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平津湖战役后无圣诞?远离动辄抵制圣诞的地方和人

平津湖战役后无圣诞?远离动辄抵制圣诞的地方和人

文章来源: 凤凰网 于 2024-12-25 07:55: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关于圣诞节的争议似乎在降温。

今年的平安夜,许多人都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平和气氛。商场里的圣诞树不多不少,街头的节日装饰在blingbling地闪烁,小区里物业也在搞活动,红男绿女又开心地出没街头,而往年铺天盖地的“抵制圣诞”言论,似乎已经悄然淡出了主流视线。不想去深究什么,反正这种变化是件好事。

当然,也有人持“平津湖战役之后无圣诞”这样的观点。大家爱信啥,那是各人的自由。如果有人告诉你地球是平的,你要做的就是赶紧离他远点,而不是凑过去教育他。

说实话,我一直没太搞明白,过个节而已,就图个乐,为什么非要上纲上线,又是反对又是抵制,搞得人心惶惶。这种“抵制圣诞”的逻辑,真的站得住脚吗?过个洋节,真能导致“文化入侵”?

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今天欧美社会的变化。在美国,比如“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这个词,就已经变得有些“政治不正确”了。为了不冒犯一些不信基督教的人,许多人更倾向于用“节日快乐”(Happy Holidays)这样的中性表达。甚至前段时间,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竞选期间,还公开质问过:“我们怎么敢说圣诞快乐?”原话是:How dare we say Merry Christmas! 这在当今的美国政治气候中并不稀奇,反而是一种新常态。

更有意思的是,越来越多的欧美年轻人已经不去教堂,也不相信上帝。在北美和欧洲,无数教堂被关闭,曾经辉煌的宗教文化逐渐边缘化。圣诞节对很多人来说,更多是一个传统习惯或公共假期,无非是商家抓住机会赚点钱,普通人借机图个乐子罢了。所谓“文化入侵”的担忧,放在这里显得既不合逻辑也不合实际。

有人说,要远离那些动辄抵制圣诞的地方。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但我要加上一句,还要远离那些动辄抵制圣诞的人。

一个社会如果对节日的选择和表达都如此敏感,甚至容不下一棵圣诞树、一句“圣诞快乐”,那么这种环境无疑是压抑的。节日的本质是让人们感受到温暖、欢乐和连接,而非彼此对立和争吵。一个动辄抵制、满是“文化入侵”论调的地方,本质上是在人为制造一种不必要的敌意。这样的环境,不仅无法让人感到轻松,还会令人本能地想要远离。人都跑了,资本还能不跑?发展经济又从何谈起?

如果抵制圣诞节是因为它是“洋节”,那我们是否也要抵制元旦?母亲节?情人节?这些节日同样是从西方传来的,甚至连“星期”这种最日常的时间概念,也起源于西方文化。如果真的要彻底抵制,那真是跟自己过不去,活得太累。

现在啊,咱们常常是“穷人更关心国家,富人更关心自己”,但我们的老祖宗却说得很明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其把精力放在这些无关痛痒的“抵制”上,不如想想如何多赚点钱,给一家老小多添几块肉多喝几口奶。如今,挣钱不容易,搞钱才正经。无论是洋节还是土节,只要能刺激消费、增加收入,就是好节日。

这个没人反对吧?

今年,看到一些微信群里有人翻出多年前人民日报和央视对圣诞节的报道,心中不免感慨。相信很多人此刻会与我共情。

想想曾经的美好,远离那些动辄“抵制”的喧嚣,给生活多一点宽容,给人性多一个出口。不管是东风还是西风,只要能让老百姓开心过日子,都是春风。这也才是真正的开放与自信。

