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在科技行业工作就意味着铁饭碗、令人艳羡的福利以及引领时尚的潇洒。而如今,科技行业的工作几乎与普通行业无异,员工们不仅失去了厨房里曾有的牛肉干,还面临着无休止的裁员恐惧、越来越长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量增加却薪水不涨的困境。
Meta最近以绩效为依据裁减了5%的员工,并收紧了差旅政策;亚马逊则开始实时监控员工的电脑;谷歌则停止了部分离职岗位的补招。
科技公司曾引领了职场文化的潮流,乒乓球桌、海外团建、羽衣甘蓝脆片,甚至连帽衫作为办公服饰的风靡,皆源于这些公司。而现在这些变化,对于那些曾经历科技行业黄金时期的“IT打工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剧烈的逆转。
人才市场冰火两重天
几年前,科技公司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被雇佣却无事可做”的极端案例。而如今,员工们不得不承担多个被裁同事的工作,有些人在失业后被重新聘用,但其新岗位却不再享有加薪或股票奖励的资格。跳槽曾是获取加薪的可靠途径,如今要求涨薪反而可能导致求职机会被撤回。
这种转变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多年来,科技行业长期处于人才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这一现象达到了顶峰。Meta、Salesforce等行业巨头也承认,在疫情期间它们雇佣了过多员工。随之而来的行业低迷,自2022年起引发了大规模的裁员潮。
“现在很难相信这些公司还能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保障。”在Meta工作了九年的安德烈·纳德尔说道。他目前为大型科技公司的员工提供财务咨询服务。他回忆称:“在2022年之前,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不可替代的。”

图注:2010年,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与员工互动,当时的公司氛围与如今大不相同
尽管硅谷的公司仍然提供丰厚的薪资,但许多资深员工表示,他们已经不再认同如今公司的理念。管理层更加注重迎合华尔街的需求。尽管这些科技巨头的收入依然强劲,但它们却在大量投资高成本的AI基础设施,这对其现金流产生了巨大压力。随着行业逐渐成熟,科技公司内部弥漫着一种“低调做事、少说多干”的氛围。
“少花钱多办事”风气盛行
公司管理理念的转变已不再是秘密。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参加播客节目时公开表示,他希望为公司注入“阳刚之气”,认为过去的企业文化过于“软弱”。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在今年2月对一群员工表示,每周工作60小时是保持效率的“理想状态”。
在亚马逊云服务(AWS)部门,一位产品经理透露,尽管他们团队的客户量大幅增加,但他却不被允许增加人手。他还发现,来自其他团队的支持变得更加困难,因为AI相关项目被优先处理。到了2024年,这位经理不得不亲自编写代码,尽管他已经十年没有这么做过,因为负责该任务的团队无人可用。
亚马逊发言人表示,公司会根据业务需求和优先事项来决定是否补充空缺职位。
Meta的一位招聘人员曾因裁员离职,去年又被重新雇佣,回到原来的岗位,但附带一个条件:她现在被归类为“短期员工”。尽管合同可以续签,但她不再享有绩效加薪、晋升或股票奖励的资格。她表示,现在的工作量原本是由几个人共同承担的,然而公司将其美其名曰为“敏捷运营”。

图注:科技行业不同季度裁员数据
曾在谷歌担任合同工的凯特·史密斯发现,在谷歌工作的两年里,她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但可用资源却减少了。许多老员工普遍怀念过去的“黄金时代”。
人力资源专家乔什·伯辛指出,特朗普及其顾问埃隆·马斯克的降本策略加剧了“少花钱多办事”的风气。他表示:“我接触的所有公司都在讨论如何提高效率,或许我们的人手确实过多。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提升人均营收,而不仅仅是总营收。”
随着公司推行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管理层级正被削减,团队也在整合。曾在亚马逊工作七年、现在为大型科技公司员工担任高管教练的大卫·马克利(David Markley)表示,当前科技公司所做的结构调整,并不完全是出于财务压力。
他说:“我听说有些人需要管理30个直接下属,这并不是因为公司缺钱。从很多方面看,这是由于引入了AI技术,且压缩架构被认为更为高效。”
裁员已不再是罕见事件,而是成了科技行业的新常态。有时,即便公司业绩创下纪录,员工数量也在缩减。根据Layoffs.fyi网站的数据,仅2025年迄今,已有100多家公司进行了裁员,超过5万名科技员工受到影响。
无处可逃的监控
尽管亚马逊不像其他科技巨头那样“宠溺”员工,但它曾是一家让员工感到受信任并拥有高度自主权的公司。然而,部分员工表示,他们发现公司现在加强了对员工的监控。
4月初刚从亚马逊云服务AWS离职的莉兹·吉伦表示,她注意到电脑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窗口,警告她的屏幕正在被远程查看。另一位AWS员工最近在工作电脑上发现了监控软件,可以记录击键、监控访问的网站,还能截屏。

