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合过影的官员出事了,合影该如何处理?

合过影的官员出事了,合影该如何处理?

文章来源: 衣者褚 于 2024-10-29 08:09: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前几天,湖北荆州的市长被抓,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安。

有网民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困惑: 前几年我有幸获得“荆州工匠”这项荣誉,作为一个基层劳动者,这项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鼓励,我还是很高兴的,奖牌是市长亲自颁发的,市长还与我合影,勉励我再接再厉,虽然我与市长并不认识,但我还是感到非常荣幸,于是我把这张合影摆在书房,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让在工作中自己不松懈,不放弃。

但是最近听到一个消息,市长被省监委调查,也就是说她应该是有严重的违纪行为了,我一下子非常困惑,那张与他的合影有当时颁奖现场的背景,可以作为我获奖的留念,如果我把和一个违法乱纪的领导的合影摆在案头,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该如何处理这张合影呢,亲爱的朋友们,有谁帮我出出主意?

哈哈,有热心网友给他留言说,荣誉是政府给的,她当时代表的是政府,又不是私人合影,不要太介意,留着照片也可以警醒自己。

这个网友的建议很好。其实啊,作为一个前时政记者,我也经常遇到曾经打过交道的官员落马,不少也曾经有过合影。如今我的电脑里,还存着一些。不过呢,我这么一个每天发好多条朋友圈消息的人,在社交平台也还算活跃,却几乎不会把这些照片发布到到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而是留作他用。

过去,我是不太喜欢跟官员合影的,除了必须的工作照,一般尽量避免与官员合影。唯一被我以前在社交平台公布过的合影,就是报社摄影记者拍的工作照。

有一次,与同事一起采访某直辖市市长,采访完自然要合影,我赶紧站出来说:来,我给你们拍。

这么做,是为了把自己摘出来,避免参与进去。不料,给他们拍完,市长又指挥秘书给大家拍,还招呼我:小褚,来来来,你也来一起。我其实脸皮很薄,人家这么说了,也就不好意思再拒绝,去合了一张影。

事情不久就发生了改变。我把这事说给了报社分管时政新闻部的一个同事听,同事很认真地建议说:朝新,你是做时政的,经历了很多事,有些事现在不能写,将来都是值得复盘的,留下一些照片,可以帮助你记忆这些事。

想了想,好像有道理,后来不在那么排斥与官员合影。

现在回头看,当年同事的建议确实有道理。年纪越来越大,很多事情越离越远,记忆越来越模糊,但有照片的那些人与事,记忆犹新,很多细节都历历在目。比如采访上述市长的报道,后来因故没有刊发,但因为有一张合影的照片在,十多年过去了,采访时的很多交流细节恍如昨日的事一般。那些没有照片的往事和人,很多都记忆模糊了。

后来在工作场合,但凡工作对象提出合影,我一概欣然接受。对于有些比较特殊的工作对象,我偶尔也会主动提出合影。

有一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到某省委书记的房间去拜访他,一是交流一些工作,二是看看省委书记住的房间是什么条件。聊完,我提出合影,他欣然答应。

拍完照,他握着我的手说:朝新,我们的合影你可不要发到网上去。前不久,有个小伙子把我当年在招商引资场合见一些企业家的照片发到网上……

我一听秒懂,因为我当时也在网上注意到了那起舆情,照片里有他,他当时是省长,小伙子后来在网上炫富,引起了舆情,他出现在这种人的合影照片里,个人形象自然受到影响。

我于是笑着说:明白明白,你放心……

电脑里,虽然有不少官员的照片,极少在社交平台发布,只有讲新闻业务课提到相关的采访案例时才会在课件里展示几张。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说明自己讲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真事,绝非为了讲课效果虚构的。

昨日《与官员保持距离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一文所说的,当记者做新闻万不可攀附权力,要表达的意思与今日此文一致,都是在说新闻记者要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切莫在与采访对象交往时迷失了方向和自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破冰瞬间破功!哈利王子见查尔斯后,控王室"破坏和解"
吸引外国人才的K字签证是好东西,但赶上了最差的时机
特朗普晒办公室24K黄金装饰,称外国领导人看了"惊叹不已"
中国人才K签证,动了你的奶酪?
10天拍99场吻戏!美女演员遭分手 中国网友热议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防长讲话:严批“肥胖将领” 蓄鬍不专业 不爽就离职
突袭将军大会 全场静默对待 川普:想鼓掌就鼓掌哈
中国国产客机C919交付大幅延宕 疑引擎采购遭遇困
加州女被警察暴力逮捕短暂昏迷 获赔1700万美元
美财长收到短信:刚救助阿根廷 米莱就卖中国大豆…
Costco新规“黄金1小时” 拿金卡被挡门外 两派战翻
川普对美军将领说:把危险的国内城市当作训练场
耶鲁华裔大一新生被退学,细节太狗血了
中国爆人潮 高铁机场塞爆!“聪明人已提前出发”热搜
冷知识:中国是世界上外国人占比最少的国家之一
数十万人大逃亡,“死亡比这样活着更仁慈”
俄2士兵躲坦克残骸下存活60天 靠无人机补给撑过…
川普拟宣布与辉瑞达协议 以更低价出售药品
赫格塞斯秀滑板技巧 打中重要部位 脸部扭曲视频曝
美军全球将领罕见齐聚 川普:美国面临内部战争
乌克兰若挥“战斧”可直打莫斯科 川普施压普京新手段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合过影的官员出事了,合影该如何处理?

