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拒给亲妈买飞机票”上热搜:“炸出”了多少低层次的父母

“拒给亲妈买飞机票”上热搜:“炸出”了多少低层次的父母

文章来源: 学霸的绝招 于 2025-06-19 07:54:0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拒给亲妈买飞机票”事件冲上热搜:“炸出”了多少低层次的父母

女儿就不是孩子了?亲妈要去照顾弟媳坐月子,机票钱却让女儿出,这公平吗?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明明亲妈,却总觉得她更心疼你弟弟?哪怕是件小事,比如一张几百块的飞机票,都会让你觉得自己不是家里的“亲生”。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那接下来这个故事,可能会狠狠戳中你的心。

一张机票,揭开了多少年的“隐痛”?

事情发生在2025年6月,一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场景,却因为“谁来出钱买飞机票”,掀起了巨大的情绪风暴。

博主发帖说,弟媳快生了,亲妈要去大城市照顾月子,结果亲妈直接跟她开口要机票钱。她当场拒绝,说这个票,理应弟弟出,难道弟弟什么事都做不了?

亲妈却说:“他们家开销大,票要好几百块呢,让他们出干啥?”意思就是你姐姐挣钱多,又没负担,这点小钱出一下又怎么了。

听到这里,不少网友都炸锅了:“那你亲妈这不是明摆着偏心吗?”

重男轻女不是一句话,而是一辈子的伤

从博主的分享里,我们看得出,她之所以“冷漠”、“自私”,其实都是被生活一步一步逼出来的。她说,从小家里就重男轻女,父母的钱和心思全扑在弟弟身上,甚至弟弟结婚买房,父母都倾尽所有,而她呢,从来没有被认真对待过。

小时候的委屈没地方说,长大后表面看起来是独立强大,其实心里藏着太多“我不被爱”的失落。如今哪怕成年了,有了工作,有了生活,她仍然放不下那种从骨子里被忽略、被轻视的感觉。

说白了,那张机票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她不想再为一个只偏心弟弟、从来不心疼女儿的家庭继续买单。

亲妈的偏心,是一种“看不见”的伤害

从亲妈的角度看,也许觉得:反正你不缺钱,出个机票就当尽孝,没啥大不了的。但在女儿看来,这是一次又一次的情感重演。

在这个家里,女儿从来不是被优先考虑的人。不是说非得给多少钱,而是从来没被真正平等地对待过。弟弟要结婚,父母可以掏空存款;女儿想买套书桌,却要三思再三劝。长此以往,谁心里不会凉?

当父母习惯了“你是女儿,所以该让着”,其实他们也慢慢失去了孩子的心。

“你不需要贴补家里”,就是公平了吗?

有人可能会说,父母也没让她交家用,也没要求她做家务,怎么就不公平了?

但这其实是个思维误区。公平不是看“谁多干谁少干”,而是看“谁被尊重、谁被在意”。你可以不让她做家务,但你不能让她总在家里感觉到自己不重要,不被需要,不被信赖。

有时候,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在这家里,值不值得”。

冰冻三尺,真不是一天形成的

评论区很多网友也说了类似的经历:

“我妈每年过节我送礼,她还和我哥算计我,真心寒。”

“我婆婆去照顾女儿孩子,我小姑子不买票,最后还得我们出。”

“我爸帮弟弟干活,弟媳反倒让我掏高铁票钱。”

你看,不是一家人的问题,是成千上万家庭共同的伤痛。

有人觉得,“不就一张机票吗?至于吗?”但问题是,这背后隐藏的,是几十年累积下来的忽视和失落。让一个成年女儿为亲妈出张票没错,但让她在“儿子重要,女儿随便”的逻辑下被一遍遍伤害,那就真的太过分了。

不是不愿孝顺,而是终于学会了保护自己

我们常说,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代社会里,孝顺也需要边界和自尊。

这个女儿拒绝给亲妈买票,不代表她狠心,也不代表她不想孝顺,而是她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我不想再被当成次等公民。”

她不是计较钱,而是心里清楚:如果这次又妥协了,那以后还会有无数次妥协。弟媳坐月子,女儿出交通费;弟弟家搬家,女儿出劳力;再之后,是不是连养老也默认让她扛?

