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结束清零两周年:回顾封控,抗议与后疫情的挣扎

中国结束清零两周年:回顾封控,抗议与后疫情的挣扎

文章来源: RFA 于 2024-12-04 01:16:3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2年12月10日,武汉某住宅区的工作人员为居民作核酸检测。

两年前的今天,中国正式结束了持续近三年的动态清零政策。然而,封控带来的创伤、疫情中个人遭遇的不公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变迁,至今仍在许多中国民众心中留下深刻烙印。本专题通过多方采访和案例重现,探讨封控政策的后遗症、疫苗争议和抗议的意义。

武汉公民记者方斌回忆起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的亲历场景: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室五分钟内抬出八具尸体,封控初期的惨烈画面让他感到必须向外界披露真相。

方斌对自由亚洲电台说:“那个时候因为外面不知道疫情的情况,我就在医院等殡仪馆的车,五分钟,抬出八具尸体,就在武汉市第五医院,殡仪馆的车过来拖尸体。我当时觉得(疫情)信息要公开透明,我要大家知道实情。不应该受到惩罚。这点你要帮我在国际上呼吁一下,中国政府应该奖励我,全世界关心疫情的应该奖励我。”

方斌:披露武汉疫情不应受到惩罚

方斌因报道疫情被以“寻衅滋事罪”秘密判刑三年,2023年4月30日刑满出狱。他讲述了看守所内,所有人必须戴口罩。他说:“在监狱里面24小时都要戴口罩,呼吸受影响也不允许你摘口罩,呼吸很难受啊,睡觉也不允许摘口罩,不允许任何人探监。上面说要封控,监狱就执行,我们十几个人在一间房内不和任何人接触,但是也要戴口罩。如果不戴,罚你,每一天站三个小时。”

2022年11月爆发的一场“白纸运动”后,当局宣布结束动态清零措施。据方斌回忆:“那个时候不戴口罩了,所有人都感染,我在江岸区看守所。整个看守所一千多人全部感染,然后晚上睡觉不用戴口罩,白天要戴。监狱里到4月份不戴口罩。”

杜文:监狱主管为逃避追责隐瞒疫情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前法律顾问杜文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在内蒙古自治区监狱。据杜文回忆当时的情景:“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大年三十开始,监狱突然发口罩,必须戴,强制戴,如果不戴就受到严肃处分,甚至关禁闭。监狱局、监狱长抓不戴口罩的问题,睡觉都要戴口罩,开始一周发一个口罩,后来每天发一个,一直戴到我出狱就是2023年1月4日这一天。”

内蒙监狱直至去年五月份才取消口罩令。至于疫情期间中国监狱内患者的死亡情况,杜文说:“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因为我们周围很多人就死了,当局就不承认有新冠,呼市二监一次三百五十人发烧,他们不承认是新冠,谁也不敢承认,一旦发生,整个监区隔离,一旦说了,从监狱局局长到监狱长都要受处分。有人因此死亡就说是肺结核。”

2022年11月,新疆乌鲁木齐一居民楼大火因封控致死19人,引发全国范围的抗议。高校学生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集会,高喊“不要封控,要自由”,而乌鲁木齐中路的抗议浪潮更蔓延至整个社会。

12月6日,中国政府突然宣布结束动态清零政策。然而,政策转变并未使疫情缓和。随后数月,医院爆满,殡仪馆外排起长队,北京、广州等地哀声不断,种种景象令外界震惊。

民众觉醒与反抗下 当局终结动态清零

抗议的力量不仅仅在于结束清零政策,更打破了公众对政府不可挑战的想象。一些年轻人开玩笑说,“原来抗议是有用的。”这波被称为“白纸革命”的抗议象征着公众的不满与集体觉醒。疫苗接种争议同样在疫情中引发民怨。新冠科兴疫苗受害者钱大龙表示,两年来,他持续投诉却毫无进展,反而遭到警方监视。

钱大龙告诉记者,大部分疫苗受害者诉求未得到落实,他透露,一些患儿家长因在社交平台上发言被拘留,这种状况令更多人不敢声张:“大部分人都没有落实,至少80%以上,只有小部分落实,但是他们不是特别满意,因为给的钱(赔偿)太少了。那是一场噩梦也是一场闹剧,大家都还在群里维权,赵雅静刚刚被拘留了。”

结束清零政策后,中国社会的矛盾并未消散,而是从封控转向了医疗体系与经济恢复的考验。

后疫情时代的困境与挑战

两年前,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重申了对动态清零的坚定支持。然而,在抗议压力下,政策发生了180度转弯。分析人士指出,清零政策的终结是对民众反抗的一种让步,但官方始终没有为过度封控道歉或反思,而是迅速将舆论引向“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

两年的时间过去,动态清零的结束虽然让许多人获得了表面的自由,但社会创伤和制度缺陷仍未愈合。从方斌的经历到乌鲁木齐大火,从白纸革命到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这些故事揭示的不只是政策的转变,更是人们对自由、真相和尊严的追求。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7)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大学恋爱,已经进化成这样了
川普自爆"手中握有王牌"足以毁灭中国!考虑出访北京
高校关停、就业率骤降……赴美留学迎来"至暗时刻"?
川普开除联准会理事"创111年来首例"!库克本人回应了
巴菲特口中"不下蛋的鸡",连续三年跑赢全球资产




