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世界屋脊”越来越拥挤,尼泊尔如何给珠峰大扫除?

“世界屋脊”越来越拥挤,尼泊尔如何给珠峰大扫除?

文章来源: 界面新闻 于 2024-04-14 04:17: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每年的3月初至5月末春季,是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黄金季节。

自1992年首次商业登山以来,8848.86米的海拔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挑战体能和意志的极限。新冠疫情过后,每年约有800人试图分别从十多条路线登顶珠峰。因坡度较缓,尼泊尔境内的珠峰的南坡路线更受普通攀登者欢迎。登山爱好者花费4万-10万美元就可以在当地夏尔巴向导带领下登顶。

旅游业是尼泊尔的一大经济支柱,政府每年通过发放珠峰攀登许可获得超300万美元的收入。今年,登山者将首次被组织者要求佩戴GPS跟踪设备,每人支付10美元。已三次成功登顶珠峰的曾燕红向界面新闻透露,每年尼泊尔方面对她的收费在42000-45000美元之间。

2023年,尼泊尔总计发放了478张面向外国人的许可。截至4月10日,已有209名登山者获准在今年春季攀登15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等42个国家的人士获得了尼政府的许可。曾燕红此次的目标是6828米的阿玛达布拉姆峰。现就职于互联网货运平台货拉拉的她,原是中国香港的一名教师,从2014年就开始尝试登珠峰。

外国人都会从首都加德满都前往大本营,在那里休整后再通过各条路线向顶峰冲刺。通常情况下,从南坡大本营出发要4天才能登顶。

而随着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增加,珠峰的生态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在营地,以及昆布冰川附近等高海拔区域。

2017年时候的4号营地,海拔8000米。拍摄:曾燕红

2019年4月登山季,尼泊尔政府与多家跨国消费品巨头联名发起持续六周的“清扫高山行动”,当年共收集了十多吨垃圾,包括废弃氧气瓶、攀爬设备、帐篷、塑料容器和人类排泄物。2020年1月起,尼泊尔禁止使用所有厚度小于30微米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截至2023年,“清扫高山行动”共收集了110吨垃圾。

今年尼泊尔军队再次派出总共30人的登山队前往珠峰、洛子峰和努布策山清运垃圾,他们和其他攀登者一样于4月14日从大本营出发,并计划首次带回登山者的遗体。整个清理行动持续50天,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返回。可生物降解的废弃物将被带到小镇纳姆切巴扎,并移交给萨迦玛塔污染控制委员会处理;而不可生物降解的垃圾和遗体将被送往加德满都。

在曾燕红过去10年多的印象中,珠峰南坡的四个营地中有三个卫生状况良好,其中4号营地由于地处受风面,清运难度非常大,经常会在那里看到被强风吹烂的帐篷、被遗弃的氧气瓶。但总体而言环保状况在逐年提高。

截至2023年底,全世界已累计有6664人成功攀登过珠峰。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在7620米以上的“死亡区”。那里坡度陡峭、极度寒冷、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三分之一,攀登者通常在这个区域不会超过48小时。被誉为“中国速登珠峰第一人”的曾燕红在2021年5月23日以25小时50分钟完成了登顶。

另外,自1924年两名英国登山队员遇难以来,至少已有330人在攀登期间去世。由于搬运的难度极高,尤其是在“死亡区”,仍有约三分之二的遗体留在原地。曾燕红告诉界面新闻,遗体的搬运费用视其所处海拔等难度而定,如果是陷入在冰缝中的最高可达10万美元。目前尚不清楚尼泊尔方面具体会用什么方法把遗体运下来。

为减少伤亡,尼泊尔政府多年来商议制定措施禁止新手(没有攀登过6500米高峰经验)、身体有残疾者、年老及年幼者攀登珠峰,还要求导游公司支付最低费用,以避免低预算的登山活动,但截至目前仍未正式宣布新规。

今年尼泊尔政府还采取新措施解决人类排泄物问题,统一发放8000个特制袋子在高海拔山地区使用,攀登者需自行带下山。这些袋子可重复使用,内含化学物质和粉末的混合物,旨在固化人类排泄物,以及除味。而低海拔大本营的导游公司通常会为客户搭建帐篷作为临时卫生间。

随着气候变暖加速冰雪融化,人类排泄物还可能污染山谷中的水源。曾燕红认为,把排泄物带下来对珠峰生态保护来说一个很大的进步。而成功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John Waechter在博客中写道,南极洲的最高峰文森山(4892米)和北美最高峰德纳里山德纳里山(6193米)都有类似向攀登者发放袋子的措施,效果很不错。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China Travel”火爆背后,3500万外国游客的难题
特朗普前丈母娘过99岁生日,伊万卡和弟弟为她祝寿
香港软饭王陈振聪:15年骗走女首富32亿
4名贵州刀迷自驾3000多公里去看演唱会,途中却...
知名网红在攀岩时失足坠崖,直播间观众目睹坠亡瞬间




