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软硬兼施不计代价 避免与美欧展开双重贸易战

中国软硬兼施不计代价 避免与美欧展开双重贸易战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24-06-26 09:10:4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资料照:2023年上海车展上展出的德国BMW i7 M70L车型。(2023年4月19日)

在欧盟7月4日开始对进口中国电动车加征额外关税只剩下一个星期之际,中国提出建议,准备将目前15%的欧盟大排量汽车的进口关税向下调整,并有意为德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些补贴,试图为挽回局面作出最后的努力。

美国财富杂志认为,这一进展显示在美中关系日趋紧绷的情况下,中国显然对开辟与欧盟这个西方强大经济联合体的一条新战线,使自己陷入两线作战当中的严重局面感有些恐慌。

美国财经媒体彭博社从消息人士那里得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周末会见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的时候提出了下调对欧盟汽车的进口关税的建议。德国汽车厂商肯定可以从这一举措中获益匪浅。但现在还不清楚,这个建议对欧盟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以至于可以促使其改变立场。

不过,彭博社说,这个友好举动应该可以说服德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争取欧盟改变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高额关税的决定展开游说活动。

欧盟委员会6月12日宣布,欧盟将对进口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关税,加征幅度在17%至38%。加上目前现行的10%关税之后,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将至少提高至27%,最高接近50%。不出预料的话,新关税将从7月4日起生效。

中国的这个退让举措与之前咄咄逼人的姿态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欧盟加征临时关税的决定公布之后,北京立即表示要对欧盟进行反制,并宣布对欧盟出口至中国的猪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欧盟猪肉出口中有一半运往了中国。猪肉虽然在中国与欧盟的整体贸易中占比不大,但反制措施一旦实施,对欧盟许多国家的农民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足以让欧盟的政客对他们制裁中国的决定三思而后行。

此外,中国还扬言,要对欧洲大排量汽车加征25%的进口关税,德国的汽车商们将首当其冲。

无论是优惠也好还是威胁也罢,中方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促使欧盟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的计划。电动汽车是习近平确定的中国出口结构从廉价商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的一个重点产品。美国市场在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后已经基本上向中国关闭了,如果再失去欧洲市场,这对中国电动汽车来说,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今年一月至四月,中国的电动汽车有37%出口到了欧洲。本周一,加拿大也表示正在考虑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财富杂志说,尽管目前欧盟与中国争吵激烈,但双方避免一场全面贸易战的希望可能还是存在的。布鲁塞尔和北京将在本周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展开谈判。

王文涛表示,中国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但中方并不怕报复。

中国媒体引述王文涛的话说,如果欧盟有诚意,中国希望尽快开始谈判。如果欧盟一意孤行,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的利益。

路透社周三发表评论说,关税问题对中国这个18万亿美元经济体的威胁要大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威胁。无论是27%的关税也好,还是接近50%的关税也好,这些都不能抹去中国汽车厂商的价格优势,因为中国政府给这些汽车厂商提供了巨大的补贴。

此外,评论说,像比亚迪这样的车企有的是避税的办法,它在匈牙利和波兰等与中国关系良好的欧盟国家建厂制造汽车就可以规避高额关税。

不过,一些中国媒体周三报道说,德国车企还没有听到有关中国准备降低大排量欧盟汽车的进口关税以换取欧盟取消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报道引用德国车企的话说,“没有听说过此类消息。”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中药注射液,我们还要为此付出多少生命?
"认干亲养老"爆火:年轻人找靠山,老年人买陪伴
美中互降关税"国内压力"是关键,智库:艰难战役在后头
关税收入激增,促使美国财政预算盈余增加

