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温州一老牌饭店被傍名牌!老板很气愤…

温州一老牌饭店被傍名牌!老板很气愤…

文章来源: 温州大叔在线 于 2025-08-13 20:08: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日前,市区锦绣路“黄府粥饭”经营户周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8868886向“温都帮帮团”反映,他的店名被人“傍”上了,“我们已经开了30多年,在本地以及网络上都有不错的流量,担心对方做法会对那些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产生误导。”

“黄府粥饭”:担心这种傍名牌行为误导市民游客

据了解,“黄府粥饭”是一家经营温州菜的特色老饭摊,菜品由后厨当天提前制作完成,然后通过明档销售。

“‘黄府粥饭’是我母亲在1991年开的,因为地址在黄府巷,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周先生说,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后又遇信河街拓宽拆迁,于是兄弟姐妹几人商议接手饭摊的经营。其中,除周先生的姐姐注册了“黄府粥饭”外,其余几人都是用各自的姓名注册营业执照,但仍统一使用“黄府粥饭”的招牌,“现在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的年纪也大了,精力有限,最后只保留了锦绣路这一家门店。”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锦绣路的这家“黄府粥饭”。只见明黄色的底板上印着“黄府粥饭”四个大字,门店玻璃上贴着“正宗温州菜”“老妈的味道”等标语。查看小红书、抖音以及大众点评等网络平台,不少用户给出较高的评价。

周先生说,无论在温州本地还是在网络平台上,“黄府粥饭”都有不错的流量。老客户会带朋友过来吃家常温州菜,也有不少游客根据网络平台上的推荐前来尝鲜。“有流量就容易被人蹭。这段时间,经常有老客户问我是不是在鹿城路开新店了?我一打听才知道,一家新餐饮店也打出‘黄府’的招牌,从事家常温州菜的经营。”

周先生说,对方这种傍名牌的行为极易误导外地游客,“连老客户都没办法区分,更别说外地游客了。”

“黄府巷粥饭”:工商注册就是黄府餐饮,我们不能用谁能用?

周先生所说的傍名牌餐饮店,位于市区鹿城路,毗邻九山体育场。记者来到该店,看到亮黄色店招上印有“黄府巷粥饭”,其中巷的字形相对较小。门店玻璃窗等显著位置贴有“黄府粥饭”“妈妈的味道”“温州地标美食”等标语。店内提供两类菜品,一类是由后厨于当天提前制作完成,消费者按需选购,另一类为后厨根据消费者选定的食材现炒,经营时间为傍晚至次日凌晨。

店内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他们在市区朔门街从事排档经营,搬至鹿城路不久,目前处于试营业阶段。

“以前开排档的时候,就叫‘黄府巷粥饭’这个名字吗?”记者问。

该女性工作人员摇摇头。记者随后问,为何取了这样一个与其他餐饮店混淆的名字?对方未答复。

记者拨打“黄府巷粥饭”店招上的联系方式。对方称,其经营的“黄府巷粥饭”与锦绣路的“黄府粥饭”不存在任何关系,“我们两家名字都不一样。他们又没有注册相关信息,我们工商注册的就是‘黄府餐饮’,我不能用谁能用?”同时,对方说,不存在蹭流量等情况。

根据注册地信息,记者通过企查查APP查询发现,该门店注册信息确实包含“黄府餐饮”等字样,成立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

对此,周先生解释,他们曾于2007年4月委托第三方成功注册过“黄府饭摊”“商标,“那时候虽有小名气,但我们都没有对品牌给予应有的重视。到2017年4月,商标就失效了。2022年,我们重新提交申请,之后就一直没下来。”

专家:品牌建设需品牌方、平台监管及消费者多方参与

温州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胡振华对此表示,当品牌获得一定知名度与口碑时,山寨品牌的出现是可以预见的,“品牌价值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品质沉淀和营销积累。山寨品牌的出现可以直接跳过前期的成本投资,直接‘参与’后续巨大的市场利润分层,这就是症结所在。”

胡振华说,“山寨”风波也折射出当下市场尤其是网红餐饮市场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困境,“导致这种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维权成本与侵权收益的倒挂失衡、扩张速度与平台保护的策略错误、消费心理与行业生态的双重局限以及平台监管与技术滥用的现实冲突。”

“作为直接利益主体,品牌方应主动加强商标注册和监控,从源头上预防商标侵权事件的发生。”胡振华认为,山寨乱象的治理既需要商标先行的基础布局,构建法律、技术、运营相关的多维防护网,还需要强化相关平台的监管责任,杜绝AI造假产业链的蔓延,此外也需要消费者理性选择,让唯流量的假网红失去生存土壤。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夫妇买下美军B-2轰炸机基地"第一排",众议员要查
我回农村老家了,吓得赶紧声明不是"规模性返乡滞乡"
一个意想不到的数据:2024年57.9%医生降薪
1.5万亿美元,美国“打水漂”了
轰炸瞬间画面曝!美军击毁运毒船3死,21起空袭已夺80命




