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最后一次拜习会,中国会想念拜登吗?

最后一次拜习会,中国会想念拜登吗?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4-11-18 08:23: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4年11月16日2024年11月16日拜登与习近平进行卸任前最后一次会谈受到了德媒的关注,有德国媒体指出,特朗普将在明年初重返白宫:“可以预见,北京很可能很快就会带着怀念回想起拜登的执政期。“而《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评论则聚焦中国在俄乌战争上的立场,文章指出,真正的中立从来就不存在,北京是俄罗斯最紧密的政治盟友。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会想念拜登吗?也许只有特朗普上台后我们才能确定答案。”《慕尼黑信使报》在线版(merkur.de)本周六(11月1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开头这样写道。作者接着指出:“这位共和党人在其第一个任期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并宣布,在第二个任期内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新的惩罚性关税。在疫情爆发后,他多次喋喋不休地使用‘中国病毒’一词,令全球华人感到愤怒。不过,目前白宫的主人仍是拜登,尽管他也绝对算不上对中国友善,但相比特朗普,他是一个更可靠的伙伴,尽管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存在各种争议,但他始终努力保持与中国政府的沟通渠道不中断。“

标题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前的最后一次拜习会》(Letztes Treffen von Biden und Xi vor Trumps Rückkehr ins Weiße Haus)的文章接着指出:“本周末,拜登可能将最后一次以美国总统身份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秘鲁峰会期间,两人举行会晤。“作者Sven Hauberg写道:”拜登任内的对华政策起伏不定,其中2022年春降到了低谷。当时,美国击落了一个据信是来自中国的间谍气球;国务卿布林肯因此取消了原定的访华行程。几个月后,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的佩洛西抵达台北,成为数十年来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拜登反对这次访问,但也未能阻止其成行,北京方面对这个说法并不相信。”

作者表示,在中国看来,与美国的关系已经破碎。习近平去年曾公开谴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遏制”“围堵”和“打压”他领导下的中国:“尽管这种抱怨并不新鲜,但习近平从未如此直接地剑指美国。习近平的抱怨也凸显了一个事实:拜登近年来成功地将美国的大多数西方盟友拉向了反华立场。从布鲁塞尔到巴黎再到华沙,欧洲前所未有地频繁谈论中国威胁。只有德国总理肖尔茨直到不久之前还一直相信,欧洲可以像之前那样与中国保持密切的合作。”

文章指出,通过特朗普的一些初步人事安排,已经表明他将对北京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可能是下一位美国国务卿,众议员瓦尔兹(Mike Waltz)则有望成为白宫国安顾问。两人对中国立场都较为强硬,其中卢比奥更被视为特朗普的国务卿人选之中最为鹰派者:“可以预见,北京很可能很快就会带着一丝怀念回想起拜登的执政期。”

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中国是表面中立吗?《法兰克福汇报》本周五(11月15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篇文章以《给俄罗斯提供武器:中国的表面中立》(Waffen für Russland? Chinas scheinbare Neutralität)为标题写道:“对于情报信息,始终应该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因为它们也可能是错误的。但如果有可信的迹象表明,俄罗斯正在中国为乌克兰战争开发无人机,那么欧盟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至少应该寻求与北京进行对话。毕竟,这将与中国官方所宣称的中立立场相悖。中国始终声称,在冲突中不会向普京提供军事援助。”

作者Nikolas Busse接着写道:“然而,真正的中立从来就不存在。中国是俄罗斯最紧密的政治盟友。北京看似平衡的立场(尊重乌克兰主权,同时也认可俄罗斯的安全要求),实际上却在偏向莫斯科。今年夏天,中国没有参加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会议,这一点再次得到体现。俄罗斯和中国在金砖国家框架内密切合作,并希望取代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普京从习近平那里得到的最重要的援助甚至都不是军事上的:有了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采购,俄罗斯就不会因为失去西方市场而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果不是这样,如今的战场局势可能不会是这样。然而,如果中国现在直接参与俄罗斯的武器生产,那将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文章指出,从理论上讲,欧洲确实拥有一些手段做出回应:“过去已经有针对中国公司采取的措施。但欧盟和中国在贸易上也相互依赖,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对中国实施制裁的空间,至少目前阶段是如此。无论如何,这场战争的未来走向不会由布鲁塞尔或北京来决定,而主要掌握在特朗普的手中。”

查看评论(2)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的maskpark,可能比韩国N号房更恶劣
世卫组织发警报!一文读懂这个席卷欧洲的新疫情
如此生活20年,直到坠入岩浆
特朗普对奥巴马:有多少恨,可以胡来
特朗普突然拉马斯克一把:想让他的公司蓬勃发展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称“要让药价降低1500%”,被批数学逻辑混乱
中国创新药出海爆单:半年已揽下660亿美元
梅根亲写回忆录揭露凯特 戴安娜的悲剧或将重演
6名大学生选矿厂遇难 高工分析“为何救援时间长”
印度称将全力申办2036年奥运会 竞争对手有这几国
美司法部2号人物、特朗普前律师会见爱泼斯坦同伙
特朗普试图向马斯克示好求和?马斯克不买账!
马克龙称法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美驻以大使公开嘲笑
马克龙宣布法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 以国不满
俄官员:超过70国3500名外国雇佣兵参与乌军行动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欧承诺合作减缓气候变暖
乔布斯27岁模特女儿开婚前派对 哈里斯携夫捧场
中国在太空通信领域为何落后于马斯克的星链计划?
中国原计划赶超SpaceX 如今越来越渺茫 关键难题是…
三年多来首次,乌克兰为何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抗议?
在对方称赞了特朗普后 美国解除了对他们的制裁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最后一次拜习会,中国会想念拜登吗?

