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微博有偿公开访客记录被华东政法学生起诉,相关界面已修改

微博有偿公开访客记录被华东政法学生起诉,相关界面已修改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 于 2025-02-07 23:19: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微博访问记录既能看还能删?访客记录知情权成为充值会员的专属福利是否合法合规?

2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华东政法大学获悉,聚焦微博访客记录查看权限问题,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临战队”凭借《数据之间,权益之争——诉微博缺位个人信息保护案》项目,获得第十届“小城杯”公益诉讼大赛一等奖。就在2025年,相关案件经二审法官协调后,目前微博相关界面已经修改,放宽所有普通用户的隐身访问名额数量,从原本的3位增加到10位。

本文图片均为“华东政法大学”微信公众号图

“充值SVIP可查看访客记录”功能上线,九成受调研者认为该功能侵权

2023年底,新浪微博上线了一项“充值SVIP可查看访客记录”功能。开通该功能后,用户既可查看访客记录,也可以删除自己对他人的访问记录,访客记录知情权成为充值会员的专属福利。

“临战队”队长林湛在使用微博时,意识到这项功能可能存在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恰逢“小城杯”开赛,她便主动和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周懋、法律学院杨勇共同组队,以“数据之间,权益之争——诉微博缺位个人信息保护案”为诉讼主题参赛。

为了解到用户的真实想法,团队成员在小红书、微信群等多平台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984份。根据问卷结果显示,90.52%的受访者认为这项功能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保法》)法律规定,网络平台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不得过度搜集和展示用户个人信息。访客记录信息是否属于“个人信息”,相关的现行法律规范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性,这便成为团队首要解决的难题。

成员们根据对国内外主流社交媒体的调研,团队发现微博有偿公开访客记录属于特例,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选择以此为诉由的决心。成功立案后,周懋便主动找到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王镭老师请求指导。

在团队遇到问题时,王镭多次与团队在线下进行深入讨论。“个人信息”的判断核心在于对个人的“可识别性”,即通过该信息或者结合其他信息可以识别到特定个人。基于此,王镭从《个保法》的立法本意着手分析,肯定了“访客记录是个人信息”的定性。此外,还挖掘出更多直接指证微博违约的证据,为团队在诉前做足准备。

一审未判定微博违约,坚持上诉

“我们的专业性经常会被质疑,被认为是闹着玩,甚至觉得我们浪费司法资源。”队员们说。但团队中的每个人并没有被质疑声压倒,反而愈“战”愈勇。团队内林湛负责统筹安排全组任务,周懋负责撰写文书,杨勇则进行证据处理、提交等事务性工作。

队员们通力合作,在上海茸诚伟达律师事务所梁春燕律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紧密围绕“访客记录属于个人信息”的核心观点,展开诉讼思路,坚持摆事实,讲证据。

2024年4月,本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成功立案。7月,一审开庭,案件采取线上形式开庭。在质证环节,被告选择在开庭前五分钟提交答辩状和证据,这样的“证据突袭”行为给团队施加了心理压力。好在团队在庭前做了充分准备,在庭审现场做出了有力质证。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激烈辩论,团队最终顺利完成庭审。

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对于诉微博缺位个人信息保护案一审诉讼做出判决。虽然法院以“被访者知情权应受保护”为由,并未判定微博违约,但判决书中明确认可了“访客记录属于个人信息”这一观点。

队员们认为,“根据判决结果,知情权若被视为网络用户的权利之一,所有用户都应平等享有,而在本案中,只有开通SVIP会员的用户才能看到具体来访者账号。”

“如果会员知情权成为一种可从平台购买的权利,会员付费多就可以获得更多行权空间,那么这种知情权充其量只是一种债权。当该‘知情权’与网络用户的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等绝对权发生冲突时,不应受到优先保护。因此,我支持团队继续上诉。”指导老师王镭表示。

在王镭老师和梁春燕律师的肯定下,“临战队”队员们一致决定坚持上诉。

今年,二审中,经法官协调双方意愿,微博方表示将对相关访客记录制度做对应的调整,进一步落实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放宽所有普通用户的隐身访问名额数量,从原本的3位增加到10位,目前微博相关界面已经修改。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承鹏最新文章:跳舞的妈妈
美国惊现“叮咚沟”恶作剧 提醒华人家长极其危险!
和解!华女遭警员开枪重伤 获赔$675万 官方罕见认错
华人网购噩耗!“小额豁免”取消 1件衣服补税283刀
最新:FBI追查网络预言 州长证实嫌犯跨性别伴侣关系!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贝森特:如欧洲不先行动 美方不对中国加征俄油关税
联合国独立调查首度证实:以色列对加萨实施"种族灭绝"
美航 达美 联航宣布:对柯克案发不当言论员工全数停职
医生赞刺杀柯克枪手“枪法精准” 被永久禁止入境美国
男留学生被安排混住女生宿舍楼 重庆理工大学致歉
德州黑人女生柯克追悼会上挑衅被捕 州长:挑错了学校!
CNN:川普正酝酿一场对左翼大规模打压 Antifa将列恐怖组织
Office Depot拒印柯克追悼海报,员工当场被开除
解放军杀气腾腾:“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
美刚挺完以色列!以军轰垮民宅「把人活埋」
他到底是极右还是极左?刺杀科克者的心理画像
川普怒炒Fed理事再失利!法院驳回 恐上最高院
艾美奖:犹太裔女演员获奖感言高呼“解放巴勒斯坦”
6个月前,他曾当面警告柯克“一定会被杀”!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微博有偿公开访客记录被华东政法学生起诉,相关界面已修改

