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川普回归”之后的中美互动:不会“翻烙饼”

“川普回归”之后的中美互动:不会“翻烙饼”

文章来源: 何清涟 于 2024-12-29 15:08: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何清涟 2024年12月29日

普政府2.0内任期的对华政策可能更多集中于经济和战略竞争,但不太可能引发意识形态对抗。(美联社)

2024年近百场选举,美国大选当之无愧成为Top.1,世界熟悉的川普总统回归美国政坛峰顶,儘管还没有正式走马上任,但无论是国内政策还是针对国际关係的各种发言,已经让他各国开始调整自己的姿态,无论是盟友、竞争对手还是关係较为疏远的国家,都做好了应变准备。但在美国所有的对外关係中,美中关係当然是重中之重。

  川普的现实主义外交战略:以实力为后盾的利益外交

川普邀请习近平参加他的就职典礼因为在美国算史无前例,媒体集中猜测习近平是否会来,懂点中国文化的则认为川普此举有上国君王登基、万邦来朝的意涵,因此断定习近平不会来。其实,川普已经邀请好些国家元首来华府观礼,他的邀请这一姿态表明的就是川普2.0政府的外交战略。这一战略其实已经由川普的新闻秘书 卡洛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12月12日的Fox and Friend的节目中明白阐释,“这是川普总统与其他国家——不仅是我们的盟友,还包括我们的对手和竞争者——的领导人建立公开对话的一个例子”。她将这项邀请称为加强美中两国关係的努力。

再考虑到川普对盟友墨西哥、加拿大、中国都说过要加征关税,而且是单边谈判,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否定WTO成员国的贸易普惠原则,川普的外交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敌友,只以利益为外交杠杆就非常清楚了。12月22日,川普在凤凰城演讲被视为“第二任期预告”。12月22日,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的一场保守派大会上,川普发表了一场时长75分钟的讲话,演讲中称,一场“常识革命”即将在美国上演,这次演讲只是一个小小预演,除了表明优先发力内政,还阐述了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美国优先”、单边胜多边,加征关税、表示要“收回”巴拿马运河、表达解决俄乌冲突的决心。

从这场讲话中可看出,中美关係是川普2.0的要务但非急务(川普当选后我就如此判断),川普所谓“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大事”,充其量是种愿望与表态,落实到实处有多少行得通,基本是未知数。

  中国对“现实主义外交”抱持接受态度

众所周知,《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作者米尔斯海默近年是中国常客,他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外交战略更是为中国研究国际关係尤其是中美关係的人士熟知,加上2019年以来的美中贸易战,与美国的欧盟盟友在川普胜选后的失望怨怼相比,中国对川普以利益(关税)为杠杆的现实主义外交反而更能接受。

12月16日,美国候任总统川普在海湖庄园举行的记者会上谈及美中关係时表示,“中国和美国合作可以共同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并表示他准备继续与北京对话次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202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强调,中国对美政策“没有改变”,并指出过去一年两国关係的进展“充分证明,只要中美合作,就可以成就许多大事和好事”。然而,王毅也重申,台湾问题、道路制度、民主人权以及发展权利是中方“四条不容挑战的红线”。

考虑到川普1.0基本不提意识形态对抗,以及拜登政府强调对华外交不以改变中国制度为目标,中方划出的四条红线当中,只有台湾问题与发展权利是真正的障碍。台湾问题的三个要角对此的态度有微妙差别:台湾强调独立是事实但担心武统;中国押宝在渗透,去年11月三藩市拜习峰会,习近平暗示中国并未计划攻击台湾;美国强调的是维持现状,但不同的总统有不同的维持方式。也因此,重点就是所谓“发展权利”,这是中国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外交辞彙,尤其是中方在芯片问题上受到美国多方制裁之后,成为官方正式外交用语。

从中国国内各种舆论来看,中国官方在选前就已经做好川普回归的准备的B方案:川普2.0将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压力,採取徵收更多关税、限制投资等政策。但中国官方学者多认为,川普的孤立主义外交(这是北京与盟友对MAGA的概括)和对盟友的不稳定承诺,反而可能为北京创造战略机遇。因为川普缺乏意识形态上的对抗意图,以MAGA为核心的外交政策将削弱美国对盟友的支持,促使欧洲和亚洲国家更倾向于与中国建立经济合作关係,在此条件下,美中对抗不会演变成冷战2.0。

这一态度,中国官方通过国内智囊在美国外交期刊上清楚表达。最近,清华大学国际关係学系主任阎学通以《为什么中国不害怕川普》(Why China Isn’t Scared of Trump)为题,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期刊发表专文,其基本观点是就是上述表达的集中体现,只是明确说明:川普将以遏制中国的意图进入白宫,但中国并不畏惧川普。理由是:1、由于川普的外交政策从未表现出任何深刻的意识形态承诺,竞争不太可能演变为类似冷战那样具有破坏性的局面。2、川普不想捲入战争,更愿意专注于国内改革。

