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一种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轻人当羊毛薅秃了

一种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轻人当羊毛薅秃了

文章来源: 地球游戏研究所 于 2025-08-21 18:44: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就在最近,一个新型骗局被曝光了。

这可能是我见过最离奇的网络骗局了。

因为离奇的,不只是诈骗手法,而是整个剧情的走向——

骗子寄“诱饵”想忽悠老年人,结果网友识破后反手把骗子的“诱饵”薅光。

在羊毛党的努力下,不仅骗局败露,骗子都被薅秃了。

一种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轻人当羊毛薅秃了



而整个剧情的核心,则在于一个又小又不起眼的密码箱上。



大概就在这几个月内,或许已经有人经历过这种“密码箱诈骗了”。



其整体手法还是十分歹毒的,明显目标直指老年人——

他们先是在短视频平台开直播,口口声声说是卖书。



主要特征是,书的价格便宜得离谱,两块钱一本还包邮,便宜到让买家觉得自己已经薅到了羊毛。



可“羊毛”还没捂热,第一个转折就来了。

因为当买家收货时,会发现书是放进了一个沉甸甸的密码箱内。



箱子看起来像个宝贝,可锁得死死的,上面还贴着二维码。

二维码旁写着一句极具诱惑力的说明:扫码获取开锁码,而且还附赠财富密码之类的好东西。

甚至还很煽动性地标注:如果不扫=失去权益。

明眼人看到这里,大概能摸清这是什么局了:一旦扫了码,八成后患无穷。

事实也是如此,这二维码通往的,是各种诱导你填信息、交钱、买稀奇古怪东西的骗局入口。



很多中老年人,也的确被这么套路了。



中老年人们的子女在发现亲人遭遇这类骗局之后,也很快开始把整件事曝光到网上,让“密码箱诈骗”的套路逐渐浮出水面。

一时之间,很多避雷帖出现,小箱子成了很多家庭里的烫手山芋,让很多人不知如何处理。

但第二个转折也随之而来。

小时候被父母偷看过日记本的应该都知道,破译这种类型的密码锁,其实并非是一件难事。一般情况下,根据缺口辨密码、朴实穷举法都可进行智取,实在不行,暴力手段也未尝不可。



所以,随着密码箱骗局的横行,开锁教程也跟着在各个平台泛滥起来。

在大伙的合力攻坚下,无数人三下五除二就撬开了箱子,顺利夺得箱中书籍。

骗局被揭穿,钱财没损失,书也顺带拿到手,怎么看目前的剧情都是个 happy ending。



然而,第三个转折登场了。

因为,你知道的,现在的人已经学会了换角度看问题。

当“密码箱骗局”的曝光帖在网上越刷越多,大家都逐渐知道了其中的套路。

可听到“骗子用密码箱当诱饵搞诈骗”这事儿时,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却并不是“骗子咋这么坏”。

而是“这诱饵哪领?”



主要是因为这箱子确实不赖。

于是你便能看到这样诡异的一幕:在曝光骗局的帖子下,网友们发出振聋发聩的拷问:



因为在他们的视角中,这件事纯是买书送箱子,哪来这么好的事。



评论区的气氛也迅速跑偏,从“诈骗预警”变成了“上当心得交流”,

有点像种草贴,又有点像一场迷之温馨的团购现场。



而最早在这期间入局的这一批网友,基本可以都开店了。



在看到这批开拓者晒出自己的战利品之后,加入薅诱饵大军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快,头几家被曝光出搞这出的店,基本都被薅得干净了。



导致很多没来得及上当的人,反而急得团团转。

眼看别人都薅到了好几个箱子,自己却连个骗局都没蹲到,属实坐立难安。



于是,他们的策略开始升级:从被动等骗,转为主动寻骗。

原本是骗子挑人下手,现在变成了网友四处追问:“谁还在骗?!”

