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27岁女游客疑被蛇咬身亡,首诊医院未储备抗蛇毒血清

27岁女游客疑被蛇咬身亡,首诊医院未储备抗蛇毒血清

文章来源: 大河报 于 2025-06-03 21:57: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6月3日,27岁女游客在三亚被蛇咬伤身亡事件引发关注。

据媒体报道,事发6月1日晚上11点左右,一名女子被不明物咬伤,家属称是在花坛附近被毒蛇咬伤,经医院初步诊断为虫咬伤、不明物咬伤,后来女子出现并发症昏厥抽搐,转院去另一家医院,于6月2日清晨抢救无效离世。

家属质疑首诊的三亚中心医院存在误诊、延误治疗,以及后续接诊医院抢救措施不当。据报道,目前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已组织两家医院与家属协商处理,同时已调取死者在两家医院的病历,相关情况正在处置中。

三亚有3家医院配备抗蛇毒血清

首诊医院未储备

大河报《看见》记者注意到,2024年海南省印发《关于加强蛇伤规范救治网络建设工作的通知》《蛇咬伤诊疗规范》,对海南省8家蛇伤救治中心授牌,并公布三亚有3家医院配备了抗蛇毒血清,其中包括:三亚市中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据新京报报道,三亚市医调委工作人员称,被毒蛇咬后需知道蛇的种类才能匹配血清。此次事件首诊医院三亚中心医院未储备抗蛇毒血清。

患者自述可能是蛇伤

医院初诊为不明物咬伤

此外,也有网友提出疑问,患者在自述“可能是毒蛇”的情况下,为何医院初步诊断为“虫咬伤、不明物咬伤”,而非考虑蛇伤?医院是否有明确的鉴别诊断指引和应急预案?

记者注意到,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关于蛇咬伤诊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蛇咬伤诊断主要依据蛇咬伤病史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病史询问的重点是蛇咬伤的时间、地点、症状和体征。可以根据发病地域,患者捕捉到、拍摄到蛇的照片或已看见蛇并能通过图谱进行辨认判断蛇种类,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据此前新京报报道,家属称天太黑没看到蛇,患者被咬伤后,曾打手电寻找但没找到。另据封面新闻,家属称:“只看到脚趾上有两个小点点,我们感觉是蛇,但没看到什么蛇。”

《规范》写明毒蛇咬伤鉴别诊断方法:毒蛇咬伤局部可见两颗较大呈“..”分布的毒牙咬痕,亦有呈“::”形。除毒牙痕外,还出现副毒牙痕迹的分布形状。伤口多有剧痛难忍或麻木感、出血不止等症状,咬伤肢体短时间内可出现肿胀、瘀斑、血疱、水疱,甚至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组织坏死。依据蛇毒种类不同,全身表现各不相同。

规范提及,如果确定了系毒蛇咬伤,院内应为蛇咬伤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可以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并建议蛇咬伤高发地区医院急诊科配备该地区常见毒蛇的抗蛇毒血清。

且抗蛇毒血清免疫球蛋白(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的唯一切实有效的药物。

抗蛇毒血清使用并非随意使用,而是有具体要求。规范写明了抗蛇毒血清使用指征,要明确毒蛇咬伤和疑似诊断为毒蛇咬伤,并伴有以下至少一项中毒表现的患者需使用抗蛇毒血清。中毒表现:①咬伤48小时内局部肿胀超过咬伤肢体一半;②肿胀快速进展;③咬伤后毒素回流淋巴结肿痛;④全身中毒表现:出现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全身脏器、器官自发性出血等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上睑下垂、眼外肌麻痹、瞳孔散大等神经系统中毒表现,少尿或无尿、肌酐升高等急性肾损伤或肾衰竭表现,肌痛、高钾血症等横纹肌溶解表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等。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还写明了毒蛇咬伤与其他毒虫咬伤的鉴别方法。

蜈蚣咬伤症状:剧痛,局部炎症,可有组织坏死,牙痕呈楔状,无下颏牙痕,伤口不麻,全身症状轻或无。

胡蜂:局部肿痛,伤口多个点状,可发生休克及肾功能衰竭。

蝎子:局部疼痛、麻木。常有流泪、流涎。

3日下午,大河报《看见》记者联系到逝者的弟弟李先生,其提供了一张逝者足部伤口照片,伤口被红圈标出,记者看到右脚第二趾的右侧有一处伤口,但因图片模糊,无法看清具体情况,家属强调伤口处有两个齿痕。

