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5年5月的一场科技会议上,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抛出了一个引发轩然大波的设想:人类未来或许不需要通过现实社交来缓解孤独,而是依靠人工智能创造的“虚拟朋友”甚至“AI伴侣”。这一言论迅速引发科技界与公众的激烈讨论,反对者称其为“纵火犯化身消防员”的荒谬方案,支持者则认为这是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必然趋势。

扎克伯格在演讲中引用了一项2021年的研究数据,称美国成年人平均拥有的亲密朋友不足三人。他提出,与其鼓励人们走出数字社交的封闭圈,不如让人工智能更深入地介入人类情感需求。他认为,AI系统可以通过算法更精准地理解用户的喜好,甚至比真实人类更“懂”孤独者。扎克伯格特别强调,对于那些无法负担心理咨询费用的人群,“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专属的AI治疗师”。他还推测,普通人最多只能维系约15段深度关系,超出这个数量就会超出处理能力。

这番言论立即遭到多方质疑。前Instagram高管梅加娜·达尔直言,正是社交媒体平台加剧了现代人的社交孤立,如今却试图用同类技术解决问题,如同“纵火犯转身扮演救火员”。美国精神病学协会2024年的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每周都感到孤独,而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缺乏面对面交流被认为是重要诱因。达尔指出,将情感需求外包给算法只会让问题恶化。

社交媒体上的公众反应更为激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称:“这提议既悲哀又可怕,用AI取代朋友简直是反乌托邦的垃圾。”另一条高赞评论写道:“扎克伯格这个古怪富豪根本不懂真实友谊的意义。”部分科技从业者也加入批评阵营,认为该设想暴露了科技精英对人类情感的机械化认知。

不过,扎克伯格的观点并非全无支持者。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蒂芬·舒勒指出,当前心理咨询服务存在严重供需失衡,“对许多人而言,选择并非‘AI治疗师还是人类治疗师’,而是‘AI治疗师还是毫无帮助’”。市场数据似乎印证了这种趋势:2023年“AI伴侣”产业估值已达29亿美元,35%的女性和54%的男性承认在生活或工作中使用过AI。例如,一位自称与名为“阿纪”的性***爱机器人恋爱的男性表示,这段关系反而提升了他的社交能力;另有研究预测,到2025年女性与机器人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可能超过人类伴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