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上海豪车炸街不是为国是赶客!外加向普通人炫富

上海豪车炸街不是为国是赶客!外加向普通人炫富

文章来源: 常识和洞见 于 2025-01-14 09:56:5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几天,上海武康路仿若变成了豪车的 “秀场”,据说500万都不配停车,还有浙江赶来的。据说是因为最近免签政策后,很多韩国人到上海玩,有韩国人说上海豪车少,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有少数韩国人觉得上海街上没豪车,不用回应,一笑置之即可。来的都是客,没人打开门迎客,然后又非要和客人比个高下,羞辱一下客人的。

换位思考下,欧洲领导刚来咱们这摇人去消费,咱们去了一批家伙开开心心花了一沓钱,还没回来就发现满网都在骂眯眯眼,然后一帮欧洲人贴脸开大嘲笑咱们没欧洲人有钱。

这不是待客之道。民族自豪感要有,但用狭隘的“一定要压过对方”去待客,这个客是长久不了的。这是赶客,不是迎客。

道理很简单,敏感的主人,是不适合接待五湖四海、各色各异的客人的。

旅游是服务业,是服务他人,狭隘的自豪感是容纳不了旅游服务业的。这种舆论,这种风气,对中国当下推行的免签好政策,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1万2千美元的国家,没办法和人均GDP四五万、七八万美元的国家去斗富的。

少数富豪可以,但大多数人肯定是比不过的。

现在外国的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旅行的帖子很多,多数都是正面热赞中国的,随着免签深入,难免会有负面声音。

假如韩国人走偏了,偏离南京东路500米,发现棚户区,连卫生间都要公用。疫情期间,一家感染,全栋楼拉走,就是因为共用卫生间。那么,韩国人问一句,又该怎么办呢?难道汤臣一品业主把自己房子的录像放在街道大屏上,然后住在出租房的人,刷屏点赞?

再比如,美国人深入中国腹地,发现哪里的人收入很低,又该怎么办呢?如果韩国人说武康路是法租界,又该怎么办呢?如果都是一点就燃,免签政策还要不要搞下去呢?

再极端一点,韩国游客、日本游客去了商K,那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在日本、泰国、美国、韩国等等,都没问题,但在中国呢?

热情欢迎,平等对待,宽容大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笑置之,不卑不亢,不上纲上线,这才是大国气度。

再退一步,大家松弛一些,韩国游客问一句,这边把豪车开出去,大家玩个埂,玩个互联网的病毒业就完了。甚至路人凑个趣,拍个照也可以理解。但网上那么多人自豪,我是无法理解的。

豪车上街,这不是什么代表国家出战。那武康路上又有几个韩国人?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无非是借着针锋相对韩国人的名义,向老百姓炫耀。只不过,在爱国的名义下,被炫耀的人,拍手叫好。

极少数富人,展示豪车,不会得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认同,也不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实际上,韩国人对此的评价也不好。

这不是韩国人的反应,世界主流都是如此。

美国人没用马斯克有钱,来当作自己的自豪感,美国人一般自豪的是自己的制度,诸如美国例外论。

英国人也没用瑛国首富戈比·辛杜贾家族的财富来撑自己的自豪感,他们办奥运会的时候,展示的自己引以为傲的全民医疗服务制度(NHS)。这套制度优劣不论,起码英国人没有因为有个戈比爸爸,戈比爸爸有个二代、三代开了豪车而骄傲。

法国人也没有因为贝尔纳·阿尔诺,也就是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老板,是世界首富而自豪。他们办奥运会的时候,是以自己的文化自豪。

如果真要以豪车自豪,那就把福布斯上公布的中国富豪,供起来,贴在武康路,不更直接?但偏偏舆论对这些富豪,又极不友好。

不应该仇富,也不应该媚富。实际上,仇富和媚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以前喊马爸爸的人,和后来喊民营企业要离场的人,实际上,是同样的一群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医生赞刺杀柯克枪手“枪法精准” 被永久禁止入境美国
德州黑人女生柯克追悼会上挑衅被捕 州长:挑错了学校!
好莱坞巨星罗伯特雷德福逝世 川普克林顿发文纪念
纽约地铁血案 她疑不满眼神接触 突发狂暴打男乘客…




