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随迁儿童在校率:一个漂亮数据的背后

随迁儿童在校率:一个漂亮数据的背后

文章来源: 劳务宏观笔记 于 2025-05-09 22:51:2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每年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数据》都会公布农民工“随迁儿童入园率和在校率”的数据,几乎都接近百分之百。例如,2024年,“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为94.5%、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9.8%”。

但是,如果你对中国流动人口和留守儿童现状有基本了解,就知道,这些漂亮数字,毫无意义,甚至有点“掩耳盗铃”。

为什么这么说?所谓“随迁儿童”,意思就是跟着父母在外地生活的孩子。他们跟着父母,前提一定是能在那里上学。只要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家长当然会确保孩子有学上。如果打听到新城市入学要求高、入园难、择校贵、证件麻烦,在现实中很多家庭干脆不会带孩子一起出来打工,而是留在农村老家,成为留守儿童。

所以,现实是,好多还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孩子,因为没有在父母工作地上学的机会,被迫留守。失去了成为“随迁儿童”的机会,他们自然就不会进入这项“入学率接近100%”的统计。也就是说,这个数字本质上筛掉了最难、最弱势的“留守儿童”,最后只统计那些本来就有条件入学的幸运孩子,再怎么高也没有实际参考意义。

随迁儿童在校率:一个漂亮数据的背后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2020年,全国还有超过6600万的留守儿童(详见上图)。

多数城市公办学位有限、入学门槛高,如果没有本地户口,就只能走积分入学和积分入户。但这些积分往往对学历高,购买社保的群体更有利。以苏州为例,父母如果是高中学历,可以加20分,而研究生以上学历可以加200分。东莞的积分入学可能是最宽松的,对学历没有要求,但是积分是基于社保缴纳时间的,很多灵活就业的群体,没有买社保,当然也就积分入学的条件。而且很多地方,即使拿到积分入学的条件,具体的学校是随机分配的,导致很多孩子要在离家很远的学校上学,虽然都在一个城市,但如果通勤距离太远,对于学生和家长都是很大的挑战。

所以,这导致目前我国还有6千万左右的留守儿童,其中4千多万都在农村。他们因为没有条件在“流入地”入学、最终只能留在农村老家。只有那些能“顺利办下入学的”,才统计进了官方口径里的“随迁儿童”。而那些最需要帮扶、最值得关注的,本该被看见的数据,却被巧妙地排除在外。

所以这样的“在校率”“入学率”,表面光鲜,实则并未反映政策下的障碍,也没有反映农民工子女的实际受教育状况和社会分层。比如,同样是“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老家公立学校免费入学门槛较低,但大城市即便“义务教育”,外来工子女要列队办各种材料,往往还只能进去民办、“过渡班”或者三无小学校园;大部分公办幼儿园只收本地户籍,有的还收取高额赞助费。这才是现实。





而那些为了教育不得不分居两地的家庭,孩子在农村上学,父母一年见一两次面,感情淡漠,心理健康和安全问题也频频发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都显示,2020年,中国有4177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27.1%的小孩是完全由祖辈照看,还有12.9%的儿童是单独或与其他儿童一起生活。这些被“统计在外”的问题孩子,他们的教育、健康、安全、情感全部被长期忽视。

总之,看似完美的“随迁子女入学率”,更像是一份自己给自己评分的成绩单,通过显而易见的筛选偏差,掩盖了残酷的现实。剩下当然都是“几乎100%”。但真正困在入学门槛外、需要教育公平的孩子,依然在无声地被忽视着。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谎报留美学历 她被判入狱!去年刚获环球小姐称号
副总统万斯:印巴两国冲突 “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美总统贸易顾问:英国人会喜欢美国“氯洗鸡、激素牛”
美国导演詹姆斯?弗雷病逝,曾执导热剧《纸牌屋》
俄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现场图集

