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乒乓球混双决赛前 邓亚萍为什么要敲三下木棍?

乒乓球混双决赛前 邓亚萍为什么要敲三下木棍?

文章来源: 潮新闻 于 2024-07-31 15:02: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昨晚,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莎头”组合拿下中国代表团第六金,社交媒体简直要燃烧了。

但作为一名戏剧记者,首先关注到的是,比赛开始前,穿着红色运动服的“初代大魔王”邓亚萍,拿着一根包着红色天鹅绒又装饰了一圈金色碎石状的木棍子,在地上敲了三下。

其实,昨天晚上7点的时候,邓亚萍就在微博上发了一条长长的科普帖,是关于敲棍子的,顺便做预告:“很开心收到巴黎奥委会邀请参加乒乓球混双比赛的special countdown环节。”

不是哨子,不是人工喊话,这三下敲地,很像一出戏开场前的暗灯,大幕即将拉开。但这三声,比暗灯更有满满的仪式感。

其实,这几天看奥运会比赛,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个敲棍子的细节,这在过去的奥运会比赛里都没见过。而且,不是谁都可以来敲棍子的。

有时候是工作人员、志愿者,有时候也有法国社会的知名人士,更多时候是运动员,比如昨晚的邓亚萍。

而前几天,西班牙网球巨星纳达尔与阿尔卡拉斯配对参加的男子双打比赛开场前,女子网球史上传奇人物比利·简·金就出场表演了“敲棍”仪式,现场气氛立马嗨起来了。

比利·简·金在网球男双比赛前表演了“敲棍”仪式。

图源奥运会官网

昨天,邓亚萍敲完后,讨论更多了——

“乒乓球也要敲三下?羽毛球比赛就有这个环节。”

“射击也有!我以为射击独有的呢!”

“小个子邓亚萍”已经贴心做了解读,我们先来看看——

这种拿棍子敲三下的动作其实正式名称叫做“三击”(les trois coups),是一个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法国古典戏剧传统。“三击”仪式使用的这根棍子也很有讲究,棍子本身被命名为“准将”(brigadier),剧院使用的木制“准将”杆子必须带有红色天鹅绒和一圈金色的碎石状装饰。在法国,当一位资深剧场经理退休的时候,通常也会把惯用的“准将”带回家留作纪念。今天也是乒乓球项目第一次。

好了,前几天因为开幕式小激动了两天才平复的戏剧工作者,这下又要“营业”了。

不知道这个设计跟开幕式艺术总监、法国戏剧导演托马斯·乔利 (Thomas Jolly)有没有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邓亚萍的解读满分,这是法国戏剧的非遗。

7月27日,巴黎奥运会官网上已经有一条新闻,作者是卢伊克·帕多瓦尼可,他也做了这个选题,标题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为什么每场比赛前都要击打三下?

文中表示:“三击传统:起源仍不确定。”

奥运会官网也做了这个选题

这种仪式产生的理论有很多种,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动作被称为“三击”(les trois coups),源自法国的戏剧传统,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与著名法国戏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莫里哀(Molière)有着密切的联系——前几天潮新闻记者已经介绍过,托马斯·乔利30岁就凭借长达18小时的戏剧作品《亨利六世》获得了获得了法国戏剧界最高荣誉:莫里哀奖最佳导演奖。

17世纪,剧场技术相对原始,没有现代的灯光和音响设备来提示观众演出即将开始。莫里哀在他的戏剧作品中最早使用了这一仪式。在演出开始之前,会有一个人用一根棍子敲击舞台地板三次,以此来宣布表演即将开始,意思是让大家安静下来,准备入戏了。

“三击”的这根棍子也很有讲究,棍子本身被命名为“准将”(brigadier),剧院使用的木制“准将”杆子必须带有红色天鹅绒和一圈金色的碎石状装饰,所以在奥运会赛场上的这根棍子,可以说是完全复制了戏剧。在法国,当一位资深剧场经理退休的时候,通常也会把惯用的“准将”带回家留作纪念。

棍子被命名为“准将”(brigadier)

