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40集历史大剧来了!胡歌陈道明主演 中国历史剧有救了

40集历史大剧来了!胡歌陈道明主演 中国历史剧有救了

文章来源: 草本纪年 于 2025-07-24 10:34:5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又重温了一遍《大明王朝1566》,深感小阁老的“不易”。

两京一十三省的重担,不是谁,都能担起来的。

张志坚老师的演技,真的妙到毫巅。

和朋友聊起历史剧,经常会感叹,为什么这些年的历史剧,不仅质量不行,并且产量下降的也厉害?

这话不假,仔细想想,自有其必然。

一般来说,历史剧格调偏严肃、宏大,过审本就不易。

再加上不好做植入,于是就成了“制作周期长、成本高、风险高,回报率却低”的项目。

这样的境况下,投资人要是一窝蜂的扑上去,倒是不合情理了。

也许有朋友会说,不对啊,历史剧要是拍的好,那肯定有人买账啊,大爆出圈赚得盆满钵满,也是有可能的。

对此,我的看法是,有可能,但其几率微乎其微。

就像我一开篇提到的《大明王朝1566》,目前豆瓣评分9.8,是国产剧第一高分,甚至超过了央视版的四大名著。

说《大明》是国产第一历史剧,不算夸张吧?

但就是这么一部神剧,当初湖南卫视花重金拿下,放在了晚间黄金档播出,收视率却极为惨淡。

残酷的事实就是,观众不买账,神仙来了都没用。

另外相反的一个例子,则是古偶剧。

一年产量不计其数,制作精良的不多,大多数就是流水线批量生产的“工业糖精”。

有不少扑街的,但在年轻观众群体中大火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投资人们趋之若鹜,纷纷奔向这个香饽饽,因为市场已经告诉了他们,到底投资什么,才最容易赚钱。

可是话又说回来,事情难做,也总要有人做。

历史剧不好赚钱,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得以赚钱为唯一标杆。

今年最让我兴奋的作品,无疑是40集的历史大剧《风禾尽起张居正》。

张居正是什么人,了解历史的、不了解历史的朋友,大概都是知道的,但要说些具体的,可能许多朋友,就说不上来了。

咱就先就着本剧的故事,顺带简单介绍一下张居正其人。

张居正为内阁首辅,位居高拱之下,在隆庆重病时,二人矛盾爆发,展开首辅争夺战。

隆庆驾崩,年仅十岁的太子登基,是为万历皇帝,张居正正式成为首辅,之后便大刀阔斧展开万历改革。

张居正用“考成法”整顿官僚制度,大大提高官员的实干精神和国家组织力,用清丈政策缓解人民的赋税重压。

当改革的一切铺垫做好时,父亲忽然去世,但张居正决定不按制度守父孝,继续留在首辅位置上推进改革,其苦心无人理解。

万历对张居正逐渐生出叛逆和怀恨,当张居正溘然长逝之后,万历对张家展开了清算,彻底否认了他的贡献。

公道自在人心,张居正以一己之力,力除国家积弊,被后人誉为“救时宰相”。

关于张居正其人,就个体来讲,先是两个标签。

其一,就是“神童”。

张居正少年聪颖过人,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李士翱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

嘉靖十九年(1540年),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

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居正:“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

其二,就是历史著名的“张居正改革”。

他主导的“万历新政”,覆盖了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层面。

从历史大局看,张居正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

其中一条鞭法是介于“两税法”与摊丁入亩之间的赋役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赋役制度的演变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总的来说,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张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

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张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

于是,张居正的最终结局,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本剧改编自熊召政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张居正》,从故事的时间线上来看,可以看作是《大明王朝1566》的续篇。

该剧的导演和编剧,分别是业内知名的汪俊和常江。

前者擅长都市题材,但历史方面,也交出了《苍穹之昴》这样的佳作。

而编剧常江,《军师联盟》系列让她声名大噪,最值得一说的是,在历史剧编剧方面,女性编剧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或许她没有刘和平的顶级水准,但也完全称得上是优秀水准。

演员方面,更是让人无比期待。

胡歌将出演张居正,刚传出消息时,网友的反应,有支持也有反对。

但在我看来,是非常合适的。

因为故事一开始,就是张居正和高拱争权,从年龄上胡歌是适合的。

另外一点就是,张太岳形象方面,最著名的一点,就是“帅”。

而胡歌在《琅琊榜》等古装剧中的扮相,早已经为自己做了证明,他演张居正,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一个重磅的演员,则是陈道明。

他不仅是本剧的主演之一,还是本剧的监制,有陈道明老师在,《风禾尽起张居正》就又多了一丝历史的厚重感。

其实关于本剧,传言很多。

从最早的时候,有说是《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的导演胡玫,将执导该剧。

而近期还有传出顶流肖战,以及实力派冯远征也将加盟该剧,但消息并没有得到证实,还需要继续观察验证。

咱们不妨拭目以待,期待这部大剧早日上线。

你怎么看呢?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王家卫聊天录音曝光:对金靖开黄腔,说唐嫣太装
华男毒枭挖地洞越狱终落网!竟是北大高材生(视频)
留美博士性侵案细节曝光:下药后再麻醉 伪装现场
郑丽文就职国民党新任主席激情演说 马英九落泪
倪妮方发声明回应王家卫录音内容,否认有“后台”




