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马斯克建了第二座中国工厂 贡献可能会比造车还大

马斯克建了第二座中国工厂 贡献可能会比造车还大

文章来源: 差评XPIN 于 2025-02-13 09:50: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有一说一,对于马斯克来说,除了拿自个儿身家性命去梭哈川普以外,人生第二重要的投资,估计就得算在中国开厂子了。

这倒不是瞎说,差友们都知道当年 Model 3 在流水线上 “ 难产 ” ,交不了车,要不是中国给他开绿灯,火速在上海给他修工厂,哪有他马斯克今天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的这般风光?

然而搁美国新官上任还没多久,在咱们这边倒又传来了他家的新消息。

就在昨天,生产 Megapack 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又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热闹闹宣布投产了,这次修的也跟 18 年一样神速,去年 5 月立项,年底就建成了。

也就是说,马斯克的第二个中国工厂,这回又在咱这儿落地生根了。

看来这货这是认准中国这块宝地,铁了心要把特斯拉的未来焊死在中国这艘 “ 巨轮 ” 上了。

不过说起来, Megapack 这名字听起来确实怪唬人的,但差友们可能还不都清楚这到底是啥黑科技,能让精明的马斯克不惜血本在中国再砸一座工厂。

要简单来说呢,它跟别的储能一样,算是个 “ 巨型充电宝 ” 。毕竟光伏、风电啥的这些新能源,发电时强时弱不够稳定,有了储能系统就能白天存电晚上放电,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电价就省下来了。

拿 Megapack 来说,单体 Megapack 电池储能高达 3.9 兆瓦时,逆变器功率 1.5 兆瓦。什么概念呢,一个 Megapack 可以满足 3600 户家庭一小时用电,或者充满 65 辆 Model 3 。

所以对像企业、园区、数据中心、公共项目这些用电大户来说,储能这玩意这就很划算,甚至还能参与削峰填谷来套利,所以多数储能产品都是卖给他们的。

例如苹果早在 2021 年,就花了 5000 多万美元买了 85 个特斯拉 Megapack ,现在这些 Megapack 已经在苹果库比提诺的总部供上电了。

听起来挺牛逼,但他这么高速运转的储能电池厂进入中国,倒也不见得全都是为了拯救地球。

反正目的是不是为了环保咱不知道,但我发现这玩意是真的能赚钱。

特斯拉在 24 年二季度财报里就说,他家的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 99.7% ,占总营收比例高达 11.8% ,创下历史新高,且储能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4 年全年,特斯拉储能业务营收更是达到 100.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7% 。摩根士丹利甚至预测,到 2030 年特斯拉光储能就能赚到 39.5 亿美元的税后净利润,

并给了特斯拉能源板块 1300 亿美元的估值。

实际上,早在 2019 年马斯克就预测,特斯拉的能源业务,以后是要超过汽车业务的规模。去年马斯克再次确认说: “ 储能业务增速远快于电动车业务的判断正在实现。 ”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储能很可能是特斯拉未来稳扎稳打的业务基本盘。按照 Wood Mackenzie 的数据,尽管 2023 年特斯拉已经做到了全球储能市场的老大,但是份额也只占了 15% ,上涨空间还很大。

实际上,马斯克能做出这种判断,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储能市场确实还比较蓝海,蛋糕还很大。

拿中国市场来说,按照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的估计,

 2025 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

这都赶上 23 年中国新能源车的市场规模了。

就算放到全世界来看也一直在涨,美国工商业储能市场更是增长超过 7 倍,而

2023 年光中国的新增装机量就占全球 46% 。

虽说这也意味着,行业内现在还没到格局已定的淘汰赛阶段,但各家想再多吃点,占更多位置,那还是少不了一番刺刀见红。

2021 年特斯拉的一场财报电话会里,马斯克就说如果产量足够,特斯拉能源业务的营收将会增长 2 到 3 倍。现在来看,这产量的饼要实现也只能靠中国了。

而成本竞争力这个优势,大概率是马斯克选择中国的重要原因。

跟美国和欧洲比起来,中国的政策环境相对宽松,产业链配套给力,劳动力成本也控制得住,再加上特斯拉造车的前事之师,

所以选这很明显是想复刻当年救活 Model 3 的妙手,让他家储能也来个借势飞天。

实际沪版 Model 3 甚至质量还更胜一筹。

界面新闻采访了行业内高级研究员,人家分析指出,这波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后, Megapack 的生产成本预计能下降 20%-30% ,成本直接砍掉两三成,要知道储能系统的成本大头就在电池上,占到 60% 左右。

按照特斯拉官网的价,一套 3.9 兆瓦时的 Megapack 不包安装不含税的售价为 1028580 美元,约合人民币 750.73 万元,约为 1.92 元每瓦时,投产后很可能做到 1.34 元左右。