  美国对华外交必然面临战略调整

鉴于拜登政府事实上继承了川普对华经济政策,加上形格势禁,川普对华外交不会有翻烙饼的举动,但对华芯片战可能会改章程。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一直是其政策重点之一。美国商业部长雷蒙多一直认为,对华芯片战分为防御战与进攻战。防御战指美国拜登任内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对美国国内创新的资金支持,该法案提出在半导体制造、研发和劳动力等方面投资近530亿美元,鼓励半导体产业到美国投资。进攻性是指对芯片生产实行出口管制,阻挠中国获得芯片生产的最新技术。据《华尔街日报》12月22日报导,雷蒙多认为,美国试图限制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努力并没有阻碍中国的进步,在芯片竞赛中“试图阻挠中国是『白费工夫』(a fool’s errand)”,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只不过使中国向全球技术主导地位迈进的步伐“减速”而已。

拜登政府事实上继承了川普对华经济政策,加上形格势禁,川普对华外交不会有翻烙饼的举动,但对华芯片战可能会改章程。(美联社)

今年10月,川普曾批评《芯片与科学法案》“实在糟糕”。他反对通过补贴政策鼓励半导体企业建厂,认为这吸引到的都不是“好公司”。他建议徵收高额关税,迫使企业“自愿”回流美国。他还提议,加速对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项目的审批,包括豁免相关环境审查程式等,鼓励企业投资。这一点,倒是与美国国内舆论一致,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教授、《芯片战争》一书的作者克裡斯·米勒(Chris Miller)指出,《芯片与科学法案》划拨资金的80%都是建厂补贴,这种“不平衡”多少有些“令人失望”。英特尔公司得到的补贴甚多,但几乎没有什么成果,成为批评重点。

川普本人对华主张基本没有意识形态偏好,但他的重要阁员当中,对华政策软硬不一。对华鹰派有国务卿卢比奥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华尔滋(Mike Waltz);CIA局长提名人约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这些人将贯彻川普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可能更能理解川普的意图,因为她称卢比奥“代表新保守主义、好战的建制派”。

简单总结一下,那就是川普政府2.0内任期的对华政策可能更多集中于经济和战略竞争,但不太可能引发意识形态对抗。在这个过程中,两国内部的改革与形势变化将决定未来的竞争走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员工曝:“影子夫人”和宗庆后美国领证 不满宗馥莉折腾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川普健康又“出事”?神秘瘀青曝光 白宫急回应!
泰国高僧史诗级性丑闻:8万张照片 5600段视频
卡尔森率领忧心忡忡的MAGA斗士们 质疑特朗普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宗馥莉曾用美国护照在香港买房 净赚1.6倍收益
美为何解禁AI芯片卖中国?AI沙皇和贝森特揭真正原因
“南京红姐”红到越南!舞台剧一出场 全场观众鼓掌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喊:就是比较好喝!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川普回归”之后的中美互动:不会“翻烙饼”

何清涟 2024-12-29 15:08:03



何清涟 2024年12月29日

普政府2.0内任期的对华政策可能更多集中于经济和战略竞争,但不太可能引发意识形态对抗。(美联社)

2024年近百场选举,美国大选当之无愧成为Top.1,世界熟悉的川普总统回归美国政坛峰顶,儘管还没有正式走马上任,但无论是国内政策还是针对国际关係的各种发言,已经让他各国开始调整自己的姿态,无论是盟友、竞争对手还是关係较为疏远的国家,都做好了应变准备。但在美国所有的对外关係中,美中关係当然是重中之重。

  川普的现实主义外交战略:以实力为后盾的利益外交

川普邀请习近平参加他的就职典礼因为在美国算史无前例,媒体集中猜测习近平是否会来,懂点中国文化的则认为川普此举有上国君王登基、万邦来朝的意涵,因此断定习近平不会来。其实,川普已经邀请好些国家元首来华府观礼,他的邀请这一姿态表明的就是川普2.0政府的外交战略。这一战略其实已经由川普的新闻秘书 卡洛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12月12日的Fox and Friend的节目中明白阐释,“这是川普总统与其他国家——不仅是我们的盟友,还包括我们的对手和竞争者——的领导人建立公开对话的一个例子”。她将这项邀请称为加强美中两国关係的努力。

再考虑到川普对盟友墨西哥、加拿大、中国都说过要加征关税,而且是单边谈判,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否定WTO成员国的贸易普惠原则,川普的外交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敌友,只以利益为外交杠杆就非常清楚了。12月22日,川普在凤凰城演讲被视为“第二任期预告”。12月22日,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的一场保守派大会上,川普发表了一场时长75分钟的讲话,演讲中称,一场“常识革命”即将在美国上演,这次演讲只是一个小小预演,除了表明优先发力内政,还阐述了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美国优先”、单边胜多边,加征关税、表示要“收回”巴拿马运河、表达解决俄乌冲突的决心。

从这场讲话中可看出,中美关係是川普2.0的要务但非急务(川普当选后我就如此判断),川普所谓“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大事”,充其量是种愿望与表态,落实到实处有多少行得通,基本是未知数。

