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我老公为微软工作25年 被算法随机选中解雇”

“我老公为微软工作25年 被算法随机选中解雇”

文章来源: 北美省钱快报 于 2025-05-27 13:26:2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我老公为微软工作25年,生日当天被算法随机选中惨遭解雇!忠诚在这里一文不值

最近一阵子,微软血腥裁员的新闻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从5月13日开始,微软开始启动了约6000人的裁员计划,裁员规模约占其员工总数的3%,是该公司两年多来最大规模的减员行动。

当前微软正大力投入人工智能领域。此次裁员重创了这家科技巨头的总部所在地华盛顿州——微软已通知州政府官员将裁减雷德蒙德总部关联岗位1985个,其中多为软件工程和产品管理职位。

这波裁员,也切切实实影响到了无数普通的美国家庭。在裁员开启后不久,reddit上一篇与裁员有关的热帖就引起了热议。

“为微软工作了25年,我的丈夫却在生日当天收到解雇通知——而做出这一决定的,并非管理层,而是一套冰冷的算法。”

这位女士的丈夫是微软的前员工,没有撑过这一轮的裁员。

在帖子里她表示,她的丈夫为微软效力了25年。如今因为被电脑算法随机选中,他惨被裁员。上周五是他在微软工作的最后一天,正好是他48岁生日。

她的丈夫是一位自闭症患者,还患有多发性硬化症。

“我老公为微软工作25年 被算法随机选中解雇”



“他是我见过最沉默忠诚、才华横溢的人。25年来从未缺勤,极少请病假(即便生病也会在家工作),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为了让有孩子的同事能回家团聚,他主动在圣诞节和感恩节值班。从不要求加薪升职——只是默默出现,解决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

“他因修复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漏洞获得过奖项,指导过数百名同事,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团队和部门领导。连历任CEO都记得他的名字。可如今,他被裁了——仅仅因为一张电子表格。”

“几个月前,他刚拿到25周年水晶纪念奖。现在,他正被大楼警卫护送着离开。”

“如果知道我在写这些,他一定会难为情。他向来以坚忍克制为荣,不愿引人注目。但我不能让他就这样离开,却无人知晓这个故事。”

“我不需要同情。我只想让世人知道:这个世界如何对待那些倾尽所有却沉默不语的人——他们始终如一地付出,从不奢求更多。”

她的分享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和同情:

可悲的是,企业永远不明白自己因此失去了什么。像他这样的人,早已将公司的技术脉络、人员架构都刻进了骨髓。当这些行走的"知识库"被迫离开,取而代之的不过是廉价的应届生,或是远隔重洋的外包团队——而企业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最可悲的是,这样的故事如今已屡见不鲜,它暴露出整个系统根深蒂固的腐朽。现代科技产业正是由您丈夫这样的人支撑起来的——他们能力超群、忠诚可靠,是默默解决问题的幕后英雄。他们不搞办公室政治,不会自我推销,不屑经营人脉,只是埋头工作。可当财务部门开始"优化成本"时,最先被牺牲的恰恰是这些人,因为电子表格永远无法量化忠诚的价值与经验的沉淀。



这就是为什么永远不该对任何公司效忠

人们总想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这其实是个误区。你真正需要做到的,是让自己贵到难以被替代。比如:成为那些令人头疼的政府法规领域的专家;精通那些早已过时的编程语言,或者能在关键时刻抛出晦涩但关键的行业冷知识。

而现实是,除非你在微软这样的巨头工作,大多数公司都会留下那些掌握着难以培训的行业深度认知和无法速成的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毕竟重新培养这样的人才,成本可比裁员补偿金高多了。



他把自己的生命、灵魂和全部个人时间都奉献给了公司,结果却被一台电脑解雇——甚至连最后一点尊严都被剥夺,连个真人来告知解雇理由都不配得到。真是让人摇头叹息。



人们很容易以为他如此付出是出于对公司的忠诚,但我想,他只是忠于自我罢了。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全身心投入其中——不为认可、赞美或回报,只因他就是这样的人:那种默默耕耘的人,"始终如一地付出,从不奢求更多"。

这世上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但你很难在领导岗位或聚光灯下找到他们。他们或许和其他人拿着同样的薪酬,但内心真正的满足,来自于知道自己把工作做到了极致。对他们而言,这便足够了。



查看评论(3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巴伦申请哈佛被拒?梅拉尼娅打破沉默
宣传86岁护士奋斗在一线,公众为什么不买账?
上海出手背后,多少家长因作业而狂暴
到底得多无知,才会支持这样的“规定”!
特朗普:若加拿大成美国第51州,可免费用“这个”

