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经济外交?特朗普中东行的3大目标和4个关键词

经济外交?特朗普中东行的3大目标和4个关键词

文章来源: 上观新闻 于 2025-05-14 07:06:1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经济外交?特朗普中东行的3大目标和4个关键词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说,永远不要说永远。但八年过去了,他对中东的关注依然未减。

据新华社报道,5月13日,特朗普抵达利雅得,开启新任期内首次中东访问:不经停以色列,出访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

这三个产油国身居世界最富国家之列,特朗普将与它们签署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商业协议。有中东人士评论称,特朗普在海湾国家的美元中翩翩起舞。

在加沙战火未熄、伊核问题仍悬的多重阴影下,特朗普此次“交易之旅”折射出华盛顿怎样的中东政策走向,又将对地区局势产生哪些影响?

三大目标

当地时间13日上午,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抵达利雅得哈立德国际机场,沙特F-15战机编队伴飞护航,王储穆罕默德亲自迎接,现场鼓乐震天。

与第一任期一样,中东在特朗普的外访行程单上格外靠前。

一方面,中东与欧洲、东亚并列为美国三大战略支点;另一方面,受能源、军工、犹太利益集团等因素影响,共和党政府历来重视中东事务。

不过,与第一任期不同的是,特朗普此访并未纳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一安排引发关注。

“特朗普自称美国史上最亲以总统。但此访不含以色列,引发部分以色列人担忧。”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指出,这可能反映出特朗普在加沙停火、伊核问题等政策方面的微妙变化。

实际上,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表示,希望减少卷入外部冲突,优先发展国内经济,并拓展海外出口市场。而以色列希望加大军事行动力度,一鼓作气铲除哈马斯。这与特朗普意图通过外交调解加沙冲突的立场并不一致。

综合多方观点,不将以色列纳入行程,并非美国冷落以色列。而是特朗普有意绕开敏感议题,减轻外交压力,为经贸合作和地区重构腾出空间。

“特朗普此访主要有三大目标。”韦宗友指出:

一是加强与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的军事同盟关系,希望后者在稳定中东局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稳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地位。

二是吸引沙特、阿联酋等富裕的阿拉伯国家加大对美投资,购买更多美国军备,刺激美国军火出口,提升美国制造业并带动就业。

三是借机重塑美国“和平斡旋者”形象,在伊朗核问题、加沙冲突和叙利亚战后重建等议题上寻求突破口。

“经济外交”?

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外交手段与利益交换。特朗普以“交易型总统”自居,此次中东行正是以商业和经济合作为主要抓手。

特朗普抵达当天,沙特便抛出价值近142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作为见面礼。这是沙特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一揽子协议的一部分,被白宫称为“史上最大军事协议”,涵盖防空系统、太空合作、通信设备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据称,沙特还在积极争取购买F-35战机,这将使其成为继以色列后中东第二个装备该型号战机的国家。

为强化经贸对接,特朗普此行带来重量级商业代表团,包括特斯拉、亚马逊、英伟达、波音、OpenAI等美企高管。沙特方面称,若双方谈判顺利,未来整体合作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

在随后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两站,特朗普将延续其商业推广行动,持续推销美国技术与产品,并签署一系列商业协议,涵盖武器销售、人工智能、半导体、能源和太空技术等领域。

阿联酋已宣布计划10年内对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卡塔尔投资局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对美投资金额增加至450亿美元。有美国分析人士直言,海湾国家是特朗普的“快乐宝地”。

韦宗友认为,“经济外交”是特朗普此行一大特点,其背后逻辑可归结为四个关键词。

第一,表演。

特朗普惯于将外交成果作为政绩展示工具。从“天价”军售大单,到投资意向书,无一不带有显著的表演成分。

以美沙军售合同为例,沙特一直是美国军火最大买主之一。特朗普第一任期首访沙特时,后者就曾送上军购大礼包。如今,沙特继续投其所好,并不让人意外。不过,美国当前的军工生产能力滞后,连国内订单都无法满足。俄乌冲突更让美国军火武器库告急。军购合同何时能够落地交货,仍是未知数。

第二,“美国优先”。

特朗普第二任期以“美国优先”“经济优先”作为核心政策导向。他希望借中东巨额订单提振本国制造业,回应“美国优先”政策在就业增加、制造业回流与扩大出口等方面的竞选承诺。

第三,大国竞争。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在基础设施、电信等领域经贸往来密切,取得丰硕成果。比如,中企参与建设沙特麦加轻轨铁路、华为帮助阿联酋等国建设5G网络等。这些成果让美国感到自身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特朗普有意通过加强与海湾国家的经贸联系,抵消或反制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影响力。中东国家是否购买中国武器装备等问题,可能会在双边会谈中有所涉及。

第四,各取所需。

随着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加速重塑,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希望通过特朗普的访问,加强军事合作、引入美国技术,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升地区话语权和影响力。美国则希望巩固其外交和经济成果。双方目标契合。