也有业内人士预计,这么下来 Megapack 的每度电系统成本,可能将逼近 1 元人民币大关,这价格放眼全球市场,都相当有竞争力。

举个例子,同样主打高端市场的施耐德和 ABB 的大型储能系统,报价普遍在 1.5-2 元 /Wh 以上,甚至更高, Fluence 、 Powin 这些新兴储能技术公司价格也在 1.2-1.5 元 /Wh 左右。

特斯拉如果能把自己的价格打下来,对海外的储能巨头来说那肯定不是啥好消息。

相比而言,特斯拉的价格对国内厂商倒是没啥太大波及。

按照彭博社数据,国内储能系统的平均已经比全球平均水平低 20% 以上,比如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主打 “ 性价比 ” 和 “ 本土化服务 ” ,价格普遍在 1-1.2 元 /Wh 左右,还有部分厂商甚至能做到 1 元 /Wh 以下。

反正国产厂商的成本控制能力大家懂得都懂,再加上新能源产业链里的规模优势明显, Megapack 就算上海工厂投产降本,在价格上可能也未必会占到多少便宜。

不过在这种行业大变局里,要是只考虑价格倒也不算妥当,你就拿 Model Y 来说,价格比它低、数据比它好的也不是没有,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卖的好。。。

总的来说,特斯拉 Megapack 上海工厂投产能大幅降低成本是肯定的,但储能市场的竞争,很可能不仅仅是 “ 价格战 ” 那么简单。

至于马斯克能否真正在中国乃至全球储能市场继续 “ 称王称霸 ” ,恐怕还要看看在 “ 价格 ” 之外的其他维度,他能不能做到同样牛逼;而对中国储能企业来说,挑战还是机遇也得看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一句话,特斯拉这条鲶鱼的再次到来,究竟是福是祸,还得看他们后续交的答卷。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又吵起来!北京亮出“敌国条款” 日本:早失效了 你当年也…
哪个国家“去一次就不想再去”?网点名这国:无聊死了
绿帽连爆 这国验出98%小孩非亲生 官员吁别再验了
李强力避高市眼神 日想抢拍合照失败 学者曝原因
曝2中国女入狱为中国籍VIP囚犯提供性服务 监控遭删




24小时讨论排行

高市早苗不甩中国报复 最新民调支持率高达72%
中日争端无缓和迹象,高市早苗面临考验
高市内阁支持率75%,6成日人认同"台湾有事"发言
黄海演习3连发 中国发布14天禁航令 实弹封锁由南打到北
28条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终极难题 把世界带回19世纪
“若撤回 政权就终结”!高市坚持“台湾有事”说
敏感时刻 日本南端岛链大幅扩军 小泉亲自督战
英媒评选:全球“最令人向往国家”出炉 地表最酷
非常多人渴望对日开战,为什么?
"台湾有事"高市早苗无须退让!美学者揭北京真正目的
“美国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H200高端芯片”
跟进中国反制措施!香港政府"暂停"与日本总领事馆交流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在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泽伦斯基发文感谢川普,乌方称最新和平草案纳基辅诉求
美30岁女教师“付钱买春”多名初中男生 被判10年…
不到一年,美国政府效率部已提前解散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马斯克建了第二座中国工厂 贡献可能会比造车还大

差评XPIN 2025-02-13 09:50:55

有一说一,对于马斯克来说,除了拿自个儿身家性命去梭哈川普以外,人生第二重要的投资,估计就得算在中国开厂子了。

这倒不是瞎说,差友们都知道当年 Model 3 在流水线上 “ 难产 ” ,交不了车,要不是中国给他开绿灯,火速在上海给他修工厂,哪有他马斯克今天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的这般风光?

然而搁美国新官上任还没多久,在咱们这边倒又传来了他家的新消息。

就在昨天,生产 Megapack 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又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热闹闹宣布投产了,这次修的也跟 18 年一样神速,去年 5 月立项,年底就建成了。

也就是说,马斯克的第二个中国工厂,这回又在咱这儿落地生根了。

看来这货这是认准中国这块宝地,铁了心要把特斯拉的未来焊死在中国这艘 “ 巨轮 ” 上了。

不过说起来, Megapack 这名字听起来确实怪唬人的,但差友们可能还不都清楚这到底是啥黑科技,能让精明的马斯克不惜血本在中国再砸一座工厂。

要简单来说呢,它跟别的储能一样,算是个 “ 巨型充电宝 ” 。毕竟光伏、风电啥的这些新能源,发电时强时弱不够稳定,有了储能系统就能白天存电晚上放电,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电价就省下来了。

拿 Megapack 来说,单体 Megapack 电池储能高达 3.9 兆瓦时,逆变器功率 1.5 兆瓦。什么概念呢,一个 Megapack 可以满足 3600 户家庭一小时用电,或者充满 65 辆 Model 3 。

