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祭出全面与对等关税,引起全球经济动盪。(图/美联社)
美国总统川普祭出全面与对等关税,引起全球经济动盪,有专家指出,儘管保留谈判空间,但被锁定国家恐经历“悲伤五阶段”。美中贸易对抗如相扑角力,可能重演旧剧本、各自宣称胜利,至于是否促使盟友转向中国,仍取决于各国自身利益与选择。
在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7日举行的座谈会中,资深贸易顾问芮恩希(William
Reinsch)指出,针对企业应对策略,他建议短期内应保持观望,静待国家间谈判进展,待情势明朗后再考虑是否寻求其他应变,特别是对于被课以较高税率的国家。
芮恩希认为,一旦局势稍微明朗,企业就会开始寻找“关税套利”的空间,也就是是否能将供应链转移到关税较低的国家。例如与其从越南进口、缴46%关税,也许转到印度、只缴26%会比较划算。当然无论怎么做,整体都会比过去更昂贵、更低效率,企业必须接受这是一个更複杂的世界。但只要各国间仍存在关税差异,就有“相对改善”的空间。
对其他国家而言,芮恩希指出,他们会经历“悲伤五阶段的贸易版”: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有些国家会卡在“愤怒”阶段,例如中国,但也有很多国家已经进入“讨价还价”,目前已有50国表示愿意谈判。
芮恩希说,川普自认是谈判高手,因此他愿意接电话、参加会议。从过去的经验可看出,他愿意达成交易。如果有国家获得减免,其他国家也会陆续加入谈判。当然,也会有国家选择报复。中国已经报复,加拿大也针对汽车提出反制,欧盟看起来也会这样做。最终就看哪种策略效果最好。
对于美中贸易战,芮恩希形容最新进展有如“相扑”,就像“两个彪形大汉试图把对方推出擂台”。芮恩希认为,中方迅速报复并不意外,预期双方将重演过去剧本:互相试探、看谁先打电话、谁主导场面,最终川普与习近平将通话,互相提出大要求,最后就次要议题达成小协议,并各自宣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