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BBC:科学证实的七种改善睡眠方法

BBC:科学证实的七种改善睡眠方法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25-03-20 20:12:3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

BBC根据科学研究整理了一份“最佳睡眠品质”指南——从随季节调整睡眠时间,到借鉴历史上的睡眠习惯。

这是普通的工作日早晨,你刚从睡梦中苏醒。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鸟儿的啁啾声此起彼落,仿佛在宣告该起床了……但怎么可能?随即,你想起昨晚辗转难眠,睡眠质素极差,熟悉的疲惫感又一次涌上心头。

在全球,许多人都在与睡眠不足作斗争。仅在美国,就有约5,000万至7,000万人受此困扰。放眼全世界,睡眠不足甚至被称为一种流行病。然而,有一些简单的心理和生理调整,或许能帮助改善睡眠品质。以下是基于最新科学研究以及一些被遗忘的历史智慧,整理出来的睡眠指南。

“双相睡眠”模式

人们若在半夜醒来,往往会感到焦虑——毕竟,我们普遍认为自己应该一觉睡满八小时。然而,这种观念并非自古以来就有。

数千年来,人类的睡眠模式并不是持续八小时的单段睡眠,而是分为两个阶段。人们会先进行一段短暂的“第一睡眠”,然后醒来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做些家务、闲聊,甚至偶尔发生谋杀案件。过几个小时后,人们才会再次入睡,直到天亮。

这种被称为“双相睡眠”的习惯,直到1990年代才由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历史学教授罗杰·艾克奇(Roger Ekirch)重新发掘。他认为,了解这种历史上的睡眠模式,能够帮助人们重新理解失眠,并减少半夜醒来时的焦虑感。

随季节调整睡眠时间

随着春天的到来,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需要的睡眠时间变少,早晨起床也变得轻松。这是因为人类的睡眠需求是季节性的。

研究显示,在黑暗寒冬的数个月里,人类需要的睡眠时间长过夏季,这是因为人类的季节性睡眠习惯。

根据德国的一项研究,在12月,人类的深层睡眠(deep sleep)与快速动眼期(REM)睡眠的时间比6月更长。

REM睡眠是最活跃的睡眠阶段,这时我们会做梦,心率也会增加;而深层睡眠则是身体修复肌肉和组织、巩固长期记忆的关键时刻。

小睡

在许多国家,小睡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显示,规律的小睡对健康大有裨益。

根据2023年的一项研究,经常小睡片刻能帮助大脑保持较大的体积,并延缓大脑老化3至6年。大脑体积变小与阿兹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症等疾病相关。

此外,短暂的小睡还有即时的好处。时长不超过15分钟的短睡眠,能够显著提升大脑认知表现,并且效果可持续长达三小时。然而,关键在于掌握小睡的时间长度(睡超过20分钟便会进入深层睡眠),并选择下午时间小睡,以免影响晚上的正常睡眠。

即使在20世纪初,人们与朋友或同事共睡仍是稀松平常的事。

小心“微睡眠”的风险

不过,并非所有的小睡都是有益的。有些仅持续几秒钟的“微睡眠”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当你正在驾驶时。

一项针对日本某货车公司的研究,分析了52名驾驶员的行车纪录仪画面。结果发现,三分之二的驾驶员在撞车前都曾出现“微睡眠”的迹象。

微睡眠最常发生在嗜睡症患者或长期睡眠不足的人身上。一项研究显示,连续14天每晚只睡6小时的人,发生微睡眠的频率与整晚不睡的人相当。因此,若经常出现微睡眠,很可能是长期睡眠不足的警讯。

拥抱与温暖

当我们晚上独自躺在床上,或许会觉得被窝里有点冷,甚至有些孤单。然而,拥有一张独立的床,并不是过去的常态。

在19世纪之前,大多数人都必须与他人共眠,不论是兄弟姐妹、夫妻,甚至与朋友、同事或完全陌生的人共睡一张床。在寒冷的夜晚,一位好的“床伴”不仅能够提供温暖,还能陪你聊上几个小时——尽管你可能得忍受对方早上时的口气,甚至共拥一张充满跳蚤与虫子的被窝。

