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免陪护”试点大受欢迎?那是没看见老百姓真正的“担忧”!

“免陪护”试点大受欢迎?那是没看见老百姓真正的“担忧”!

文章来源: 剑客写字的地方 于 2025-06-09 19:12:1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今日你看他人病榻,来日他人亦看你。”



有些人提到医院就避讳,全然不尊重“医院从不是遥远之地,而是人生中的某个必经驿站”的事实。

也所以,关于医院近期新的“免陪护试点”出炉,很多人是不愿意去关注的,他们觉得事不关己。但事实恰恰相反,每个人一生,都至少需要经历一两次“医院陪护”,几乎无法避免。

何谓“免陪护”?很简单,由医院直接提供专业的护士来陪护,不再需要家属亲自陪护,也不再需要家属去外面自聘护工。

当然,试点强调了“自愿”。我觉得如果能做到这个“自愿”,那也无非是多了一种选择。但真要做到一点,想必是没那么简单的。

第一,不管再怎么说,“免陪护”不是“免费陪护”。虽然从目前的收费标准来看,由医院提供的护士陪护,比患者自聘陪护要便宜,但是,毕竟是一份“创收”。再观看现在一些医院发不出工资,甚至关闭的爆料,想要彻底把这种“免陪护”模式做到完全自愿的程度,恐怕有难度。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些医院自身尚难自保,恐怕很难不向“创收”低头。

说得更简单点,医院也需要这笔收入。

第二,但凡交易,必有竞争。当然不是指和外聘护工之间的竞争,而是医院护士与护士之间。外聘护工是没有竞争力的,只要不让你进医院宣传就行了。但是护士与护士之间呢?即KPI。

这绝对是值得提前做好预防之处,一个护士管理3个病人,一旦医院对护士下达这种KPI的命令,那么护士为了自己的工资不降低,就需要想方设法让家属购买这份服务。

有些人可能经历过,当自己在医院为亲人陪护的时候,其他病床自聘的护工,偶尔会发出一些比较阴阳怪气的嘲讽,来指责你不为家人聘一个陪护,让他们得到更专业的照顾。

这种情况当然是非常令人反感的,但同时当他们不断指出你的“错误操作”时,不得不说,这又是相当有效的,你会感到惭愧和内疚。普通人毕竟不干这一行,比起外界护工尚且不如,那比起更专业的护士自然更不用说。

看似温声细语,是销售在下棋;话里亲情用力,其实逼你买单。

我知道,必然有人要反驳,因为并非每个家庭在经济上都处于拮据的状态,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医院能提供“护士陪护”,绝对是利好中的利好。相比外界护工,护士是更值得信任的。

而且,从价格来看,免陪护后,价格确实比外面自聘陪护要低。我在报道里看到了某地医院的这样一组数据:试点医院提供“一对三”(140元/天)、“一对二”(180元/天)、“一对一”(280元/天)阶梯化服务。

这个价格相比外聘护工,是要低一些的。因此对于本就会选择外聘护工的患者来说,自然属于利好。

最后说一点,那就是由医院提供“陪护”服务后,会不会导致原本的“业务水平”降低?这也是值得提前思量的。毕竟活儿增加了,分配到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就可能会减少。

其实一些官方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山东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工作方案”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医院如果因为护士人手不够而另外招聘“专业陪护人员”,那么可以招,但不能用缩减护士数量为理由。

这便是担心有些医院,为了新的创收方式,而本末倒置,放弃原本的责任,减少护士数量,意味着降低治病救人的服务质量。这样的担忧和提前预警,是非常有必要的。

若护工为利生,医术则易死;若责任可分摊,良心便可售。

总之,对于这个“免陪护”的出现,我觉得是有弊有利。仁者之道,利人而后利己。如果能把规定中所提的“自愿”落实好,如果这个试点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更好的便利家属,那么它只是给人们多了一种选择,它就是好的。

反之,倘若这个试点出现后,没有合理的监督和限制,纯粹为了创收而存在,那么恐怕事情将没那么简单,患者的选择将不是变多,而是恰恰相反的减少。

利在一时者,众必趋之;利在人心者,方可久远。

“自愿”两个字有时写得漂亮,可一旦绑定了医生KPI,绑架了家属情感,最后很可能就会变成:“你可以不买,只是你要承受代价。”

“免陪护”好不好,关键便在于于此,能不能真正保障选择权,不让“自愿”成为“被动接受”的遮羞布。

这令人担忧!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科技巨头今年大裁员 两大共同原因曝光
为何还不提供支持?中国和伊朗的关系有多“铁”
6大洞真相曝 超精准空袭 巨型钻地弹直攻福尔多最大弱点
7万人抢买“川普金卡” 中国土豪意外输了
上海商业街5店舖招牌连片垮塌 目击:轰隆一声巨响…




