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真的不可能吗?

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真的不可能吗?

文章来源: 往事和随想 于 2025-04-25 18:54:4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开始做视频,所以经常有农村老人给我留言,说希望我是个大官,说话能算数的大官,这样提高农民养老金有希望了。听到这样的话,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广州学而优书店,我做了一个“农民问题的书单”的海报贴墙上,有个农民模样的中年人来找我,希望我帮他解决问题,不过看到我就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普通店员,又有点失望的样子。

然后我还在微博转发我的公号文章,看到比较多的一种评论是觉得这事情不可行,尤其是我动不动就说要降低体制内的养老待遇,想虎口夺食,简直是做梦。

所以这个事情真的不可能吗?我完全不这么看,我始终相信一点:如果一件事大多数人都觉得应该做,那么离实现就不远了。

我非常理解农村老人的留言,与其说他们有什么“青天情结”,不如说他们除此之外想不到别的办法。我也不排斥向上路线,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说,某某也转了我的文章,“他是有向上传达的渠道的”,我当然也是高兴的,“希望传话的人越来越多”。但我并不完全寄望于此,更让我受到鼓励的,是农民和农民的孩子对我的支持。比如在视频平台,农村老人给我的一连串十几个点赞,帮我转发推荐。还有我的微信好友,总是有“农民的孩子”坚持每篇都转,张丰兄因为没有每篇都转,还深感愧疚,接连写了两篇文章推荐我。

前几天SMG的陈宇兄转发我的文章,说我是“普及常识,促进共识”,这个总结特别到位,对啊,我干的事情不外乎这八个字。老实说,如果不是因为持续写这个主题,关于农民基础养老金,关于中国的养老制度,很多常识我都不知道,比如国家财政对于不同群体养老补贴的差异,这是聂日明兄的指点之下,我才知道去财政部网站找“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看,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居然体制内和农民人均财政补贴差了17倍——也正因为知道这个,我才会骂郑秉文“坏得很”。还有中国养老保险的高存缴比例(尤其是体制内高达36%),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这绝对是一个大毒瘤,值得我单独再写一篇。简言之,有太多的常识需要普及……如是种种,连我这个干了二十年媒体的人都不知道,我相信中国知道的人连百分之一都不会有,而这些,按理说,应该每个人都知道才对。回头我也许会做一个“关于中国养老制度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个常识”。

我相信一点,只要知道,就会明白,大家都明白,就会形成社会共识。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不厌其烦地去批驳一些惯常的说法,直到现在,你一提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还是很多人会拿“农民没交社保”“农民有地”“国家没钱”说事,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反复说。“促进共识”不是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功,所以我在视频中说,希望我的农村老人观众,如果会打字的,就去批驳他们,我已经教给他们怎么用几句话做简单的表达,如果不会打字,就发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去做。

所以我并不是那么看重所谓“向上路线”,如果单纯只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实际上这种情况这几十年几乎没有发生过),就算给你了,随时也可以被拿走(比如从土地改革到合作社改造,得而复失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不用指望某个人一下子把事情给解决了,世上没有救世主,要靠我们自己,自己争取来的,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这个过程中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也绝不会白费功夫,这就是胡适反复说的“功不唐捐”。

但我很厌恶的,是那种动不动就说“不可能”的话语,我并不是说打击士气,而是厌恶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理性的心态。你既然这么懂事,这么识时务,这么善解人意,请问别人为什么要改呢?做人能不能不要那么怂,那么卑微,人家不把当人看,自己也就认了。或者你觉得自己聪明?如果聪明,应该知道即便从言论策略出发,也要这么说啊——你不降可以,那你不能再涨了吧?你不降可以,你得缩小差距吧?你不降可以,你得去别的地方搞点钱来给农民提高一下养老金吧?而且,我不认为“不可能”,相反,现实才是“不可能”持久的。我不相信,偌大一个中国,竟无一人是男儿,能站在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想问题做决策。

我们简单盘一下:这件事的群众基础有多大?首先,所有农民和农民工肯定都是支持的,这就是几个亿了;其次,绝大多数“农民的孩子”肯定也是支持的,这又是几个亿了;最后,体制内也不乏有良知有恻隐之心有长远目光的人,这也不是铁板一块。我不太能想象出,还有任何一件事能比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更有群众基础。此外,正如之前反复说的,它不仅对农民有利,对农民的孩子有利,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也有利(甚至是当下最关键的瓶颈所在)。所以,如果这样的事情我们都改变不了,请问我们还能改变什么?我们还能改变任何事情吗?

我们什么时候灰心丧气到了如此地步?如果是,那也该触底反弹了吧。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博索纳罗:被强制戴电子脚镣无比屈辱 我已经70了
当不确定摆在眼前,他们为何仍然选择赴美留学?
文科专业大批裁撤后,理科专业的消亡也开始了
被边缘化处置 他可能是被扎克伯格伤害最深的人
参加演唱会致不伦恋曝光 美国科技公司总裁辞职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川普将宣布重大贸易协议 产业国别关税 8月同步生效
因为天太热 美驻武汉总领馆罕见暂停签证面谈预约
官方数据的泄露,杭州"粪水"水一个月前已经爆发了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中国国防部:中越将在广西举行首次陆军联训
中国记协何时最勇敢?在安全的时候
特朗普:这语言最难学 我不会模仿 会引起很大混乱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七大任务,网民如何理解?
《华尔街日报》回怼特朗普:没在怕,法庭见!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宗庆后未在香港设立家族信托?律师分析三种可能
美政府想"断供"马斯克旗下航天企业,但审查发现离不开
丁家喜律师:"我爱你们,但我不能放弃理想和信念"
美国加州洛杉矶汽车冲撞人群案,司机被控上庭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真的不可能吗?

