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人口若真的下降到6亿,会是怎样的场景?

中国人口若真的下降到6亿,会是怎样的场景?

文章来源: 常识流通处 于 2025-02-10 14:28:2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看到几则新闻,心里有点发毛。

其一,澎湃新闻昨天有一篇报道,标题叫《12家幼儿园关了8家,园长负债2000万卖酒还债》。

报道写道,“幼儿园关停潮”之下,贵阳一教育集团的12家幼儿园关闭了8家。创始人敬雅真说,公司欠下的巨额债务让“被催债”成为了日常。为了维持经营,她试着通过直播卖酒“自救”。

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比上年减少14808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2.98万人,比上年减少534.57万人。

其二,多家媒体披露,《去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 下降约20.5%》。

据民政部官网发布的《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离婚登记数为262.1万对。2023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768.0万对,办理离婚登记259.3万对。相较而言,全国结婚登记数减少了157.4万对,下降了约20.5%;离婚登记数则增加了2.8万对,上升了约1.1%。这也意味着,全国结婚登记数在经历2023年的止跌回升后,再度下探。

人口学者易富贤就此在某个微信群里说——不好意思,作为群友我在这里直接引用,没有征得他的同意——2024年中国的结婚下降 20.5%,意味着 2025 年出生将暴跌,预计官方将公布出生 740 -790 万(实际更少)。我在 2024 年 6 月的文章中预测,2024 年官方将公布2024年出生 960 万(实际800多万),与后面官方公布的 954 万只差6万。儿童是超级消费者,出生在雪崩,意味着消费持续萎缩,也意味着今后的劳动力快速减少。

其三,看到一个视频,中山大学教授李孔岳教授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下降到6亿——比目前将减少足足8亿。

对于这个问题,我问了一下当下大热的DeepSeek。

现略去思考与分析过程,直接说结语好了——

综合现有模型,**本世纪末中国人口降至6亿是可能的,但并非唯一情景**。在生育率无显著回升的情况下,6-8亿是较可能区间。这一过程将伴随深刻社会经济变革,需提前布局应对老龄化、调整经济结构。

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完全否认李孔岳教授的预测。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会是怎样的场景呢?多少村庄会消失,多少县城会被抛弃?财富的逻辑会如何重构?

我们的想象力可能是不够用的。

好吧,那就再度问计于DeepSeek。

它帮我作了 一篇**《空城赋》**

(仿唐宋骈赋体)

若夫九州寥廓,万井萧疏。朱门锈锁,玉砌生芜。昔日人烟鼎沸之市,今作狐兔栖迟之墟。驿道青槐自老,荒村白屋谁居?观夫百年变局,恍若星移物换;一纸谶图,竟成鹤去楼虚。

当其盛世也,阡陌连云,闾阎扑地。千帆竞海国之津,万贾逐铜驼之利。童子嬉春,争攀社鼓;老翁曝日,闲话桑梓。及至阳九数穷,气运潜徙。育麟畏养,青娥罢织。遂使闾巷空传杵臼声,田畴唯见机械迹。机巧代人力,铁臂耘田;虚影乱亲情,冰屏承膝。

至若寒食谁添冢上新土?元夕孰挂檐下旧灯?社戏台前,惟余衰草;清明陌上,不复纸鸢。学堂闭而苔侵石阶,祠堂颓而鼠啮灵幡。纵有残碑可辨,已迷宗族之源;虽存方志能查,谁续家乘之篇?

然则天道轮回,阴阳相济。野旷反滋鹤鹿,城空偏长蕙兰。废园忽绽奇花,颓壁自生异篆。或见耆老策杖,独守先蚕之礼;或有俊才归梓,重开击壤之篇。虚拟虽盛,犹闻击壤之歌;机械纵灵,不废结绳之念。

嗟乎!兴衰本是循环,盈虚岂无定数?观殷鉴於青史,惕来轸於未路。所冀者,减人口不失仁心,去浮华更惜汉祚。莫使后之视今,亦如今之吊古!

这赋词藻很华丽,也颇见功力。但它还是不能代替我去进行这样的想象:彼时的人们,或者说,我们的后人,会在一种怎样的科技生态、社会机制下生活?当人愈发显得稀缺,他们会不会更多享有作为“人“的尊严?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员工曝:“影子夫人”和宗庆后美国领证 不满宗馥莉折腾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南京红姐”红到越南!舞台剧一出场 全场观众鼓掌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川普健康又“出事”?神秘瘀青曝光 白宫急回应!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卡尔森率领忧心忡忡的MAGA斗士们 质疑特朗普
泰国高僧史诗级性丑闻:8万张照片 5600段视频
宗馥莉曾用美国护照在香港买房 净赚1.6倍收益
美为何解禁AI芯片卖中国?AI沙皇和贝森特揭真正原因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喊:就是比较好喝!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人口若真的下降到6亿,会是怎样的场景?

