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嗷嗷叫”:一种不会犯错的哲学

“嗷嗷叫”:一种不会犯错的哲学

文章来源: 张3丰的世界 于 2025-05-25 22:19:1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看到有人提倡县委书记要发扬“嗷嗷叫”精神,还是很吃了一惊。

这几年的官方公文,有时候会有一些口语,非常生动,读了仿佛能还原某个会议的现场。

这对日益教条化、空洞化的公文体来说,算是某种清新。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口语化就是好的。类似“嗷嗷叫”就是这种。

一位在纽约的女生告诉我,她看了“硬邦邦”“嗷嗷叫”出现在标题中,真的是哈哈大笑。

我很羡慕她,距离母语很久远,可以有如此的客观性。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可悲,绝对笑不出来。

“嗷嗷叫”让我想起那种抗日神剧,里面的“鬼子”就要进村,杀气腾腾,嗷嗷叫——这是中国编剧对粗鄙、最野蛮的人的想象。

如果说“嗷嗷叫”是一种精神,无非是说这种人做事杀气腾腾,气势夺人。但是,一个干部如此发狠,又是为了什么呢。

中国的县级官员并不好当。一个难题是无法拥有自己的语言。开会讲话,大部分篇幅都是贯彻执行,都是念文件,很少自己发挥的内容。

放下稿子,抬头扫一下台下的下级,这时候说的话才可能是自己的。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小可笑的场景。

疫情的时候我老家的县长就是如此,“恶意返乡的……一律先隔离再拘留”。这话让他上了热搜。

现在看来,这就是在工作中贯彻“嗷嗷叫”对精神。对下面非常狠,吓人;但是上级可能喜欢。

因为“嗷嗷叫”并不是乱叫,而是贯彻执行的时候做到100%坚决。“嗷嗷叫”只是感叹词、拟声词,声音大,动作夸张,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能表达内容的词,没有名次、动词,也就没有责任——声量虽大,却没有透露自己的想法,

它是非常理想的:我用了最大力气呐喊,但是我却没说出一个字。所以,它不可能犯错。

这个词最能代表当下公务员的哲学。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新晋河南首富,靠一张“旺夫大圆脸”赢麻了!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年轮》原唱之争,张碧晨和汪苏泷彻底撕破脸
花大钱的山姆会员,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硅谷的C位都是华人?!华人或统治AI时代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特朗普开怼:“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没去过”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特朗普抵达苏格兰,当地媒体:美国重刑犯来了
俄媒寻人 25年前与普京合影中国男孩找到了 现任...
密集游说施压 以色列曾威胁法国放弃承认巴勒斯坦国
美国退出停火谈判,特朗普:哈马斯不想谈判,想死
斡旋无果 联合国想买被拒 特朗普政府为何烧掉它
新一轮的美国妖股来了 散户压路机前捡铜板?
不看好两位潜在买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沦为备件
演唱会CEO出轨最大赢家是他 还清57万元学生贷款
台州富二代28轮激战,以超20万/米摘全国单价“地王”
特大暴雨破纪录,河北易县“1天下完1年的雨”
靠“碰瓷”中国人成名的“迷惑系”网红,竟当上日本议员?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嗷嗷叫”:一种不会犯错的哲学

张3丰的世界 2025-05-25 22:19:10



看到有人提倡县委书记要发扬“嗷嗷叫”精神,还是很吃了一惊。

这几年的官方公文,有时候会有一些口语,非常生动,读了仿佛能还原某个会议的现场。

这对日益教条化、空洞化的公文体来说,算是某种清新。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口语化就是好的。类似“嗷嗷叫”就是这种。

一位在纽约的女生告诉我,她看了“硬邦邦”“嗷嗷叫”出现在标题中,真的是哈哈大笑。

我很羡慕她,距离母语很久远,可以有如此的客观性。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可悲,绝对笑不出来。

“嗷嗷叫”让我想起那种抗日神剧,里面的“鬼子”就要进村,杀气腾腾,嗷嗷叫——这是中国编剧对粗鄙、最野蛮的人的想象。

如果说“嗷嗷叫”是一种精神,无非是说这种人做事杀气腾腾,气势夺人。但是,一个干部如此发狠,又是为了什么呢。

中国的县级官员并不好当。一个难题是无法拥有自己的语言。开会讲话,大部分篇幅都是贯彻执行,都是念文件,很少自己发挥的内容。

放下稿子,抬头扫一下台下的下级,这时候说的话才可能是自己的。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小可笑的场景。

疫情的时候我老家的县长就是如此,“恶意返乡的……一律先隔离再拘留”。这话让他上了热搜。

现在看来,这就是在工作中贯彻“嗷嗷叫”对精神。对下面非常狠,吓人;但是上级可能喜欢。

因为“嗷嗷叫”并不是乱叫,而是贯彻执行的时候做到100%坚决。“嗷嗷叫”只是感叹词、拟声词,声音大,动作夸张,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能表达内容的词,没有名次、动词,也就没有责任——声量虽大,却没有透露自己的想法,

它是非常理想的:我用了最大力气呐喊,但是我却没说出一个字。所以,它不可能犯错。

这个词最能代表当下公务员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