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香港零售债券首现认购不足,评论忧港府难借债渡日

香港零售债券首现认购不足,评论忧港府难借债渡日

文章来源: RFI 于 2024-12-09 01:33:0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港府近年有以发行债券以填补财赤的现象,但保证年利率为3.5厘的基础建设零售债券,认购额初步约为178.5亿港元(下同,折合约21.7亿欧元),只及目标发行额200亿元的89.25%,是当局2011年发行零售债券以来首次认购不足;12.8万的认购人数亦较2011年时少17.4%。不少评论认为,这与港府订定的利息低有关,但亦反映港府需要付出较高利率才可令市场有兴趣入市,质疑港府日后能否「借债渡日」。

香港政府零售债十三年来首次出现认购不足。

港府上周五(6日)截止的基建零售债认购不足,引起市场热议,财政司长陈茂波昨(8日)早在电台节目呼吁,外界毋须忧虑,因为基建债券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发行对象,而月初发行的机构投资超额认购三至四倍,足证投资很活跃。他又说,目前投资选项多,有相当多的好质素公司来港上市,投资市场活跃。

另外,港府发言人在发布认购额低于目标时亦指出,零售债是向市民提供稳健回报的投资选项的同时,让市民有机会参与推动基建项目发展,故今次发行已达到政策目的。

不过,市场对撇除仅供长者认购的银色债券以外的零售债首次出现认购不足,以及人数创历来政府零售债券认购人数新低,仍颇多讨论。有人甚至指,是市场对连续三年出现逾千亿元财赤的港府所发行的债券投下不信任一票。但不少评论员反驳,这是过虑,因为上述基建债数额不大,目标只有200亿元,且属三年期,在这府短的年期内,不相信港府会「还唔起」。

评论:认购不足非关信心 只因回报率低

较多评论认为与回报率有关。虽然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3.5厘的回报率属合理水平,可作中长线投资并持有至到期;但《香港经济日报》的专栏作家谭志伟指出,根据过去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香港人都以储蓄作为主要投资选项,因此,债券认购不足,「不在于香港已水紧,而在于回报不吸引」。以一个月港元拆息为例,目前水平为4.3厘,而银行短期定存利率亦处于 4厘上下水平,均较基建零售债高。

原名李兆富的前《苹果日报》专栏作家利世民在其网上节目中亦认为,今次认购额不足与回报率不具吸引力有关,他分析过去十多次的超额认购情况指出,港府的零售债保底利率均超出市场1%至1.5%,形成市场的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对港府债券利息有预期,即高于市场才有吸引力,而今次是低于银行利率和美国孳息率。

两人以此计算,今次调低保证年利率,港府可省回数千万元;以港府未来每年都会发行逾千亿的发债额计算,一年便可省回十几亿元开支。利世民指出,十几亿元相对港府的总开支,数额不大,但为何港府仍然要调低回报率呢?这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他认为,这已反映港府作为一个发债机构,随着发债增多,需要以更高利率才可吸引市场购入零售债的现象。在这情况下,港府如何能够「以债度日」?他据此质疑,港府会否以不同方法令强积金的投资导向香港债市?

强积金的全称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是港府由2000年起推行的退休保障计划,根据规定,除少数人士外,所有18至65岁的香港雇员及其雇主均须参与供款。但不少评论指出,强积金基金的行政费偏高,且投资回报经常「跑输大市」。

然而,尽管今次基建债的整体认购人数和金额较去年逊色,但作为发钞的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均表示,客户平均认购金额高于去年绿债,后者更相信,客户会长期持有基建债收息。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7)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骇人听闻!华裔夫妇涉虐童丑闻 受害者包括20余幼儿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国台办证实:沈伯洋父亲公司遭陆废止海关登记注册