24小时讨论排行

二战结束80年 “台湾籍日本兵”的双重身份认同之争
急转弯?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奥特曼在国会承认:中美的差距确实越来越小
普京在俄胜利日阅兵演讲:真理和正义在我们这边
川普高喊“美经济将如火箭飙升”:现在就去买美股!
乘客突发急病,医生为何选择不救?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特朗普19岁儿子最后一天上学,发福圆润到没脖子了
特朗普:鲍威尔不降息,可能是因为“他不爱我”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美国加税145%,“他”的1000万圣诞树订单说没就没了
我在国外做公务员,年薪30万,但很想回国
90后当起“做饭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
纽约时报刊文:新教皇可能很像老教皇
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匈牙利外长:已驱逐两名“从事间谍工作”乌外交官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随迁儿童在校率:一个漂亮数据的背后

劳务宏观笔记 2025-05-09 22:51:22



每年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数据》都会公布农民工“随迁儿童入园率和在校率”的数据,几乎都接近百分之百。例如,2024年,“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为94.5%、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9.8%”。

但是,如果你对中国流动人口和留守儿童现状有基本了解,就知道,这些漂亮数字,毫无意义,甚至有点“掩耳盗铃”。

为什么这么说?所谓“随迁儿童”,意思就是跟着父母在外地生活的孩子。他们跟着父母,前提一定是能在那里上学。只要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家长当然会确保孩子有学上。如果打听到新城市入学要求高、入园难、择校贵、证件麻烦,在现实中很多家庭干脆不会带孩子一起出来打工,而是留在农村老家,成为留守儿童。

所以,现实是,好多还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孩子,因为没有在父母工作地上学的机会,被迫留守。失去了成为“随迁儿童”的机会,他们自然就不会进入这项“入学率接近100%”的统计。也就是说,这个数字本质上筛掉了最难、最弱势的“留守儿童”,最后只统计那些本来就有条件入学的幸运孩子,再怎么高也没有实际参考意义。

随迁儿童在校率:一个漂亮数据的背后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2020年,全国还有超过6600万的留守儿童(详见上图)。

多数城市公办学位有限、入学门槛高,如果没有本地户口,就只能走积分入学和积分入户。但这些积分往往对学历高,购买社保的群体更有利。以苏州为例,父母如果是高中学历,可以加20分,而研究生以上学历可以加200分。东莞的积分入学可能是最宽松的,对学历没有要求,但是积分是基于社保缴纳时间的,很多灵活就业的群体,没有买社保,当然也就积分入学的条件。而且很多地方,即使拿到积分入学的条件,具体的学校是随机分配的,导致很多孩子要在离家很远的学校上学,虽然都在一个城市,但如果通勤距离太远,对于学生和家长都是很大的挑战。

所以,这导致目前我国还有6千万左右的留守儿童,其中4千多万都在农村。他们因为没有条件在“流入地”入学、最终只能留在农村老家。只有那些能“顺利办下入学的”,才统计进了官方口径里的“随迁儿童”。而那些最需要帮扶、最值得关注的,本该被看见的数据,却被巧妙地排除在外。

所以这样的“在校率”“入学率”,表面光鲜,实则并未反映政策下的障碍,也没有反映农民工子女的实际受教育状况和社会分层。比如,同样是“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老家公立学校免费入学门槛较低,但大城市即便“义务教育”,外来工子女要列队办各种材料,往往还只能进去民办、“过渡班”或者三无小学校园;大部分公办幼儿园只收本地户籍,有的还收取高额赞助费。这才是现实。





而那些为了教育不得不分居两地的家庭,孩子在农村上学,父母一年见一两次面,感情淡漠,心理健康和安全问题也频频发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都显示,2020年,中国有4177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27.1%的小孩是完全由祖辈照看,还有12.9%的儿童是单独或与其他儿童一起生活。这些被“统计在外”的问题孩子,他们的教育、健康、安全、情感全部被长期忽视。

总之,看似完美的“随迁子女入学率”,更像是一份自己给自己评分的成绩单,通过显而易见的筛选偏差,掩盖了残酷的现实。剩下当然都是“几乎100%”。但真正困在入学门槛外、需要教育公平的孩子,依然在无声地被忽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