效果存疑

特朗普到访之际,热烈的欢迎仪式、华丽的商业包装,与一片混沌的中东局势形成对比:加沙战火重燃、伊核协议悬而未决、以色列仍在指责也门胡塞武装发射导弹……

舆论指出,尽管美国一贯将自身利益置于战争管控与平民保护之上,但特朗普此行并不满足于单纯的商业交易。

“与拜登政府在中东奉行的对伊朗全面高压、与以色列高度捆绑的政策不同,特朗普的中东政策不仅对沙特等国抱有明确经济诉求,也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斡旋打破僵局,防止中东动荡外溢影响美国经济。”韦宗友列举了特朗普眼下试图解决的几道难题。

在伊核问题上,特朗普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限制伊朗核计划,也试图借助沙特等国制衡伊朗。眼下,美伊谈判仍在进行中,这让外界对特朗普此次中东行能否取得突破多了一份期待。

在叙利亚问题上,特朗普13日称将下令解除制裁。这似乎为当地战后重建开了绿灯,实际上也为美国重新介入叙利亚事务预留空间。

在加沙问题上,美国出于战略资源分配和国际形象维护等考量,不希望战事持续蔓延、牵扯过多精力。但阿拉伯国家普遍将巴勒斯坦人道主义危机加剧与地区长期动荡,归咎于美国长期以来的偏袒政策。这使得美国在推动加沙停火方面遭遇当地质疑和多国抵制。

此外,俄乌局势也为特朗普此行增添戏剧性。两国会否于15日在土耳其举行直接谈判?特朗普届时是否参与备受关注。

总体而言,“特朗普此行意在‘以商促政’重返中东棋盘,借‘交易’实现外交布局。”韦宗友说,然而,在美国“唯利是图”、盟友质疑其信誉与政策连贯性、一系列协议落地前景不明等现实考验面前,这场看似充满恭敬和恭维的“交易之旅”,最终能取得怎样的实际效果,仍是未知数。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回族新娘天仙颜值 全网热议 摄影师认证:家族出美女
喜大普奔!美国汽车终于要废除“自动启停”功能了
42岁“兔女郎”交不起房租睡帐篷 曾日入过万元住庄园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聊天记录曝光!河海大学女博士生实名举报导师

24小时讨论排行

拦不住?全球顶尖科学家涌入中国
美国禁止全球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强化出口管制
特朗普口出恶言:“欧盟比中国更恶劣”
降税消息一出 美企CEO凌晨跳下床催中国工厂出货
又有学者炮轰习近平!北大女教授:只会画大饼…
南非总统痛斥59名赴美白人难民是逃避问题的“懦夫”
太嚣张了!纽约青少年移民组帮派 围殴纽约警察
川普松口!不排除"亲上火线"和习近平谈贸易协议
拉美国家齐聚北京开大会 这国确认加入一带一路
大动作!中俄就共建月球核电站签署合作备忘录
乌克兰"够清醒",自知"无法收复全部失地",也"不会加入北约"
印度学者:中国能让美国达成协议 我们强硬起来也能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希望与无望,繁荣与萧条:美国人应该了解的两个中国
这大国转强硬 拟对美加征关税 川普回归后首次报复
纽约时报:特朗普的谈判“套路”不再奏效?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经济外交?特朗普中东行的3大目标和4个关键词

上观新闻 2025-05-14 07:06:10
经济外交?特朗普中东行的3大目标和4个关键词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说,永远不要说永远。但八年过去了,他对中东的关注依然未减。

据新华社报道,5月13日,特朗普抵达利雅得,开启新任期内首次中东访问:不经停以色列,出访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

这三个产油国身居世界最富国家之列,特朗普将与它们签署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商业协议。有中东人士评论称,特朗普在海湾国家的美元中翩翩起舞。

在加沙战火未熄、伊核问题仍悬的多重阴影下,特朗普此次“交易之旅”折射出华盛顿怎样的中东政策走向,又将对地区局势产生哪些影响?

三大目标

当地时间13日上午,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抵达利雅得哈立德国际机场,沙特F-15战机编队伴飞护航,王储穆罕默德亲自迎接,现场鼓乐震天。

与第一任期一样,中东在特朗普的外访行程单上格外靠前。

一方面,中东与欧洲、东亚并列为美国三大战略支点;另一方面,受能源、军工、犹太利益集团等因素影响,共和党政府历来重视中东事务。

不过,与第一任期不同的是,特朗普此访并未纳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一安排引发关注。

“特朗普自称美国史上最亲以总统。但此访不含以色列,引发部分以色列人担忧。”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指出,这可能反映出特朗普在加沙停火、伊核问题等政策方面的微妙变化。

实际上,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表示,希望减少卷入外部冲突,优先发展国内经济,并拓展海外出口市场。而以色列希望加大军事行动力度,一鼓作气铲除哈马斯。这与特朗普意图通过外交调解加沙冲突的立场并不一致。

综合多方观点,不将以色列纳入行程,并非美国冷落以色列。而是特朗普有意绕开敏感议题,减轻外交压力,为经贸合作和地区重构腾出空间。

“特朗普此访主要有三大目标。”韦宗友指出:

一是加强与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的军事同盟关系,希望后者在稳定中东局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稳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地位。

二是吸引沙特、阿联酋等富裕的阿拉伯国家加大对美投资,购买更多美国军备,刺激美国军火出口,提升美国制造业并带动就业。

三是借机重塑美国“和平斡旋者”形象,在伊朗核问题、加沙冲突和叙利亚战后重建等议题上寻求突破口。

“经济外交”?

