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中欧峰会,表面正常,内里紧张。至少,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终于发出了一个联合声明,说明在特朗普的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欧盟对与中国共同应对气候转暖仍抱着很大的期望。冯德莱恩还表示欧中同意升级稀土出口机制。
不过,就此认为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显属夸张,欧盟与中国,存在着两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是俄罗斯侵乌战争,另一个是贸易纠纷。而第一个问题更涉及欧洲的安全,俄罗斯一天不停止战争,欧洲人一天得不到安宁,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在这么一个攸关欧盟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北京始终态度暧昧。这是北京的盲点吗?只顾自己的利益,无法体味欧洲人感触到的那种地缘政治的紧张?还是习近平对普京的俄罗斯那种迷恋式的崇尚,影响了中方的认知?
峰会时间虽然短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不容回避地表达出欧盟的重大关切,这一重大关切将决定欧盟与北京的未来及其关系。欧盟领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四会谈时,习近平表示北京与布鲁塞尔应该强化沟通和互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清晰地点明了欧中关系的核心问题所在:从今以后,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是影响欧中关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句话意味深长,显然,如果中国继续以各种方式支持俄罗斯的战争努力,“互信”从何谈起?
冯德莱恩表达非常具体:“中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继续互动的方式,将是影响我们未来关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她呼吁,需要拿出真正的答案来处理“处于转折点”的欧中关系。
面对美国,寻求与老欧洲强化联系的中国,将自己定位于更像一个稳定和可信的伙伴。习近平回应说,“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就越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
北京仅仅以为这是可以拉拢欧盟共同应对特朗普的美国的好时机,但是,又想把欧盟关注的俄乌战争搁置在一旁。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欧在许多问题上出现分歧,特朗普对俄乌战争摇摆不定的态度也让欧洲人不安,但欧盟与美国目前的争执主要聚焦贸易问题,而不是安全问题,而与中国的关系则不同,考虑到习近平与普京的特殊关系,欧盟无法撇开中国对俄罗斯的关系去深化欧中关系。
事实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盟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此次来北京与习近平会谈,带来了一连串需要讨论的纠纷。其中一个份量很重的就是欧中贸易不平衡,欧盟担心中国廉价产品与政府补贴的产品倾销欧洲市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北京与莫斯科越来越亲密的关系,在俄罗斯无意停战,并展现永久吞并乌克兰部分领土意图的时候,欧盟对北京如此亲睐莫斯科自然充满警惕。
而习近平的表述则一如既往,他希望欧洲仅仅着眼于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强调中欧之间的差异在过去也没有影响双方建交和发展关系,今后也不应该有不利影响。习近平还说,“当前欧洲面临的挑战不是来自中国。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和地缘政治矛盾,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的基本面和主基调没有变。”
在这里,习近平想让欧洲人明白的是俄乌战争与中国无关,也就是所谓中国不是当事方,却掩盖了中国与俄罗斯战争某种实质关联:大规模提供可用以制造武器的军民两用车床、零部件、电子管等,同时,中国与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原油,这些做法,一方面支援了俄罗斯得以继续其侵略战争,一方面支撑了俄罗斯的战争经济,这恰恰是欧洲关心的要害所在,而习近平所说的“当前欧洲的挑战不是来自中国”对欧洲人来说明显缺乏说服力。
作为回应,冯德莱恩表示,最根本的是中国和欧洲承认各自的关切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欧盟领袖在这里再一次提醒中国领导人,在欧中关系处于转折点”的时候,欧盟的重大关切是乌克兰战争,而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俄罗斯延续战争。这一点,中国外长王毅日前与欧盟外交负责人卡拉斯会谈时表达得更直接:中国不愿意看到乌克兰战争结束,因为这样美国就会把注意力转向中国。
欧盟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也对习近平表示,希望他“运用其对俄罗斯的影响力终结这场战争”,他还表示欧盟希望与贸易和经济有关的问题能够取得进展,他同时表达了欧洲人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担忧,他说,这是欧盟与其他国家,也包括中国关系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