24小时讨论排行

胡锡进:不能让一些散布“美国赢了”的声音带了节奏
美国贸易代表:中国同意取消对美国出口稀土管制
后续谈判:若芬太尼能谈好,会下调20%关税
为拉回支持率 川普正采取他曾猛烈反对的左翼政策
沙国王储承诺投资美6000亿 川普:凑成整数1兆吧
贝森特:不脱钩 但战略品必需脱钩 钢铁芯片链更去中国化
特朗普2.0时代:一位更不受限制、恣意妄为的总统
降税消息一出 美企CEO凌晨跳下床催中国工厂出货
川普签史上最具影响力行政令 美国人不再为他国买单!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美中交锋第一回合结果意味着什么?休战90天后会发生什么?
特朗普称南非正发生"种族灭绝",59名白人获批进美国
美国前财长: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 虽然尴尬但有用
90天后呢?对中关税回到145%?川普:恐大幅增加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药企降价59%至90%
中纪委首季反腐立案22万件,省部级14人村官2万人落马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软硬兼施不计代价 避免与美欧展开双重贸易战

美国之音 2024-06-26 09:10:47



资料照:2023年上海车展上展出的德国BMW i7 M70L车型。(2023年4月19日)

在欧盟7月4日开始对进口中国电动车加征额外关税只剩下一个星期之际,中国提出建议,准备将目前15%的欧盟大排量汽车的进口关税向下调整,并有意为德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些补贴,试图为挽回局面作出最后的努力。

美国财富杂志认为,这一进展显示在美中关系日趋紧绷的情况下,中国显然对开辟与欧盟这个西方强大经济联合体的一条新战线,使自己陷入两线作战当中的严重局面感有些恐慌。

美国财经媒体彭博社从消息人士那里得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周末会见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的时候提出了下调对欧盟汽车的进口关税的建议。德国汽车厂商肯定可以从这一举措中获益匪浅。但现在还不清楚,这个建议对欧盟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以至于可以促使其改变立场。

不过,彭博社说,这个友好举动应该可以说服德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争取欧盟改变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高额关税的决定展开游说活动。

欧盟委员会6月12日宣布,欧盟将对进口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关税,加征幅度在17%至38%。加上目前现行的10%关税之后,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将至少提高至27%,最高接近50%。不出预料的话,新关税将从7月4日起生效。

中国的这个退让举措与之前咄咄逼人的姿态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欧盟加征临时关税的决定公布之后,北京立即表示要对欧盟进行反制,并宣布对欧盟出口至中国的猪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欧盟猪肉出口中有一半运往了中国。猪肉虽然在中国与欧盟的整体贸易中占比不大,但反制措施一旦实施,对欧盟许多国家的农民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足以让欧盟的政客对他们制裁中国的决定三思而后行。

此外,中国还扬言,要对欧洲大排量汽车加征25%的进口关税,德国的汽车商们将首当其冲。

无论是优惠也好还是威胁也罢,中方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促使欧盟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的计划。电动汽车是习近平确定的中国出口结构从廉价商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的一个重点产品。美国市场在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后已经基本上向中国关闭了,如果再失去欧洲市场,这对中国电动汽车来说,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今年一月至四月,中国的电动汽车有37%出口到了欧洲。本周一,加拿大也表示正在考虑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财富杂志说,尽管目前欧盟与中国争吵激烈,但双方避免一场全面贸易战的希望可能还是存在的。布鲁塞尔和北京将在本周就电动汽车关税问题展开谈判。

王文涛表示,中国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但中方并不怕报复。

中国媒体引述王文涛的话说,如果欧盟有诚意,中国希望尽快开始谈判。如果欧盟一意孤行,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的利益。

路透社周三发表评论说,关税问题对中国这个18万亿美元经济体的威胁要大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威胁。无论是27%的关税也好,还是接近50%的关税也好,这些都不能抹去中国汽车厂商的价格优势,因为中国政府给这些汽车厂商提供了巨大的补贴。

此外,评论说,像比亚迪这样的车企有的是避税的办法,它在匈牙利和波兰等与中国关系良好的欧盟国家建厂制造汽车就可以规避高额关税。

不过,一些中国媒体周三报道说,德国车企还没有听到有关中国准备降低大排量欧盟汽车的进口关税以换取欧盟取消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报道引用德国车企的话说,“没有听说过此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