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花钱买自由”?已婚女性瞒着家人住酒店

“花钱买自由”?已婚女性瞒着家人住酒店

文章来源: 南风窗 于 2025-05-09 20:14:3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花钱买自由”?已婚女性瞒着家人住酒店

一个已婚已育的女人,瞒着家人去酒店开了一间钟点房,奢侈地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有限时空。

一个平常的工作日,雅琳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深感疲惫,可她不想回家“像个陀螺一样围着女儿转”。于是,下班后,她对家人谎称自己要加班,然后在家附近开了一间钟点房。入住后,她先洗了个热水澡,开着外放的音乐,随心所欲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在与公婆同住的家里,这是“想都不敢想”的自由。

已婚12年的湖南女士赵照也曾在家附近住过酒店。去年冬天,农历新年刚过去,她将孩子暂时送去父母家,瞒着在外地上班的老公,独自在酒店里追剧、打游戏,隔绝外界一切信息,平静地度过了婚后难得的两日清闲。

深圳的钟点房四个小时就要两百多,一个工作日偶得的半日清闲,曾苹也为自己买下了这份不算太实惠的清静。在酒店里,她坐在窗边看完了久久没能完成的一本书,然后“大睡特睡”,将自己从一个两岁孩子母亲的身份里短暂抽离。恢复好精力之后,再回到家,去面对离不开她的女儿、满地的玩具,以及总是唠叨埋怨的母亲。

与自己待在一起,这是单身人士的常态,却是一些已婚人士梦寐以求的奢侈时光。当生活空间从独居到二人世界,再到组建家庭后的老小共居,用金钱换来的这几个小时安宁,既是多年来睽违已久的空间和自由,也是短暂卸下妻子、母亲、女儿等身份桎梏后的放松与慰藉。



和自己待在一起,是一些已婚人士梦寐以求的奢侈时光/《小日子》剧照

逃离的地点不一定是酒店。今年40岁的秦霜就常常请一天假,去家附近的一家洗浴中心独自待上大半天。表面上看,她像平时出门上班一样,早上与家人告别,晚上回家,中间“偷来”的时间,才难得地属于自己。

不管什么时代,都有娜拉的故事不同程度地发生着,也有不同的方式在面对。

01

“无家可归”

那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工作日,忙碌一整个早上后,午休时间已经被剥夺了。头晕脑胀之下,雅琳认为自己需要放半天假。可她没有选择回家,而是在家附近不到两公里的一家酒店开了一间钟点房。

对雅琳来说,回家可能并不意味着休息,而是意味着加班,“两岁的女儿黏人,顺位我排第一”。在家里,她不得不“像个陀螺”一样围着女儿转。身心俱疲的时候,她感到实在力不从心。

入住酒店后,她先洗了个热水澡,至今还记得“酒店的洗浴味道很好闻”。放着可以让自己放松的音乐,然后在难得的静谧与放松中睡着了。

一觉起来后,拉开窗帘,天还亮着,但近傍晚的柔和阳光洒进来,伴随着街外车水马龙的声音,雅琳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



独处时才算是真正放松的休息/《坡道上的家》剧照

雅琳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每天从早上10点到晚上8点都要待在办公楼里。出门就是黑夜,几乎从没近距离看到过晚霞。

那天,她在酒店窗边把工作赶完后才回的家,踏进家门的一瞬间,女儿高兴地尖叫着向她跑过来。经历了短暂逃离和休息,雅琳感觉拥抱女儿的时候能更轻快了。

充分的休息让她感觉自己更有信心和耐心去面对家庭。34岁的林镜同样如此。一天下班后,林镜骗家里人说,自己要加班到很晚。然后她准时走出公司,到距离家步行半小时左右的一家酒店,开了一间钟点房。

她独自在这间房里待了四个小时。在一楼餐厅吃完晚餐后,在酒店床上趴着看了会儿书,又洗了个热水澡,看了一会儿电视,然后再退房回家。

结婚第五年,林镜终于重新拾回了一段暌违多年的宁静时光。这四个小时内,她感觉自己“在和我自己约会”。回家后,她感到整个人神清气爽,“面对老公和孩子更有耐心了”。

林镜住在北京,女儿上幼儿园,老公和她一样是上班族。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夫妻二人与老人住在一起。林镜没有自己的房间,只能和老公、孩子挤在同一间卧室里。幸福和窒息感是相伴相随的,像麻花一样搅在一起,每天的生活都搅在一起,她渐渐感到失去了喘息空间。