德国之声 2024-11-18 08:23:31



2024年11月16日2024年11月16日拜登与习近平进行卸任前最后一次会谈受到了德媒的关注,有德国媒体指出,特朗普将在明年初重返白宫:“可以预见,北京很可能很快就会带着怀念回想起拜登的执政期。“而《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评论则聚焦中国在俄乌战争上的立场,文章指出,真正的中立从来就不存在,北京是俄罗斯最紧密的政治盟友。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会想念拜登吗?也许只有特朗普上台后我们才能确定答案。”《慕尼黑信使报》在线版(merkur.de)本周六(11月1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开头这样写道。作者接着指出:“这位共和党人在其第一个任期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并宣布,在第二个任期内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新的惩罚性关税。在疫情爆发后,他多次喋喋不休地使用‘中国病毒’一词,令全球华人感到愤怒。不过,目前白宫的主人仍是拜登,尽管他也绝对算不上对中国友善,但相比特朗普,他是一个更可靠的伙伴,尽管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存在各种争议,但他始终努力保持与中国政府的沟通渠道不中断。“

标题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前的最后一次拜习会》(Letztes Treffen von Biden und Xi vor Trumps Rückkehr ins Weiße Haus)的文章接着指出:“本周末,拜登可能将最后一次以美国总统身份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秘鲁峰会期间,两人举行会晤。“作者Sven Hauberg写道:”拜登任内的对华政策起伏不定,其中2022年春降到了低谷。当时,美国击落了一个据信是来自中国的间谍气球;国务卿布林肯因此取消了原定的访华行程。几个月后,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的佩洛西抵达台北,成为数十年来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拜登反对这次访问,但也未能阻止其成行,北京方面对这个说法并不相信。”

作者表示,在中国看来,与美国的关系已经破碎。习近平去年曾公开谴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遏制”“围堵”和“打压”他领导下的中国:“尽管这种抱怨并不新鲜,但习近平从未如此直接地剑指美国。习近平的抱怨也凸显了一个事实:拜登近年来成功地将美国的大多数西方盟友拉向了反华立场。从布鲁塞尔到巴黎再到华沙,欧洲前所未有地频繁谈论中国威胁。只有德国总理肖尔茨直到不久之前还一直相信,欧洲可以像之前那样与中国保持密切的合作。”

文章指出,通过特朗普的一些初步人事安排,已经表明他将对北京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可能是下一位美国国务卿,众议员瓦尔兹(Mike Waltz)则有望成为白宫国安顾问。两人对中国立场都较为强硬,其中卢比奥更被视为特朗普的国务卿人选之中最为鹰派者:“可以预见,北京很可能很快就会带着一丝怀念回想起拜登的执政期。”

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中国是表面中立吗?《法兰克福汇报》本周五(11月15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篇文章以《给俄罗斯提供武器:中国的表面中立》(Waffen für Russland? Chinas scheinbare Neutralität)为标题写道:“对于情报信息,始终应该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因为它们也可能是错误的。但如果有可信的迹象表明,俄罗斯正在中国为乌克兰战争开发无人机,那么欧盟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至少应该寻求与北京进行对话。毕竟,这将与中国官方所宣称的中立立场相悖。中国始终声称,在冲突中不会向普京提供军事援助。”

作者Nikolas Busse接着写道:“然而,真正的中立从来就不存在。中国是俄罗斯最紧密的政治盟友。北京看似平衡的立场(尊重乌克兰主权,同时也认可俄罗斯的安全要求),实际上却在偏向莫斯科。今年夏天,中国没有参加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会议,这一点再次得到体现。俄罗斯和中国在金砖国家框架内密切合作,并希望取代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普京从习近平那里得到的最重要的援助甚至都不是军事上的:有了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采购,俄罗斯就不会因为失去西方市场而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果不是这样,如今的战场局势可能不会是这样。然而,如果中国现在直接参与俄罗斯的武器生产,那将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文章指出,从理论上讲,欧洲确实拥有一些手段做出回应:“过去已经有针对中国公司采取的措施。但欧盟和中国在贸易上也相互依赖,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对中国实施制裁的空间,至少目前阶段是如此。无论如何,这场战争的未来走向不会由布鲁塞尔或北京来决定,而主要掌握在特朗普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