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外交手段与利益交换。特朗普以“交易型总统”自居,此次中东行正是以商业和经济合作为主要抓手。

特朗普抵达当天,沙特便抛出价值近142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作为见面礼。这是沙特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一揽子协议的一部分,被白宫称为“史上最大军事协议”,涵盖防空系统、太空合作、通信设备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据称,沙特还在积极争取购买F-35战机,这将使其成为继以色列后中东第二个装备该型号战机的国家。

为强化经贸对接,特朗普此行带来重量级商业代表团,包括特斯拉、亚马逊、英伟达、波音、OpenAI等美企高管。沙特方面称,若双方谈判顺利,未来整体合作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

在随后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两站,特朗普将延续其商业推广行动,持续推销美国技术与产品,并签署一系列商业协议,涵盖武器销售、人工智能、半导体、能源和太空技术等领域。

阿联酋已宣布计划10年内对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卡塔尔投资局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对美投资金额增加至450亿美元。有美国分析人士直言,海湾国家是特朗普的“快乐宝地”。

韦宗友认为,“经济外交”是特朗普此行一大特点,其背后逻辑可归结为四个关键词。

第一,表演。

特朗普惯于将外交成果作为政绩展示工具。从“天价”军售大单,到投资意向书,无一不带有显著的表演成分。

以美沙军售合同为例,沙特一直是美国军火最大买主之一。特朗普第一任期首访沙特时,后者就曾送上军购大礼包。如今,沙特继续投其所好,并不让人意外。不过,美国当前的军工生产能力滞后,连国内订单都无法满足。俄乌冲突更让美国军火武器库告急。军购合同何时能够落地交货,仍是未知数。

第二,“美国优先”。

特朗普第二任期以“美国优先”“经济优先”作为核心政策导向。他希望借中东巨额订单提振本国制造业,回应“美国优先”政策在就业增加、制造业回流与扩大出口等方面的竞选承诺。

第三,大国竞争。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在基础设施、电信等领域经贸往来密切,取得丰硕成果。比如,中企参与建设沙特麦加轻轨铁路、华为帮助阿联酋等国建设5G网络等。这些成果让美国感到自身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特朗普有意通过加强与海湾国家的经贸联系,抵消或反制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影响力。中东国家是否购买中国武器装备等问题,可能会在双边会谈中有所涉及。

第四,各取所需。

随着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加速重塑,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希望通过特朗普的访问,加强军事合作、引入美国技术,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升地区话语权和影响力。美国则希望巩固其外交和经济成果。双方目标契合。

效果存疑

特朗普到访之际,热烈的欢迎仪式、华丽的商业包装,与一片混沌的中东局势形成对比:加沙战火重燃、伊核协议悬而未决、以色列仍在指责也门胡塞武装发射导弹……

舆论指出,尽管美国一贯将自身利益置于战争管控与平民保护之上,但特朗普此行并不满足于单纯的商业交易。

“与拜登政府在中东奉行的对伊朗全面高压、与以色列高度捆绑的政策不同,特朗普的中东政策不仅对沙特等国抱有明确经济诉求,也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斡旋打破僵局,防止中东动荡外溢影响美国经济。”韦宗友列举了特朗普眼下试图解决的几道难题。

在伊核问题上,特朗普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限制伊朗核计划,也试图借助沙特等国制衡伊朗。眼下,美伊谈判仍在进行中,这让外界对特朗普此次中东行能否取得突破多了一份期待。

在叙利亚问题上,特朗普13日称将下令解除制裁。这似乎为当地战后重建开了绿灯,实际上也为美国重新介入叙利亚事务预留空间。

在加沙问题上,美国出于战略资源分配和国际形象维护等考量,不希望战事持续蔓延、牵扯过多精力。但阿拉伯国家普遍将巴勒斯坦人道主义危机加剧与地区长期动荡,归咎于美国长期以来的偏袒政策。这使得美国在推动加沙停火方面遭遇当地质疑和多国抵制。

此外,俄乌局势也为特朗普此行增添戏剧性。两国会否于15日在土耳其举行直接谈判?特朗普届时是否参与备受关注。

总体而言,“特朗普此行意在‘以商促政’重返中东棋盘,借‘交易’实现外交布局。”韦宗友说,然而,在美国“唯利是图”、盟友质疑其信誉与政策连贯性、一系列协议落地前景不明等现实考验面前,这场看似充满恭敬和恭维的“交易之旅”,最终能取得怎样的实际效果,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