衣者褚 2024-10-29 08:09:18

前几天,湖北荆州的市长被抓,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安。

有网民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困惑: 前几年我有幸获得“荆州工匠”这项荣誉,作为一个基层劳动者,这项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鼓励,我还是很高兴的,奖牌是市长亲自颁发的,市长还与我合影,勉励我再接再厉,虽然我与市长并不认识,但我还是感到非常荣幸,于是我把这张合影摆在书房,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让在工作中自己不松懈,不放弃。

但是最近听到一个消息,市长被省监委调查,也就是说她应该是有严重的违纪行为了,我一下子非常困惑,那张与他的合影有当时颁奖现场的背景,可以作为我获奖的留念,如果我把和一个违法乱纪的领导的合影摆在案头,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该如何处理这张合影呢,亲爱的朋友们,有谁帮我出出主意?

哈哈,有热心网友给他留言说,荣誉是政府给的,她当时代表的是政府,又不是私人合影,不要太介意,留着照片也可以警醒自己。

这个网友的建议很好。其实啊,作为一个前时政记者,我也经常遇到曾经打过交道的官员落马,不少也曾经有过合影。如今我的电脑里,还存着一些。不过呢,我这么一个每天发好多条朋友圈消息的人,在社交平台也还算活跃,却几乎不会把这些照片发布到到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而是留作他用。

过去,我是不太喜欢跟官员合影的,除了必须的工作照,一般尽量避免与官员合影。唯一被我以前在社交平台公布过的合影,就是报社摄影记者拍的工作照。

有一次,与同事一起采访某直辖市市长,采访完自然要合影,我赶紧站出来说:来,我给你们拍。

这么做,是为了把自己摘出来,避免参与进去。不料,给他们拍完,市长又指挥秘书给大家拍,还招呼我:小褚,来来来,你也来一起。我其实脸皮很薄,人家这么说了,也就不好意思再拒绝,去合了一张影。

事情不久就发生了改变。我把这事说给了报社分管时政新闻部的一个同事听,同事很认真地建议说:朝新,你是做时政的,经历了很多事,有些事现在不能写,将来都是值得复盘的,留下一些照片,可以帮助你记忆这些事。

想了想,好像有道理,后来不在那么排斥与官员合影。

现在回头看,当年同事的建议确实有道理。年纪越来越大,很多事情越离越远,记忆越来越模糊,但有照片的那些人与事,记忆犹新,很多细节都历历在目。比如采访上述市长的报道,后来因故没有刊发,但因为有一张合影的照片在,十多年过去了,采访时的很多交流细节恍如昨日的事一般。那些没有照片的往事和人,很多都记忆模糊了。

后来在工作场合,但凡工作对象提出合影,我一概欣然接受。对于有些比较特殊的工作对象,我偶尔也会主动提出合影。

有一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到某省委书记的房间去拜访他,一是交流一些工作,二是看看省委书记住的房间是什么条件。聊完,我提出合影,他欣然答应。

拍完照,他握着我的手说:朝新,我们的合影你可不要发到网上去。前不久,有个小伙子把我当年在招商引资场合见一些企业家的照片发到网上……

我一听秒懂,因为我当时也在网上注意到了那起舆情,照片里有他,他当时是省长,小伙子后来在网上炫富,引起了舆情,他出现在这种人的合影照片里,个人形象自然受到影响。

我于是笑着说:明白明白,你放心……

电脑里,虽然有不少官员的照片,极少在社交平台发布,只有讲新闻业务课提到相关的采访案例时才会在课件里展示几张。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说明自己讲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真事,绝非为了讲课效果虚构的。

昨日《与官员保持距离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一文所说的,当记者做新闻万不可攀附权力,要表达的意思与今日此文一致,都是在说新闻记者要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切莫在与采访对象交往时迷失了方向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