在这场征程之中,识别骗子的诀窍也慢慢总结出来:

首先必须是新号,得看着就不靠谱那种,价格必须在5元以内,高了的说不定是正经甩卖书籍的。



其次,主播卖的书,最好得是如下三个领域:

炒股、养生、成功学。

集齐这几个特征,买来的书大概率“送”箱子。



于是一时之间,各个疑似“骗子”的直播间都涌进了闻着味就来的年轻人。

他们光速下单,火速入局,薅了就跑,让主播们一度一头雾水。



但可惜,诱饵这种东西,也不是无限供应的。随着薅的人越来越多,密码箱开始供不应求。

不少人下单后发现,寄来的快递里已经没有箱子,真就只剩几本便宜小书。



疑似库存见底,只能选择性发货。

于是,更机敏的网友想出了一招:通过快递重量来预判有没有箱子。重量够沉的才下手,轻飘飘的直接拒收。



这一刻,“开锁骗局”彻底演变成了“赛博赌石”。



有人买到手沉甸甸的箱子,兴奋得像捡到宝;有人收到轻飘飘的小书,无奈“空军”。

在这样的劲头下,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骗局基本已经被抢空了。

整个“密码箱诈骗”,也算是基本迎来了大结局。



如果要评价这个事情,那只能说,这恐怕是近年来最成功的民间反诈事件了——

你想收割我,我先把你当盲盒开了,薅椟薅珠。



骗子失去库存,网友得到箱子,大部分老年人甚至没来得及入场。

但要说无人受伤,倒也不是。

由于网友们薅诱饵的热情太过猛烈,导致一些真正的书籍商家也被扫射了。

很多卖书的主播,如今都无奈地在商品上标注:

真的不送密码箱。

查看评论(2)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有5个财富等级,看看你属于哪一层
法国大网红直播300小时被虐至死!众目睽睽下身亡
美国樱桃烂在树上没人採 果农惨况曝光了
凶手是同班同学!被称为“小英雄”的那个男孩
赔钱的北京中产,和他卖不掉的燕郊房产

24小时讨论排行

普京开出停火条件:乌克兰放弃顿巴斯及北约诉求
“眯眯眼”又辱华 瑞媒:“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何老受伤?
胡锡进:泽连斯基公然对中国失礼 表现得很没素质
川普称或于2週后采取不同策略 暗示允乌克兰“反击”
充当中国间谍 美海军士官被定罪 面临终身监禁
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谈回国原因:美国政治氛围太差
当欧洲领导人也“掏出小本子记录” 这世界发生了啥
梁文道遭封杀 节目下架 社媒帐号被封 疑涉敏感话题
千百惠曾高调晒大陆身份证 为儿子取名“高陆湾”
中国一家三口加拿大景区划船落水 结局太悲惨!
中国留学生患癌 起诉密歇根州立大学索赔1亿美元
习近平强力推进超级水电站对中国和印度意味著什么
美国务院:正在审查5500多万名持签证外国人纪录…
98岁李嘉诚清仓甩卖内地楼盘,最低一套只卖40万
川普才不会顾忌参加中国93阅兵,但他去不成…
乌克兰和平关键?传建“两韩式缓衝区”不完美但务实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一种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轻人当羊毛薅秃了