24小时讨论排行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其实美国非常害怕中国”
还得白宫发话,安世之争 “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
特朗普恭维习近平,华盛顿对北京很强硬
邓亚萍在福耀科技大学开讲:我不是催大家卷 但.....
习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习会低头念稿 上面写着....
川普政绩再添一笔!高市早苗:5500亿美元投资协议不重谈
白宫公布美中协议详情,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
中国崛起为全球科研强国:这对欧洲意味着什么?
卡戴珊公开质疑美国登月造假,NASA局长急了
葬礼吃席围墙突然倒塌,砸死6人
美国防部长:准备与盟友共享技术,因应中国侵扰
交通拦截意外揭开人口贩运案 纽约华裔男子落网
特朗普内阁与高层相继搬家 因安全考虑入住军事基地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已“满月”,为什么两党还不急
加总理就反关税广告向特朗普致歉 盼重启贸易谈判
美中防长通话,赫格塞斯:同意应设"军对军"沟通管道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40集历史大剧来了!胡歌陈道明主演 中国历史剧有救了

草本纪年 2025-07-24 10:34:59

最近又重温了一遍《大明王朝1566》,深感小阁老的“不易”。

两京一十三省的重担,不是谁,都能担起来的。

张志坚老师的演技,真的妙到毫巅。

和朋友聊起历史剧,经常会感叹,为什么这些年的历史剧,不仅质量不行,并且产量下降的也厉害?

这话不假,仔细想想,自有其必然。

一般来说,历史剧格调偏严肃、宏大,过审本就不易。

再加上不好做植入,于是就成了“制作周期长、成本高、风险高,回报率却低”的项目。

这样的境况下,投资人要是一窝蜂的扑上去,倒是不合情理了。

也许有朋友会说,不对啊,历史剧要是拍的好,那肯定有人买账啊,大爆出圈赚得盆满钵满,也是有可能的。

对此,我的看法是,有可能,但其几率微乎其微。

就像我一开篇提到的《大明王朝1566》,目前豆瓣评分9.8,是国产剧第一高分,甚至超过了央视版的四大名著。

说《大明》是国产第一历史剧,不算夸张吧?

但就是这么一部神剧,当初湖南卫视花重金拿下,放在了晚间黄金档播出,收视率却极为惨淡。

残酷的事实就是,观众不买账,神仙来了都没用。

另外相反的一个例子,则是古偶剧。

一年产量不计其数,制作精良的不多,大多数就是流水线批量生产的“工业糖精”。

有不少扑街的,但在年轻观众群体中大火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投资人们趋之若鹜,纷纷奔向这个香饽饽,因为市场已经告诉了他们,到底投资什么,才最容易赚钱。

可是话又说回来,事情难做,也总要有人做。

历史剧不好赚钱,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得以赚钱为唯一标杆。

今年最让我兴奋的作品,无疑是40集的历史大剧《风禾尽起张居正》。

张居正是什么人,了解历史的、不了解历史的朋友,大概都是知道的,但要说些具体的,可能许多朋友,就说不上来了。

咱就先就着本剧的故事,顺带简单介绍一下张居正其人。

张居正为内阁首辅,位居高拱之下,在隆庆重病时,二人矛盾爆发,展开首辅争夺战。

隆庆驾崩,年仅十岁的太子登基,是为万历皇帝,张居正正式成为首辅,之后便大刀阔斧展开万历改革。

张居正用“考成法”整顿官僚制度,大大提高官员的实干精神和国家组织力,用清丈政策缓解人民的赋税重压。

当改革的一切铺垫做好时,父亲忽然去世,但张居正决定不按制度守父孝,继续留在首辅位置上推进改革,其苦心无人理解。

万历对张居正逐渐生出叛逆和怀恨,当张居正溘然长逝之后,万历对张家展开了清算,彻底否认了他的贡献。

公道自在人心,张居正以一己之力,力除国家积弊,被后人誉为“救时宰相”。

关于张居正其人,就个体来讲,先是两个标签。

其一,就是“神童”。

张居正少年聪颖过人,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李士翱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

嘉靖十九年(1540年),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

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居正:“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

其二,就是历史著名的“张居正改革”。

他主导的“万历新政”,覆盖了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层面。

从历史大局看,张居正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

其中一条鞭法是介于“两税法”与摊丁入亩之间的赋役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赋役制度的演变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总的来说,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张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

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张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

于是,张居正的最终结局,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本剧改编自熊召政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张居正》,从故事的时间线上来看,可以看作是《大明王朝1566》的续篇。

该剧的导演和编剧,分别是业内知名的汪俊和常江。

前者擅长都市题材,但历史方面,也交出了《苍穹之昴》这样的佳作。

而编剧常江,《军师联盟》系列让她声名大噪,最值得一说的是,在历史剧编剧方面,女性编剧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或许她没有刘和平的顶级水准,但也完全称得上是优秀水准。

演员方面,更是让人无比期待。

胡歌将出演张居正,刚传出消息时,网友的反应,有支持也有反对。

但在我看来,是非常合适的。

因为故事一开始,就是张居正和高拱争权,从年龄上胡歌是适合的。

另外一点就是,张太岳形象方面,最著名的一点,就是“帅”。

而胡歌在《琅琊榜》等古装剧中的扮相,早已经为自己做了证明,他演张居正,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一个重磅的演员,则是陈道明。

他不仅是本剧的主演之一,还是本剧的监制,有陈道明老师在,《风禾尽起张居正》就又多了一丝历史的厚重感。

其实关于本剧,传言很多。

从最早的时候,有说是《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的导演胡玫,将执导该剧。

而近期还有传出顶流肖战,以及实力派冯远征也将加盟该剧,但消息并没有得到证实,还需要继续观察验证。

咱们不妨拭目以待,期待这部大剧早日上线。

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