此外,据家属描述,其姐姐有呕吐、舌头发麻等症状。在医院抽血化验发现白细胞偏高,血小板偏低。

专业人士观点不一,有认为银环蛇咬伤

有认为毒虫咬伤后的I型超敏反应

据封面新闻报道,温州市蛇类研究所负责人陈俊标介绍,根据家属描述的情况,他初步判断女游客是被银环蛇咬伤。

知名医学博主白衣山猫发文称,通过目前公开信息,他推测该女游客可能并非被毒蛇咬伤,而是被一种毒虫咬伤。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短时间内第二次被某种毒虫咬伤以后的Ⅰ型超敏反应。这种毒虫,常见的有蜈蚣、马蜂、蜜蜂、蝎子等昆虫类。

白衣山猫认为,病历上,医生写了几个诊断:乏力,喉水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次被毒虫咬伤以后,所表现出来的Ⅰ型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就包括因为过敏,肺支气管和肺支气管黏膜水肿,这时候会表现出肺湿啰音,乏力;因为喉头黏膜水肿,患者会出现喉水肿。患者死亡前的临床表现,和Ⅰ型超敏反应符合,与被毒蛇咬伤中毒的临床表现不符合。

结合目前公开信息,白衣山猫认为,医生可能是由于经验不足,对于这种非常罕见的毒虫咬伤以后,出现的I型超敏反应没有认识,才会出现问题。

三亚卫生健康委通报:

正开展调查处理等工作

6月3日晚,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6月2日,一游客在三亚被不明物咬伤,自行前往医院就诊,先后经三亚中心医院和某战区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我们对患者不幸逝世深感悲痛,对逝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有关情况如下:

2025年6月2日凌晨零时许游客付淇某某步行回酒店途中被不明物咬伤并流血,回酒店简单消毒并处理伤口后,打的士于01:05到达三亚中心医院,自述因“不明生物咬伤后恶心呕吐右下肢麻木1小时”来院就诊,后转至某战区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我委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于2025年6月3日凌晨02:26组织三亚中心医院、某战区医院相关负责人及市应急、公安、旅文等部门与患者家属当面进行了沟通交流。目前,调查组已将涉及的两家医院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封存,并联合省级专家组正加紧开展调查处理和逝者善后、家属安抚等工作。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新晋河南首富,靠一张“旺夫大圆脸”赢麻了!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年轮》原唱之争,张碧晨和汪苏泷彻底撕破脸
特大暴雨破纪录,河北易县“1天下完1年的雨”
花大钱的山姆会员,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24小时讨论排行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特朗普开怼:“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没去过”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特朗普抵达苏格兰,当地媒体:美国重刑犯来了
俄媒寻人 25年前与普京合影中国男孩找到了 现任...
硅谷的C位都是华人?!华人或统治AI时代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特斯拉是赢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美国退出停火谈判,特朗普:哈马斯不想谈判,想死
新一轮的美国妖股来了 散户压路机前捡铜板?
密集游说施压 以色列曾威胁法国放弃承认巴勒斯坦国
斡旋无果 联合国想买被拒 特朗普政府为何烧掉它
不看好两位潜在买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沦为备件
台州富二代28轮激战,以超20万/米摘全国单价“地王”
演唱会CEO出轨最大赢家是他 还清57万元学生贷款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27岁女游客疑被蛇咬身亡,首诊医院未储备抗蛇毒血清

大河报 2025-06-03 21:57:15

6月3日,27岁女游客在三亚被蛇咬伤身亡事件引发关注。

据媒体报道,事发6月1日晚上11点左右,一名女子被不明物咬伤,家属称是在花坛附近被毒蛇咬伤,经医院初步诊断为虫咬伤、不明物咬伤,后来女子出现并发症昏厥抽搐,转院去另一家医院,于6月2日清晨抢救无效离世。

家属质疑首诊的三亚中心医院存在误诊、延误治疗,以及后续接诊医院抢救措施不当。据报道,目前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已组织两家医院与家属协商处理,同时已调取死者在两家医院的病历,相关情况正在处置中。

三亚有3家医院配备抗蛇毒血清

首诊医院未储备

大河报《看见》记者注意到,2024年海南省印发《关于加强蛇伤规范救治网络建设工作的通知》《蛇咬伤诊疗规范》,对海南省8家蛇伤救治中心授牌,并公布三亚有3家医院配备了抗蛇毒血清,其中包括:三亚市中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据新京报报道,三亚市医调委工作人员称,被毒蛇咬后需知道蛇的种类才能匹配血清。此次事件首诊医院三亚中心医院未储备抗蛇毒血清。

患者自述可能是蛇伤

医院初诊为不明物咬伤

此外,也有网友提出疑问,患者在自述“可能是毒蛇”的情况下,为何医院初步诊断为“虫咬伤、不明物咬伤”,而非考虑蛇伤?医院是否有明确的鉴别诊断指引和应急预案?