婚后的家庭生活让人失去了喘息空间/《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背着家人去开房往往是一时兴起的决定。同样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日,在深圳上班的曾苹结束早上的工作后,发现下午忽然没了其他安排,偶得半日清闲。虽然身心疲惫,曾苹却不想回家,她不想面对“一地的玩具,永远收不整齐的卧室,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刺痛我的父母”。

于是,那天下午,曾苹在离家3公里的地方,花200多块钱开了个钟点房。

房间落地窗外的风景很好,她为自己点了一杯奶茶,在楼下便利店买了喜欢的零食,奢侈的四个小时,看了一会儿包里带的伊藤比吕美《闭经记》,然后“大睡特睡”,直到退房。

在家里,曾苹隔三岔五就要和母亲产生矛盾,晚上,老公的鼾声、翻来覆去的孩子,都让她基本不能睡个整觉。

婚前,曾苹和老公按照自己喜欢的模样装修和布置了一个家,但女儿出生后,整个家“持续处于混乱的状态里”。孩子的东西到处都是,一切都只能按照幼儿的需求重新处置。加上与老人同住,夫妻二人原本的意志几乎所剩无几。

02

“重返20岁”

曾苹今年32岁,有一个3岁的女儿。从怀孕到生孩子,曾苹自认为没吃过太多苦,“一路私立医院、月子中心”,生育后,她也得到了条件范围内最好的照顾。

曾苹在体制内上班,丈夫在大企业上班,家庭收入稳定,结婚第6年,夫妻俩仍然保有恋爱时的甜蜜与激情。丈夫支持曾苹的所有决定和选择,包括在孩子一岁时辞掉编制。他也愿意承担大部分育儿事务,比如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喂奶,“我能做的他都能做”。如今,每天负责送孩子每天去幼儿园的也是丈夫。

女儿出生后,母亲这一身份全方位侵入了曾苹的生活。曾苹的上一份工作是老师,在照顾孩子方面也被身边人认为更有经验,“有些事情只能妈妈去做,或者大家默认只能妈妈去做”。逐渐地,相较于父亲、外婆,孩子也变得更加依赖她。

曾苹的母亲虽然来帮忙带孩子,但母亲会默认,帮助女儿带孩子的时间,是为了让女儿专注学业或事业,但如果曾苹要出去玩,她就不太会愿意了。

曾苹觉得,“我的妈妈在我女儿出生那一刻就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外婆”,她对于曾苹的期待,也从一个好女儿,变成了一个“好母亲”。

吵的第一架,是母乳的分歧。曾苹很抵触母乳,母亲却不能接受。



孩子出生后,母亲的身份全方位地侵入着生活/《隔爱》剧照

曾苹的母亲今年65岁,是一个大家族里的长姐。在曾苹成长过程中,母亲是个高度责任感和严肃的人,但在家对待曾苹和曾苹爸爸,母亲会有柔软的一面。在曾苹出生的九十年代,母亲算是那个小县城里相当前卫的家长,她会给女儿几乎全部的选择自由,一旦曾苹做出了选择,父母都会全力鼓励她。

如今,曾苹的母亲对曾苹的女儿也是如此,一天,曾苹切了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西瓜,母亲都会因此称赞她。

逐渐地,“能在家但没有在家的时间”,会让曾苹感到内疚。

也不尽然都需要住酒店才能获得短暂的自由,工作与家庭场所之外,与朋友待在一起,看看演唱会,都能将曾苹从社会与家庭身份短暂“解救”出来,成为她如今会去刻意获取且专注享受的自由时空。

采访结束后,曾苹兴奋地同我分享,五一假期过后,她即将以出差的名义,去另一座城市与大学舍友相聚三天。同一个宿舍里的6个女孩,如今已经有5个都做了妈妈,但在这3天内,“我们都会抛下孩子一个周末,重返20岁”。

