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百万年前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完成 原来我们长这样

百万年前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完成 原来我们长这样

文章来源: 极目新闻 于 2024-12-26 18:56: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世界考古界的关注焦点“郧县人头骨化石”,首次以“真面目”进入全球观众视野。

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在汉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成果,大名鼎鼎的“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在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科研团队的“巧手装扮”下,第一次有了清晰可见的容颜。

别盯着看,容易多想

“咔嚓,咔嚓!”当复原像上的面纱被揭开,“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真面目”首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发布会上的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机拍照,“原来,100万年前的他们长这样!”

这份惊讶,源于众人对“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熟稔。1989年、1990年,这两具古人类骨头化石先后“重见天日”,震惊中外。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根据化石的出土地将其命名为“郧县人”。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两具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5月,“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在同一地层被发现。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在发布会上介绍,“郧县人”考古成果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2017年6月,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山西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强大科研团队,启动“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工作,历时多年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复制件与复原像并立

发布会上,“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复原像与复制件同台亮相,对比一看,两具头骨化石“新长”出来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栩栩如生,复原像表情深沉,观众若久久与之对视,一不留神就陷入对“荆楚百万年”的历史沉思中。

头骨化石复制件与复原像并立

世界首次重现百万年前的他们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曾参与“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考古发掘工作,此次他作为科研团队代表介绍了两尊复原像的诞生过程。

据冯小波回忆,2017年,他与时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方勤聊天,对方问道,“你研究‘郧县人’那么多年,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啊?”这句话把冯小波问倒了,也是这一问,推动了“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的启动。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冯小波就尝试对两具头骨化石进行扫描,但受限于当时的相关技术不够成熟,无法解开萦绕在冯小波心头的若干谜团。直到几年前更新的科技手段介入,才让此次相貌复原有了实现可能。

冯小波介绍复原经过

冯小波详细解释道,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仪,多次扫描“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精准重建“郧县人”头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颅骨为基础,以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为依据,在颅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绘画和计算机图像等造型技术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等细部,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

经研究,一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二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

据介绍,此前,北京人、陕西蓝田人、四川资阳人、安徽华龙洞人等古人类化石均做过相关的相貌复原工作,但因多数古人类化石保存不完整,缺失大部分颅骨关键部位,导致复原像不完美;而保存完整的北京人的相貌复原,中外学者做的结果又不一致。此次“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集合了古人类学家、刑侦专家、三维复原专家、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一处凹陷暗藏着几多信息

对百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进行相貌复原,是一种什么体验?

冯小波举起“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指着一处凹陷痕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科研团队此次与资深刑侦专家展开了合作,没想到刑侦专家一看到头骨,就指出此处凹陷应是钝器击打造成,“这个细节就包含了很多信息。”

冯小波表示,两具头骨化石中所隐藏的信息还有很多,接下来科研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解开“郧县人”身上的诸多未解之谜。“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把与‘郧县人’一起发掘的20多种动物化石都进行复原,这就是‘郧县人’和他们的小伙伴们。”冯小波笑着说。

王先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先后出土了3具头骨化石,一度引发各界好奇,“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这么完整的头骨化石?这在全国、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课题。”

头骨化石原件即将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

伴随着“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相貌复原的完成,两具化石的原件也即将在湖北省博物馆北馆展出。湖北省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蔡路武表示,这两件文物太珍贵了,“甚至比越王勾践剑还要更珍贵,所以并不适宜长期展出。为了能更好地保存,‘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原件可能只会展出几个月,就要撤回库房,进行恒温恒湿的收藏。”