“质”比“量”重要

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各不相同,通常建议每晚7至9小时。然而,睡眠的“质素”与“时间”同样重要,甚至更关键。

如果翻来覆去一夜未能熟睡,那么第二天起来可能仍然感到疲惫。部份原因是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透过脑脊液清除累积的废物与毒素。这一过程被称为“胶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它在每日同一时间运作得最好。这意味着我们什么时候睡觉很重要。因此,规律地在相同时间入睡,能够确保睡眠的最佳品质。

珍惜现代舒适的床铺

现代人能够躺在柔软的床垫上醒来,已经是一种幸运。过去,人们的睡眠环境并不舒适。

在中世纪,许多人睡在密闭的“箱式床”中,尽管可以保暖,却也导致空气闷热、伸展受限。

稍晚一些,出现了“填充床垫”,即用稻草或树叶填充的简易床垫,却成为跳蚤、壁蝨与臭虫的温床。而维多利亚时代的无家可归者甚至只能选择“棺材床”或“吊绳床”。

因此,若你能在冬天多睡一会儿,与伴侣或家人共眠,并偶尔在半夜醒来——那么,你已经成功向更好的睡眠迈进了一步。虽然这无法保证你周一早晨会轻松起床,但至少,这是个好开始。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转发柯克2年前发言后 大学教授因“不当言论”被解雇
拳王家中猝死 享年46岁 震惊拳坛!
中国“大一统”罪人:他让越南彻底脱离华夏版图
消失多年 张召忠罕见公开露面变这样 登上热搜
AI大佬警告:未来学会这项技能 才可能免于淘汰




24小时讨论排行

解放军杀气腾腾:“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贝森特:如欧洲不先行动 美方不对中国加征俄油关税
福克斯主持人公开喊“游民应被处死” 遭出征道歉
犹他州长怒喷社交媒体:这些平台是毒瘤 算法太邪恶!
李承鹏最新文章:跳舞的妈妈
美航 达美 联航宣布:对柯克案发不当言论员工全数停职
和解!华女遭警员开枪重伤 获赔$675万 官方罕见认错
联合国独立调查首度证实:以色列对加萨实施"种族灭绝"
艾美奖:犹太裔女演员获奖感言高呼“解放巴勒斯坦”
Office Depot拒印柯克追悼海报,员工当场被开除
行走阿尔巴尼亚,欧洲能穷成什么样子
柯克案嫌犯热爱兽迷文化 跨性别伴侣曾赞扬拜登
北京新规 严令外国使领馆中国籍僱员不得危害国安
他到底是极右还是极左?刺杀科克者的心理画像
华人网购噩耗!“小额豁免”取消 1件衣服补税283刀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BBC:科学证实的七种改善睡眠方法

BBC中文 2025-03-20 20:12:37


???????

BBC根据科学研究整理了一份“最佳睡眠品质”指南——从随季节调整睡眠时间,到借鉴历史上的睡眠习惯。

这是普通的工作日早晨,你刚从睡梦中苏醒。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鸟儿的啁啾声此起彼落,仿佛在宣告该起床了……但怎么可能?随即,你想起昨晚辗转难眠,睡眠质素极差,熟悉的疲惫感又一次涌上心头。

在全球,许多人都在与睡眠不足作斗争。仅在美国,就有约5,000万至7,000万人受此困扰。放眼全世界,睡眠不足甚至被称为一种流行病。然而,有一些简单的心理和生理调整,或许能帮助改善睡眠品质。以下是基于最新科学研究以及一些被遗忘的历史智慧,整理出来的睡眠指南。

“双相睡眠”模式

人们若在半夜醒来,往往会感到焦虑——毕竟,我们普遍认为自己应该一觉睡满八小时。然而,这种观念并非自古以来就有。

数千年来,人类的睡眠模式并不是持续八小时的单段睡眠,而是分为两个阶段。人们会先进行一段短暂的“第一睡眠”,然后醒来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做些家务、闲聊,甚至偶尔发生谋杀案件。过几个小时后,人们才会再次入睡,直到天亮。