与其一边委屈自己一边讨好父母,她宁愿选择不再参与这种“只偏心儿子”的家庭安排。

“那你还认这个妈吗?”是很多人的真实疑问

是的,亲情永远存在,但亲情也不是免死金牌。做父母的,有责任去反思,是否在无形中伤害了另一个孩子的心。

我们不能只看“她现在拒绝买票”,而应该看“她是怎样一步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在家庭这场博弈中,她其实早已伤痕累累,只是这一刻,她终于学会了说“不”。

写在最后:是亲妈,不该只爱儿子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亲妈去照顾弟媳,机票钱让女儿出,这公平吗?

答案很明显,不公平。

家庭不是职场,没法“按贡献分工”,但家庭也不是封建社会,不能因为你是儿子就高高在上,因为你是女儿就必须付出。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公平对待。哪怕是一张小小的机票,也能体现出父母心里的那把“秤”到底偏向谁。

在这个人人讲“情绪价值”的时代,其实父母也是孩子情绪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一个经常被父母忽视、否定的孩子,长大后再怎么成功,也可能是个不会爱的成年人。很多家庭矛盾的根源,不是“给了多少”,而是“有没有被在乎”。所以,父母的偏心,真的不只是伤害那么简单,它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愿每个女儿,都能活成被公平对待的样子。你觉得呢?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最重要的五大城市群,定了
雪崩!北京房价进入1w时代
硬汉,严重老龄化
纽约时报:中俄朝伊“轴心”想要什么?
在美国一座期盼复兴的小镇,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面临考验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方制裁日参议员石平:数典忘祖,卖祖求荣…
令人意外!张又侠竟重提“人民战争”
东北大妈日本地铁手机开大声看阅兵 遭劝止激动反骂
长安,其实从未有你我想象中那般繁华
纽约时报:特朗普的粗暴外交如何将潜在盟友推入中国阵营
BBC访问韩国工人:美国突袭现代车厂引发的恐慌和混乱
万斯为狙杀毒贩叫好 美参议员痛批:卑劣
除了炫技 中国人形机器人能走进生活吗?
阅兵为掩盖惊人真相?全国公务员被要求写观后感
川普内阁晚宴爆冲突 财长骂政敌:打烂你他X的脸
耶路撒冷公车站枪案6死 定调恐攻 枪手巴勒斯坦人
获邀到美国投资后遭大举搜捕 韩企恐陷两难境地
上诉法院维持原判 川普需向女作家支付$8330万赔偿
全美14城房价齐跌 华人最爱社区在列 加州这城跌惨
川普致爱泼斯坦生日贺卡内容曝光:愿每天都是秘密
特斯拉餐厅开幕挤爆 2周后乱象丛生 马斯克跌落神坛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拒给亲妈买飞机票”上热搜:“炸出”了多少低层次的父母

学霸的绝招 2025-06-19 07:54:06

“拒给亲妈买飞机票”事件冲上热搜:“炸出”了多少低层次的父母

女儿就不是孩子了?亲妈要去照顾弟媳坐月子,机票钱却让女儿出,这公平吗?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明明亲妈,却总觉得她更心疼你弟弟?哪怕是件小事,比如一张几百块的飞机票,都会让你觉得自己不是家里的“亲生”。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那接下来这个故事,可能会狠狠戳中你的心。

一张机票,揭开了多少年的“隐痛”?

事情发生在2025年6月,一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场景,却因为“谁来出钱买飞机票”,掀起了巨大的情绪风暴。

博主发帖说,弟媳快生了,亲妈要去大城市照顾月子,结果亲妈直接跟她开口要机票钱。她当场拒绝,说这个票,理应弟弟出,难道弟弟什么事都做不了?

亲妈却说:“他们家开销大,票要好几百块呢,让他们出干啥?”意思就是你姐姐挣钱多,又没负担,这点小钱出一下又怎么了。

听到这里,不少网友都炸锅了:“那你亲妈这不是明摆着偏心吗?”