03

平衡的可能性

幸福的家庭生活与自由自在的个人空间并不矛盾,至少,大部分人希望它们不是矛盾的。虽然,很多时候,这份希望其实是奢望。

湖南益阳人赵照结婚12年,有2个11岁和6岁的女儿。去年冬天,春节过后,赵照把女儿送到乡下父母那儿待几天,然后瞒着所有人,在家附近开了一间房,独自度过了两个清静异常的晚上。

她隔绝了外界大部分信息,“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躺在床上追了两天剧,打了两天游戏,玩《地下城勇士》,把以前没空看完的剧都补完了。

赵照和丈夫两地分居,丈夫平时在长沙上班,每周回家一两次。婚后,赵照没有出去工作,但也并非没有收入。她一面在家照顾两个女儿,一面做电商平台的兼职。效益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3万多收入。



《谁说我结不了婚》剧照

赵照自己小时候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因此,生完孩子后,她希望自己能全身心陪伴孩子。

住酒店那天纯属“一时兴起”,那段时间也并不是带孩子最劳累的时候,赵照在去长沙看完丈夫后,忽然不想回家,即便家里没有人。

她径自去了酒店,一口气开了两个晚上,花了600多。她不想向任何人解释自己想要“短暂逃离”的理由。

实话说,赵照是享受养育两个女儿的过程的,“因为我是喜欢孩子才生下她们的”,相较于身体的劳累,她更容易感到心累。有一种时刻难以避免——丈夫认为她待在家带孩子总是比外出上班轻松的,“他觉得我每天抱着手机玩玩就过去了”。他自己是每天规律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上班。

此外,两人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存在些许分歧。大女儿喜欢画画,赵照给她报了兴趣班,丈夫却坚持认为孩子应该以学校为重,于是不肯出兴趣班的钱,赵照只好自己单独掏钱给女儿学画画。

“完全放松下来其实是不可能的。”哪怕“逃”出家去开房,哪怕孩子懂事好带,成为母亲后,赵照仍然感觉到持续紧绷的心弦不可能得到彻底放松。

杭州人冯倩今年32岁,职业是律师,需要经常出差。结婚生子前,她从未感到出差住酒店会是一种享受的事。如今,儿子4岁,她渐渐开始爱上了去外地出差。

出差通常会花费她两三天,她会选一家舒服些的酒店,处理完工作后,回到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房间,看看电视、看看书,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发一会儿呆。

这种神经上的放松在家是不可能实现的。4岁的男孩正是调皮的时候,只要冯倩在家,儿子就会无时无刻不缠着她,她拿我们的采访电话打比方,“比如我打个电话,他可能就会在一旁故意哭闹”。

冯倩猜测,也许因为幼儿刚出生时接触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也许因为某种“天生的生理链接”,哪怕丈夫承担几乎同等的客观工作,儿子也更依赖冯倩。他会告诉冯倩,“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都很乖”,可妈妈一旦在家,孩子就会“肆无忌惮”起来。

休产假的10个月内,冯倩感到心力交瘁的程度较之工作更甚。

她知道自己属于焦虑型母亲,在家的时候,每一根神经都是紧绷的,“担心他(孩子)什么时候要喝口水,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什么时候不作声了”,即便家里有老人帮忙,冯倩也感觉自己恨不得24小时眼睛长在孩子身上。

还好有工作,工作成为冯倩某种意义上的“避难所”。有老人在家的时候,冯倩即便没有工作要处理,她也会去律所办公室待着,看看电视,看看书,即便什么也不做,大脑也比在家时更放松、平静。

但一切当然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以前出差的时候,冯倩几乎都会给自己留半天时间,在当地城市逛逛。现在,离开家超过两天,她就会迫不及待返回家,去面对另一个需要自己的地方。

查看评论(1)

24小时热点排行

谎报留美学历 她被判入狱!去年刚获环球小姐称号
副总统万斯:印巴两国冲突 “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美总统贸易顾问:英国人会喜欢美国“氯洗鸡、激素牛”
美国导演詹姆斯?弗雷病逝,曾执导热剧《纸牌屋》
俄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现场图集