查看评论(3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记"
宗庆后的双面人生 到底给宗馥莉留下多少烂摊子?
袁红冰爆中国机要官员带文件叛逃 曝2套俄垮台后方案
陈立人杀妻案,前女友提交重要证物并要求不公开!
宗馥莉香港买豪宅 曾先用美国护照 后用中国护照…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突然变强硬真正原因,觉得自己被普京羞辱了
川普稳赚不赔的战争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开除一个被偷拍的女大学生,才是有损国格
“同志”的年头要回归了?“共产”还远吗?
美国大汉学家,为何要写一个“中国荡妇”的故事
关税没引起物价上涨?白宫爱国说法遭打脸 3大原因曝
美众议员:习近平在川普任内不会侵台 著眼50年…
MAGA们原谅了川普的一切 为何不肯原谅这件事
中国父子德国风景区湖中溺亡 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消息人士:特朗普对俄变脸,普京“并不畏惧”
巴西咖啡恐大涨!业者抢50%关税前加速向美国运货
川普大赞爱妻"1句话"点醒他,让他看清普丁真面目
iPhone稀土不靠中国!苹果砸5亿建立美国供应链
特朗普:泽连斯基不应将莫斯科作为攻击目标
特朗普承诺军援,象征乌克兰战事的重要突破
纽约时报:中国第二季度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百万年前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完成 原来我们长这样

极目新闻 2024-12-26 18:56:23

世界考古界的关注焦点“郧县人头骨化石”,首次以“真面目”进入全球观众视野。

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在汉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成果,大名鼎鼎的“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在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科研团队的“巧手装扮”下,第一次有了清晰可见的容颜。

别盯着看,容易多想

“咔嚓,咔嚓!”当复原像上的面纱被揭开,“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真面目”首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发布会上的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机拍照,“原来,100万年前的他们长这样!”

这份惊讶,源于众人对“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熟稔。1989年、1990年,这两具古人类骨头化石先后“重见天日”,震惊中外。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根据化石的出土地将其命名为“郧县人”。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两具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5月,“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在同一地层被发现。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在发布会上介绍,“郧县人”考古成果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2017年6月,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山西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强大科研团队,启动“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工作,历时多年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复制件与复原像并立

发布会上,“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复原像与复制件同台亮相,对比一看,两具头骨化石“新长”出来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栩栩如生,复原像表情深沉,观众若久久与之对视,一不留神就陷入对“荆楚百万年”的历史沉思中。

头骨化石复制件与复原像并立

世界首次重现百万年前的他们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曾参与“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考古发掘工作,此次他作为科研团队代表介绍了两尊复原像的诞生过程。

据冯小波回忆,2017年,他与时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方勤聊天,对方问道,“你研究‘郧县人’那么多年,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啊?”这句话把冯小波问倒了,也是这一问,推动了“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的启动。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冯小波就尝试对两具头骨化石进行扫描,但受限于当时的相关技术不够成熟,无法解开萦绕在冯小波心头的若干谜团。直到几年前更新的科技手段介入,才让此次相貌复原有了实现可能。

冯小波介绍复原经过

冯小波详细解释道,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仪,多次扫描“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精准重建“郧县人”头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颅骨为基础,以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为依据,在颅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绘画和计算机图像等造型技术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等细部,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

经研究,一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二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

据介绍,此前,北京人、陕西蓝田人、四川资阳人、安徽华龙洞人等古人类化石均做过相关的相貌复原工作,但因多数古人类化石保存不完整,缺失大部分颅骨关键部位,导致复原像不完美;而保存完整的北京人的相貌复原,中外学者做的结果又不一致。此次“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集合了古人类学家、刑侦专家、三维复原专家、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一处凹陷暗藏着几多信息

对百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进行相貌复原,是一种什么体验?

冯小波举起“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指着一处凹陷痕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科研团队此次与资深刑侦专家展开了合作,没想到刑侦专家一看到头骨,就指出此处凹陷应是钝器击打造成,“这个细节就包含了很多信息。”

冯小波表示,两具头骨化石中所隐藏的信息还有很多,接下来科研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解开“郧县人”身上的诸多未解之谜。“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把与‘郧县人’一起发掘的20多种动物化石都进行复原,这就是‘郧县人’和他们的小伙伴们。”冯小波笑着说。

王先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先后出土了3具头骨化石,一度引发各界好奇,“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这么完整的头骨化石?这在全国、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课题。”

头骨化石原件即将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

伴随着“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相貌复原的完成,两具化石的原件也即将在湖北省博物馆北馆展出。湖北省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蔡路武表示,这两件文物太珍贵了,“甚至比越王勾践剑还要更珍贵,所以并不适宜长期展出。为了能更好地保存,‘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原件可能只会展出几个月,就要撤回库房,进行恒温恒湿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