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出生的黄仁勋,是辉达(Nvidia,英伟达)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2025年4月,美中贸易战烈焰高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45%的关税,中国则以125%的报复性关税回击。就在各界聚焦全球半导体产业如何卷入这场世纪之战之际,美国AI晶片设计龙头辉达(NVIDIA,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Jensen Huang)意外获邀访问北京,并受到中南海高层高调接待,引发全球瞩目。
黄仁勋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从他脱下招牌黑皮衣,换上正式西装拜访客户及中南海,到他此行的政治与商业意涵,皆成为焦点。这不仅因AI半导体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核心,更因其背后牵涉敏感的区域政治。
台湾知名财经评论家谢金河在脸书发文指出:“在美中竞相拉拢盟友的当下,黄仁勋选择访问北京,等于投下关键一票,这一幕势必震惊川普。”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典礼当天,美国主要科技企业代表均出席,黄仁勋却缺席,转而前往北京拜访客户。一周后,中国AI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震撼全球的最新AI大模型,辉达股价随即重挫16.89%。4月,特朗普政府掀起全球关税战,并针对半导体产业抛出震撼弹,宣布限制辉达、超微(AMD)等美国企业的AI晶片销往中国。禁令公布后48小时内,辉达股价再度暴跌8.4%。
种种事件让外界开始揣测,作为美国科技巨头,辉达此举究竟是在美中之间“左右逢源”,抑或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从产业角度看,台湾新竹科学园区一位半导体企业总经理裘先生(应要求化名)向BBC中文表示,中国市场贡献辉达约25%的营收,且这仅是檯面上的数字,“不含第三方渠道带来的利润”。他认为,中国市场对辉达至关重要,难以割舍。
裘先生进一步指出,辉达H20晶片近期被特朗普政府限制销往中国,估计损失超过50亿美元。更严重的是,华为的AI晶片升腾(Ascend)910C据传即将向中国客户大规模交付,“华为可能抢走辉达的大客户DeepSeek。在重重压力下,黄仁勋亲赴中国巩固客户关系,是合理且毫不意外的举措。”
对此,新加坡科技媒体《Tech Tech China》主编卓薇安(Vivian Toh)则向BBC中文分析,中国确实是辉达与台积电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营收贡献超过25%。然而,在美中关系紧张、AI议题剑拔弩张的背景下,企业与美中政府及市场的关系越发透明,“似乎难以找到完美的平衡之道,仅能争取短暂的平静。”
卓薇安认为,辉达能否在美中之间维持平衡尚无定论,北京对黄仁勋的高调接待更像是对华盛顿的姿态展示,或对其他美国科技企业的“示范效应”。她强调:“辉达北京之行反而凸显其命运并非操之于北京,而是在白宫手中。限制辉达产品销往其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的,是美国,而非中国。”
她补充道:“尽管中国积极推动国产晶片发展,试图降低对海外晶片的依赖,但从未限制辉达产品进口。作为美国企业,辉达与川普政府的关系处理更为关键。”
左右逢源?黄仁勋首获中南海高层公开会见
2025年4月17日,辉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抵达北京,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举行“大范围会谈”。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迅速报导并配发图片。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显示北京对此次访问的高度重视。
当前,美中贸易战正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商务部对辉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 AI晶片实施无限期出口限制,据彭博社报导,此禁令预计导致辉达损失高达55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以高额关税和市场限制措施回击美国。在美中关税战火正炽之际,黄仁勋访问北京引发全球关注。北京高层的高调接待向外界,尤其是华盛顿,传递明确讯号:即便在关税战中,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仍具强大吸引力。
事实上,黄仁勋过去多次访问中国,但从未如此次般受到中南海如此高规格的欢迎。
根据公开资讯,以下为黄仁勋自2023年至2025年间的中国行程纪录:
2023年6月:黄仁勋多年来首次访问中国,属私人行程。他与腾讯、字节跳动(ByteDance)、比亚迪(BYD Auto)及小米(Xiaomi)等中国科技企业高层会面,讨论AI晶片合作事宜。
2024年1月:访问深圳、北京及上海,参加辉达中国子公司年会,并与当地员工及客户互动。这是黄仁勋数年来首次公开确认的中国行程。
2025年1月:1月19日抵达北京,参加辉达于北京农历新年庆祝活动,与员工及客户会面,强调辉达对中国科技生态系的贡献,例如150万中国开发者使用CUDA平台。其后前往上海,但具体行程未公开,亦未确认是否与中国政府官员会晤。报导指出,此行旨在稳定员工士气并强化客户关系,特别是在美中科技紧张局势升温及中国对辉达展开反垄断调查的背景下。当时,白宫对先进半导体出口管制加剧,但中国市场对辉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4年第三季度,辉达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市场收入达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
2025年4月17日:黄仁勋再次抵达北京,距离1月访问仅三个月。此行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邀请,他在人民大会堂与副总理何立峰会晤。何立峰表示欢迎辉达等美国企业深化中国市场布局。此行黄仁勋一改标志性身穿黑皮衣形象,改穿正式西装,展现更为庄重的姿态。