24小时讨论排行

王志安:只要能解封,“让我喊台湾独立万岁都可以”
清华登顶多项全球计算机科学榜 “冲击美国主导地位”
美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 四星上将辞职信曝光
特朗普想上1美元纪念币 美国教授:过不了法律这关
政府关门危机持续,加州州长呼吁民主党坚定立场
中国国家安全部要求公民警惕“温柔陷阱”从天而降
哈里与国王见面秘密内容泄露 威廉继位将集中清算
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们,如今终于胜利了
“出片式旅行”,正在毁掉当代人的假期......
马斯克等亿万富豪称,大学毕业生有望去太空上班
哈马斯提交对特朗普“20点计划”回应,都说了些什么
日本首相争夺战今日“决战”,你看好谁?
马斯克晒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练功夫 招式精准应对
中国半导体,准备好迎接全球万亿美元市场了吗
22起5G基站纵火案背后:美国阴谋论的狂热
梅拉尼娅发布AI版的自己,“走向未来”,却引发争议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世界屋脊”越来越拥挤,尼泊尔如何给珠峰大扫除?

界面新闻 2024-04-14 04:17:36

每年的3月初至5月末春季,是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黄金季节。

自1992年首次商业登山以来,8848.86米的海拔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挑战体能和意志的极限。新冠疫情过后,每年约有800人试图分别从十多条路线登顶珠峰。因坡度较缓,尼泊尔境内的珠峰的南坡路线更受普通攀登者欢迎。登山爱好者花费4万-10万美元就可以在当地夏尔巴向导带领下登顶。

旅游业是尼泊尔的一大经济支柱,政府每年通过发放珠峰攀登许可获得超300万美元的收入。今年,登山者将首次被组织者要求佩戴GPS跟踪设备,每人支付10美元。已三次成功登顶珠峰的曾燕红向界面新闻透露,每年尼泊尔方面对她的收费在42000-45000美元之间。

2023年,尼泊尔总计发放了478张面向外国人的许可。截至4月10日,已有209名登山者获准在今年春季攀登15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等42个国家的人士获得了尼政府的许可。曾燕红此次的目标是6828米的阿玛达布拉姆峰。现就职于互联网货运平台货拉拉的她,原是中国香港的一名教师,从2014年就开始尝试登珠峰。

外国人都会从首都加德满都前往大本营,在那里休整后再通过各条路线向顶峰冲刺。通常情况下,从南坡大本营出发要4天才能登顶。

而随着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增加,珠峰的生态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在营地,以及昆布冰川附近等高海拔区域。

2017年时候的4号营地,海拔8000米。拍摄:曾燕红

2019年4月登山季,尼泊尔政府与多家跨国消费品巨头联名发起持续六周的“清扫高山行动”,当年共收集了十多吨垃圾,包括废弃氧气瓶、攀爬设备、帐篷、塑料容器和人类排泄物。2020年1月起,尼泊尔禁止使用所有厚度小于30微米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截至2023年,“清扫高山行动”共收集了110吨垃圾。

今年尼泊尔军队再次派出总共30人的登山队前往珠峰、洛子峰和努布策山清运垃圾,他们和其他攀登者一样于4月14日从大本营出发,并计划首次带回登山者的遗体。整个清理行动持续50天,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返回。可生物降解的废弃物将被带到小镇纳姆切巴扎,并移交给萨迦玛塔污染控制委员会处理;而不可生物降解的垃圾和遗体将被送往加德满都。

在曾燕红过去10年多的印象中,珠峰南坡的四个营地中有三个卫生状况良好,其中4号营地由于地处受风面,清运难度非常大,经常会在那里看到被强风吹烂的帐篷、被遗弃的氧气瓶。但总体而言环保状况在逐年提高。

截至2023年底,全世界已累计有6664人成功攀登过珠峰。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在7620米以上的“死亡区”。那里坡度陡峭、极度寒冷、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三分之一,攀登者通常在这个区域不会超过48小时。被誉为“中国速登珠峰第一人”的曾燕红在2021年5月23日以25小时50分钟完成了登顶。

另外,自1924年两名英国登山队员遇难以来,至少已有330人在攀登期间去世。由于搬运的难度极高,尤其是在“死亡区”,仍有约三分之二的遗体留在原地。曾燕红告诉界面新闻,遗体的搬运费用视其所处海拔等难度而定,如果是陷入在冰缝中的最高可达10万美元。目前尚不清楚尼泊尔方面具体会用什么方法把遗体运下来。

为减少伤亡,尼泊尔政府多年来商议制定措施禁止新手(没有攀登过6500米高峰经验)、身体有残疾者、年老及年幼者攀登珠峰,还要求导游公司支付最低费用,以避免低预算的登山活动,但截至目前仍未正式宣布新规。

今年尼泊尔政府还采取新措施解决人类排泄物问题,统一发放8000个特制袋子在高海拔山地区使用,攀登者需自行带下山。这些袋子可重复使用,内含化学物质和粉末的混合物,旨在固化人类排泄物,以及除味。而低海拔大本营的导游公司通常会为客户搭建帐篷作为临时卫生间。

随着气候变暖加速冰雪融化,人类排泄物还可能污染山谷中的水源。曾燕红认为,把排泄物带下来对珠峰生态保护来说一个很大的进步。而成功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John Waechter在博客中写道,南极洲的最高峰文森山(4892米)和北美最高峰德纳里山德纳里山(6193米)都有类似向攀登者发放袋子的措施,效果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