最后,无论是否过圣诞,都愿你能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收获一份温暖。圣诞快乐!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员工曝:“影子夫人”和宗庆后美国领证 不满宗馥莉折腾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泰国高僧史诗级性丑闻:8万张照片 5600段视频
川普健康又“出事”?神秘瘀青曝光 白宫急回应!
卡尔森率领忧心忡忡的MAGA斗士们 质疑特朗普
受贿3.43亿,西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吴英杰被判死缓
中国学生涌入伊利诺伊“玉米地”,中餐也“火”了
宗馥莉曾用美国护照在香港买房 净赚1.6倍收益
美为何解禁AI芯片卖中国?AI沙皇和贝森特揭真正原因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南京红姐”红到越南!舞台剧一出场 全场观众鼓掌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平津湖战役后无圣诞?远离动辄抵制圣诞的地方和人

凤凰网 2024-12-25 07:55:03



最近,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关于圣诞节的争议似乎在降温。

今年的平安夜,许多人都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平和气氛。商场里的圣诞树不多不少,街头的节日装饰在blingbling地闪烁,小区里物业也在搞活动,红男绿女又开心地出没街头,而往年铺天盖地的“抵制圣诞”言论,似乎已经悄然淡出了主流视线。不想去深究什么,反正这种变化是件好事。

当然,也有人持“平津湖战役之后无圣诞”这样的观点。大家爱信啥,那是各人的自由。如果有人告诉你地球是平的,你要做的就是赶紧离他远点,而不是凑过去教育他。

说实话,我一直没太搞明白,过个节而已,就图个乐,为什么非要上纲上线,又是反对又是抵制,搞得人心惶惶。这种“抵制圣诞”的逻辑,真的站得住脚吗?过个洋节,真能导致“文化入侵”?

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今天欧美社会的变化。在美国,比如“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这个词,就已经变得有些“政治不正确”了。为了不冒犯一些不信基督教的人,许多人更倾向于用“节日快乐”(Happy Holidays)这样的中性表达。甚至前段时间,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竞选期间,还公开质问过:“我们怎么敢说圣诞快乐?”原话是:How dare we say Merry Christmas! 这在当今的美国政治气候中并不稀奇,反而是一种新常态。

更有意思的是,越来越多的欧美年轻人已经不去教堂,也不相信上帝。在北美和欧洲,无数教堂被关闭,曾经辉煌的宗教文化逐渐边缘化。圣诞节对很多人来说,更多是一个传统习惯或公共假期,无非是商家抓住机会赚点钱,普通人借机图个乐子罢了。所谓“文化入侵”的担忧,放在这里显得既不合逻辑也不合实际。

有人说,要远离那些动辄抵制圣诞的地方。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但我要加上一句,还要远离那些动辄抵制圣诞的人。

一个社会如果对节日的选择和表达都如此敏感,甚至容不下一棵圣诞树、一句“圣诞快乐”,那么这种环境无疑是压抑的。节日的本质是让人们感受到温暖、欢乐和连接,而非彼此对立和争吵。一个动辄抵制、满是“文化入侵”论调的地方,本质上是在人为制造一种不必要的敌意。这样的环境,不仅无法让人感到轻松,还会令人本能地想要远离。人都跑了,资本还能不跑?发展经济又从何谈起?

如果抵制圣诞节是因为它是“洋节”,那我们是否也要抵制元旦?母亲节?情人节?这些节日同样是从西方传来的,甚至连“星期”这种最日常的时间概念,也起源于西方文化。如果真的要彻底抵制,那真是跟自己过不去,活得太累。

现在啊,咱们常常是“穷人更关心国家,富人更关心自己”,但我们的老祖宗却说得很明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其把精力放在这些无关痛痒的“抵制”上,不如想想如何多赚点钱,给一家老小多添几块肉多喝几口奶。如今,挣钱不容易,搞钱才正经。无论是洋节还是土节,只要能刺激消费、增加收入,就是好节日。

这个没人反对吧?

今年,看到一些微信群里有人翻出多年前人民日报和央视对圣诞节的报道,心中不免感慨。相信很多人此刻会与我共情。

想想曾经的美好,远离那些动辄“抵制”的喧嚣,给生活多一点宽容,给人性多一个出口。不管是东风还是西风,只要能让老百姓开心过日子,都是春风。这也才是真正的开放与自信。

最后,无论是否过圣诞,都愿你能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收获一份温暖。圣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