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油“保护心脏”? 新研究大逆转:健康者反增中风风险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鱼油是补充omega-3脂肪酸的良好来源,过去在常识上,也被许多人视为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健康食品。不过近日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对于已经罹患心脏疾病的人来说,服用鱼油补充剂确实能有助降低发病风险;但如果原本身体健康、没有心脏疾病的人,服用鱼油可能反而会增加中风、心房颤动等疾病的风险。

据《CNN》报导,近日一项发表在医学期刊上的论文指出,经过长期累积的统计分析发现,患有心脏疾病者如果长期服用鱼油补充剂的话,心房颤动发展为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会降低15%,因心脏衰竭而导致死亡的几率也会降低9%。不过对于没有心脏问题的人来说,经常服用鱼油补充剂会导致心房颤动的风险增加13%,中风的风险增加5%。

这项研究的取样对象,是来自英国生物银行中超过41.5万名年龄介于40至69岁之间参与者的数据。在平均12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经常使用鱼油补充剂。

丹佛国家犹太健康中心心血管预防和健康主任,心脏病专家安德鲁费里曼(Andrew Freeman)博士注意到了这项研究,并且向《CNN》表示,原本就很少医嘱会建议使用非处方鱼油,这项营养食品也没有出现在专业医学协会的指南中,但太多人都在服用它,让他觉得忧心。

费里曼指出,事实上一般民众所吃的非处方用鱼油纯度较低,而且也无法排除可能含有鱼类体内残留的重金属元素,即使是用于对抗心血管疾病的处方级高纯度鱼油,导致中风和心房颤动的风险也同样存在。

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神经退化性疾病研究所的研究主任、阿兹海默症预防神经学家理查德艾萨克森博士(Richard Isaacson)也向《CNN》表示“鱼油的新鲜度是关键”,他补充说:“从亚马逊或好市多等电商网站或零售超市购买可不是最好的主意。”

艾萨克森建议,一般人可以从天然食材中摄取omega-3,例如沙丁鱼或野生鲑鱼,算是最好的来源,因为它们富含这些健康的不饱和脂肪,而汞含量较低。其他如鲔鱼等大型鱼类由于汞含量较高,因此最好1周不要吃超过2次。另外藻类、奇亚籽、毛豆等,也是良好的植物性摄取来源。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本来就是个可以讨论的事, 千万别把某一篇论文的结果当成圣旨
世道浇漓 发表评论于
Correlation 不是 Causality,基本科学常识。就像Florida地表下陷跟人口增加有很好的correlation,但是人口增加并不是导致地表下陷的原因。
论文本身以及CNN报导说的都是鱼油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但是翻译就变成了“导致”,楼下说各种其他可能原因都没错。这篇论文只是发现了这个Correlation,causality则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不可否认鱼油有重大嫌疑。
统计学研究假论文是很多,尤其是社会行为学方面,样品库很小。几十万的数据要造假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BeckyLin 发表评论于
现在有很多假论文。特别是非权威大学出的论文很多没有严格的学术研究。不要轻易相信他们。
bluetag 发表评论于
大多数人吃鱼油是因为医生建议,医生建议的原因是这些人本来指标就不大好,这个研究没有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
泥川 发表评论于
世道浇漓 发表评论于 2024-05-23 17:59:35

...另外,这是学术论文,不是国内信口开河的营养学专家
----------------------------------------------------------------------------

2023年,所有学术出版商发布了近14000份撤稿声明,其中四分之三是来自中国论文。

单因素的作用,只靠人群统计很难确定。吃鱼油和不吃鱼油的人群,差别肯定不会只在鱼油。吃鱼油的,一般还会吃其它补充剂,身体条件也可能不一样。

你怎么知道不是其它东西造成的区别。

确定单因素的作用,只有靠临床试验,才能保证其它条件相同,差别只在吃不吃鱼油。

当只以鱼油区分人群时,选择偏差已经在其中了。

*选择偏差,有时也称为选择效应,是一种系统性错误,在不做适当随机化时产生。结果就是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如果不考虑选择偏差,研究结论通常会变得毫无用处或不准确。*
泥川 发表评论于
balsam_pear_k 发表评论于 2024-05-23 18:45:46
。。。另外Costco的大部分鱼油都不行。
-----------------------------------------------------------------------