24小时讨论排行

解放军发片:来吧!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时刻准备打胜仗
日官员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场"不撤涉台发言
川普后院失火,还有余力外顾吗?
华裔80后女竞选洛杉矶市长:免费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贫困
态度转弯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特朗普:没有什么好隐瞒
日本外交部官员急赴中国协商 希望“平息事态”
中国房价10月再崩 民众:房子变钱难如登天
粉川普却被逼到关门?华人老字号的“美国梦噩梦”
国会要查!买地紧邻轰炸机基地 华裔夫妇曝光
李连杰回春之谜?他惊爆富豪从婴儿提取干细胞 曝售价
高市早苗为什么在日本会得到这么高的支持率?
川普改挺公开“淫魔档案”:失去控制 挡不住党内倒戈潮!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美韩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炼法 中国稀土长城恐破功
日本使馆示警:在华日人注意安全 留意可疑人士靠近
硅谷的堕落:从革命者到逐利忘义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温州一老牌饭店被傍名牌!老板很气愤…

温州大叔在线 2025-08-13 20:08:44

日前,市区锦绣路“黄府粥饭”经营户周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8868886向“温都帮帮团”反映,他的店名被人“傍”上了,“我们已经开了30多年,在本地以及网络上都有不错的流量,担心对方做法会对那些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产生误导。”

“黄府粥饭”:担心这种傍名牌行为误导市民游客

据了解,“黄府粥饭”是一家经营温州菜的特色老饭摊,菜品由后厨当天提前制作完成,然后通过明档销售。

“‘黄府粥饭’是我母亲在1991年开的,因为地址在黄府巷,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周先生说,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后又遇信河街拓宽拆迁,于是兄弟姐妹几人商议接手饭摊的经营。其中,除周先生的姐姐注册了“黄府粥饭”外,其余几人都是用各自的姓名注册营业执照,但仍统一使用“黄府粥饭”的招牌,“现在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的年纪也大了,精力有限,最后只保留了锦绣路这一家门店。”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锦绣路的这家“黄府粥饭”。只见明黄色的底板上印着“黄府粥饭”四个大字,门店玻璃上贴着“正宗温州菜”“老妈的味道”等标语。查看小红书、抖音以及大众点评等网络平台,不少用户给出较高的评价。

周先生说,无论在温州本地还是在网络平台上,“黄府粥饭”都有不错的流量。老客户会带朋友过来吃家常温州菜,也有不少游客根据网络平台上的推荐前来尝鲜。“有流量就容易被人蹭。这段时间,经常有老客户问我是不是在鹿城路开新店了?我一打听才知道,一家新餐饮店也打出‘黄府’的招牌,从事家常温州菜的经营。”

周先生说,对方这种傍名牌的行为极易误导外地游客,“连老客户都没办法区分,更别说外地游客了。”

“黄府巷粥饭”:工商注册就是黄府餐饮,我们不能用谁能用?

周先生所说的傍名牌餐饮店,位于市区鹿城路,毗邻九山体育场。记者来到该店,看到亮黄色店招上印有“黄府巷粥饭”,其中巷的字形相对较小。门店玻璃窗等显著位置贴有“黄府粥饭”“妈妈的味道”“温州地标美食”等标语。店内提供两类菜品,一类是由后厨于当天提前制作完成,消费者按需选购,另一类为后厨根据消费者选定的食材现炒,经营时间为傍晚至次日凌晨。

店内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他们在市区朔门街从事排档经营,搬至鹿城路不久,目前处于试营业阶段。

“以前开排档的时候,就叫‘黄府巷粥饭’这个名字吗?”记者问。

该女性工作人员摇摇头。记者随后问,为何取了这样一个与其他餐饮店混淆的名字?对方未答复。

记者拨打“黄府巷粥饭”店招上的联系方式。对方称,其经营的“黄府巷粥饭”与锦绣路的“黄府粥饭”不存在任何关系,“我们两家名字都不一样。他们又没有注册相关信息,我们工商注册的就是‘黄府餐饮’,我不能用谁能用?”同时,对方说,不存在蹭流量等情况。

根据注册地信息,记者通过企查查APP查询发现,该门店注册信息确实包含“黄府餐饮”等字样,成立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

对此,周先生解释,他们曾于2007年4月委托第三方成功注册过“黄府饭摊”“商标,“那时候虽有小名气,但我们都没有对品牌给予应有的重视。到2017年4月,商标就失效了。2022年,我们重新提交申请,之后就一直没下来。”

专家:品牌建设需品牌方、平台监管及消费者多方参与

温州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胡振华对此表示,当品牌获得一定知名度与口碑时,山寨品牌的出现是可以预见的,“品牌价值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品质沉淀和营销积累。山寨品牌的出现可以直接跳过前期的成本投资,直接‘参与’后续巨大的市场利润分层,这就是症结所在。”

胡振华说,“山寨”风波也折射出当下市场尤其是网红餐饮市场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困境,“导致这种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维权成本与侵权收益的倒挂失衡、扩张速度与平台保护的策略错误、消费心理与行业生态的双重局限以及平台监管与技术滥用的现实冲突。”

“作为直接利益主体,品牌方应主动加强商标注册和监控,从源头上预防商标侵权事件的发生。”胡振华认为,山寨乱象的治理既需要商标先行的基础布局,构建法律、技术、运营相关的多维防护网,还需要强化相关平台的监管责任,杜绝AI造假产业链的蔓延,此外也需要消费者理性选择,让唯流量的假网红失去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