24小时讨论排行

二战结束80年 “台湾籍日本兵”的双重身份认同之争
急转弯?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奥特曼在国会承认:中美的差距确实越来越小
普京在俄胜利日阅兵演讲:真理和正义在我们这边
乘客突发急病,医生为何选择不救?
川普高喊“美经济将如火箭飙升”:现在就去买美股!
特朗普19岁儿子最后一天上学,发福圆润到没脖子了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特朗普:鲍威尔不降息,可能是因为“他不爱我”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我在国外做公务员,年薪30万,但很想回国
美国加税145%,“他”的1000万圣诞树订单说没就没了
纽约时报刊文:新教皇可能很像老教皇
90后当起“做饭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
比尔盖茨决定捐99%财产,却没准备给新女友留点
匈牙利外长:已驱逐两名“从事间谍工作”乌外交官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花钱买自由”?已婚女性瞒着家人住酒店

南风窗 2025-05-09 20:14:37



“花钱买自由”?已婚女性瞒着家人住酒店

一个已婚已育的女人,瞒着家人去酒店开了一间钟点房,奢侈地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有限时空。

一个平常的工作日,雅琳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深感疲惫,可她不想回家“像个陀螺一样围着女儿转”。于是,下班后,她对家人谎称自己要加班,然后在家附近开了一间钟点房。入住后,她先洗了个热水澡,开着外放的音乐,随心所欲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在与公婆同住的家里,这是“想都不敢想”的自由。

已婚12年的湖南女士赵照也曾在家附近住过酒店。去年冬天,农历新年刚过去,她将孩子暂时送去父母家,瞒着在外地上班的老公,独自在酒店里追剧、打游戏,隔绝外界一切信息,平静地度过了婚后难得的两日清闲。

深圳的钟点房四个小时就要两百多,一个工作日偶得的半日清闲,曾苹也为自己买下了这份不算太实惠的清静。在酒店里,她坐在窗边看完了久久没能完成的一本书,然后“大睡特睡”,将自己从一个两岁孩子母亲的身份里短暂抽离。恢复好精力之后,再回到家,去面对离不开她的女儿、满地的玩具,以及总是唠叨埋怨的母亲。

与自己待在一起,这是单身人士的常态,却是一些已婚人士梦寐以求的奢侈时光。当生活空间从独居到二人世界,再到组建家庭后的老小共居,用金钱换来的这几个小时安宁,既是多年来睽违已久的空间和自由,也是短暂卸下妻子、母亲、女儿等身份桎梏后的放松与慰藉。



和自己待在一起,是一些已婚人士梦寐以求的奢侈时光/《小日子》剧照

逃离的地点不一定是酒店。今年40岁的秦霜就常常请一天假,去家附近的一家洗浴中心独自待上大半天。表面上看,她像平时出门上班一样,早上与家人告别,晚上回家,中间“偷来”的时间,才难得地属于自己。

不管什么时代,都有娜拉的故事不同程度地发生着,也有不同的方式在面对。

01

“无家可归”

那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工作日,忙碌一整个早上后,午休时间已经被剥夺了。头晕脑胀之下,雅琳认为自己需要放半天假。可她没有选择回家,而是在家附近不到两公里的一家酒店开了一间钟点房。

对雅琳来说,回家可能并不意味着休息,而是意味着加班,“两岁的女儿黏人,顺位我排第一”。在家里,她不得不“像个陀螺”一样围着女儿转。身心俱疲的时候,她感到实在力不从心。

入住酒店后,她先洗了个热水澡,至今还记得“酒店的洗浴味道很好闻”。放着可以让自己放松的音乐,然后在难得的静谧与放松中睡着了。

一觉起来后,拉开窗帘,天还亮着,但近傍晚的柔和阳光洒进来,伴随着街外车水马龙的声音,雅琳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



独处时才算是真正放松的休息/《坡道上的家》剧照

雅琳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每天从早上10点到晚上8点都要待在办公楼里。出门就是黑夜,几乎从没近距离看到过晚霞。

那天,她在酒店窗边把工作赶完后才回的家,踏进家门的一瞬间,女儿高兴地尖叫着向她跑过来。经历了短暂逃离和休息,雅琳感觉拥抱女儿的时候能更轻快了。

充分的休息让她感觉自己更有信心和耐心去面对家庭。34岁的林镜同样如此。一天下班后,林镜骗家里人说,自己要加班到很晚。然后她准时走出公司,到距离家步行半小时左右的一家酒店,开了一间钟点房。