这三声,目前也有不同的解读。

第一声敲击,通常被认为是对演员的提醒,让他们准备好上场。第二声,是对后台工作人员的信号,提醒他们一切就绪。第三声,是对观众的提示,表明演出正式开始。

三声位置还不同。

在法国古典戏剧中,剧作家会快速敲钟12下提醒机械师团队准备开幕,他将收到三次敲棍的响声作为回应:第一声来自舞台后方,第二声来自舞台正下方,第三声来自舞台对面的包间。当听到棍子敲响三声后,观众必须进入安静状态,机械师团队也要集中注意力配合演出。

有意思的,奥运会官网这条新闻里还提到了“三鞠躬”。

这三下,代表了剧院中的三个原始群体:演员、观众和即将展开的故事。而且,演员在每场演出中要进行的三鞠躬:面向观众、花园一侧和庭院一侧。后来,莫里哀用敲击三下来宣布国王、王后和王太子来到房间。

现在这种传统仪式已经不那么常见了,不过,目前在法国最古老的法兰西喜剧院(Comédie-Française)仍然延用了“三击”的仪式,只不过发生了变化,改成敲六下。

具体来说,法兰西喜剧院在演出前要进行两次“三击”,每次敲击三次,总共敲击六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剧院的两大前身——莫里哀剧团(Troupe de Molière)和勃艮第府邸剧团(Troupe de la maison de Bourgogne)。这两个剧团在1680年由国王路易十四命令合并,形成了今天的法兰西喜剧院。

这一仪式不仅延续了法国戏剧的传统,而且也为每一场演出增添了一种庄重和仪式感。在现代,尽管剧场技术和观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敲三下”仍然被视为对法国戏剧遗产的一种尊重和传承,这一次,首次用到了奥运会上。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转发柯克2年前发言后 大学教授因“不当言论”被解雇
行走阿尔巴尼亚,欧洲能穷成什么样子
广州女生宅家10年,复刻宋元宴席:太风雅了
“软饭男”烧掉富婆6.7亿后翻脸:我渣了7年 你才发现?
李承鹏最新文章:跳舞的妈妈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解放军杀气腾腾:“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
贝森特:如欧洲不先行动 美方不对中国加征俄油关税
犹他州长怒喷社交媒体:这些平台是毒瘤 算法太邪恶!
和解!华女遭警员开枪重伤 获赔$675万 官方罕见认错
福克斯主持人公开喊“游民应被处死” 遭出征道歉
美航 达美 联航宣布:对柯克案发不当言论员工全数停职
联合国独立调查首度证实:以色列对加萨实施"种族灭绝"
中国“大一统”罪人:他让越南彻底脱离华夏版图
艾美奖:犹太裔女演员获奖感言高呼“解放巴勒斯坦”
Office Depot拒印柯克追悼海报,员工当场被开除
他到底是极右还是极左?刺杀科克者的心理画像
美国惊现“叮咚沟”恶作剧 提醒华人家长极其危险!
北京新规 严令外国使领馆中国籍僱员不得危害国安
华人网购噩耗!“小额豁免”取消 1件衣服补税283刀
男留学生被安排混住女生宿舍楼 重庆理工大学致歉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乒乓球混双决赛前 邓亚萍为什么要敲三下木棍?

潮新闻 2024-07-31 15:02:19

昨晚,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莎头”组合拿下中国代表团第六金,社交媒体简直要燃烧了。

但作为一名戏剧记者,首先关注到的是,比赛开始前,穿着红色运动服的“初代大魔王”邓亚萍,拿着一根包着红色天鹅绒又装饰了一圈金色碎石状的木棍子,在地上敲了三下。

其实,昨天晚上7点的时候,邓亚萍就在微博上发了一条长长的科普帖,是关于敲棍子的,顺便做预告:“很开心收到巴黎奥委会邀请参加乒乓球混双比赛的special countdown环节。”

不是哨子,不是人工喊话,这三下敲地,很像一出戏开场前的暗灯,大幕即将拉开。但这三声,比暗灯更有满满的仪式感。

其实,这几天看奥运会比赛,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个敲棍子的细节,这在过去的奥运会比赛里都没见过。而且,不是谁都可以来敲棍子的。

有时候是工作人员、志愿者,有时候也有法国社会的知名人士,更多时候是运动员,比如昨晚的邓亚萍。

而前几天,西班牙网球巨星纳达尔与阿尔卡拉斯配对参加的男子双打比赛开场前,女子网球史上传奇人物比利·简·金就出场表演了“敲棍”仪式,现场气氛立马嗨起来了。

比利·简·金在网球男双比赛前表演了“敲棍”仪式。

图源奥运会官网

昨天,邓亚萍敲完后,讨论更多了——

“乒乓球也要敲三下?羽毛球比赛就有这个环节。”

“射击也有!我以为射击独有的呢!”