买可靠的鱼油或其它营养品,看有没有USP标志,USP代表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美国药典)。

补充剂包装上的 USP验标志,表明经过 USP 验证,产品符合 USP 的质量标准。

Costco的 Kirland 和 Nature Made 牌子的鱼油,都有USP标志,是有纯度的质量产品。
beixuanlv 发表评论于
总有一天专家会说,活着不利于健康,死了才健康
pop4 发表评论于
"41.5万人,1/3就是13万多人经常服用鱼油,心颤风险增加13%还是很显著的,这么大的数据库很难做假。"


需要排除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这1/3用鱼油的人怀疑自己有病的比例本身就较高。比如你觉得自己胖,不健康,听说鱼油可以降血脂就一直服用,这样的人本身说不定发展成心颤等真毛病的比率就比较高。


balsam_pear_k 发表评论于
"艾萨克森建议,一般人可以从天然食材中摄取omega-3,例如沙丁鱼或野生鲑鱼,算是最好的来源,因为它们富含这些健康的不饱和脂肪,而汞含量较低。其他如鲔鱼等大型鱼类由于汞含量较高,因此最好1周不要吃超过2次。另外藻类、奇亚籽、毛豆等,也是良好的植物性摄取来源。"

尤其这段评论,显然默认了omega-3的效用。只不过选择鱼油要用心,要选择有认证的,另外Costco的大部分鱼油都不行。





portfolio 发表评论于
从烂鱼中提取,再经过工业化精炼,这样的“鱼油”就是有毒的油。

balsam_pear_k 发表评论于
天然食材中摄取omega-3远远不够,现代饮食omega-6:omega-3的比率太高,所以才摄入omega-3。摄入omega-3可以降低血脂,这是应该被证实的。鱼油不能买太便宜的。经过认证的鱼油一般都有批次的化验数据,包括重金属含量。好的鱼油都有经过去除重金属的过程,应该比吃鱼还安全(至少在重金属含量上)。
世道浇漓 发表评论于
正是因为健康由多种因素决定,单一因素很难看到明显差异,才让这篇论文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41.5万人,1/3就是13万多人经常服用鱼油,心颤风险增加13%还是很显著的,这么大的数据库很难做假。当然这只是correlation,还不是causality,但是足以引起重视。

另外,这是学术论文,不是国内信口开河的营养学专家
七点三十 发表评论于
唯一的解释是鱼油变质了。 鱼油非常容易变质,那就是过氧化脂肪,甚至是反式脂肪。补充维生素不如食补
泥川 发表评论于
XM25 发表评论于 2024-05-23 15:02:00
41.5万样品,跟踪12年,真的假的?
---------------------------------------------------------------

英国有个生物数据库,其中有50万人的跟踪数据,保括他们的饮食,健康状况,和各种生理指标。

做研究的,就是直接把数据库里数据拿来用。并不是他们自己采41.5万样品,跟踪12年。
泥川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逆转常识的文章总出自中国?

前几天,一文章说间歇进食增加心脏病风险91%,是上海交大写的。这篇说吃鱼油对心脏不好的文章,来自广州中山大学。

人的健康,绝对是多种因素决定的。把所有因果,都算在那么一点鱼油上边,也许能发篇论文,但其实是糊弄人。

鱼油含重金属?没人会买不除掉水银的鱼油。

gamlastan 发表评论于
到底是鱼油有害还是重金属有害,什么机制?现在的专家信口开河。自己打自己的脸。鱼油造成心脏病?什么心脏病,呵呵。真是自己都没搞明白就忽悠百姓了。
Nevermind666 发表评论于
晕倒。刚买了几瓶。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很好啊,先增加风险得心脏病,然后继续吃就减少风险了。
道霖沙 发表评论于
我宁可喝清洁液也绝不听砖家的话!
只看不回贴1208 发表评论于
专家?
过路人_2016 发表评论于
这类“保健品”基本就是智商税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以前说是高胆固醇有害,现在认为高胆固醇不一定有害。也不知信谁的好? 顺其自然吧。人的命天注定。
人心不平 发表评论于
‘砖家’每过一段时间就给你来个大反转。到最后什么都不好,也什么都好。‘砖家’就是骗子。
XM25 发表评论于
41.5万样品,跟踪12年,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