往事和随想 2025-04-25 18:54:43



最近开始做视频,所以经常有农村老人给我留言,说希望我是个大官,说话能算数的大官,这样提高农民养老金有希望了。听到这样的话,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广州学而优书店,我做了一个“农民问题的书单”的海报贴墙上,有个农民模样的中年人来找我,希望我帮他解决问题,不过看到我就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普通店员,又有点失望的样子。

然后我还在微博转发我的公号文章,看到比较多的一种评论是觉得这事情不可行,尤其是我动不动就说要降低体制内的养老待遇,想虎口夺食,简直是做梦。

所以这个事情真的不可能吗?我完全不这么看,我始终相信一点:如果一件事大多数人都觉得应该做,那么离实现就不远了。

我非常理解农村老人的留言,与其说他们有什么“青天情结”,不如说他们除此之外想不到别的办法。我也不排斥向上路线,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说,某某也转了我的文章,“他是有向上传达的渠道的”,我当然也是高兴的,“希望传话的人越来越多”。但我并不完全寄望于此,更让我受到鼓励的,是农民和农民的孩子对我的支持。比如在视频平台,农村老人给我的一连串十几个点赞,帮我转发推荐。还有我的微信好友,总是有“农民的孩子”坚持每篇都转,张丰兄因为没有每篇都转,还深感愧疚,接连写了两篇文章推荐我。

前几天SMG的陈宇兄转发我的文章,说我是“普及常识,促进共识”,这个总结特别到位,对啊,我干的事情不外乎这八个字。老实说,如果不是因为持续写这个主题,关于农民基础养老金,关于中国的养老制度,很多常识我都不知道,比如国家财政对于不同群体养老补贴的差异,这是聂日明兄的指点之下,我才知道去财政部网站找“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看,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居然体制内和农民人均财政补贴差了17倍——也正因为知道这个,我才会骂郑秉文“坏得很”。还有中国养老保险的高存缴比例(尤其是体制内高达36%),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这绝对是一个大毒瘤,值得我单独再写一篇。简言之,有太多的常识需要普及……如是种种,连我这个干了二十年媒体的人都不知道,我相信中国知道的人连百分之一都不会有,而这些,按理说,应该每个人都知道才对。回头我也许会做一个“关于中国养老制度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个常识”。

我相信一点,只要知道,就会明白,大家都明白,就会形成社会共识。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不厌其烦地去批驳一些惯常的说法,直到现在,你一提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还是很多人会拿“农民没交社保”“农民有地”“国家没钱”说事,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反复说。“促进共识”不是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功,所以我在视频中说,希望我的农村老人观众,如果会打字的,就去批驳他们,我已经教给他们怎么用几句话做简单的表达,如果不会打字,就发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去做。

所以我并不是那么看重所谓“向上路线”,如果单纯只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实际上这种情况这几十年几乎没有发生过),就算给你了,随时也可以被拿走(比如从土地改革到合作社改造,得而复失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不用指望某个人一下子把事情给解决了,世上没有救世主,要靠我们自己,自己争取来的,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这个过程中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也绝不会白费功夫,这就是胡适反复说的“功不唐捐”。

但我很厌恶的,是那种动不动就说“不可能”的话语,我并不是说打击士气,而是厌恶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理性的心态。你既然这么懂事,这么识时务,这么善解人意,请问别人为什么要改呢?做人能不能不要那么怂,那么卑微,人家不把当人看,自己也就认了。或者你觉得自己聪明?如果聪明,应该知道即便从言论策略出发,也要这么说啊——你不降可以,那你不能再涨了吧?你不降可以,你得缩小差距吧?你不降可以,你得去别的地方搞点钱来给农民提高一下养老金吧?而且,我不认为“不可能”,相反,现实才是“不可能”持久的。我不相信,偌大一个中国,竟无一人是男儿,能站在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想问题做决策。

我们简单盘一下:这件事的群众基础有多大?首先,所有农民和农民工肯定都是支持的,这就是几个亿了;其次,绝大多数“农民的孩子”肯定也是支持的,这又是几个亿了;最后,体制内也不乏有良知有恻隐之心有长远目光的人,这也不是铁板一块。我不太能想象出,还有任何一件事能比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更有群众基础。此外,正如之前反复说的,它不仅对农民有利,对农民的孩子有利,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也有利(甚至是当下最关键的瓶颈所在)。所以,如果这样的事情我们都改变不了,请问我们还能改变什么?我们还能改变任何事情吗?

我们什么时候灰心丧气到了如此地步?如果是,那也该触底反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