24小时讨论排行

卢比奥:那些庆祝的外国人 将被驱逐、吊销签证…(视)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联合国独立调查首度证实:以色列对加萨实施"种族灭绝"
川普下令国家公园移除这张照片 “宣扬腐蚀性意识形态”
首次出庭!嫌犯父亲“大义灭亲”细节曝光 FBI扩大调查
CNN:川普正酝酿一场对左翼大规模打压 Antifa将列恐怖组织
惊呆!非法移民小船靠近 被大爷大妈合力推回大海
枪杀柯克嫌犯被控加重谋杀罪 检察官寻求死刑判决
川普怒炒Fed理事再失利!法院驳回 恐上最高院
邓聿文:美国控枪为什么如此之难
贝森特爆TikTok达成协议内幕:美国威胁关闭…
男留学生被安排混住女生宿舍楼 重庆理工大学致歉
上海学生的午餐,吃出了发展中国家的纯正味道
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 重新赢得习近平关爱眼光
华人学者:中国造船无人机 美国再不改公厕都建不成
纽约时报:中国年轻人为何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上海豪车炸街不是为国是赶客!外加向普通人炫富

常识和洞见 2025-01-14 09:56:50

这几天,上海武康路仿若变成了豪车的 “秀场”,据说500万都不配停车,还有浙江赶来的。据说是因为最近免签政策后,很多韩国人到上海玩,有韩国人说上海豪车少,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有少数韩国人觉得上海街上没豪车,不用回应,一笑置之即可。来的都是客,没人打开门迎客,然后又非要和客人比个高下,羞辱一下客人的。

换位思考下,欧洲领导刚来咱们这摇人去消费,咱们去了一批家伙开开心心花了一沓钱,还没回来就发现满网都在骂眯眯眼,然后一帮欧洲人贴脸开大嘲笑咱们没欧洲人有钱。

这不是待客之道。民族自豪感要有,但用狭隘的“一定要压过对方”去待客,这个客是长久不了的。这是赶客,不是迎客。

道理很简单,敏感的主人,是不适合接待五湖四海、各色各异的客人的。

旅游是服务业,是服务他人,狭隘的自豪感是容纳不了旅游服务业的。这种舆论,这种风气,对中国当下推行的免签好政策,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1万2千美元的国家,没办法和人均GDP四五万、七八万美元的国家去斗富的。

少数富豪可以,但大多数人肯定是比不过的。

现在外国的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旅行的帖子很多,多数都是正面热赞中国的,随着免签深入,难免会有负面声音。

假如韩国人走偏了,偏离南京东路500米,发现棚户区,连卫生间都要公用。疫情期间,一家感染,全栋楼拉走,就是因为共用卫生间。那么,韩国人问一句,又该怎么办呢?难道汤臣一品业主把自己房子的录像放在街道大屏上,然后住在出租房的人,刷屏点赞?

再比如,美国人深入中国腹地,发现哪里的人收入很低,又该怎么办呢?如果韩国人说武康路是法租界,又该怎么办呢?如果都是一点就燃,免签政策还要不要搞下去呢?

再极端一点,韩国游客、日本游客去了商K,那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在日本、泰国、美国、韩国等等,都没问题,但在中国呢?

热情欢迎,平等对待,宽容大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笑置之,不卑不亢,不上纲上线,这才是大国气度。

再退一步,大家松弛一些,韩国游客问一句,这边把豪车开出去,大家玩个埂,玩个互联网的病毒业就完了。甚至路人凑个趣,拍个照也可以理解。但网上那么多人自豪,我是无法理解的。

豪车上街,这不是什么代表国家出战。那武康路上又有几个韩国人?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无非是借着针锋相对韩国人的名义,向老百姓炫耀。只不过,在爱国的名义下,被炫耀的人,拍手叫好。

极少数富人,展示豪车,不会得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认同,也不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实际上,韩国人对此的评价也不好。

这不是韩国人的反应,世界主流都是如此。

美国人没用马斯克有钱,来当作自己的自豪感,美国人一般自豪的是自己的制度,诸如美国例外论。

英国人也没用瑛国首富戈比·辛杜贾家族的财富来撑自己的自豪感,他们办奥运会的时候,展示的自己引以为傲的全民医疗服务制度(NHS)。这套制度优劣不论,起码英国人没有因为有个戈比爸爸,戈比爸爸有个二代、三代开了豪车而骄傲。

法国人也没有因为贝尔纳·阿尔诺,也就是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老板,是世界首富而自豪。他们办奥运会的时候,是以自己的文化自豪。

如果真要以豪车自豪,那就把福布斯上公布的中国富豪,供起来,贴在武康路,不更直接?但偏偏舆论对这些富豪,又极不友好。

不应该仇富,也不应该媚富。实际上,仇富和媚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以前喊马爸爸的人,和后来喊民营企业要离场的人,实际上,是同样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