观察黄仁勋近年来带领辉达(NVIDIA)在美中台三角关系间穿梭,台湾民间智库“科技、民主与社会研究中心”(DEST)经济安保组副组长江旻谚向BBC中文表示,他不认为黄仁勋此次访问中国是在地缘政治上“选边站”。
他分析称,辉达虽然在技术上领先,但并非独占市场,因此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辉达频繁出现在中国产业新闻中,并不意味其认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超越遵守美国出口管制,而是该公司在合规前提下,与其他美国顶尖科技企业积极竞争中国市场。”
江旻谚进一步指出,若辉达轻易放弃中国市场,其他美国AI晶片厂商可能迅速填补空缺。“对辉达而言,维持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至关重要,这是在技术领先但非独占的环境下,确保商业利益的必要策略。”

2025年4月17日,辉达执行长长黄仁勋抵达北京,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举行“大范围会谈”。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迅速报导并配发图片,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显示北京对此次访问的高度重视。
左右为难?特朗普温和回应与美国对华鹰派的批评
此次黄仁勋访问北京,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回应出乎意料地温和。他称黄仁勋为“很了不起的人”“我的朋友”,并表示“一点都不担心他”。外界分析,这可能与黄仁勋近期与特朗普政府的频繁互动有关。例如,特朗普上任后不久,辉达(NVIDIA)承诺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兴建AI基础设施,获得白宫高度赞扬,被称为“特朗普效应的具体展现”。
然而,美国国内对辉达与中国的合作并非毫无异议。美国国会报告指控中国AI公司DeepSeek涉嫌将用户资料提供给中国政府,并压制台湾相关议题,使辉达在中国的合作蒙上阴影。
随着美国舆论与监管机构对科技企业与中国往来日益敏感,辉达的访华行动在美国并非没有招致批评。譬如,美国右派政客对辉达的态度远不如特朗普宽容,部分右派媒体与评论人士对辉达与中国的合作表达强烈不满。
《华尔街日报》2025年报导指出,中国多家公司通过新加坡等地以“蚂蚁搬家”方式取得辉达高阶晶片,显示美国出口管制存在漏洞。美国对华鹰派进一步质疑辉达及其合作伙伴可能透过复杂供应链“洗产地”,将晶片从美国或台湾转运至新加坡等地,再流入中国。
此外,辉达与DeepSeek的商业合作也招致批评。美国知名科技Podcast《All-In Podcast》近期直言不讳地批评辉达(NVIDIA)与中国的关系,称:“当你剥开这层洋蔥,会发现许多公司购买NVIDIA GPU,实质上是为中国充当中转站。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该博客主持人甚至问道:“为何每次美国在AI领域取得突破,阿里巴巴随即推出令人惊艳的产品?DeepSeek甚至表现得更好?在AI发展的每个阶段,中国公司不是与我们美国并驾齐驱,就是领先一步。坦白说,问题在于辉达并未以美国的最佳利益为优先。这家美国公司不断绕过规范,让晶片流入中国。”
美国对华鹰派的不满已促使美国国会采取行动。2025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共和党籍“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与民主党籍议员拉贾·克利什纳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联名致函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敦促商务部与国务院审查并收紧对辉达AI晶片出口的限制。
对此,上述提到的台湾半导体业者裘先生(化名)向BBC中文强调,透过东南亚国家“洗产地”再转卖至中国的模式,在业界并非新鲜事,也非秘密,长期以来均有发生。他指出,但是随着部分CPU需透过软体启动,货物流向变得更容易追踪,这让“洗产地”行为更具挑战性,但不可能杜绝。
台湾智库“科技、民主与社会研究中心”江旻谚则向记者表示,辉达与台积电(TSMC)在近年来的立场一致,均严格遵守美国政府基于国家安全考量制定的规范。然而,他强调,关键问题在于这些规范无法完全应对全球科技供应链的复杂性,导致晶片走私或转卖等漏洞依然存在。“这需要美国政府更审慎地完善一套高效的管制系统,”他说。
经济学人智库(EIU)分析师拉维娜·艾尔(Laveena Iyer)表示,辉达(NVIDIA)目前仍可在中国销售用于游戏、汽车等领域的低阶晶片,但这些需求难以抵消H20晶片因出口限制无法销往中国所带来的损失。此外,美国加强阻止中国进口商透过其他市场(如新加坡)转运辉达晶片,可能进一步冲击辉达在其他地区的收入。
无论如何,从辉达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都可以看出美中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以及中国在AI发展上的迅速进展与明确野心。
新加坡科技媒体《Tech Tech China》总监卓薇安(Vivian Toh)便向BBC中文表示,中国清楚自身与美国在AI产业的差距,因此采取扶持整体产业的策略,仰赖国内外高阶晶片共同支撑AI算力与应用层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正逐步降低对美国AI产品(如辉达晶片)的依赖。
她举例说,辉达引以为傲的超高阶晶片“长城”正面临挑战,中国AI公司如DeepSeek透过极致优化算法,降低对高阶晶片的依赖——算法优化正改变产业格局,例如中国知名研究者张吕敏开源项目“FramePack”开发的模型,使“平民显卡”即可生成超长影片,大幅降低对辉达高阶GPU的需求。
卓薇安强调,说到底,美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刺激了全球竞争,推动半导体供应链与产业创新更加扁平化,促使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加速追赶。
经济学人智库的艾尔预测,美国政府即将对半导体征收关税,可能进一步拉大中美技术基础设施的差距。她援引台积电最新财报指出,该公司已将关税不确定性纳入考量,显示其应对能力。对于辉达,艾尔向BBC中文表示,黄仁勋在最新出口管制公告发布后迅速访问北京,显示中国市场对辉达的重要性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