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马伊琍的“祸从口出”,其实早有预兆。
只是她竭尽全力为女儿计深远,却给前夫做嫁衣,这才是最心塞的。
01
即兴采访、临时发挥,最能检验一位演员的思想和口条。
白玉兰颁奖礼视后开奖前,王安宇主持串讲,采访入围者的心情。
被问及感受,宋佳不打磕绊地回答:
“我刚才看所有优秀女演员的入围视频很感动,每一个都很有魅力,我能够有幸跟大家出现在同个画面里面,觉得很幸福。”
流畅的发言,落落大方、尽是格局。
刚好在她后一位要发言的,是马伊琍。
宋佳回答的珠玉在前,没做任何准备的马伊琍,显然有点慌。
只能重复着她的话:
“我的心情就是,每一位提名的女演员都特别棒,然后我还有真实的感受是,前面提名的那些男演员还有配角的演员都特别棒。
我觉得我作为一个上海人,坐在这样一个会场里,期待白玉兰在上海再次绽放,是我应该要做的事。”
这席话听上去虽然朴实,却不怎么落好。
前半句提女演员,拾了宋佳的牙慧,后半句来了个“真实感受”,前一句倒成了场面话。
端水男女演员、主演配角也没端明白。
最后又着重提了自己的户籍优势,明摆着给自己“挖坑”。
经此一役,团队本该意识到,马伊琍的即兴发言需要“提前把控”,不求出口成章,但求没有歧义。
偏偏所有人都没这份“危机意识”。
果然在一个月之后,马伊琍宣传自己的新电影《花漾少女杀人事件》时,开口惹祸了。
她和张子枫在电影中饰演“母女”,聚焦东亚家庭拧巴又割裂的母女关系。
记者自然会以此为引子,让她浅聊一下身为母亲的看法。
马伊琍说着说着,就无意识地跑偏了。
张口便说,“母女关系基本上就是一个相爱相杀,而且还有雌竞的成分在里面。”
此话一出,争议四起。
如果不是马伊琍身为大青衣、好演员,作品积攒的“血”够厚。
说她被嘲成“下一个朱丹”,一点也不为过。
上一个在节目上没兜住,说出“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叶一茜,已经被网友喷成了筛子。
连森碟撒娇,她都认为大家都是女人,自己知道女儿在耍什么心机。
森碟手腕骨折了,疼得一直哭,却被她认为是娇气,从而让女儿的手腕落下了旧伤。
即便后来叶一茜发文解释,是自己话不明确产生了误解,还是打折了路人缘。
究其原因,她们其实都没搞懂“雌竞”的意思。
“雌竞”即雌性竞争,原本是生物学中的说法,指为了争取繁衍后代,出现同性之间竞争的现象。
后指女性之间勾心斗角来博取男性好感的行为。
女人争男人, 放在母女关系之间,非常之不恰当。
马伊琍口中的“雌竞”,显然也不是这个意思。
为了女儿,她牺牲良多。
隐忍5年,换来孩子无后顾之忧的未来,不是每个母亲都能做到的。
02
马伊琍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文君竹”,出生在她和文章最恩爱的一年,小名都被起做“文爱马”。
她是奔着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去的,本就大丈夫8岁的她,高龄怀孕后选择停工保胎。
积攒下的人脉,全都不遗余力的托举起文章。
4年之后,文章不负所望,名声大噪,手握《蜗居》、《雪豹》等爆款剧,风头一时无人能及。
小女儿也在应时而来,孕育新生命彻底困牢了马伊琍。
文章正值事业上坡不敢停工,二胎公示于外界还是被狗仔爆料的。
不同于一胎时,夫妻俩还一同出门添置婴儿用品,期待宝贝到来。
二胎曝光,是刚好拍到了马伊琍素颜现身北京某妇产医院,独自等候B超检查。
一些微妙的夫妻变化,已然悄悄发生。
自认为是凭借一身好演技闯出成绩的文章,名气大了,架子也大了。
一改之前“甘愿当马司令背后小男人”的说辞,反倒说“我文章其实不是靠谁谁谁”。
人一飘起来,耍大牌的新闻层出不穷。
去杭州宣传新剧突然想家,半夜要求工作人员去找陕西面馆,买地道的油泼面。
吃不着、不上台。
线下活动,指定要喝星巴克的美式咖啡、水果也必须是星巴克的水果拼盘。
这些损害口碑的烂摊子,马伊琍尚且能替他收拾。
可是“暖饱欲望生”,周一见的丑闻曝光后,震惊中外。
尚在小女儿哺乳期的马伊琍,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大女儿尚在牙牙学语,缺不得父亲陪伴,小女儿更在襁褓之中,还没感受到父母庇佑。
一句“且行且珍惜”的谅解,是她无奈下的举措。
却让外界误认为她是大婆教荼毒的孬种,这都能原谅。
“牺牲式母爱”的付出,直到5年后才让众人反应过来。
此时的大女儿已经11岁,已经是懂事的年纪,小女儿也6岁可以上小学了。
童年的成长期,没让文章错过,尽了她最大能力减轻了原生家庭对俩女儿的伤害。
还用这段时间抵住压力,重启事业。
让自己重新回到荧幕前,有了养孩子的能力。
最绝的是,她在姚笛官宣喜讯的后一天,就宣布了和文章离婚的消息,并果断争取了两个女儿的抚养权。
彻底斩断了两人再续前缘的可能,也为两个孩子提供了一份前夫不会再生子的保障。
而新的挑战,也才刚刚开始。
03
做好单亲妈妈,没那么容易。
从小曝光于镜头之下的文爱马,出落得窈窕美丽,一张脸结合了父母的优点,初见星味。
马伊琍更是从小为她铺路,常见她带着女儿参加各种舞蹈比赛。
小女儿出生时刚好赶上家庭丑闻,为了保护孩子,马伊琍从未让她正脸曝光于人前。
处处为孩子考虑的同时,马伊琍还要平衡事业。
父亲缺位的情况下,她既当爹又当妈,似乎已经习惯了掌控孩子的每个成长细节。
眼下,大女儿的年纪已经到了青春期,小女儿马上步入青春期,而49岁的马伊琍则要走进更年期。
伴随着成长阵痛期到来的,还有话语权、决定权的挣扎与反抗、依赖与脱离。
正是这种母女权力的争夺,被马伊琍词不达意的表达成了“雌竞”。
虽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但断章取义更不可取,听完马伊琍的完整采访才知道,她想说的其实是:
“母女关系里要搞清自己才是主体,母亲要先爱自己、再爱别人,否则女儿会不可避免地重复母亲走过的错路。”
她不光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她也在不断学习着如何做好妈妈,从“牺牲型”慢慢进化为“朋友型”。
双方摆在同样的位置,两个女儿甚至还能为她接下来的择偶标准,出谋划策。
也正因此,她也努力不让这一代的积怨牵扯到下一代。
两个女儿和文章的关系,并没受离婚影响。
文章出演话剧全国巡演,女儿爱马到场支持,演出结束还上台牵着爸爸的手一起致谢观众。
去年过年期间,女儿也是跟着爸爸回老家一起过的。
爱马还在社交平台晒出了和爸爸的合照,父女关系很是融洽,温馨有爱。
这健康的亲子关系背后,都是马伊琍的理解和成全。
单因一词之差,就让她陷入舆论的深坑被四处围剿,拱手为前夫做了好爸爸的嫁衣。
对她来说,实在不公平。
爱的延续和救赎,才是她包裹的一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