24小时讨论排行

日本呼吁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兵,中方回应
还不起学贷,美国年轻人跑路?
美印裔司机酿3死 “300万人求情” 当地人“反向请愿”
川普自爆有“足以毁灭中国”的王牌 北京高官会哭死
川普终于出手!一纸命令 从根源上铲除“零元购”
结婚仅1年 华人妻向丈夫泼硫酸锁门 白人丈夫惨死
川普白宫受访时遭电话铃声打断 要求机主“滚出去”
华人妈带娃插队 喊“没有中国就没有你们国家”引争议
以色列空袭加萨医院导致5名记者丧命,国际发声谴责
日本男子在台北举五星红旗被台当局驱逐出境
万斯称俄罗斯已做出重大让步,拉夫罗夫:仍有分歧
紧急状态!剧毒中国农药流入加州 消防员都不敢靠近
23岁乌克兰美女赴美国过新生活 遭流浪汉乱刀残杀
台法院审理偷渡案:大陆地区属于中华民国领土
川普正式签令起诉烧国旗者 暗示“美国人喜欢独裁者”
川普炒掉Fed理事 美元汇价齐跌 金价上升 背后意义重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结束清零两周年:回顾封控,抗议与后疫情的挣扎

RFA 2024-12-04 01:16:37


2022年12月10日,武汉某住宅区的工作人员为居民作核酸检测。

两年前的今天,中国正式结束了持续近三年的动态清零政策。然而,封控带来的创伤、疫情中个人遭遇的不公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变迁,至今仍在许多中国民众心中留下深刻烙印。本专题通过多方采访和案例重现,探讨封控政策的后遗症、疫苗争议和抗议的意义。

武汉公民记者方斌回忆起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的亲历场景: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室五分钟内抬出八具尸体,封控初期的惨烈画面让他感到必须向外界披露真相。

方斌对自由亚洲电台说:“那个时候因为外面不知道疫情的情况,我就在医院等殡仪馆的车,五分钟,抬出八具尸体,就在武汉市第五医院,殡仪馆的车过来拖尸体。我当时觉得(疫情)信息要公开透明,我要大家知道实情。不应该受到惩罚。这点你要帮我在国际上呼吁一下,中国政府应该奖励我,全世界关心疫情的应该奖励我。”

方斌:披露武汉疫情不应受到惩罚

方斌因报道疫情被以“寻衅滋事罪”秘密判刑三年,2023年4月30日刑满出狱。他讲述了看守所内,所有人必须戴口罩。他说:“在监狱里面24小时都要戴口罩,呼吸受影响也不允许你摘口罩,呼吸很难受啊,睡觉也不允许摘口罩,不允许任何人探监。上面说要封控,监狱就执行,我们十几个人在一间房内不和任何人接触,但是也要戴口罩。如果不戴,罚你,每一天站三个小时。”

2022年11月爆发的一场“白纸运动”后,当局宣布结束动态清零措施。据方斌回忆:“那个时候不戴口罩了,所有人都感染,我在江岸区看守所。整个看守所一千多人全部感染,然后晚上睡觉不用戴口罩,白天要戴。监狱里到4月份不戴口罩。”

杜文:监狱主管为逃避追责隐瞒疫情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前法律顾问杜文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在内蒙古自治区监狱。据杜文回忆当时的情景:“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大年三十开始,监狱突然发口罩,必须戴,强制戴,如果不戴就受到严肃处分,甚至关禁闭。监狱局、监狱长抓不戴口罩的问题,睡觉都要戴口罩,开始一周发一个口罩,后来每天发一个,一直戴到我出狱就是2023年1月4日这一天。”

内蒙监狱直至去年五月份才取消口罩令。至于疫情期间中国监狱内患者的死亡情况,杜文说:“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因为我们周围很多人就死了,当局就不承认有新冠,呼市二监一次三百五十人发烧,他们不承认是新冠,谁也不敢承认,一旦发生,整个监区隔离,一旦说了,从监狱局局长到监狱长都要受处分。有人因此死亡就说是肺结核。”

2022年11月,新疆乌鲁木齐一居民楼大火因封控致死19人,引发全国范围的抗议。高校学生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集会,高喊“不要封控,要自由”,而乌鲁木齐中路的抗议浪潮更蔓延至整个社会。

12月6日,中国政府突然宣布结束动态清零政策。然而,政策转变并未使疫情缓和。随后数月,医院爆满,殡仪馆外排起长队,北京、广州等地哀声不断,种种景象令外界震惊。

民众觉醒与反抗下 当局终结动态清零

抗议的力量不仅仅在于结束清零政策,更打破了公众对政府不可挑战的想象。一些年轻人开玩笑说,“原来抗议是有用的。”这波被称为“白纸革命”的抗议象征着公众的不满与集体觉醒。疫苗接种争议同样在疫情中引发民怨。新冠科兴疫苗受害者钱大龙表示,两年来,他持续投诉却毫无进展,反而遭到警方监视。

钱大龙告诉记者,大部分疫苗受害者诉求未得到落实,他透露,一些患儿家长因在社交平台上发言被拘留,这种状况令更多人不敢声张:“大部分人都没有落实,至少80%以上,只有小部分落实,但是他们不是特别满意,因为给的钱(赔偿)太少了。那是一场噩梦也是一场闹剧,大家都还在群里维权,赵雅静刚刚被拘留了。”

结束清零政策后,中国社会的矛盾并未消散,而是从封控转向了医疗体系与经济恢复的考验。

后疫情时代的困境与挑战

两年前,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重申了对动态清零的坚定支持。然而,在抗议压力下,政策发生了180度转弯。分析人士指出,清零政策的终结是对民众反抗的一种让步,但官方始终没有为过度封控道歉或反思,而是迅速将舆论引向“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

两年的时间过去,动态清零的结束虽然让许多人获得了表面的自由,但社会创伤和制度缺陷仍未愈合。从方斌的经历到乌鲁木齐大火,从白纸革命到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这些故事揭示的不只是政策的转变,更是人们对自由、真相和尊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