地球游戏研究所 2025-08-21 18:44:18

就在最近,一个新型骗局被曝光了。

这可能是我见过最离奇的网络骗局了。

因为离奇的,不只是诈骗手法,而是整个剧情的走向——

骗子寄“诱饵”想忽悠老年人,结果网友识破后反手把骗子的“诱饵”薅光。

在羊毛党的努力下,不仅骗局败露,骗子都被薅秃了。

一种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轻人当羊毛薅秃了



而整个剧情的核心,则在于一个又小又不起眼的密码箱上。



大概就在这几个月内,或许已经有人经历过这种“密码箱诈骗了”。



其整体手法还是十分歹毒的,明显目标直指老年人——

他们先是在短视频平台开直播,口口声声说是卖书。



主要特征是,书的价格便宜得离谱,两块钱一本还包邮,便宜到让买家觉得自己已经薅到了羊毛。



可“羊毛”还没捂热,第一个转折就来了。

因为当买家收货时,会发现书是放进了一个沉甸甸的密码箱内。



箱子看起来像个宝贝,可锁得死死的,上面还贴着二维码。

二维码旁写着一句极具诱惑力的说明:扫码获取开锁码,而且还附赠财富密码之类的好东西。

甚至还很煽动性地标注:如果不扫=失去权益。

明眼人看到这里,大概能摸清这是什么局了:一旦扫了码,八成后患无穷。

事实也是如此,这二维码通往的,是各种诱导你填信息、交钱、买稀奇古怪东西的骗局入口。



很多中老年人,也的确被这么套路了。



中老年人们的子女在发现亲人遭遇这类骗局之后,也很快开始把整件事曝光到网上,让“密码箱诈骗”的套路逐渐浮出水面。

一时之间,很多避雷帖出现,小箱子成了很多家庭里的烫手山芋,让很多人不知如何处理。

但第二个转折也随之而来。

小时候被父母偷看过日记本的应该都知道,破译这种类型的密码锁,其实并非是一件难事。一般情况下,根据缺口辨密码、朴实穷举法都可进行智取,实在不行,暴力手段也未尝不可。



所以,随着密码箱骗局的横行,开锁教程也跟着在各个平台泛滥起来。

在大伙的合力攻坚下,无数人三下五除二就撬开了箱子,顺利夺得箱中书籍。

骗局被揭穿,钱财没损失,书也顺带拿到手,怎么看目前的剧情都是个 happy ending。



然而,第三个转折登场了。

因为,你知道的,现在的人已经学会了换角度看问题。

当“密码箱骗局”的曝光帖在网上越刷越多,大家都逐渐知道了其中的套路。

可听到“骗子用密码箱当诱饵搞诈骗”这事儿时,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却并不是“骗子咋这么坏”。

而是“这诱饵哪领?”



主要是因为这箱子确实不赖。

于是你便能看到这样诡异的一幕:在曝光骗局的帖子下,网友们发出振聋发聩的拷问:



因为在他们的视角中,这件事纯是买书送箱子,哪来这么好的事。



评论区的气氛也迅速跑偏,从“诈骗预警”变成了“上当心得交流”,

有点像种草贴,又有点像一场迷之温馨的团购现场。



而最早在这期间入局的这一批网友,基本可以都开店了。



在看到这批开拓者晒出自己的战利品之后,加入薅诱饵大军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快,头几家被曝光出搞这出的店,基本都被薅得干净了。



导致很多没来得及上当的人,反而急得团团转。

眼看别人都薅到了好几个箱子,自己却连个骗局都没蹲到,属实坐立难安。



于是,他们的策略开始升级:从被动等骗,转为主动寻骗。

原本是骗子挑人下手,现在变成了网友四处追问:“谁还在骗?!”

在这场征程之中,识别骗子的诀窍也慢慢总结出来:

首先必须是新号,得看着就不靠谱那种,价格必须在5元以内,高了的说不定是正经甩卖书籍的。



其次,主播卖的书,最好得是如下三个领域:

炒股、养生、成功学。

集齐这几个特征,买来的书大概率“送”箱子。



于是一时之间,各个疑似“骗子”的直播间都涌进了闻着味就来的年轻人。

他们光速下单,火速入局,薅了就跑,让主播们一度一头雾水。



但可惜,诱饵这种东西,也不是无限供应的。随着薅的人越来越多,密码箱开始供不应求。

不少人下单后发现,寄来的快递里已经没有箱子,真就只剩几本便宜小书。



疑似库存见底,只能选择性发货。

于是,更机敏的网友想出了一招:通过快递重量来预判有没有箱子。重量够沉的才下手,轻飘飘的直接拒收。



这一刻,“开锁骗局”彻底演变成了“赛博赌石”。



有人买到手沉甸甸的箱子,兴奋得像捡到宝;有人收到轻飘飘的小书,无奈“空军”。

在这样的劲头下,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骗局基本已经被抢空了。

整个“密码箱诈骗”,也算是基本迎来了大结局。



如果要评价这个事情,那只能说,这恐怕是近年来最成功的民间反诈事件了——

你想收割我,我先把你当盲盒开了,薅椟薅珠。



骗子失去库存,网友得到箱子,大部分老年人甚至没来得及入场。

但要说无人受伤,倒也不是。

由于网友们薅诱饵的热情太过猛烈,导致一些真正的书籍商家也被扫射了。

很多卖书的主播,如今都无奈地在商品上标注:

真的不送密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