24小时讨论排行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马斯克密集发文猛烈抨击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是骗局”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苦吞50%关税!巴西总统鲁拉"强硬杠上川普"民调反涨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竹林女儿》:离散和跨国收养,一对双胞胎的命运回响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澳总理:中国洋溢自信和创新 成都建筑前所未见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喊:就是比较好喝!
卡尔森率领忧心忡忡的MAGA斗士们 质疑特朗普
马斯克"美国党"声势冷,民调:仅11%考虑支持
川普下通牒一石二鸟! 普京与中伊朝联盟恐瓦解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香港零售债券首现认购不足,评论忧港府难借债渡日

RFI 2024-12-09 01:33:09

港府近年有以发行债券以填补财赤的现象,但保证年利率为3.5厘的基础建设零售债券,认购额初步约为178.5亿港元(下同,折合约21.7亿欧元),只及目标发行额200亿元的89.25%,是当局2011年发行零售债券以来首次认购不足;12.8万的认购人数亦较2011年时少17.4%。不少评论认为,这与港府订定的利息低有关,但亦反映港府需要付出较高利率才可令市场有兴趣入市,质疑港府日后能否「借债渡日」。

香港政府零售债十三年来首次出现认购不足。

港府上周五(6日)截止的基建零售债认购不足,引起市场热议,财政司长陈茂波昨(8日)早在电台节目呼吁,外界毋须忧虑,因为基建债券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发行对象,而月初发行的机构投资超额认购三至四倍,足证投资很活跃。他又说,目前投资选项多,有相当多的好质素公司来港上市,投资市场活跃。

另外,港府发言人在发布认购额低于目标时亦指出,零售债是向市民提供稳健回报的投资选项的同时,让市民有机会参与推动基建项目发展,故今次发行已达到政策目的。

不过,市场对撇除仅供长者认购的银色债券以外的零售债首次出现认购不足,以及人数创历来政府零售债券认购人数新低,仍颇多讨论。有人甚至指,是市场对连续三年出现逾千亿元财赤的港府所发行的债券投下不信任一票。但不少评论员反驳,这是过虑,因为上述基建债数额不大,目标只有200亿元,且属三年期,在这府短的年期内,不相信港府会「还唔起」。

评论:认购不足非关信心 只因回报率低

较多评论认为与回报率有关。虽然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3.5厘的回报率属合理水平,可作中长线投资并持有至到期;但《香港经济日报》的专栏作家谭志伟指出,根据过去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香港人都以储蓄作为主要投资选项,因此,债券认购不足,「不在于香港已水紧,而在于回报不吸引」。以一个月港元拆息为例,目前水平为4.3厘,而银行短期定存利率亦处于 4厘上下水平,均较基建零售债高。

原名李兆富的前《苹果日报》专栏作家利世民在其网上节目中亦认为,今次认购额不足与回报率不具吸引力有关,他分析过去十多次的超额认购情况指出,港府的零售债保底利率均超出市场1%至1.5%,形成市场的框架效果(framing effect),对港府债券利息有预期,即高于市场才有吸引力,而今次是低于银行利率和美国孳息率。

两人以此计算,今次调低保证年利率,港府可省回数千万元;以港府未来每年都会发行逾千亿的发债额计算,一年便可省回十几亿元开支。利世民指出,十几亿元相对港府的总开支,数额不大,但为何港府仍然要调低回报率呢?这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他认为,这已反映港府作为一个发债机构,随着发债增多,需要以更高利率才可吸引市场购入零售债的现象。在这情况下,港府如何能够「以债度日」?他据此质疑,港府会否以不同方法令强积金的投资导向香港债市?

强积金的全称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是港府由2000年起推行的退休保障计划,根据规定,除少数人士外,所有18至65岁的香港雇员及其雇主均须参与供款。但不少评论指出,强积金基金的行政费偏高,且投资回报经常「跑输大市」。

然而,尽管今次基建债的整体认购人数和金额较去年逊色,但作为发钞的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均表示,客户平均认购金额高于去年绿债,后者更相信,客户会长期持有基建债收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