24小时讨论排行

以伊同意停火12小时 川普恭喜有勇气智慧结束12天战争
川普得意太早?“夜槌”天价帐单 铀踪成谜 美头痛未解
中国宣布9月3日将举行阅兵式,纪念抗战及二战结束80周年
伊斯兰革命卫队:向美军发射了“强大的毁灭性导弹”
美国轰炸伊朗 引起德国强烈反响
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再遭袭!地下离心机恐严重受损
特朗普回应伊朗报复:感谢伊朗提前通知
放弃2028?知情者称贺锦丽计划竞选加州州长!
特朗普: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
最高法裁决:允许川普将非法移民送到第三国安置
美国多个大城市爆发抗议 反对美国卷入中东战争
普京将参加北京9/3阅兵!4天行程曝光
纽约时报:若美伊爆发冲突,中国将成输家?
瑞幸咖啡进军美国 首店月底开业 定价远低于星巴克
极大争议!洛杉矶警察局给轰炸伊朗受害者慰问
司法部:川普有权下令空袭 这情况下才需国会同意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免陪护”试点大受欢迎?那是没看见老百姓真正的“担忧”!

剑客写字的地方 2025-06-09 19:12:14

“今日你看他人病榻,来日他人亦看你。”



有些人提到医院就避讳,全然不尊重“医院从不是遥远之地,而是人生中的某个必经驿站”的事实。

也所以,关于医院近期新的“免陪护试点”出炉,很多人是不愿意去关注的,他们觉得事不关己。但事实恰恰相反,每个人一生,都至少需要经历一两次“医院陪护”,几乎无法避免。

何谓“免陪护”?很简单,由医院直接提供专业的护士来陪护,不再需要家属亲自陪护,也不再需要家属去外面自聘护工。

当然,试点强调了“自愿”。我觉得如果能做到这个“自愿”,那也无非是多了一种选择。但真要做到一点,想必是没那么简单的。

第一,不管再怎么说,“免陪护”不是“免费陪护”。虽然从目前的收费标准来看,由医院提供的护士陪护,比患者自聘陪护要便宜,但是,毕竟是一份“创收”。再观看现在一些医院发不出工资,甚至关闭的爆料,想要彻底把这种“免陪护”模式做到完全自愿的程度,恐怕有难度。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些医院自身尚难自保,恐怕很难不向“创收”低头。

说得更简单点,医院也需要这笔收入。

第二,但凡交易,必有竞争。当然不是指和外聘护工之间的竞争,而是医院护士与护士之间。外聘护工是没有竞争力的,只要不让你进医院宣传就行了。但是护士与护士之间呢?即KPI。

这绝对是值得提前做好预防之处,一个护士管理3个病人,一旦医院对护士下达这种KPI的命令,那么护士为了自己的工资不降低,就需要想方设法让家属购买这份服务。

有些人可能经历过,当自己在医院为亲人陪护的时候,其他病床自聘的护工,偶尔会发出一些比较阴阳怪气的嘲讽,来指责你不为家人聘一个陪护,让他们得到更专业的照顾。

这种情况当然是非常令人反感的,但同时当他们不断指出你的“错误操作”时,不得不说,这又是相当有效的,你会感到惭愧和内疚。普通人毕竟不干这一行,比起外界护工尚且不如,那比起更专业的护士自然更不用说。

看似温声细语,是销售在下棋;话里亲情用力,其实逼你买单。

我知道,必然有人要反驳,因为并非每个家庭在经济上都处于拮据的状态,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医院能提供“护士陪护”,绝对是利好中的利好。相比外界护工,护士是更值得信任的。

而且,从价格来看,免陪护后,价格确实比外面自聘陪护要低。我在报道里看到了某地医院的这样一组数据:试点医院提供“一对三”(140元/天)、“一对二”(180元/天)、“一对一”(280元/天)阶梯化服务。

这个价格相比外聘护工,是要低一些的。因此对于本就会选择外聘护工的患者来说,自然属于利好。

最后说一点,那就是由医院提供“陪护”服务后,会不会导致原本的“业务水平”降低?这也是值得提前思量的。毕竟活儿增加了,分配到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就可能会减少。

其实一些官方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山东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工作方案”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医院如果因为护士人手不够而另外招聘“专业陪护人员”,那么可以招,但不能用缩减护士数量为理由。

这便是担心有些医院,为了新的创收方式,而本末倒置,放弃原本的责任,减少护士数量,意味着降低治病救人的服务质量。这样的担忧和提前预警,是非常有必要的。

若护工为利生,医术则易死;若责任可分摊,良心便可售。

总之,对于这个“免陪护”的出现,我觉得是有弊有利。仁者之道,利人而后利己。如果能把规定中所提的“自愿”落实好,如果这个试点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更好的便利家属,那么它只是给人们多了一种选择,它就是好的。

反之,倘若这个试点出现后,没有合理的监督和限制,纯粹为了创收而存在,那么恐怕事情将没那么简单,患者的选择将不是变多,而是恰恰相反的减少。

利在一时者,众必趋之;利在人心者,方可久远。

“自愿”两个字有时写得漂亮,可一旦绑定了医生KPI,绑架了家属情感,最后很可能就会变成:“你可以不买,只是你要承受代价。”

“免陪护”好不好,关键便在于于此,能不能真正保障选择权,不让“自愿”成为“被动接受”的遮羞布。

这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