重男轻女不是一句话,而是一辈子的伤

从博主的分享里,我们看得出,她之所以“冷漠”、“自私”,其实都是被生活一步一步逼出来的。她说,从小家里就重男轻女,父母的钱和心思全扑在弟弟身上,甚至弟弟结婚买房,父母都倾尽所有,而她呢,从来没有被认真对待过。

小时候的委屈没地方说,长大后表面看起来是独立强大,其实心里藏着太多“我不被爱”的失落。如今哪怕成年了,有了工作,有了生活,她仍然放不下那种从骨子里被忽略、被轻视的感觉。

说白了,那张机票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她不想再为一个只偏心弟弟、从来不心疼女儿的家庭继续买单。

亲妈的偏心,是一种“看不见”的伤害

从亲妈的角度看,也许觉得:反正你不缺钱,出个机票就当尽孝,没啥大不了的。但在女儿看来,这是一次又一次的情感重演。

在这个家里,女儿从来不是被优先考虑的人。不是说非得给多少钱,而是从来没被真正平等地对待过。弟弟要结婚,父母可以掏空存款;女儿想买套书桌,却要三思再三劝。长此以往,谁心里不会凉?

当父母习惯了“你是女儿,所以该让着”,其实他们也慢慢失去了孩子的心。

“你不需要贴补家里”,就是公平了吗?

有人可能会说,父母也没让她交家用,也没要求她做家务,怎么就不公平了?

但这其实是个思维误区。公平不是看“谁多干谁少干”,而是看“谁被尊重、谁被在意”。你可以不让她做家务,但你不能让她总在家里感觉到自己不重要,不被需要,不被信赖。

有时候,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在这家里,值不值得”。

冰冻三尺,真不是一天形成的

评论区很多网友也说了类似的经历:

“我妈每年过节我送礼,她还和我哥算计我,真心寒。”

“我婆婆去照顾女儿孩子,我小姑子不买票,最后还得我们出。”

“我爸帮弟弟干活,弟媳反倒让我掏高铁票钱。”

你看,不是一家人的问题,是成千上万家庭共同的伤痛。

有人觉得,“不就一张机票吗?至于吗?”但问题是,这背后隐藏的,是几十年累积下来的忽视和失落。让一个成年女儿为亲妈出张票没错,但让她在“儿子重要,女儿随便”的逻辑下被一遍遍伤害,那就真的太过分了。

不是不愿孝顺,而是终于学会了保护自己

我们常说,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代社会里,孝顺也需要边界和自尊。

这个女儿拒绝给亲妈买票,不代表她狠心,也不代表她不想孝顺,而是她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我不想再被当成次等公民。”

她不是计较钱,而是心里清楚:如果这次又妥协了,那以后还会有无数次妥协。弟媳坐月子,女儿出交通费;弟弟家搬家,女儿出劳力;再之后,是不是连养老也默认让她扛?

与其一边委屈自己一边讨好父母,她宁愿选择不再参与这种“只偏心儿子”的家庭安排。

“那你还认这个妈吗?”是很多人的真实疑问

是的,亲情永远存在,但亲情也不是免死金牌。做父母的,有责任去反思,是否在无形中伤害了另一个孩子的心。

我们不能只看“她现在拒绝买票”,而应该看“她是怎样一步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在家庭这场博弈中,她其实早已伤痕累累,只是这一刻,她终于学会了说“不”。

写在最后:是亲妈,不该只爱儿子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亲妈去照顾弟媳,机票钱让女儿出,这公平吗?

答案很明显,不公平。

家庭不是职场,没法“按贡献分工”,但家庭也不是封建社会,不能因为你是儿子就高高在上,因为你是女儿就必须付出。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公平对待。哪怕是一张小小的机票,也能体现出父母心里的那把“秤”到底偏向谁。

在这个人人讲“情绪价值”的时代,其实父母也是孩子情绪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一个经常被父母忽视、否定的孩子,长大后再怎么成功,也可能是个不会爱的成年人。很多家庭矛盾的根源,不是“给了多少”,而是“有没有被在乎”。所以,父母的偏心,真的不只是伤害那么简单,它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愿每个女儿,都能活成被公平对待的样子。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