她独自在这间房里待了四个小时。在一楼餐厅吃完晚餐后,在酒店床上趴着看了会儿书,又洗了个热水澡,看了一会儿电视,然后再退房回家。

结婚第五年,林镜终于重新拾回了一段暌违多年的宁静时光。这四个小时内,她感觉自己“在和我自己约会”。回家后,她感到整个人神清气爽,“面对老公和孩子更有耐心了”。

林镜住在北京,女儿上幼儿园,老公和她一样是上班族。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夫妻二人与老人住在一起。林镜没有自己的房间,只能和老公、孩子挤在同一间卧室里。幸福和窒息感是相伴相随的,像麻花一样搅在一起,每天的生活都搅在一起,她渐渐感到失去了喘息空间。



婚后的家庭生活让人失去了喘息空间/《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背着家人去开房往往是一时兴起的决定。同样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日,在深圳上班的曾苹结束早上的工作后,发现下午忽然没了其他安排,偶得半日清闲。虽然身心疲惫,曾苹却不想回家,她不想面对“一地的玩具,永远收不整齐的卧室,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刺痛我的父母”。

于是,那天下午,曾苹在离家3公里的地方,花200多块钱开了个钟点房。

房间落地窗外的风景很好,她为自己点了一杯奶茶,在楼下便利店买了喜欢的零食,奢侈的四个小时,看了一会儿包里带的伊藤比吕美《闭经记》,然后“大睡特睡”,直到退房。

在家里,曾苹隔三岔五就要和母亲产生矛盾,晚上,老公的鼾声、翻来覆去的孩子,都让她基本不能睡个整觉。

婚前,曾苹和老公按照自己喜欢的模样装修和布置了一个家,但女儿出生后,整个家“持续处于混乱的状态里”。孩子的东西到处都是,一切都只能按照幼儿的需求重新处置。加上与老人同住,夫妻二人原本的意志几乎所剩无几。

02

“重返20岁”

曾苹今年32岁,有一个3岁的女儿。从怀孕到生孩子,曾苹自认为没吃过太多苦,“一路私立医院、月子中心”,生育后,她也得到了条件范围内最好的照顾。

曾苹在体制内上班,丈夫在大企业上班,家庭收入稳定,结婚第6年,夫妻俩仍然保有恋爱时的甜蜜与激情。丈夫支持曾苹的所有决定和选择,包括在孩子一岁时辞掉编制。他也愿意承担大部分育儿事务,比如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喂奶,“我能做的他都能做”。如今,每天负责送孩子每天去幼儿园的也是丈夫。

女儿出生后,母亲这一身份全方位侵入了曾苹的生活。曾苹的上一份工作是老师,在照顾孩子方面也被身边人认为更有经验,“有些事情只能妈妈去做,或者大家默认只能妈妈去做”。逐渐地,相较于父亲、外婆,孩子也变得更加依赖她。

曾苹的母亲虽然来帮忙带孩子,但母亲会默认,帮助女儿带孩子的时间,是为了让女儿专注学业或事业,但如果曾苹要出去玩,她就不太会愿意了。

曾苹觉得,“我的妈妈在我女儿出生那一刻就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外婆”,她对于曾苹的期待,也从一个好女儿,变成了一个“好母亲”。

吵的第一架,是母乳的分歧。曾苹很抵触母乳,母亲却不能接受。



孩子出生后,母亲的身份全方位地侵入着生活/《隔爱》剧照

曾苹的母亲今年65岁,是一个大家族里的长姐。在曾苹成长过程中,母亲是个高度责任感和严肃的人,但在家对待曾苹和曾苹爸爸,母亲会有柔软的一面。在曾苹出生的九十年代,母亲算是那个小县城里相当前卫的家长,她会给女儿几乎全部的选择自由,一旦曾苹做出了选择,父母都会全力鼓励她。

如今,曾苹的母亲对曾苹的女儿也是如此,一天,曾苹切了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西瓜,母亲都会因此称赞她。

