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蔚来汽车创办人在美演说,促市场开放

蔚来汽车创办人在美演说,促市场开放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24-04-15 00:17:0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电动车近来已成为中西竞争角力场。蔚来汽车创办人李斌在美国演说时,称全球各车厂为“竞争队友”,呼吁各国开放市场。同时,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态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称此举将威胁德国的就业机会。

蔚来汽车创办人李斌曾在2023年上海车展接受德国之声访问(资料照)

(德国之声中文网)蔚来汽车创办人李斌上週六(4月13日)在美国哈佛中国论坛演讲时,称中国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最开放的汽车市场”。李斌表示,盡管公司面臨与各方企业竞争,但仍不期待中国会为了保护本土企业而采取封闭政策,并强调“开放会让产业与社会最终受益”。

李斌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3年前仅为10%,但到今年3月为止已经超过41%。“开放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迅速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世界的优秀汽车产品都可以在中国销售,不会因来自哪个国家而被针对。”

他也提及,特斯拉进军中国建厂推动、激发了中国电动车发展的活力,“这样的开放与竞争毫无疑问能让消费者受益、让产业受益、让社会受益......在汽车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各个汽车企业都是竞争对手”。

中国电动车产业近3年来迅速成长,本土品牌比亚迪在2023年第4季度的纯电动车销量,更首度超越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并且持续扩大对欧洲的出口。不过,目前中国制电动车在美国面臨27.5%的关税,现阶段美国市场有少量中国制电动车进口。

中国及西方国家之间因电动车出口而产生的紧张关系正在加剧。欧美指控北京大力补贴国产电动车厂出口,称此举可能会损害他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利益。

欧盟当前正对中国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对象包含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车厂;一旦欧盟认定相关企业接受不公平补贴,可能进一步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此前,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在访问法国期间重申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强调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不依赖补贴来获得竞争优势”。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反对欧盟调查

在欧盟调查中国电动车、电池等绿能科技的背景之下,德国总理肖尔茨也在週日(14日)抵达中国,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行程。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穆勒(Hildegard Mueller)上週向德国媒体《週日世界报》表示,反对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关税,担心此举将引发中欧之间的贸易战,并威胁德国就业机会。

穆勒称,“现在与中国的业务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德国企业正在以创纪录的金额进行转型融资,而资金正是来自中国市场。

穆勒认为,欧盟若为了抵销北京补贴中国电动车对欧洲产业的影响而加征关税,很可能迅速产生负面效应,使得欧盟推广电动车和数码技术的目标面臨风险。

此前,欧盟委员会认定有“充分证据”表明,中国电动车涌入欧洲市场对欧洲产业构成了威胁,可能让欧洲本土制造商遭受销售和生产水平下降。

耶伦重申中国产能过剩担忧

上週刚结束访中行程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近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再度重申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忧,并指她在出访期间已明确告知中方:“这不仅是我们的担忧,也是欧盟、日本等其他国家,甚至是新兴市场的担忧。”

耶伦指出,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美国的出口激增是导致美国部分地区工业“空洞化”的原因之一,而美国希望与中国“进行互利的贸易”。

对于美国是否将对中征收额外关税,耶伦则说“不排除任何可能的回应”,但也表示希望能负责任地管理美中竞争关系。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苹果新手机开售即破发,砍单到几乎停产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Katy Perry公开与加拿大前总理恋情:看完表演两人牵手出门




24小时讨论排行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西方舆论:中国正赢得贸易战 “中美大和解”不会发生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杨振宁遗体告别式未见中共高层出席 更像民间性质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蔚来汽车创办人在美演说,促市场开放

美国之音 2024-04-15 00:17:07



中国电动车近来已成为中西竞争角力场。蔚来汽车创办人李斌在美国演说时,称全球各车厂为“竞争队友”,呼吁各国开放市场。同时,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态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称此举将威胁德国的就业机会。

蔚来汽车创办人李斌曾在2023年上海车展接受德国之声访问(资料照)

(德国之声中文网)蔚来汽车创办人李斌上週六(4月13日)在美国哈佛中国论坛演讲时,称中国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最开放的汽车市场”。李斌表示,盡管公司面臨与各方企业竞争,但仍不期待中国会为了保护本土企业而采取封闭政策,并强调“开放会让产业与社会最终受益”。

李斌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3年前仅为10%,但到今年3月为止已经超过41%。“开放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渗透率迅速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世界的优秀汽车产品都可以在中国销售,不会因来自哪个国家而被针对。”

他也提及,特斯拉进军中国建厂推动、激发了中国电动车发展的活力,“这样的开放与竞争毫无疑问能让消费者受益、让产业受益、让社会受益......在汽车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各个汽车企业都是竞争对手”。

中国电动车产业近3年来迅速成长,本土品牌比亚迪在2023年第4季度的纯电动车销量,更首度超越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并且持续扩大对欧洲的出口。不过,目前中国制电动车在美国面臨27.5%的关税,现阶段美国市场有少量中国制电动车进口。

中国及西方国家之间因电动车出口而产生的紧张关系正在加剧。欧美指控北京大力补贴国产电动车厂出口,称此举可能会损害他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利益。

欧盟当前正对中国电动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对象包含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车厂;一旦欧盟认定相关企业接受不公平补贴,可能进一步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此前,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在访问法国期间重申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强调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不依赖补贴来获得竞争优势”。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反对欧盟调查

在欧盟调查中国电动车、电池等绿能科技的背景之下,德国总理肖尔茨也在週日(14日)抵达中国,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行程。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穆勒(Hildegard Mueller)上週向德国媒体《週日世界报》表示,反对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关税,担心此举将引发中欧之间的贸易战,并威胁德国就业机会。

穆勒称,“现在与中国的业务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德国企业正在以创纪录的金额进行转型融资,而资金正是来自中国市场。

穆勒认为,欧盟若为了抵销北京补贴中国电动车对欧洲产业的影响而加征关税,很可能迅速产生负面效应,使得欧盟推广电动车和数码技术的目标面臨风险。

此前,欧盟委员会认定有“充分证据”表明,中国电动车涌入欧洲市场对欧洲产业构成了威胁,可能让欧洲本土制造商遭受销售和生产水平下降。

耶伦重申中国产能过剩担忧

上週刚结束访中行程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近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再度重申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忧,并指她在出访期间已明确告知中方:“这不仅是我们的担忧,也是欧盟、日本等其他国家,甚至是新兴市场的担忧。”

耶伦指出,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美国的出口激增是导致美国部分地区工业“空洞化”的原因之一,而美国希望与中国“进行互利的贸易”。

对于美国是否将对中征收额外关税,耶伦则说“不排除任何可能的回应”,但也表示希望能负责任地管理美中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