  中国对“现实主义外交”抱持接受态度

众所周知,《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作者米尔斯海默近年是中国常客,他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外交战略更是为中国研究国际关係尤其是中美关係的人士熟知,加上2019年以来的美中贸易战,与美国的欧盟盟友在川普胜选后的失望怨怼相比,中国对川普以利益(关税)为杠杆的现实主义外交反而更能接受。

12月16日,美国候任总统川普在海湖庄园举行的记者会上谈及美中关係时表示,“中国和美国合作可以共同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并表示他准备继续与北京对话次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202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强调,中国对美政策“没有改变”,并指出过去一年两国关係的进展“充分证明,只要中美合作,就可以成就许多大事和好事”。然而,王毅也重申,台湾问题、道路制度、民主人权以及发展权利是中方“四条不容挑战的红线”。

考虑到川普1.0基本不提意识形态对抗,以及拜登政府强调对华外交不以改变中国制度为目标,中方划出的四条红线当中,只有台湾问题与发展权利是真正的障碍。台湾问题的三个要角对此的态度有微妙差别:台湾强调独立是事实但担心武统;中国押宝在渗透,去年11月三藩市拜习峰会,习近平暗示中国并未计划攻击台湾;美国强调的是维持现状,但不同的总统有不同的维持方式。也因此,重点就是所谓“发展权利”,这是中国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外交辞彙,尤其是中方在芯片问题上受到美国多方制裁之后,成为官方正式外交用语。

从中国国内各种舆论来看,中国官方在选前就已经做好川普回归的准备的B方案:川普2.0将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压力,採取徵收更多关税、限制投资等政策。但中国官方学者多认为,川普的孤立主义外交(这是北京与盟友对MAGA的概括)和对盟友的不稳定承诺,反而可能为北京创造战略机遇。因为川普缺乏意识形态上的对抗意图,以MAGA为核心的外交政策将削弱美国对盟友的支持,促使欧洲和亚洲国家更倾向于与中国建立经济合作关係,在此条件下,美中对抗不会演变成冷战2.0。

这一态度,中国官方通过国内智囊在美国外交期刊上清楚表达。最近,清华大学国际关係学系主任阎学通以《为什么中国不害怕川普》(Why China Isn’t Scared of Trump)为题,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期刊发表专文,其基本观点是就是上述表达的集中体现,只是明确说明:川普将以遏制中国的意图进入白宫,但中国并不畏惧川普。理由是:1、由于川普的外交政策从未表现出任何深刻的意识形态承诺,竞争不太可能演变为类似冷战那样具有破坏性的局面。2、川普不想捲入战争,更愿意专注于国内改革。

  美国对华外交必然面临战略调整

鉴于拜登政府事实上继承了川普对华经济政策,加上形格势禁,川普对华外交不会有翻烙饼的举动,但对华芯片战可能会改章程。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一直是其政策重点之一。美国商业部长雷蒙多一直认为,对华芯片战分为防御战与进攻战。防御战指美国拜登任内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对美国国内创新的资金支持,该法案提出在半导体制造、研发和劳动力等方面投资近530亿美元,鼓励半导体产业到美国投资。进攻性是指对芯片生产实行出口管制,阻挠中国获得芯片生产的最新技术。据《华尔街日报》12月22日报导,雷蒙多认为,美国试图限制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努力并没有阻碍中国的进步,在芯片竞赛中“试图阻挠中国是『白费工夫』(a fool’s errand)”,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只不过使中国向全球技术主导地位迈进的步伐“减速”而已。

拜登政府事实上继承了川普对华经济政策,加上形格势禁,川普对华外交不会有翻烙饼的举动,但对华芯片战可能会改章程。(美联社)

今年10月,川普曾批评《芯片与科学法案》“实在糟糕”。他反对通过补贴政策鼓励半导体企业建厂,认为这吸引到的都不是“好公司”。他建议徵收高额关税,迫使企业“自愿”回流美国。他还提议,加速对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项目的审批,包括豁免相关环境审查程式等,鼓励企业投资。这一点,倒是与美国国内舆论一致,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教授、《芯片战争》一书的作者克裡斯·米勒(Chris Miller)指出,《芯片与科学法案》划拨资金的80%都是建厂补贴,这种“不平衡”多少有些“令人失望”。英特尔公司得到的补贴甚多,但几乎没有什么成果,成为批评重点。

川普本人对华主张基本没有意识形态偏好,但他的重要阁员当中,对华政策软硬不一。对华鹰派有国务卿卢比奥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华尔滋(Mike Waltz);CIA局长提名人约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这些人将贯彻川普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可能更能理解川普的意图,因为她称卢比奥“代表新保守主义、好战的建制派”。

简单总结一下,那就是川普政府2.0内任期的对华政策可能更多集中于经济和战略竞争,但不太可能引发意识形态对抗。在这个过程中,两国内部的改革与形势变化将决定未来的竞争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