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越少写作的人,越容易神化崇拜Deepseek

越少写作的人,越容易神化崇拜Deepseek

文章来源: 吐槽青年博士 于 2025-02-11 06:39: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摘要:我不排斥Deepseek,也认同它的成功所体现出的创新与进步,但不要炫耀它的深度写作,不要拿它去贬低人的创造与思想。如果真在它的“深度长文”面前跪倒,真要反思了,是Deepseek太能写,太能出口成章,还是我们太缺少写作,丢掉了我们本应最擅长的长文字表达!平常很少写字的人,特别容易被Deepseek“唬”住,越少写作,越容易神化崇拜Deepseek。

围观了这么多天舆论对Deepseek的顶礼膜拜,也试着在诸多热点上“体验”了一下Deepseek的文本生成能力,总体感受是:确实比之前的诸多AI强大了很多,也更有深度,文字更加精致,智能度大幅提升。问题喂得越精准,生成的思考也会更深入,拟人化能力极高,有时甚至会让人产生“人机不分”“以假乱真”的错乱感。但缺陷也是很明显的,所谓“深度”,绝没有舆论捧的那种高度,AI的机器味还是很重,多是叠词架句的修辞和“利用人的无知”所营造出的伪深度。

相比舆论对Deepseek“惊为天人”式的评价,我身边平常写字比较多的朋友,很少有对它的文字有什么特别感受,没有谁发出“害怕被AI取代”的感慨,至多只是当作一个有意思工具。不知道这个感觉对不对:平常很少写字的人,特别容易被Deepseek“唬”住,越少写作,越容易神化崇拜Deepseek。

媒体报道过当下很多人的“文字失语症”和“词穷症”,过度沉迷于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习惯了表情包、YYDS、YYSY、梗式流行语(废话文学、糊弄文学、凡尔赛文学之类),不好好说,久而久之变成不会说,文字失能。缺乏深度阅读的支撑,文字表意空间极为匮乏,内心戏可能很丰富,但无法用有文化内涵的话语表达丰富的内心,只能干瘪无趣地说“俺也一样”“你懂的”“一切尽在不言中”。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和碎碎念式的表达,没有能力输出超过800字的长文字,文字的人生巅峰就是当年写的高考作文。——对于这些“一张口就词穷”的文字失语者,秒懂问题,秒速输出千字长文的Deepseek,当然是一个神。

前年ChatGPT最火的时候,我写过一篇评论称,ChatGPT的“强大智能”是对人的反向测试:如果轻易就被ChatGPT这种机器取代,说明自己平常做的就是机器可以做的事,机械、简单、重复、无创造性、可以自动生成。如果我们把教育优势建立在死记硬背和超极限刷题上,如果我们把“善于记忆”当成最强大脑的话,那么ChatGPT足以让人恐惧。今天让很多感到“人类渺小”的Deepseek,同样是一种反向测试:它“出口成章”的长文表达,反向测试出现代人的文字失语,面对一个复杂事物日益匮乏的文字表意能力。它用算法蒸馏和压缩的华丽词藻所营造出的伪深度,反向测试出现代人的思维肤浅。可能不是Deepseek多有深度,而是现代人太肤浅,反衬出机器思考的深度。

古典主义的现代困局,江南文脉的自我殖民化,海派学术的功利主义癌变,经院哲学的僵尸复辟,欧陆理论的学术买办。引文游戏的“中国功夫”,破局者的“游击战”,知识生产的“盗火者困境”。——看Deepseek生成的文本,初看第一遍时会觉得挺深刻,但看了两篇三篇四篇之后,就会看到它的套路,不过是把文科学术论文那套装神弄鬼的话术变成一种模板,以故作深沉的批判姿态表现出来。只看文本,似乎挺规整漂亮,但细细品味一下,会发现很多都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头头是道重重叠叠的表达下,根本没有逻辑,特别擅长胡编乱造,无中生有,大忽悠一个。

这让我想起曾经在舆论场上引发过争议的那些华丽丽的“高考满分作文”:迎合命题者的意图,堆砌一些“闪闪发光的句子”,引用古典哲学家几句不那么流行的“深奥警句”,来几段华丽的排比和生动的修辞,结尾再来个漂亮的上姿态,如果有点对人类未来的忧郁思考,就更好了。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嚆矢、振翮、薄脊、孜孜矻矻、一觇、玉墀、婞直,等等(从哲学名著中蒸馏出的术语)。——Deepseek式深度文本,不过是这类模板“高考满分作文”的技术升级版。正如对那种“华丽满分作文”的追捧,暴露出作文教育和公共表达的思想贫乏一样,对Deepseek式深度文本的过度追捧,也反向暴露出现代人在长文表达上的匮乏与失能。

为什么经常写作、有深度文字表达能力的人,不会对Deepseek产生神化和崇拜呢?