记者注意到,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关于蛇咬伤诊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蛇咬伤诊断主要依据蛇咬伤病史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病史询问的重点是蛇咬伤的时间、地点、症状和体征。可以根据发病地域,患者捕捉到、拍摄到蛇的照片或已看见蛇并能通过图谱进行辨认判断蛇种类,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据此前新京报报道,家属称天太黑没看到蛇,患者被咬伤后,曾打手电寻找但没找到。另据封面新闻,家属称:“只看到脚趾上有两个小点点,我们感觉是蛇,但没看到什么蛇。”

《规范》写明毒蛇咬伤鉴别诊断方法:毒蛇咬伤局部可见两颗较大呈“..”分布的毒牙咬痕,亦有呈“::”形。除毒牙痕外,还出现副毒牙痕迹的分布形状。伤口多有剧痛难忍或麻木感、出血不止等症状,咬伤肢体短时间内可出现肿胀、瘀斑、血疱、水疱,甚至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组织坏死。依据蛇毒种类不同,全身表现各不相同。

规范提及,如果确定了系毒蛇咬伤,院内应为蛇咬伤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可以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并建议蛇咬伤高发地区医院急诊科配备该地区常见毒蛇的抗蛇毒血清。

且抗蛇毒血清免疫球蛋白(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的唯一切实有效的药物。

抗蛇毒血清使用并非随意使用,而是有具体要求。规范写明了抗蛇毒血清使用指征,要明确毒蛇咬伤和疑似诊断为毒蛇咬伤,并伴有以下至少一项中毒表现的患者需使用抗蛇毒血清。中毒表现:①咬伤48小时内局部肿胀超过咬伤肢体一半;②肿胀快速进展;③咬伤后毒素回流淋巴结肿痛;④全身中毒表现:出现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全身脏器、器官自发性出血等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上睑下垂、眼外肌麻痹、瞳孔散大等神经系统中毒表现,少尿或无尿、肌酐升高等急性肾损伤或肾衰竭表现,肌痛、高钾血症等横纹肌溶解表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等。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还写明了毒蛇咬伤与其他毒虫咬伤的鉴别方法。

蜈蚣咬伤症状:剧痛,局部炎症,可有组织坏死,牙痕呈楔状,无下颏牙痕,伤口不麻,全身症状轻或无。

胡蜂:局部肿痛,伤口多个点状,可发生休克及肾功能衰竭。

蝎子:局部疼痛、麻木。常有流泪、流涎。

3日下午,大河报《看见》记者联系到逝者的弟弟李先生,其提供了一张逝者足部伤口照片,伤口被红圈标出,记者看到右脚第二趾的右侧有一处伤口,但因图片模糊,无法看清具体情况,家属强调伤口处有两个齿痕。

此外,据家属描述,其姐姐有呕吐、舌头发麻等症状。在医院抽血化验发现白细胞偏高,血小板偏低。

专业人士观点不一,有认为银环蛇咬伤

有认为毒虫咬伤后的I型超敏反应

据封面新闻报道,温州市蛇类研究所负责人陈俊标介绍,根据家属描述的情况,他初步判断女游客是被银环蛇咬伤。

知名医学博主白衣山猫发文称,通过目前公开信息,他推测该女游客可能并非被毒蛇咬伤,而是被一种毒虫咬伤。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短时间内第二次被某种毒虫咬伤以后的Ⅰ型超敏反应。这种毒虫,常见的有蜈蚣、马蜂、蜜蜂、蝎子等昆虫类。

白衣山猫认为,病历上,医生写了几个诊断:乏力,喉水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次被毒虫咬伤以后,所表现出来的Ⅰ型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就包括因为过敏,肺支气管和肺支气管黏膜水肿,这时候会表现出肺湿啰音,乏力;因为喉头黏膜水肿,患者会出现喉水肿。患者死亡前的临床表现,和Ⅰ型超敏反应符合,与被毒蛇咬伤中毒的临床表现不符合。

结合目前公开信息,白衣山猫认为,医生可能是由于经验不足,对于这种非常罕见的毒虫咬伤以后,出现的I型超敏反应没有认识,才会出现问题。

三亚卫生健康委通报:

正开展调查处理等工作

6月3日晚,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6月2日,一游客在三亚被不明物咬伤,自行前往医院就诊,先后经三亚中心医院和某战区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我们对患者不幸逝世深感悲痛,对逝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有关情况如下:

2025年6月2日凌晨零时许游客付淇某某步行回酒店途中被不明物咬伤并流血,回酒店简单消毒并处理伤口后,打的士于01:05到达三亚中心医院,自述因“不明生物咬伤后恶心呕吐右下肢麻木1小时”来院就诊,后转至某战区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我委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于2025年6月3日凌晨02:26组织三亚中心医院、某战区医院相关负责人及市应急、公安、旅文等部门与患者家属当面进行了沟通交流。目前,调查组已将涉及的两家医院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封存,并联合省级专家组正加紧开展调查处理和逝者善后、家属安抚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