澎湃新闻 2025-02-07 23:19:51

微博访问记录既能看还能删?访客记录知情权成为充值会员的专属福利是否合法合规?

2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华东政法大学获悉,聚焦微博访客记录查看权限问题,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临战队”凭借《数据之间,权益之争——诉微博缺位个人信息保护案》项目,获得第十届“小城杯”公益诉讼大赛一等奖。就在2025年,相关案件经二审法官协调后,目前微博相关界面已经修改,放宽所有普通用户的隐身访问名额数量,从原本的3位增加到10位。

本文图片均为“华东政法大学”微信公众号图

“充值SVIP可查看访客记录”功能上线,九成受调研者认为该功能侵权

2023年底,新浪微博上线了一项“充值SVIP可查看访客记录”功能。开通该功能后,用户既可查看访客记录,也可以删除自己对他人的访问记录,访客记录知情权成为充值会员的专属福利。

“临战队”队长林湛在使用微博时,意识到这项功能可能存在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恰逢“小城杯”开赛,她便主动和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周懋、法律学院杨勇共同组队,以“数据之间,权益之争——诉微博缺位个人信息保护案”为诉讼主题参赛。

为了解到用户的真实想法,团队成员在小红书、微信群等多平台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984份。根据问卷结果显示,90.52%的受访者认为这项功能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保法》)法律规定,网络平台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不得过度搜集和展示用户个人信息。访客记录信息是否属于“个人信息”,相关的现行法律规范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性,这便成为团队首要解决的难题。

成员们根据对国内外主流社交媒体的调研,团队发现微博有偿公开访客记录属于特例,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选择以此为诉由的决心。成功立案后,周懋便主动找到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王镭老师请求指导。

在团队遇到问题时,王镭多次与团队在线下进行深入讨论。“个人信息”的判断核心在于对个人的“可识别性”,即通过该信息或者结合其他信息可以识别到特定个人。基于此,王镭从《个保法》的立法本意着手分析,肯定了“访客记录是个人信息”的定性。此外,还挖掘出更多直接指证微博违约的证据,为团队在诉前做足准备。

一审未判定微博违约,坚持上诉

“我们的专业性经常会被质疑,被认为是闹着玩,甚至觉得我们浪费司法资源。”队员们说。但团队中的每个人并没有被质疑声压倒,反而愈“战”愈勇。团队内林湛负责统筹安排全组任务,周懋负责撰写文书,杨勇则进行证据处理、提交等事务性工作。

队员们通力合作,在上海茸诚伟达律师事务所梁春燕律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紧密围绕“访客记录属于个人信息”的核心观点,展开诉讼思路,坚持摆事实,讲证据。

2024年4月,本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成功立案。7月,一审开庭,案件采取线上形式开庭。在质证环节,被告选择在开庭前五分钟提交答辩状和证据,这样的“证据突袭”行为给团队施加了心理压力。好在团队在庭前做了充分准备,在庭审现场做出了有力质证。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激烈辩论,团队最终顺利完成庭审。

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对于诉微博缺位个人信息保护案一审诉讼做出判决。虽然法院以“被访者知情权应受保护”为由,并未判定微博违约,但判决书中明确认可了“访客记录属于个人信息”这一观点。

队员们认为,“根据判决结果,知情权若被视为网络用户的权利之一,所有用户都应平等享有,而在本案中,只有开通SVIP会员的用户才能看到具体来访者账号。”

“如果会员知情权成为一种可从平台购买的权利,会员付费多就可以获得更多行权空间,那么这种知情权充其量只是一种债权。当该‘知情权’与网络用户的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等绝对权发生冲突时,不应受到优先保护。因此,我支持团队继续上诉。”指导老师王镭表示。

在王镭老师和梁春燕律师的肯定下,“临战队”队员们一致决定坚持上诉。

今年,二审中,经法官协调双方意愿,微博方表示将对相关访客记录制度做对应的调整,进一步落实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放宽所有普通用户的隐身访问名额数量,从原本的3位增加到10位,目前微博相关界面已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