其一,勤于写作的人,有自己的文字标准,对长文字有较高的审美判断力,有较高的批判性阅读的能力,不容易被文字游戏所忽悠,Deepseek式深度文本蒙蔽不了他们。他们对“空洞的词藻”有一种免疫力,更善于从内去看文字的纹理与思想,而不是仅仅从外去欣赏文字的美,伪深度骗不了他们的眼睛。其二,勤于写作的人,更看重写字过程带来的愉悦,而不是当成一个结果。写字是一件既很辛苦又很快乐的事,经过那个“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艰辛思考,付出思想的辛劳,灵光一闪,文思泉涌中一气呵成,才能体验到那种文字快感。秒速生成的文本,缺乏这种有机的审美过程支撑。其三,勤于写作的人,已经在长期写作中形成深刻的自信,对思想个性的自信,独特角度的自信,不可复制不可蒸馏的自信,不会轻易就哀叹“写作会被机器取代”。

我不排斥Deepseek,也认同它的成功所体现出的创新与进步,但不要炫耀它的深度写作,不要拿它去贬低人的创造与思想。如果真在它的“深度长文”面前跪倒,真要反思了,是Deepseek太能写,太能出口成章,还是我们太缺少写作,丢掉了我们本应最擅长的长文字表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9)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员工曝:“影子夫人”和宗庆后美国领证 不满宗馥莉折腾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川普健康又“出事”?神秘瘀青曝光 白宫急回应!
泰国高僧史诗级性丑闻:8万张照片 5600段视频
卡尔森率领忧心忡忡的MAGA斗士们 质疑特朗普
宗馥莉曾用美国护照在香港买房 净赚1.6倍收益
美为何解禁AI芯片卖中国?AI沙皇和贝森特揭真正原因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喊:就是比较好喝!
“南京红姐”红到越南!舞台剧一出场 全场观众鼓掌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越少写作的人,越容易神化崇拜Deepseek

吐槽青年博士 2025-02-11 06:39:15
摘要:我不排斥Deepseek,也认同它的成功所体现出的创新与进步,但不要炫耀它的深度写作,不要拿它去贬低人的创造与思想。如果真在它的“深度长文”面前跪倒,真要反思了,是Deepseek太能写,太能出口成章,还是我们太缺少写作,丢掉了我们本应最擅长的长文字表达!平常很少写字的人,特别容易被Deepseek“唬”住,越少写作,越容易神化崇拜Deepseek。

围观了这么多天舆论对Deepseek的顶礼膜拜,也试着在诸多热点上“体验”了一下Deepseek的文本生成能力,总体感受是:确实比之前的诸多AI强大了很多,也更有深度,文字更加精致,智能度大幅提升。问题喂得越精准,生成的思考也会更深入,拟人化能力极高,有时甚至会让人产生“人机不分”“以假乱真”的错乱感。但缺陷也是很明显的,所谓“深度”,绝没有舆论捧的那种高度,AI的机器味还是很重,多是叠词架句的修辞和“利用人的无知”所营造出的伪深度。

相比舆论对Deepseek“惊为天人”式的评价,我身边平常写字比较多的朋友,很少有对它的文字有什么特别感受,没有谁发出“害怕被AI取代”的感慨,至多只是当作一个有意思工具。不知道这个感觉对不对:平常很少写字的人,特别容易被Deepseek“唬”住,越少写作,越容易神化崇拜Deepseek。

