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315曝光的翻新卫生巾,根源在于某电商纵容"白牌"产品

315曝光的翻新卫生巾,根源在于某电商纵容"白牌"产品

文章来源: 建设性意见 于 2025-03-15 23:56: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央视315晚会刚刚曝光了所谓“翻新”卫生巾和纸尿裤的黑色产业链:

据记者暗访了解到,不法厂家通过收买正规厂家的员工,把知名品牌卫生巾和纸尿裤生产线上淘汰的残次品、废品等本该销毁的垃圾回收起来,经过拍打蓬松、重新包装等简单操作,变成翻新卫生巾与纸尿裤,最终经电商等渠道流入消费市场。

​​​​​​​

不法厂家负责人将这些垃圾称为“二等品”,言外之意是“虽然没那么好,但起码能用”,这是骗鬼的话。

所谓翻新卫生巾和纸尿裤,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安全健康风险:

第一,残次品本身的质量风险

正规厂家不可能无缘无故把合格产品当成垃圾丢掉,生产线上产生的残次品一定是某些方面不合格才会被淘汰。例如菌落检测不合格报废一批产品,例如抽检发现混入异物报废一批产品,例如生产过程中机器故障导致产品破损污损……

再先进再高级的生产线,也是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残次品和废品的,小到卫生巾,大到彩电冰箱汽车飞机,工业生产避免不了残次品。所以,任何正规的生产线都一定要有质检环节,把不合格的产品挑出来淘汰掉。

一件衣服印花不完整,一部手机背壳有划痕,这种次品不能上架销售,但它们还能凑合用。但卫生巾纸尿裤作为与人体的私密脆弱部位直接接触的“卫生用品”,如果有菌落超标、混入异物、污损等情况,可能会造成私处感染、外伤等严重后果,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国家标准有规定,这些卫生用品生产厂家的废品废料必须切碎销毁后才能出厂,为的就是防止它们流入市场。

所谓“翻新卫生巾”虽然未经人体使用过,但同样存在安全隐患,绝对不能称为二等品,就是彻头彻尾的垃圾。

第二,储存运输过程的污染风险

正规的卫生巾和纸尿裤产品,生产过程是在无尘车间,包装完整后才能进入库房装上货车。而作为生产垃圾的残次品则难免会被随意弃置,丢在地上、进入废料间,被违规偷卖出厂后装进蛇皮袋,存放在肮脏不堪的仓库里,工人们直接用手拿着纸尿裤摔打、打包,这都是媒体暗访镜头下的真实场景。因为没有完整包装,这些产品可能会钻进昆虫和老鼠等……

经不起细想,细想一下完全顶不住。

这些运输和储存过程可能存在的,不对,是一定会存在的污染,最终都会变成消费者隐私部位要承受的健康安全风险。

央视315的报道揭露了这条黑色产业链的一个重要据点,有名有姓,相信当地监管部门一定会连夜行动进行查处,跑不了和尚也跑不了庙。

但是,这就正本清源了吗?不,并没有!

出现“翻新卫生巾”的乱象,与此前媒体曾广泛报道的“散装卫生巾”的情况,其背后根源都是所谓“白牌产品”充斥市场而缺乏有效监管。

某些电商平台对商家证照和资质的审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所谓白牌商品的审核更是形同虚设。

正如这次央视315曝光的案例中,一位前来采购翻新卫生巾的商家就在某电商平台销售白牌卫生巾。

然而,这家网店产品中显示的生产厂家却根本就不存在!

没有知名品牌你还可以称之为白牌,可生产厂家并不存在,你电商平台是怎么让这样的产品上架的呢?

便宜不是原罪,但为了抢占便宜的市场,纵容这些连生产厂家资料都造假的商家在平台上销售数万件,这绝对就是同谋共犯,甚至堪称罪魁祸首的主犯。

之所以说某些电商平台是罪魁祸首,是因为这些年随着政府监管的加强和品牌厂家防伪打假能力的提高,直接仿冒知名品牌产品的空间越来越小,在线下市场销售不合格产品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如今的假冒伪劣商品,更多是以白牌、散装的形式出现在某些监管不严而后台又极硬的电商平台上,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堂而皇之上架销售,只有这样才能在收到众多消费者举报投诉后还安然无恙。

打掉一个窝点,或许能震慑一个行业,或许能消停一段时间,但某些电商平台纵容白牌商品充斥假冒伪劣的根源不清除,明年和后年还会有下一个行业和下下个黑幕被曝光。

何其可悲!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记"
陈立人杀妻案,前女友提交重要证物并要求不公开!
三名非婚生美国娃争宗庆后遗产 颠覆爱国简朴形象
美国大汉学家,为何要写一个“中国荡妇”的故事
MAGA们原谅了川普的一切 为何不肯原谅这件事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突然变强硬真正原因,觉得自己被普京羞辱了
开除一个被偷拍的女大学生,才是有损国格
“同志”的年头要回归了?“共产”还远吗?
川普稳赚不赔的战争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消息人士:特朗普对俄变脸,普京“并不畏惧”
巴西咖啡恐大涨!业者抢50%关税前加速向美国运货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iPhone稀土不靠中国!苹果砸5亿建立美国供应链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全球民调曝"对中国改观",美国好感度仅剩35%
特朗普:泽连斯基不应将莫斯科作为攻击目标
宗馥莉决战“影子夫人”:娃哈哈没有赢家的困局?
特朗普向普京发出最后通牒,乌克兰人却感到难抱期望
袁红冰爆中国机要官员带文件叛逃 曝2套俄垮台后方案
美众议员:习近平在川普任内不会侵台 著眼50年…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315曝光的翻新卫生巾,根源在于某电商纵容"白牌"产品