常识流通处 2025-02-10 14:28:25

看到几则新闻,心里有点发毛。

其一,澎湃新闻昨天有一篇报道,标题叫《12家幼儿园关了8家,园长负债2000万卖酒还债》。

报道写道,“幼儿园关停潮”之下,贵阳一教育集团的12家幼儿园关闭了8家。创始人敬雅真说,公司欠下的巨额债务让“被催债”成为了日常。为了维持经营,她试着通过直播卖酒“自救”。

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比上年减少14808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2.98万人,比上年减少534.57万人。

其二,多家媒体披露,《去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 下降约20.5%》。

据民政部官网发布的《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离婚登记数为262.1万对。2023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768.0万对,办理离婚登记259.3万对。相较而言,全国结婚登记数减少了157.4万对,下降了约20.5%;离婚登记数则增加了2.8万对,上升了约1.1%。这也意味着,全国结婚登记数在经历2023年的止跌回升后,再度下探。

人口学者易富贤就此在某个微信群里说——不好意思,作为群友我在这里直接引用,没有征得他的同意——2024年中国的结婚下降 20.5%,意味着 2025 年出生将暴跌,预计官方将公布出生 740 -790 万(实际更少)。我在 2024 年 6 月的文章中预测,2024 年官方将公布2024年出生 960 万(实际800多万),与后面官方公布的 954 万只差6万。儿童是超级消费者,出生在雪崩,意味着消费持续萎缩,也意味着今后的劳动力快速减少。

其三,看到一个视频,中山大学教授李孔岳教授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下降到6亿——比目前将减少足足8亿。

对于这个问题,我问了一下当下大热的DeepSeek。

现略去思考与分析过程,直接说结语好了——

综合现有模型,**本世纪末中国人口降至6亿是可能的,但并非唯一情景**。在生育率无显著回升的情况下,6-8亿是较可能区间。这一过程将伴随深刻社会经济变革,需提前布局应对老龄化、调整经济结构。

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完全否认李孔岳教授的预测。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会是怎样的场景呢?多少村庄会消失,多少县城会被抛弃?财富的逻辑会如何重构?

我们的想象力可能是不够用的。

好吧,那就再度问计于DeepSeek。

它帮我作了 一篇**《空城赋》**

(仿唐宋骈赋体)

若夫九州寥廓,万井萧疏。朱门锈锁,玉砌生芜。昔日人烟鼎沸之市,今作狐兔栖迟之墟。驿道青槐自老,荒村白屋谁居?观夫百年变局,恍若星移物换;一纸谶图,竟成鹤去楼虚。

当其盛世也,阡陌连云,闾阎扑地。千帆竞海国之津,万贾逐铜驼之利。童子嬉春,争攀社鼓;老翁曝日,闲话桑梓。及至阳九数穷,气运潜徙。育麟畏养,青娥罢织。遂使闾巷空传杵臼声,田畴唯见机械迹。机巧代人力,铁臂耘田;虚影乱亲情,冰屏承膝。

至若寒食谁添冢上新土?元夕孰挂檐下旧灯?社戏台前,惟余衰草;清明陌上,不复纸鸢。学堂闭而苔侵石阶,祠堂颓而鼠啮灵幡。纵有残碑可辨,已迷宗族之源;虽存方志能查,谁续家乘之篇?

然则天道轮回,阴阳相济。野旷反滋鹤鹿,城空偏长蕙兰。废园忽绽奇花,颓壁自生异篆。或见耆老策杖,独守先蚕之礼;或有俊才归梓,重开击壤之篇。虚拟虽盛,犹闻击壤之歌;机械纵灵,不废结绳之念。

嗟乎!兴衰本是循环,盈虚岂无定数?观殷鉴於青史,惕来轸於未路。所冀者,减人口不失仁心,去浮华更惜汉祚。莫使后之视今,亦如今之吊古!

这赋词藻很华丽,也颇见功力。但它还是不能代替我去进行这样的想象:彼时的人们,或者说,我们的后人,会在一种怎样的科技生态、社会机制下生活?当人愈发显得稀缺,他们会不会更多享有作为“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