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周刊《快报》本周一报道,中国在海外矿业部门的投资达到了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这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主导地位。
报道写道,中国以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耐心地编织着自己的网络。这张网不是由蜘蛛丝制成,而是由镍、钴、铜或锂构成。它正在全球各地扩展。去年,中国在海外矿业的投资达到了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根据标准普尔和Mergermarket汇总的数据,2024年签署了十份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合同。澳大利亚格里菲斯亚洲研究所的另一项研究估计,北京在境外矿业部门的承诺达到了214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了10%。这是一场争夺对能源转型许多领域至关重要的原材料和金属的竞赛。
报道援引“The Oregon
Group”的创始人安东尼·米莱夫斯基指出:“矿业是一项肮脏的生意,但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现代世界中,它是必要的。”长期以来,包括欧洲联盟在内的许多地区关闭了其境内的矿山。它们将生产转移到国外,同时也带走了某些与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关的问题。这为愿意进入这一领域的人留下了空白。“在过去的十五年中,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大多数国家没有制定对基础材料进行投资的政策。相反,北京在全球矿业项目中投入了数百亿美元。中国压倒了所有其他国家,随着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加剧和美元的军事化持续,这一趋势正在加速。”
这位美国专家分析道。
“一项国家安全决定”
报道指出,中国的宣布确实令人眼花缭乱。2024年8月,国有企业中铝公司宣布计划向菲律宾最大的金矿和铜矿投资20亿美元。10月,中国冶金工业公司公布了一项在阿富汗铜矿投资超过50亿美元的计划。接下来的一个月,几家中国企业承诺向赞比亚政府投入相同金额,以增加铜和钴的产量。在玻利维亚,政府与CBC财团签署了一项协议,建设两座锂提取工厂,交易金额接近10亿美元。
新的一年,同样的动态。2025年4月,白银有色集团以4.2亿美元收购了巴西的金矿和铜矿Mineração Vale
Verde。几天后,中国第一大矿业公司紫金矿业以10亿美元完成了对加纳Akyem金矿的收购。同一集团还准备以更高的价格收购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巨型金矿……根据专业机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数据,2020年,中国公司在海外拥有1个锂矿、8个镍矿和14个钴矿。五年后,这些数字分别增加到了12个、31个和33个。
中国本身在其境内拥有一些资源。例如稀土,中国几乎垄断了稀土,并将其作为一种商业武器。但地质是顽固的:原材料矿床不会移动。因此,无论这些资产在哪里,中国都有兴趣控制它们。根据格里菲斯亚洲研究所的数据,北京已经拥有全球80%以上的石墨资源,并控制着50%的锂、镍、钴和石墨的加工。“对于中国来说,这不是一个经济决策,而是一个国家安全决策。他们从国家建设的角度考虑资本分配。”安东尼·米莱夫斯基指出。中国还必须为与能源转型相关的庞大国内市场提供动力——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他高科技产品。
崇尚冒险
报道认为,如果中国企业在矿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那是因为它们比西方竞争对手更愿意承担风险。当中国企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时,西方企业必须向股东交代。例如,在某些非洲国家,资源国有化正在增加。政府希望获得更多的控制权,最终可能会夺取某些资产。这显然对任何企业都是一个风险。但这对中国人的影响比对西方人的影响要小。
然而,后者也开始严肃地关注来自北京的资金流入其领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尤其如此。2022年,渥太华迫使三家中国投资者出售其在国家矿业公司的股份,并加强了对关键矿产领域的交易控制。这似乎并没有切断资金流:根据阿尔伯塔大学的一项研究,来年有近16亿美元的资金从中国和香港流入。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中也引入了类似的保护主义措施。
报道最后提及,欧洲也试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并确保其矿业的安全。《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于去年生效,正是为了这一目的。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47个战略项目,其中8个在法国。这些项目并不局限于欧洲大陆。有些在非洲、北美和南美、中亚。因此,人们意识到有必要在欧洲或美国之外进行投资。亚当·韦伯表示:“问题是这些投资是否会及时到来,或者各国是否会认为继续通过中国更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