建设性意见 2025-03-15 23:56:32

央视315晚会刚刚曝光了所谓“翻新”卫生巾和纸尿裤的黑色产业链:

据记者暗访了解到,不法厂家通过收买正规厂家的员工,把知名品牌卫生巾和纸尿裤生产线上淘汰的残次品、废品等本该销毁的垃圾回收起来,经过拍打蓬松、重新包装等简单操作,变成翻新卫生巾与纸尿裤,最终经电商等渠道流入消费市场。

​​​​​​​

不法厂家负责人将这些垃圾称为“二等品”,言外之意是“虽然没那么好,但起码能用”,这是骗鬼的话。

所谓翻新卫生巾和纸尿裤,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安全健康风险:

第一,残次品本身的质量风险

正规厂家不可能无缘无故把合格产品当成垃圾丢掉,生产线上产生的残次品一定是某些方面不合格才会被淘汰。例如菌落检测不合格报废一批产品,例如抽检发现混入异物报废一批产品,例如生产过程中机器故障导致产品破损污损……

再先进再高级的生产线,也是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残次品和废品的,小到卫生巾,大到彩电冰箱汽车飞机,工业生产避免不了残次品。所以,任何正规的生产线都一定要有质检环节,把不合格的产品挑出来淘汰掉。

一件衣服印花不完整,一部手机背壳有划痕,这种次品不能上架销售,但它们还能凑合用。但卫生巾纸尿裤作为与人体的私密脆弱部位直接接触的“卫生用品”,如果有菌落超标、混入异物、污损等情况,可能会造成私处感染、外伤等严重后果,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国家标准有规定,这些卫生用品生产厂家的废品废料必须切碎销毁后才能出厂,为的就是防止它们流入市场。

所谓“翻新卫生巾”虽然未经人体使用过,但同样存在安全隐患,绝对不能称为二等品,就是彻头彻尾的垃圾。

第二,储存运输过程的污染风险

正规的卫生巾和纸尿裤产品,生产过程是在无尘车间,包装完整后才能进入库房装上货车。而作为生产垃圾的残次品则难免会被随意弃置,丢在地上、进入废料间,被违规偷卖出厂后装进蛇皮袋,存放在肮脏不堪的仓库里,工人们直接用手拿着纸尿裤摔打、打包,这都是媒体暗访镜头下的真实场景。因为没有完整包装,这些产品可能会钻进昆虫和老鼠等……

经不起细想,细想一下完全顶不住。

这些运输和储存过程可能存在的,不对,是一定会存在的污染,最终都会变成消费者隐私部位要承受的健康安全风险。

央视315的报道揭露了这条黑色产业链的一个重要据点,有名有姓,相信当地监管部门一定会连夜行动进行查处,跑不了和尚也跑不了庙。

但是,这就正本清源了吗?不,并没有!

出现“翻新卫生巾”的乱象,与此前媒体曾广泛报道的“散装卫生巾”的情况,其背后根源都是所谓“白牌产品”充斥市场而缺乏有效监管。

某些电商平台对商家证照和资质的审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所谓白牌商品的审核更是形同虚设。

正如这次央视315曝光的案例中,一位前来采购翻新卫生巾的商家就在某电商平台销售白牌卫生巾。

然而,这家网店产品中显示的生产厂家却根本就不存在!

没有知名品牌你还可以称之为白牌,可生产厂家并不存在,你电商平台是怎么让这样的产品上架的呢?

便宜不是原罪,但为了抢占便宜的市场,纵容这些连生产厂家资料都造假的商家在平台上销售数万件,这绝对就是同谋共犯,甚至堪称罪魁祸首的主犯。

之所以说某些电商平台是罪魁祸首,是因为这些年随着政府监管的加强和品牌厂家防伪打假能力的提高,直接仿冒知名品牌产品的空间越来越小,在线下市场销售不合格产品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如今的假冒伪劣商品,更多是以白牌、散装的形式出现在某些监管不严而后台又极硬的电商平台上,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堂而皇之上架销售,只有这样才能在收到众多消费者举报投诉后还安然无恙。

打掉一个窝点,或许能震慑一个行业,或许能消停一段时间,但某些电商平台纵容白牌商品充斥假冒伪劣的根源不清除,明年和后年还会有下一个行业和下下个黑幕被曝光。

何其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