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店产业链揭秘:“昨天搞活动,今天卷钱跑路!”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昨天还在搞活动鼓动续费,今天就卷钱跑路,如今这样的机构并不少见。联系不到负责人、投诉无门、诉讼成本高……无奈之下的消费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据媒体报道,有业内人士称,这些闭店的机构背后,隐藏着帮助其善后的操盘手——职业闭店人。他们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学员分流等专业手段,帮助老板免于大额债务的同时,还能轻松逃避法律追责。

职业闭店人在行业内早已不是秘密

3月19日,金宝贝南京3家门店突然同时关闭,在“致家长书”中,金宝贝运营方的解释是经营举步维艰,所以暂停教学,寻求新的资方和资金入驻。突然闭店后,不少家长都面临着转课和退费的难题。

闭店风波引发关注的同时,社交平台上,有消费者质疑金宝贝闭店背后,是由“职业闭店人”操盘。并总结了“职业闭店人”的套路:更换法定代表人、减少注册资金、搞活动促销收费、突然宣布关店。

此后,金宝贝品牌总部发布公开信提到,南京加盟商负责人在未与金宝贝总部沟通确认的情况下,擅自引入第三方闭店。

据齐鲁晚报报道,业内人士唐博群曾表示,金宝贝的闭店潮,“是一场至少蓄谋了半年以上的关店”,一夜之间关店,正是由于市场环境催生的一种新兴职业——职业闭店人,号称“我来帮你嫁接风险,让你安全着陆”。

另外,据上游新闻报道,类似案例在各地并不少见,在社交平台上,诸如“下午还在上课,晚上就跑路”“缴费上万元,半个月后机构跑路”“完全找不到人”等投诉随处可见。

哈尔滨一名教培从业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有一群人,被称为职业闭店人,专门帮老板做‘收尾工作’,这在行业内早已不是秘密,不排除有些商家就通过这种方式‘金蝉脱壳’了。”这名从业者认为,即便没有闭店人操作,也可能存在“高人指点”。

记者采访多个健身房、体培教育、瑜伽中心等预付费商家,都表示很多年前健身房频繁跑路就催生了这样的职业闭店人,这早已不是秘密,但是由于很难固定证据,很难说某个商家背后一定存在这样的操作。

偏远地区的老人成职业背债人:

每单能收3万元到5万元

据红星新闻报道,在社交平台上,不少闭店机构公开打广告,称能为困难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及时止损,让企业合法合理转型闭店。



曾有过职业闭店从业经历的林经理介绍称,大约从2019年开始,为预付制店铺筹谋闭店的行业人便悄然出现。

“总结起来,职业闭店链条就是前端由‘底狗’负责找项目揽业务查底账;中端由专门的中介机构‘办狗证’,寻找合适的背债人;后端由最后的‘看门狗’负责店铺后期虚假运转,最后等委托方安全脱离店铺关系后,就进入闭店收尾工作。”

产业链的完善诞生出行业专有“黑话”。林经理解释,所谓前端“底狗”类似机构中介,专职寻找经营不善的老板,评估机构安全闭店可行性:“这些前端中介往往具备较强财经或法律知识,他们不仅有行业资源,还得会查账,看经营材料,全面评估安全性和可行性。”

据悉,前端“底狗”拉到项目后,通常会按企业负债的10%~30%收取服务佣金,此后负责“办狗证”的中端中介开始介入。

林经理说,这一步是成功闭店最关键一环,即找到合适的“职业背债人”,完成股权转让,让背债人成为企业新法定代表人,顶替背后真正的经营主,让“跑路”老板金蝉脱壳。

林经理解释,按此操作流程,即便最后走入司法程序追究经济纠纷,也不会再牵扯到实际企业主,一切后果都由顶替的职业背债人来承担。



一职业闭店机构A工作人员介绍称,通常其机构合作的职业背债人,要么是欠下赌债无路可走之人,要么是偏远地区的老人或不具备太多法律知识群体。

“做企业背债要比市场上做房贷背债风险小很多。”职业闭店机构A工作人员表示,通常房贷背债人或许还得刷银行流水,洗白身份让他看起来有还贷能力才能从银行骗出贷款。但做企业背债人则不用,只需征信正常,无犯罪记录,即便是80岁老人,也能成为企业新法定代表人为企业主顶包。

据其介绍,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流程并不复杂,闭店的实际店主只需确保正常经营期间无税务欠款,通过代账公司和背债人签署工商变更协议,在向税务机关递交完税证明后,就能顺利完成变更。而按照市场行情,背债人每单能收到3万到5万元“好处费”。

闭店机构A工作人员还表示,变更流程都按法律要求正常进行,只有当事人双方和中介知道有背债人的情况,但操作流程并不违法:“除非我们的聊天记录或交易明细被消费者获取,否则不会被认定为诈骗。”

林经理也向记者证实了“替罪羊”操作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他说,愿意成为“替罪羊”的背债者,虽然一单只挣几万元,但在顶替的企业暴雷、自己进入征信黑名单前,一名背债人在“真空期”内能同时为多个企业提供法定代表人更换服务。

“因为有完整产业链加之操作流程简单,这一群体在短时间内能接数十单,算起来能在几个月里挣到几十万。”林经理说。

真的合法吗?

职业闭店人目前大量活跃在灰色地带,过去,他们主要做餐厅店、理发店的生意,但随着近几年教培行业的大量倒闭,教培、早教机构便成为他们的客户。

除了抓住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的弱点,他们还能“合理”钻法律的漏洞: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交割完毕,那么“原公司”的债务就与“原法定代表人”无关。

通过提前变更法定代表人、再进行学员分流,帮助机构老板闭店并逃避债务,这样的手段是否违法?为什么许多职业闭店人是“光明正大”的存在?针对相关问题,齐鲁晚报记者咨询了山东诚信人律师事务所律所合伙人、副主任赵光绪。

赵光绪表示,“安全闭店”操作可能涉嫌妨碍清算罪、非法经营罪、合同诈骗罪。但由于证据难以取得,以及维权沉没成本高等因素,很多时候这些违法行为,可能无法得到有效追究。

对于许多职业闭店人为何“光明正大”地存在,赵光绪称,一方面是商家和接盘团队法律意识的浅薄,另一方面是现行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存在的不足,给了他们钻漏洞的机会。

“从消费者方面来说,维权是个难题。”赵光绪表示,有预谋的跑路行为往往经过精心策划,涉及复杂的财务和法律手段,查处起来难度较大。商家和接盘团队可能通过虚构经营不善、正常转让等理由掩盖真实目的,导致调查取证变得异常困难。

“很多消费者维权成本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收集证据、起诉和追讨损失。即使最终胜诉,也可能面临执行难的问题,导致实际赔偿金额远远低于预期。这种高昂的维权成本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于是选择放弃维权。

尽管如此,赵光绪仍建议消费者维权,一方面要尽快走诉讼程序,利用法律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在培训机构、教育机构等门店消费时,消费者要理性充值,合理购买相关课程,切勿贪“小便宜”。