图注:亚马逊AWS的产品经理透露,尽管客户数量激增,但公司不允许增加人手
亚马逊发言人表示,使用这些程序是为了保护敏感和专有信息,而非用于监控员工。
曾经,“随时随地办公”是科技公司的一项重要招才策略。然而,如今,亚马逊要求大多数白领员工每周五天都到办公室上班,而其他科技巨头通常要求三天。谷歌最近要求部分远程办公员工要么每周到办公室坐班三天,要么拿到补偿走人。
谷歌发言人解释称,要求住在办公室附近的远程办公员工回到公司,是为了促进协作。
尝试跳槽的员工有时会发现自己在薪资谈判中几乎没有话语权。一位专注于用户安全的女性技术人员正在寻找新工作,她说自己在一家顶级科技公司通过了八轮面试,并获得了口头录用通知。但当她要求加薪12%时,招聘人员直接撤回了offer。
尽管科技行业的薪资仍然高于其他行业,但行业内部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那些从事AI工作的员工,尤其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薪酬激增。而没有AI背景的员工则发现,原地踏步是更明智的选择,因为公司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提供高薪。
薪酬软件公司Pequity创始人凯特琳·诺普表示,许多公司现在更倾向于提供短期或非保障型薪酬,例如奖金。这是因为公司可以根据年度调整这些奖励,从而更容易控制薪资支出。
“娱乐预算”遭削减
曾经象征硅谷的奢华福利正在逐渐消失:15年前,谷歌高管在年会上向员工撒下成捆的千元美钞,Meta提供免费的洗衣服务,而Netflix则允许员工自主决定差旅和休假。
然而,今天这些福利已成为往事:曾经的谷歌“金钱雨”早已不再,削减了品酒会、卡丁车等“娱乐预算”,免费餐厅的营业时间也缩短了,现场技术支持服务有所减少,员工不能像以前那样频繁申请新笔记本电脑。

图注:2007年,一名谷歌员工骑着新的公司品牌自行车,那时科技公司在福利上的投入非常慷慨。
在Netflix,员工能够订购的公司品牌商品数量现在有所限制。公司还收回了曾被誉为美国最慷慨的育儿假政策,长达六个月以上的假期现在通常被视为职业生涯中的不明智选择。
几年前,Meta取消了免费洗衣服务,员工每年只能享受四次差旅,除非获得特殊许可,且团队纪念品(如卫衣和夹克)的预算也被削减。员工表示,最近公司提供的零食质量和数量都大幅下降,牛肉干不见了,最受欢迎的能量饮料也消失了。
对于许多刚离职的Meta员工来说,尽管像零食和福利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被取消,但它们却极大地打击了员工士气。几个月前,扎克伯格告诉员工,参与公司问答环节已不再是他时间的最佳利用方式。

图注:2015年,谷歌员工在自家餐厅就餐的场景。
谷歌发言人表示,这些调整是根据混合办公模式进行的财务优化,并强调公司仍然提供“业内领先的福利待遇”。
今年2月,谷歌通知员工将取消从代表性不足的群体中招聘人员的目标。
曾在谷歌人事部门工作十年的尼古拉斯·惠特克回忆说,过去谷歌曾公开倡导多元、公平与包容(DEI)理念。如今,一些谷歌员工正在等待买断机会,并称公司文化的剧变是一种“精神创伤”。
惠特克说:“我见证了整个转变过程。公司曾公开宣扬的原则,如今已变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