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网购平台也靠不住?”
近日,一则关于亚马逊销售有毒大米的消息震惊消费者。根据美国FOX电视台报道,亚马逊公司被提起集体诉讼,指控其销售含有砷(arsenic)和镉(cadmium)等有毒重金属的大米产品,却未对相关风险做出任何警示,涉嫌欺骗性商业行为。
这起诉讼的核心依据,来自非营利组织“健康婴儿光明未来(Healthy Babies Bright Futures,
HBBF)”发布的一项最新食品安全调查。
HBBF在调查中采集了亚马逊平台销售的多个大米样本,结果令人震惊:
所有样本(100%)都检测出含有砷;
多个样本中,砷含量超过婴儿食品安全限值的 25%以上;
除一例外,其余样本中还检测出有毒金属——镉;
特别是“速食米饭、即热米饭、半熟米饭”等预煮类产品,因加工或塑料包装原因,重金属污染风险更高。
这两种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构成多重威胁,尤其对婴幼儿群体更为危险。
根据HBBF及相关医学研究,长期摄入砷和镉可能造成:
神经发育损伤: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和行为能力;
IQ下降:特别是在婴幼儿群体,认知能力可能受到不可逆转影响;
癌症风险增加:两者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
肾功能损伤:特别是慢性暴露后,可导致肾功能下降;
胎儿风险:孕妇长期摄入也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诉讼文件指出,亚马逊在未提供任何重金属警告的情况下,将这些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包括儿童和孕妇家庭。这种对食品安全隐患的“沉默”,违反了美国消费者保护法,构成“欺骗性商业行为”。
诉状直言:“理性的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吃下去的东西是否含有毒素。”而亚马逊对此选择了隐瞒——这是“通过不作为进行的欺骗”。
目前,媒体已就该诉讼联系亚马逊公司,等待其正式回应。然而,事件已在消费者中引发轩然大波,不少人惊讶于“日常消费平台竟也有食品安全黑洞”,更有家长表示“后悔让孩子吃了这些即食米饭”。
针对砷污染问题,HBBF也为普通家庭提供了几条有效降低砷摄入的做法:
大米提前浸泡:建议提前30分钟或更长时间泡水;
大水煮法:按照1杯米配6~10杯水的比例煮饭,煮后再彻底沥干(如煮意大利面一样);
不要只冲洗:简单冲洗并不能有效去除砷;
配合富含铁食物:如瘦肉、菠菜,有助减少重金属对身体的伤害;
选用低砷品种:如巴斯马蒂米、茉莉香米等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