媒体报道过当下很多人的“文字失语症”和“词穷症”,过度沉迷于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习惯了表情包、YYDS、YYSY、梗式流行语(废话文学、糊弄文学、凡尔赛文学之类),不好好说,久而久之变成不会说,文字失能。缺乏深度阅读的支撑,文字表意空间极为匮乏,内心戏可能很丰富,但无法用有文化内涵的话语表达丰富的内心,只能干瘪无趣地说“俺也一样”“你懂的”“一切尽在不言中”。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和碎碎念式的表达,没有能力输出超过800字的长文字,文字的人生巅峰就是当年写的高考作文。——对于这些“一张口就词穷”的文字失语者,秒懂问题,秒速输出千字长文的Deepseek,当然是一个神。

前年ChatGPT最火的时候,我写过一篇评论称,ChatGPT的“强大智能”是对人的反向测试:如果轻易就被ChatGPT这种机器取代,说明自己平常做的就是机器可以做的事,机械、简单、重复、无创造性、可以自动生成。如果我们把教育优势建立在死记硬背和超极限刷题上,如果我们把“善于记忆”当成最强大脑的话,那么ChatGPT足以让人恐惧。今天让很多感到“人类渺小”的Deepseek,同样是一种反向测试:它“出口成章”的长文表达,反向测试出现代人的文字失语,面对一个复杂事物日益匮乏的文字表意能力。它用算法蒸馏和压缩的华丽词藻所营造出的伪深度,反向测试出现代人的思维肤浅。可能不是Deepseek多有深度,而是现代人太肤浅,反衬出机器思考的深度。

古典主义的现代困局,江南文脉的自我殖民化,海派学术的功利主义癌变,经院哲学的僵尸复辟,欧陆理论的学术买办。引文游戏的“中国功夫”,破局者的“游击战”,知识生产的“盗火者困境”。——看Deepseek生成的文本,初看第一遍时会觉得挺深刻,但看了两篇三篇四篇之后,就会看到它的套路,不过是把文科学术论文那套装神弄鬼的话术变成一种模板,以故作深沉的批判姿态表现出来。只看文本,似乎挺规整漂亮,但细细品味一下,会发现很多都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头头是道重重叠叠的表达下,根本没有逻辑,特别擅长胡编乱造,无中生有,大忽悠一个。

这让我想起曾经在舆论场上引发过争议的那些华丽丽的“高考满分作文”:迎合命题者的意图,堆砌一些“闪闪发光的句子”,引用古典哲学家几句不那么流行的“深奥警句”,来几段华丽的排比和生动的修辞,结尾再来个漂亮的上姿态,如果有点对人类未来的忧郁思考,就更好了。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嚆矢、振翮、薄脊、孜孜矻矻、一觇、玉墀、婞直,等等(从哲学名著中蒸馏出的术语)。——Deepseek式深度文本,不过是这类模板“高考满分作文”的技术升级版。正如对那种“华丽满分作文”的追捧,暴露出作文教育和公共表达的思想贫乏一样,对Deepseek式深度文本的过度追捧,也反向暴露出现代人在长文表达上的匮乏与失能。

为什么经常写作、有深度文字表达能力的人,不会对Deepseek产生神化和崇拜呢?

其一,勤于写作的人,有自己的文字标准,对长文字有较高的审美判断力,有较高的批判性阅读的能力,不容易被文字游戏所忽悠,Deepseek式深度文本蒙蔽不了他们。他们对“空洞的词藻”有一种免疫力,更善于从内去看文字的纹理与思想,而不是仅仅从外去欣赏文字的美,伪深度骗不了他们的眼睛。其二,勤于写作的人,更看重写字过程带来的愉悦,而不是当成一个结果。写字是一件既很辛苦又很快乐的事,经过那个“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艰辛思考,付出思想的辛劳,灵光一闪,文思泉涌中一气呵成,才能体验到那种文字快感。秒速生成的文本,缺乏这种有机的审美过程支撑。其三,勤于写作的人,已经在长期写作中形成深刻的自信,对思想个性的自信,独特角度的自信,不可复制不可蒸馏的自信,不会轻易就哀叹“写作会被机器取代”。

我不排斥Deepseek,也认同它的成功所体现出的创新与进步,但不要炫耀它的深度写作,不要拿它去贬低人的创造与思想。如果真在它的“深度长文”面前跪倒,真要反思了,是Deepseek太能写,太能出口成章,还是我们太缺少写作,丢掉了我们本应最擅长的长文字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