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50岁国家一级演员朱俭去世,45天前突发脑溢血

50岁国家一级演员朱俭去世,45天前突发脑溢血

文章来源: 代军哥哥 于 2025-07-27 09:41:2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演艺界传来令人心碎的消息:国家一级演员朱俭于 7 月 25 日晚溘然长逝,年仅 50 岁。这一噩耗如惊雷般炸响,瞬间在戏剧圈、文艺界掀起巨大波澜,无数与他共事过的同仁、受他作品影响的观众,纷纷通过社交媒体表达深切哀悼,字里行间满是对这位艺术赤子的不舍与敬意。

朱俭与艺术的缘分,仿佛是命中注定。1975 年出生于上海的他,童年时光浸润在弄堂里的沪语童谣中。小学三年级时,学校组织文艺汇演,他自告奋勇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清亮的嗓音和灵动的台风被小荧星艺术团的招生老师看中,从此开启了系统性的艺术训练。每天放学后,别的孩子在玩耍,他却要背着沉重的乐谱夹去排练,压得肩膀时常发红,但从未喊过一声累。

1993 年,朱俭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沪剧院,师从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恩师曾回忆:“这孩子身上有股钻劲,一个眼神的弧度、一句唱词的气口,都要对着镜子练上百遍。” 在沪剧院的七年深造中,他系统学习了戏曲身段、唱腔设计和舞台调度,不仅掌握了《罗汉钱》《雷雨》等传统剧目的精髓,还大胆尝试将现代戏剧元素融入沪剧表演,逐渐形成了 “刚柔并济、形神兼备” 的表演风格。

从艺三十年来,朱俭塑造了近百个舞台形象,每一个角色都像是从历史或生活中走出来的鲜活个体。在 2015 年首演的《邓世昌》中,为了展现人物的悲壮感,他主动学习海军礼仪,揣摩甲午海战将士的心理状态,光是 “撞舰” 那场戏的踉跄步伐,就带着护腰排练了两个月,最终呈现出的邓世昌,既有武将的刚毅,又有文人的忧思,演出场场爆满,连演 56 场仍一票难求。2021 年的《一号机密》中,他饰演的地下工作者陈达炜,在传递情报时的眼神变化被业内称为 “教科书级表演”—— 从警惕到坚定,从紧张到释然,无需台词便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波澜。凭借这些佳作,他先后斩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重量级奖项,2018 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时,是当时上海文艺界最年轻的获此殊荣者之一。

在话剧舞台之外,朱俭的艺术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他发行的《沪语情歌》专辑,将《夜来香》《天涯歌女》等经典曲目改编成沪语版本,既保留了老歌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编曲元素,推出后连续三周占据上海音乐电台点播榜榜首。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 “台柱子”,他每年参与排演的话剧不少于四部,且多数担任男一号,同事们常说:“只要朱俭在台上,后台的人都觉得安心,他就像定海神针。”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 6 月 19 日那个闷热的夏夜。当天,天蟾逸夫舞台正在举办 “红色经典交响音乐会”,朱俭与搭档王丽君压轴演唱《一号机密》选段《初心》。上场前,化妆师发现他脸色异常苍白,劝他休息片刻,他却笑着说:“台下有从苏州特意赶来的老观众,不能让他们失望。” 演唱时,熟悉他的观众察觉到他的气息比往常急促,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戏服领口,但他的眼神始终明亮,每一个字都唱得铿锵有力。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鞠躬时身体明显晃了一下,被王丽君悄悄扶住。后台工作人员回忆,他走下台就瘫坐在椅子上,捂着头部说 “有点晕”,随后便失去了意识,被紧急送往瑞金医院,诊断为突发性脑溢血,出血量达 60 毫升。

在 ICU 抢救的 45 天里,上海文艺界的同仁们轮流到医院外守候,沪剧院的年轻演员们自发组织祈福活动,每天录制一段经典唱段发送到他的病房。他的父亲,那位 82 岁的退休国际刑警,始终守在病床前,握着儿子的手一遍遍说:“爸知道你爱舞台,等你好了,咱们再去看一场你的戏。” 然而,奇迹终究没有发生,7 月 25 日 22 时 17 分,监护仪上的曲线归于平直。

朱俭的离去,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排练厅空了一个角落。那里原本放着他常用的保温杯和剧本,剧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还清晰可见 ——“此处停顿 0.5 秒”“情绪需再沉一点”。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在悼念文章中写道:“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戏比天大,这种对艺术的纯粹与执着,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

如今,朱俭塑造的那些经典角色仍在舞台上被传承,他录制的沪剧唱段依旧在电台播放。这位将一生献给舞台的艺术家,虽然离开了,但他留下的艺术火种永不熄灭。正如他曾在采访中说的:“演员的生命会落幕,但角色的生命可以永恒。” 愿朱俭老师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唱他热爱的沪剧,演他钟情的话剧,永远活在自己挚爱的舞台光影里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演员冯淬帆去世 5天前悼念许绍雄一语成谶
拒绝为“A Level”续费的中产:不装了,钱不够了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已“满月”,为什么两党还不急
黄仁勋一顿炸鸡,韩国“鸡肉股”爆了
王家卫聊天录音曝光:对金靖开黄腔,说唐嫣太装