这种被称为“双相睡眠”的习惯,直到1990年代才由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历史学教授罗杰·艾克奇(Roger Ekirch)重新发掘。他认为,了解这种历史上的睡眠模式,能够帮助人们重新理解失眠,并减少半夜醒来时的焦虑感。

随季节调整睡眠时间

随着春天的到来,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需要的睡眠时间变少,早晨起床也变得轻松。这是因为人类的睡眠需求是季节性的。

研究显示,在黑暗寒冬的数个月里,人类需要的睡眠时间长过夏季,这是因为人类的季节性睡眠习惯。

根据德国的一项研究,在12月,人类的深层睡眠(deep sleep)与快速动眼期(REM)睡眠的时间比6月更长。

REM睡眠是最活跃的睡眠阶段,这时我们会做梦,心率也会增加;而深层睡眠则是身体修复肌肉和组织、巩固长期记忆的关键时刻。

小睡

在许多国家,小睡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显示,规律的小睡对健康大有裨益。

根据2023年的一项研究,经常小睡片刻能帮助大脑保持较大的体积,并延缓大脑老化3至6年。大脑体积变小与阿兹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症等疾病相关。

此外,短暂的小睡还有即时的好处。时长不超过15分钟的短睡眠,能够显著提升大脑认知表现,并且效果可持续长达三小时。然而,关键在于掌握小睡的时间长度(睡超过20分钟便会进入深层睡眠),并选择下午时间小睡,以免影响晚上的正常睡眠。

即使在20世纪初,人们与朋友或同事共睡仍是稀松平常的事。

小心“微睡眠”的风险

不过,并非所有的小睡都是有益的。有些仅持续几秒钟的“微睡眠”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当你正在驾驶时。

一项针对日本某货车公司的研究,分析了52名驾驶员的行车纪录仪画面。结果发现,三分之二的驾驶员在撞车前都曾出现“微睡眠”的迹象。

微睡眠最常发生在嗜睡症患者或长期睡眠不足的人身上。一项研究显示,连续14天每晚只睡6小时的人,发生微睡眠的频率与整晚不睡的人相当。因此,若经常出现微睡眠,很可能是长期睡眠不足的警讯。

拥抱与温暖

当我们晚上独自躺在床上,或许会觉得被窝里有点冷,甚至有些孤单。然而,拥有一张独立的床,并不是过去的常态。

在19世纪之前,大多数人都必须与他人共眠,不论是兄弟姐妹、夫妻,甚至与朋友、同事或完全陌生的人共睡一张床。在寒冷的夜晚,一位好的“床伴”不仅能够提供温暖,还能陪你聊上几个小时——尽管你可能得忍受对方早上时的口气,甚至共拥一张充满跳蚤与虫子的被窝。

“质”比“量”重要

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各不相同,通常建议每晚7至9小时。然而,睡眠的“质素”与“时间”同样重要,甚至更关键。

如果翻来覆去一夜未能熟睡,那么第二天起来可能仍然感到疲惫。部份原因是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透过脑脊液清除累积的废物与毒素。这一过程被称为“胶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它在每日同一时间运作得最好。这意味着我们什么时候睡觉很重要。因此,规律地在相同时间入睡,能够确保睡眠的最佳品质。

珍惜现代舒适的床铺

现代人能够躺在柔软的床垫上醒来,已经是一种幸运。过去,人们的睡眠环境并不舒适。

在中世纪,许多人睡在密闭的“箱式床”中,尽管可以保暖,却也导致空气闷热、伸展受限。

稍晚一些,出现了“填充床垫”,即用稻草或树叶填充的简易床垫,却成为跳蚤、壁蝨与臭虫的温床。而维多利亚时代的无家可归者甚至只能选择“棺材床”或“吊绳床”。

因此,若你能在冬天多睡一会儿,与伴侣或家人共眠,并偶尔在半夜醒来——那么,你已经成功向更好的睡眠迈进了一步。虽然这无法保证你周一早晨会轻松起床,但至少,这是个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