逐渐地,“能在家但没有在家的时间”,会让曾苹感到内疚。

也不尽然都需要住酒店才能获得短暂的自由,工作与家庭场所之外,与朋友待在一起,看看演唱会,都能将曾苹从社会与家庭身份短暂“解救”出来,成为她如今会去刻意获取且专注享受的自由时空。

采访结束后,曾苹兴奋地同我分享,五一假期过后,她即将以出差的名义,去另一座城市与大学舍友相聚三天。同一个宿舍里的6个女孩,如今已经有5个都做了妈妈,但在这3天内,“我们都会抛下孩子一个周末,重返20岁”。

03

平衡的可能性

幸福的家庭生活与自由自在的个人空间并不矛盾,至少,大部分人希望它们不是矛盾的。虽然,很多时候,这份希望其实是奢望。

湖南益阳人赵照结婚12年,有2个11岁和6岁的女儿。去年冬天,春节过后,赵照把女儿送到乡下父母那儿待几天,然后瞒着所有人,在家附近开了一间房,独自度过了两个清静异常的晚上。

她隔绝了外界大部分信息,“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躺在床上追了两天剧,打了两天游戏,玩《地下城勇士》,把以前没空看完的剧都补完了。

赵照和丈夫两地分居,丈夫平时在长沙上班,每周回家一两次。婚后,赵照没有出去工作,但也并非没有收入。她一面在家照顾两个女儿,一面做电商平台的兼职。效益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3万多收入。



《谁说我结不了婚》剧照

赵照自己小时候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因此,生完孩子后,她希望自己能全身心陪伴孩子。

住酒店那天纯属“一时兴起”,那段时间也并不是带孩子最劳累的时候,赵照在去长沙看完丈夫后,忽然不想回家,即便家里没有人。

她径自去了酒店,一口气开了两个晚上,花了600多。她不想向任何人解释自己想要“短暂逃离”的理由。

实话说,赵照是享受养育两个女儿的过程的,“因为我是喜欢孩子才生下她们的”,相较于身体的劳累,她更容易感到心累。有一种时刻难以避免——丈夫认为她待在家带孩子总是比外出上班轻松的,“他觉得我每天抱着手机玩玩就过去了”。他自己是每天规律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上班。

此外,两人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存在些许分歧。大女儿喜欢画画,赵照给她报了兴趣班,丈夫却坚持认为孩子应该以学校为重,于是不肯出兴趣班的钱,赵照只好自己单独掏钱给女儿学画画。

“完全放松下来其实是不可能的。”哪怕“逃”出家去开房,哪怕孩子懂事好带,成为母亲后,赵照仍然感觉到持续紧绷的心弦不可能得到彻底放松。

杭州人冯倩今年32岁,职业是律师,需要经常出差。结婚生子前,她从未感到出差住酒店会是一种享受的事。如今,儿子4岁,她渐渐开始爱上了去外地出差。

出差通常会花费她两三天,她会选一家舒服些的酒店,处理完工作后,回到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房间,看看电视、看看书,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发一会儿呆。

这种神经上的放松在家是不可能实现的。4岁的男孩正是调皮的时候,只要冯倩在家,儿子就会无时无刻不缠着她,她拿我们的采访电话打比方,“比如我打个电话,他可能就会在一旁故意哭闹”。

冯倩猜测,也许因为幼儿刚出生时接触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也许因为某种“天生的生理链接”,哪怕丈夫承担几乎同等的客观工作,儿子也更依赖冯倩。他会告诉冯倩,“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都很乖”,可妈妈一旦在家,孩子就会“肆无忌惮”起来。

休产假的10个月内,冯倩感到心力交瘁的程度较之工作更甚。

她知道自己属于焦虑型母亲,在家的时候,每一根神经都是紧绷的,“担心他(孩子)什么时候要喝口水,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什么时候不作声了”,即便家里有老人帮忙,冯倩也感觉自己恨不得24小时眼睛长在孩子身上。

还好有工作,工作成为冯倩某种意义上的“避难所”。有老人在家的时候,冯倩即便没有工作要处理,她也会去律所办公室待着,看看电视,看看书,即便什么也不做,大脑也比在家时更放松、平静。

但一切当然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以前出差的时候,冯倩几乎都会给自己留半天时间,在当地城市逛逛。现在,离开家超过两天,她就会迫不及待返回家,去面对另一个需要自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