申请者(如旅游 B1/B2、学生 F/M、工作 H/L/O 等),今后必须在本国或长期居住国的美国使领馆预约并参加面谈。
加上面试豁免取消的叠加影响,从 2025 年 9 月 2 日起,几乎所有非移民签证申请类别(如 H、L、F、M、J、O-1 等)将不再享有“Dropbox”(免面试邮寄)的便利,必须亲赴美使领馆进行面谈。
这意味着申请流程回归“面谈为主”的传统模式,加大了申请者的时间和行程负担。
此外,此政策不适用于外交与官方签证(A 类、G 类、NATO 类)、UN 总部协议相关签证,以及极少数因人道、医疗急需或外交政策导向的豁免情形。
灵活性下降意味着短期紧急旅行(如参加会议、学术访问)可能因无法快速预约而受阻;出差频次或行程安排需重新评估等等。
中文社交媒体上,已经有几位网友表示自己在第三国签证受影响,而原因就是这个最新政策。
很多人认为,这次 9 月 6 日的政策宣布,标志着美国在非移民签证审批上迈入更严格的新阶段。
美国国务院这一系列新规几乎彻底终结了“第三国面签”的灵活操作。
对于大量在美留学生、外籍员工及其雇主而言,不仅意味着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的大幅增加,也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增添了更多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