所以对像企业、园区、数据中心、公共项目这些用电大户来说,储能这玩意这就很划算,甚至还能参与削峰填谷来套利,所以多数储能产品都是卖给他们的。

例如苹果早在 2021 年,就花了 5000 多万美元买了 85 个特斯拉 Megapack ,现在这些 Megapack 已经在苹果库比提诺的总部供上电了。

听起来挺牛逼,但他这么高速运转的储能电池厂进入中国,倒也不见得全都是为了拯救地球。

反正目的是不是为了环保咱不知道,但我发现这玩意是真的能赚钱。

特斯拉在 24 年二季度财报里就说,他家的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 99.7% ,占总营收比例高达 11.8% ,创下历史新高,且储能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4 年全年,特斯拉储能业务营收更是达到 100.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7% 。摩根士丹利甚至预测,到 2030 年特斯拉光储能就能赚到 39.5 亿美元的税后净利润,

并给了特斯拉能源板块 1300 亿美元的估值。

实际上,早在 2019 年马斯克就预测,特斯拉的能源业务,以后是要超过汽车业务的规模。去年马斯克再次确认说: “ 储能业务增速远快于电动车业务的判断正在实现。 ”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储能很可能是特斯拉未来稳扎稳打的业务基本盘。按照 Wood Mackenzie 的数据,尽管 2023 年特斯拉已经做到了全球储能市场的老大,但是份额也只占了 15% ,上涨空间还很大。

实际上,马斯克能做出这种判断,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储能市场确实还比较蓝海,蛋糕还很大。

拿中国市场来说,按照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的估计,

 2025 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

这都赶上 23 年中国新能源车的市场规模了。

就算放到全世界来看也一直在涨,美国工商业储能市场更是增长超过 7 倍,而

2023 年光中国的新增装机量就占全球 46% 。

虽说这也意味着,行业内现在还没到格局已定的淘汰赛阶段,但各家想再多吃点,占更多位置,那还是少不了一番刺刀见红。

2021 年特斯拉的一场财报电话会里,马斯克就说如果产量足够,特斯拉能源业务的营收将会增长 2 到 3 倍。现在来看,这产量的饼要实现也只能靠中国了。

而成本竞争力这个优势,大概率是马斯克选择中国的重要原因。

跟美国和欧洲比起来,中国的政策环境相对宽松,产业链配套给力,劳动力成本也控制得住,再加上特斯拉造车的前事之师,

所以选这很明显是想复刻当年救活 Model 3 的妙手,让他家储能也来个借势飞天。

实际沪版 Model 3 甚至质量还更胜一筹。

界面新闻采访了行业内高级研究员,人家分析指出,这波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后, Megapack 的生产成本预计能下降 20%-30% ,成本直接砍掉两三成,要知道储能系统的成本大头就在电池上,占到 60% 左右。

按照特斯拉官网的价,一套 3.9 兆瓦时的 Megapack 不包安装不含税的售价为 1028580 美元,约合人民币 750.73 万元,约为 1.92 元每瓦时,投产后很可能做到 1.34 元左右。

也有业内人士预计,这么下来 Megapack 的每度电系统成本,可能将逼近 1 元人民币大关,这价格放眼全球市场,都相当有竞争力。

举个例子,同样主打高端市场的施耐德和 ABB 的大型储能系统,报价普遍在 1.5-2 元 /Wh 以上,甚至更高, Fluence 、 Powin 这些新兴储能技术公司价格也在 1.2-1.5 元 /Wh 左右。

特斯拉如果能把自己的价格打下来,对海外的储能巨头来说那肯定不是啥好消息。

相比而言,特斯拉的价格对国内厂商倒是没啥太大波及。

按照彭博社数据,国内储能系统的平均已经比全球平均水平低 20% 以上,比如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主打 “ 性价比 ” 和 “ 本土化服务 ” ,价格普遍在 1-1.2 元 /Wh 左右,还有部分厂商甚至能做到 1 元 /Wh 以下。

反正国产厂商的成本控制能力大家懂得都懂,再加上新能源产业链里的规模优势明显, Megapack 就算上海工厂投产降本,在价格上可能也未必会占到多少便宜。

不过在这种行业大变局里,要是只考虑价格倒也不算妥当,你就拿 Model Y 来说,价格比它低、数据比它好的也不是没有,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卖的好。。。

总的来说,特斯拉 Megapack 上海工厂投产能大幅降低成本是肯定的,但储能市场的竞争,很可能不仅仅是 “ 价格战 ” 那么简单。

至于马斯克能否真正在中国乃至全球储能市场继续 “ 称王称霸 ” ,恐怕还要看看在 “ 价格 ” 之外的其他维度,他能不能做到同样牛逼;而对中国储能企业来说,挑战还是机遇也得看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一句话,特斯拉这条鲶鱼的再次到来,究竟是福是祸,还得看他们后续交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