24小时讨论排行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其实美国非常害怕中国”
郑丽文就职国民党新任主席激情演说 马英九落泪
还得白宫发话,安世之争 “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
卡戴珊公开质疑美国登月造假,NASA局长急了
华男毒枭挖地洞越狱终落网!竟是北大高材生(视频)
邓亚萍在福耀科技大学开讲:我不是催大家卷 但.....
习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习会低头念稿 上面写着....
特朗普恭维习近平,华盛顿对北京很强硬
葬礼吃席围墙突然倒塌,砸死6人
川普政绩再添一笔!高市早苗:5500亿美元投资协议不重谈
“郑智化事件”:残障人士应“受助感恩”还是平等参与?
美国防部长:准备与盟友共享技术,因应中国侵扰
交通拦截意外揭开人口贩运案 纽约华裔男子落网
白宫公布美中协议详情,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
特朗普内阁与高层相继搬家 因安全考虑入住军事基地
加总理就反关税广告向特朗普致歉 盼重启贸易谈判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50岁国家一级演员朱俭去世,45天前突发脑溢血

代军哥哥 2025-07-27 09:41:24

近日,演艺界传来令人心碎的消息:国家一级演员朱俭于 7 月 25 日晚溘然长逝,年仅 50 岁。这一噩耗如惊雷般炸响,瞬间在戏剧圈、文艺界掀起巨大波澜,无数与他共事过的同仁、受他作品影响的观众,纷纷通过社交媒体表达深切哀悼,字里行间满是对这位艺术赤子的不舍与敬意。

朱俭与艺术的缘分,仿佛是命中注定。1975 年出生于上海的他,童年时光浸润在弄堂里的沪语童谣中。小学三年级时,学校组织文艺汇演,他自告奋勇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清亮的嗓音和灵动的台风被小荧星艺术团的招生老师看中,从此开启了系统性的艺术训练。每天放学后,别的孩子在玩耍,他却要背着沉重的乐谱夹去排练,压得肩膀时常发红,但从未喊过一声累。

1993 年,朱俭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沪剧院,师从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恩师曾回忆:“这孩子身上有股钻劲,一个眼神的弧度、一句唱词的气口,都要对着镜子练上百遍。” 在沪剧院的七年深造中,他系统学习了戏曲身段、唱腔设计和舞台调度,不仅掌握了《罗汉钱》《雷雨》等传统剧目的精髓,还大胆尝试将现代戏剧元素融入沪剧表演,逐渐形成了 “刚柔并济、形神兼备” 的表演风格。

从艺三十年来,朱俭塑造了近百个舞台形象,每一个角色都像是从历史或生活中走出来的鲜活个体。在 2015 年首演的《邓世昌》中,为了展现人物的悲壮感,他主动学习海军礼仪,揣摩甲午海战将士的心理状态,光是 “撞舰” 那场戏的踉跄步伐,就带着护腰排练了两个月,最终呈现出的邓世昌,既有武将的刚毅,又有文人的忧思,演出场场爆满,连演 56 场仍一票难求。2021 年的《一号机密》中,他饰演的地下工作者陈达炜,在传递情报时的眼神变化被业内称为 “教科书级表演”—— 从警惕到坚定,从紧张到释然,无需台词便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波澜。凭借这些佳作,他先后斩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重量级奖项,2018 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时,是当时上海文艺界最年轻的获此殊荣者之一。

在话剧舞台之外,朱俭的艺术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他发行的《沪语情歌》专辑,将《夜来香》《天涯歌女》等经典曲目改编成沪语版本,既保留了老歌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编曲元素,推出后连续三周占据上海音乐电台点播榜榜首。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 “台柱子”,他每年参与排演的话剧不少于四部,且多数担任男一号,同事们常说:“只要朱俭在台上,后台的人都觉得安心,他就像定海神针。”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 6 月 19 日那个闷热的夏夜。当天,天蟾逸夫舞台正在举办 “红色经典交响音乐会”,朱俭与搭档王丽君压轴演唱《一号机密》选段《初心》。上场前,化妆师发现他脸色异常苍白,劝他休息片刻,他却笑着说:“台下有从苏州特意赶来的老观众,不能让他们失望。” 演唱时,熟悉他的观众察觉到他的气息比往常急促,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戏服领口,但他的眼神始终明亮,每一个字都唱得铿锵有力。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鞠躬时身体明显晃了一下,被王丽君悄悄扶住。后台工作人员回忆,他走下台就瘫坐在椅子上,捂着头部说 “有点晕”,随后便失去了意识,被紧急送往瑞金医院,诊断为突发性脑溢血,出血量达 60 毫升。

在 ICU 抢救的 45 天里,上海文艺界的同仁们轮流到医院外守候,沪剧院的年轻演员们自发组织祈福活动,每天录制一段经典唱段发送到他的病房。他的父亲,那位 82 岁的退休国际刑警,始终守在病床前,握着儿子的手一遍遍说:“爸知道你爱舞台,等你好了,咱们再去看一场你的戏。” 然而,奇迹终究没有发生,7 月 25 日 22 时 17 分,监护仪上的曲线归于平直。

朱俭的离去,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排练厅空了一个角落。那里原本放着他常用的保温杯和剧本,剧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还清晰可见 ——“此处停顿 0.5 秒”“情绪需再沉一点”。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在悼念文章中写道:“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戏比天大,这种对艺术的纯粹与执着,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

如今,朱俭塑造的那些经典角色仍在舞台上被传承,他录制的沪剧唱段依旧在电台播放。这位将一生献给舞台的艺术家,虽然离开了,但他留下的艺术火种永不熄灭。正如他曾在采访中说的:“演员的生命会落幕,但角色的生命可以永恒。” 愿朱俭老师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唱他热爱的沪剧,演他钟情的话剧,永远活在自己挚爱的舞台光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