24小时讨论排行

胡锡进:性萧条导致消费低迷 反对“万恶淫为首”观念
中国拼命“挖运河” 背后是真正的国运之战
“川普永远会退缩”成流行语 川普:那是谈判技巧
悲剧!爸爸教女儿学车 车辆从二楼冲出 当场身亡
川普:哈佛外国学生数限制在15% 并提供学生名单
万斯大骂:人工智能是“共产主义技术”
白宫遭设局“伏击” 南非总统:我当时完全懵了......
上亿豪宅“英之园”一夜间夷平 官方曾提充公遭拒
让学生拉不出屎,是社会的失败,是新的民族耻辱
哈佛之后是加州大学?特朗普政府准备大规模指控
特朗普,收下了“史上最大的外国政府贿赂”?
川普赦免诈骗+漏税真人秀夫妇:他们该有第2次机会
美国突暂停留学签证预约 全面审查社媒 影响面在扩大
哈里王子低调现身上海谈环保,使用公爵头衔
“大美丽法案”的隐藏条款 或将终结美国现行民主制度
中国在贸易战中的软肋:高失业率风险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我老公为微软工作25年 被算法随机选中解雇”

北美省钱快报 2025-05-27 13:26:24
我老公为微软工作25年,生日当天被算法随机选中惨遭解雇!忠诚在这里一文不值

最近一阵子,微软血腥裁员的新闻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从5月13日开始,微软开始启动了约6000人的裁员计划,裁员规模约占其员工总数的3%,是该公司两年多来最大规模的减员行动。

当前微软正大力投入人工智能领域。此次裁员重创了这家科技巨头的总部所在地华盛顿州——微软已通知州政府官员将裁减雷德蒙德总部关联岗位1985个,其中多为软件工程和产品管理职位。

这波裁员,也切切实实影响到了无数普通的美国家庭。在裁员开启后不久,reddit上一篇与裁员有关的热帖就引起了热议。

“为微软工作了25年,我的丈夫却在生日当天收到解雇通知——而做出这一决定的,并非管理层,而是一套冰冷的算法。”

这位女士的丈夫是微软的前员工,没有撑过这一轮的裁员。

在帖子里她表示,她的丈夫为微软效力了25年。如今因为被电脑算法随机选中,他惨被裁员。上周五是他在微软工作的最后一天,正好是他48岁生日。

她的丈夫是一位自闭症患者,还患有多发性硬化症。

“我老公为微软工作25年 被算法随机选中解雇”



“他是我见过最沉默忠诚、才华横溢的人。25年来从未缺勤,极少请病假(即便生病也会在家工作),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为了让有孩子的同事能回家团聚,他主动在圣诞节和感恩节值班。从不要求加薪升职——只是默默出现,解决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

“他因修复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漏洞获得过奖项,指导过数百名同事,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团队和部门领导。连历任CEO都记得他的名字。可如今,他被裁了——仅仅因为一张电子表格。”

“几个月前,他刚拿到25周年水晶纪念奖。现在,他正被大楼警卫护送着离开。”

“如果知道我在写这些,他一定会难为情。他向来以坚忍克制为荣,不愿引人注目。但我不能让他就这样离开,却无人知晓这个故事。”

“我不需要同情。我只想让世人知道:这个世界如何对待那些倾尽所有却沉默不语的人——他们始终如一地付出,从不奢求更多。”

她的分享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和同情:

可悲的是,企业永远不明白自己因此失去了什么。像他这样的人,早已将公司的技术脉络、人员架构都刻进了骨髓。当这些行走的"知识库"被迫离开,取而代之的不过是廉价的应届生,或是远隔重洋的外包团队——而企业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最可悲的是,这样的故事如今已屡见不鲜,它暴露出整个系统根深蒂固的腐朽。现代科技产业正是由您丈夫这样的人支撑起来的——他们能力超群、忠诚可靠,是默默解决问题的幕后英雄。他们不搞办公室政治,不会自我推销,不屑经营人脉,只是埋头工作。可当财务部门开始"优化成本"时,最先被牺牲的恰恰是这些人,因为电子表格永远无法量化忠诚的价值与经验的沉淀。



这就是为什么永远不该对任何公司效忠

人们总想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这其实是个误区。你真正需要做到的,是让自己贵到难以被替代。比如:成为那些令人头疼的政府法规领域的专家;精通那些早已过时的编程语言,或者能在关键时刻抛出晦涩但关键的行业冷知识。

而现实是,除非你在微软这样的巨头工作,大多数公司都会留下那些掌握着难以培训的行业深度认知和无法速成的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毕竟重新培养这样的人才,成本可比裁员补偿金高多了。



他把自己的生命、灵魂和全部个人时间都奉献给了公司,结果却被一台电脑解雇——甚至连最后一点尊严都被剥夺,连个真人来告知解雇理由都不配得到。真是让人摇头叹息。



人们很容易以为他如此付出是出于对公司的忠诚,但我想,他只是忠于自我罢了。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全身心投入其中——不为认可、赞美或回报,只因他就是这样的人:那种默默耕耘的人,"始终如一地付出,从不奢求更多"。

这世上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但你很难在领导岗位或聚光灯下找到他们。他们或许和其他人拿着同样的薪酬,但内心真正的满足,来自于知道自己把工作做到了极致。对他们而言,这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