“小个子邓亚萍”已经贴心做了解读,我们先来看看——

这种拿棍子敲三下的动作其实正式名称叫做“三击”(les trois coups),是一个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法国古典戏剧传统。“三击”仪式使用的这根棍子也很有讲究,棍子本身被命名为“准将”(brigadier),剧院使用的木制“准将”杆子必须带有红色天鹅绒和一圈金色的碎石状装饰。在法国,当一位资深剧场经理退休的时候,通常也会把惯用的“准将”带回家留作纪念。今天也是乒乓球项目第一次。

好了,前几天因为开幕式小激动了两天才平复的戏剧工作者,这下又要“营业”了。

不知道这个设计跟开幕式艺术总监、法国戏剧导演托马斯·乔利 (Thomas Jolly)有没有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邓亚萍的解读满分,这是法国戏剧的非遗。

7月27日,巴黎奥运会官网上已经有一条新闻,作者是卢伊克·帕多瓦尼可,他也做了这个选题,标题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为什么每场比赛前都要击打三下?

文中表示:“三击传统:起源仍不确定。”

奥运会官网也做了这个选题

这种仪式产生的理论有很多种,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动作被称为“三击”(les trois coups),源自法国的戏剧传统,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与著名法国戏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莫里哀(Molière)有着密切的联系——前几天潮新闻记者已经介绍过,托马斯·乔利30岁就凭借长达18小时的戏剧作品《亨利六世》获得了获得了法国戏剧界最高荣誉:莫里哀奖最佳导演奖。

17世纪,剧场技术相对原始,没有现代的灯光和音响设备来提示观众演出即将开始。莫里哀在他的戏剧作品中最早使用了这一仪式。在演出开始之前,会有一个人用一根棍子敲击舞台地板三次,以此来宣布表演即将开始,意思是让大家安静下来,准备入戏了。

“三击”的这根棍子也很有讲究,棍子本身被命名为“准将”(brigadier),剧院使用的木制“准将”杆子必须带有红色天鹅绒和一圈金色的碎石状装饰,所以在奥运会赛场上的这根棍子,可以说是完全复制了戏剧。在法国,当一位资深剧场经理退休的时候,通常也会把惯用的“准将”带回家留作纪念。

棍子被命名为“准将”(brigadier)

这三声,目前也有不同的解读。

第一声敲击,通常被认为是对演员的提醒,让他们准备好上场。第二声,是对后台工作人员的信号,提醒他们一切就绪。第三声,是对观众的提示,表明演出正式开始。

三声位置还不同。

在法国古典戏剧中,剧作家会快速敲钟12下提醒机械师团队准备开幕,他将收到三次敲棍的响声作为回应:第一声来自舞台后方,第二声来自舞台正下方,第三声来自舞台对面的包间。当听到棍子敲响三声后,观众必须进入安静状态,机械师团队也要集中注意力配合演出。

有意思的,奥运会官网这条新闻里还提到了“三鞠躬”。

这三下,代表了剧院中的三个原始群体:演员、观众和即将展开的故事。而且,演员在每场演出中要进行的三鞠躬:面向观众、花园一侧和庭院一侧。后来,莫里哀用敲击三下来宣布国王、王后和王太子来到房间。

现在这种传统仪式已经不那么常见了,不过,目前在法国最古老的法兰西喜剧院(Comédie-Française)仍然延用了“三击”的仪式,只不过发生了变化,改成敲六下。

具体来说,法兰西喜剧院在演出前要进行两次“三击”,每次敲击三次,总共敲击六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剧院的两大前身——莫里哀剧团(Troupe de Molière)和勃艮第府邸剧团(Troupe de la maison de Bourgogne)。这两个剧团在1680年由国王路易十四命令合并,形成了今天的法兰西喜剧院。

这一仪式不仅延续了法国戏剧的传统,而且也为每一场演出增添了一种庄重和仪式感。在现代,尽管剧场技术和观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敲三下”仍然被视为对法国戏剧遗产的一种尊重和传承,这一次,首次用到了奥运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